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腊子口林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增加 孙毅 +4 位作者 石淑珍 宫占威 张继军 许荣满 陆宝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5-447,共3页
关键词 莱姆病 自然疫源地 调查研究 莱姆病抗体 蜱类基因组DNA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硬蜱、越原血蜱和青海血蜱经期传播莱姆病螺旋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毅 许荣满 +2 位作者 葛学峰 陆宝麟 刘增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7-673,共7页
以实验室培育的非感染中华硬蜱、越原血蜱和青海血蜱刺叮人工感染 2 1天的阳性KM鼠 ,利用分离培养和PCR方法检测蜱对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garinii的保持能力以及体内螺旋体对敏感动物的感染能力。中华硬蜱、越原血蜱和青海血蜱非感染幼... 以实验室培育的非感染中华硬蜱、越原血蜱和青海血蜱刺叮人工感染 2 1天的阳性KM鼠 ,利用分离培养和PCR方法检测蜱对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garinii的保持能力以及体内螺旋体对敏感动物的感染能力。中华硬蜱、越原血蜱和青海血蜱非感染幼蜱均可以通过吸血获得莱姆病螺旋体 ,然而 ,它们在饱血、消化、蜕皮和再次吸血过程中对莱姆病螺旋体的保持能力差异很大。只有中华硬蜱可以保持活的莱姆病螺旋体直至蜕化为下一发育阶段 ,蜕化后仍携带莱姆病螺旋体并对敏感KM鼠有感染能力。而越原血蜱和青海血蜱对莱姆病螺旋体的保持能力不能跨越消化、蜕皮阶段 ,蜕化后这两种血蜱不再携带莱姆病螺旋体 ,因此 ,这两种血蜱不具备经期传播能力 ,作为莱姆病媒介的可能性不大。中华硬蜱于幼蜱到若蜱以及若蜱到成蜱两个阶段均具备经期传播莱姆病螺旋体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硬蜱 越原血蜱 青海血蜱 莱姆病 实验经期传播 动物模型 中国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的胚胎学研究——2.受精作用及胚和胚乳的发育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耀芝 丁惠宾 张满朝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6-150,共5页
本文研究了当归的双受精及胚和胚乳的发育,主要结果如下:1.干型柱头,实心花柱.当花柱弯曲时,柱头上开始有花粉粒粘着、萌发.2.配子融合属于有丝分裂前型.3.核型胚乳,在胚乳发育的早期由珠孔端细胞质向心地产生小的突起,形成许多元核的... 本文研究了当归的双受精及胚和胚乳的发育,主要结果如下:1.干型柱头,实心花柱.当花柱弯曲时,柱头上开始有花粉粒粘着、萌发.2.配子融合属于有丝分裂前型.3.核型胚乳,在胚乳发育的早期由珠孔端细胞质向心地产生小的突起,形成许多元核的细胞质小泡.4.胚的发育属于茄型,合子经几次横分裂形成六细胞的线形原胚,然后开始纵向分裂,胚柄亦可发生1~2次纵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受精 胚乳 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的胚胎学研究Ⅰ.胚珠的发育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满朝 王耀芝 丁惠宾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93-195,共3页
伞形科植物中有不少重要的药用和香料植物,对其胚胎学研究已做了不少工作,但素以“十方九归”著称的当归胚胎学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即报道甘肃特产“岷当”胚珠及其内部的发育。
关键词 当归 胚胎学 胚珠 发育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血粉饲喂虹鳟鱼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兴发 钟志宏 +2 位作者 杨继林 金海林 刘兆弼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5-8,共4页
发酵血粉饲喂虹鳟鱼的试验研究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刘兴发钟志宏甘肃省榆中县养殖场杨继林金海林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刘兆弼发酵血粉是一种优质的高蛋白饲料资源,屠宰动物时收集的血液材料,经微生物发酵处理后,饲喂家禽... 发酵血粉饲喂虹鳟鱼的试验研究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刘兴发钟志宏甘肃省榆中县养殖场杨继林金海林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刘兆弼发酵血粉是一种优质的高蛋白饲料资源,屠宰动物时收集的血液材料,经微生物发酵处理后,饲喂家禽、珍贵动物及水生生物,经济卫生,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血粉 虹鳟鱼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及其研究概况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兴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47-48,共2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热)是家兔的一种新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1984年首先在国内江苏南部暴发流行,近几年捷克、德国、法国、意大利、南朝鲜、西班牙等国也有发生本病的报道。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疫情蔓延快,...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热)是家兔的一种新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1984年首先在国内江苏南部暴发流行,近几年捷克、德国、法国、意大利、南朝鲜、西班牙等国也有发生本病的报道。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疫情蔓延快,传播迅速,流行广泛。给养兔业的发展带来了灾难。近几年,国内对兔病毒性出血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其流行特点、病理变化、诊断及免疫预防等作一简要的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 出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马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7
作者 常惠芸 侯顺利 +1 位作者 吴思前 王锋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3年第10期37-38,共2页
马传染性脑脊髓炎是由不同种类病毒引起马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总称.本病发生于很多国家,由于各国分离的病毒不同,因而又有不同的名称,如德国的波那病(Borna Dis-ease),北美的西部马传染性脑脊髓炎(Western E-quine... 马传染性脑脊髓炎是由不同种类病毒引起马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总称.本病发生于很多国家,由于各国分离的病毒不同,因而又有不同的名称,如德国的波那病(Borna Dis-ease),北美的西部马传染性脑脊髓炎(Western E-quine Encephalomyelitis,WEE)和东部马传染性脑脊髓炎(Eastern Equine Encephalomyelitis,EEE),南美的委内瑞拉马传染性脑脊髓炎(Venezuelan EquineEncephalomyelitis,VEE),前苏联的苏联马传染性脑脊髓炎(Russian Equine Encephlomyelitis,REE),日本的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B)等.作者多年来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某马群多次流行的马脑炎进行了深入研究.经多方面试验证实,在该地区流行的马脑炎属苏联马传染性脑脊髓炎.本文就该病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脑脊髓炎 病理形态学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巴河铁热克提林牧区棕背鼠平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华满堂 金兆清 +3 位作者 何成 宫占威 王志亭 韩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 血清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IBD基因疫苗的研究概述
9
作者 曾发贵 侯顺利 +2 位作者 张俊才 孙作富 秦少青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2年第10期11-13,共3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与青年鸡,以损害法氏囊中的淋巴细胞为特征;临床上出现增重减少、死亡、机体严重脱水和骨骼肌出血.给世界各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与青年鸡,以损害法氏囊中的淋巴细胞为特征;临床上出现增重减少、死亡、机体严重脱水和骨骼肌出血.给世界各国的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IBD常规疫苗大面积的不间断使用,大大地减少了养禽业的经济损失,但由于常规疫苗抗原的不稳定性,使得IBD的发生和流行至今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增加、发病日龄的增大、混合感染增加等免疫失败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抗原变异和疫苗滞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使养禽业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氏囊病免疫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IBD基因疫苗的研究概述
10
作者 曾发贵 孙作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2年第4期11-13,共3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与青年鸡,以损害法氏囊中的淋巴细胞为特征;临床上出现增重减少、死亡、机体严重脱水和骨骼肌出血。给世界各...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与青年鸡,以损害法氏囊中的淋巴细胞为特征;临床上出现增重减少、死亡、机体严重脱水和骨骼肌出血。给世界各国的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氏囊病 分子生物学 应用现状 IBD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生长激素(PBGH)基因重组与其产物的研究(第一报)
11
作者 史丕裕 李增齐 +11 位作者 宇文镐 王伟 王平 姜萍 陈扬涛 尤纳 吕兆启 周常文 孔昭敏 周新荣 金根源 谷登锋 《新疆畜牧业》 1991年第3期15-18,共4页
牛生长激素(PBGH)基因重组、基因密码子是按照大肠杆菌中表达蛋白质基因的程序、寡聚DNA片段酶促进接合成基因,并和MSMP19质粒重组,克隆的宿主为HB101和Ecoli合成基因系经按MamtiST及Saugen F·elc·al及Laemmbi U·K等杂... 牛生长激素(PBGH)基因重组、基因密码子是按照大肠杆菌中表达蛋白质基因的程序、寡聚DNA片段酶促进接合成基因,并和MSMP19质粒重组,克隆的宿主为HB101和Ecoli合成基因系经按MamtiST及Saugen F·elc·al及Laemmbi U·K等杂交方法和DNA顺序测定证实表达产物的Immumo—biot检测系按Burnette W·N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姆病媒介早春牛羊寄生蜱的研究
12
作者 徐甘东 粟多寿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2-302,297,共2页
莱姆病(Lyme diseaes)是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蜱媒螺旋体自然疫源性疾病。1975年首次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发现而得名。本病主要传染源是野生动物和鸟类。传播媒介为蜱。目前国内外对莱姆病媒介蜱已查明的有4属20余种,1985年我国艾... 莱姆病(Lyme diseaes)是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蜱媒螺旋体自然疫源性疾病。1975年首次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发现而得名。本病主要传染源是野生动物和鸟类。传播媒介为蜱。目前国内外对莱姆病媒介蜱已查明的有4属20余种,1985年我国艾承绪等首次证实黑龙江省林区存在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红细胞体人畜感染及传播途径的调查 被引量:34
13
作者 刘兴发 田红 +5 位作者 侯顺利 孙朝霞 臧荣鑫 李秋瑾 赵卫平 杨卫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23-24,共2页
附红细胞体人畜感染及传播途径的调查刘兴发田红侯顺利孙朝霞臧荣鑫李秋瑾赵卫平杨卫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兰州730020)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附红体)是人畜共患附红细胞体病(Epe... 附红细胞体人畜感染及传播途径的调查刘兴发田红侯顺利孙朝霞臧荣鑫李秋瑾赵卫平杨卫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兰州730020)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附红体)是人畜共患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附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 人畜感染 传播途径 附红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附红细胞体感染及垂直传播的调查 被引量:19
14
作者 田红 刘兴发 +5 位作者 孙朝霞 李秋瑾 杨卫华 侯顺利 臧荣鑫 赵卫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附红体感染 人附红细胞体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vastatin对HL-60细胞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及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雪玲 糜漫天 +2 位作者 张乾勇 韦娜 李等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 (lovastatin ,LOV)对HL 60细胞HMG CoA还原酶mRNA表达及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生长曲线测定、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以及RT PCR等技术方法 ,观察LOV对HL 60细... 目的 探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 (lovastatin ,LOV)对HL 60细胞HMG CoA还原酶mRNA表达及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生长曲线测定、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以及RT PCR等技术方法 ,观察LOV对HL 60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分布及HMG CoA还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HL 60细胞经LOV处理后 ,生长减慢 ,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 /G1 期 ,LOV剂量越大 ,时间越长 ,增殖抑制作用越明显 ;LOV处理HL 60细胞 1~ 3d ,低剂量组 ( 4 μmol /L)HMG CoA还原酶mRNA表达上调 ;而中剂量组 ( 8μmol/L)和高剂量组 ( 16μmol/L)第 1天有增加趋势 ,第 2~ 3天明显降低。结论 LOV能显著抑制HL 60细胞增殖 ,使细胞受阻于G0 /G1 期 ,该作用有明显剂量 效应和时间依赖关系 ;随洛伐他汀处理剂量和时间的不同 ,HL 60细胞H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伐他汀 HL-60细胞 胆固醇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HMC-CoA还原酶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对HL-60细胞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雪玲 糜漫天 +4 位作者 李等松 张乾勇 韦娜 杨志祥 郎海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53-1856,共4页
目的 观察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 (lovastatin ,LOV)对HL 60细胞caspase 3基因表达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其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4、8、16μmol/LLOV处理HL 60细胞 1~ 4d后 ,MTT比色法及生长曲线测定检测细... 目的 观察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 (lovastatin ,LOV)对HL 60细胞caspase 3基因表达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其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4、8、16μmol/LLOV处理HL 60细胞 1~ 4d后 ,MTT比色法及生长曲线测定检测细胞增殖效应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相的分布及凋亡率 ,DNA梯形带检测观察细胞的凋亡效应 ,RT PCR及Westernblot方法分别分析LOV对HL 60细胞caspase 3mRNA、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LOV能显著抑制HL 60细胞增殖 ,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 /G1期 ,细胞凋亡率增加 ,有凋亡特征性的DNA梯形带出现 ;LOV能上调HL 60细胞cas pase 3蛋白表达 ,但对caspase 3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该作用呈剂量 效应和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LOV对HL 60细胞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LOV能上调HL 60细胞caspase 3蛋白表达 ,推测这可能是LOV抑制HL 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伐他汀 HL-60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岷山北麓迭部地区人群莱姆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晓鹏 刘增加 +3 位作者 石淑珍 张建 杨银书 王大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2-73,共2页
1994年春夏之际.作者在甘肃省峨山北麓选部地区做了入群莱姆病血清抗体分布特征的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检测人血清共计1998人份,检出抗体阳性者161人,阳性率为8.06%.并对阳性血清人群在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及职业上的... 1994年春夏之际.作者在甘肃省峨山北麓选部地区做了入群莱姆病血清抗体分布特征的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检测人血清共计1998人份,检出抗体阳性者161人,阳性率为8.06%.并对阳性血清人群在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及职业上的分布特征做了分析.为莱姆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岷山北麓 莱姆病 抗体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鳟鱼传染性胰腺坏死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兴发 杨继林 +3 位作者 钟志宏 刘兆弼 黄琪琰 金海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7年第1期19-21,共3页
1984~1989年,对我国西北地区某些虹鳟鱼养殖场稚鱼大批死亡的病因进行了调查,通过流行病学分析和病原的分离鉴定,确定为传染性胰腺坏死(IPN)的暴发流行。1987~1994年,又着重对IPN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进行了... 1984~1989年,对我国西北地区某些虹鳟鱼养殖场稚鱼大批死亡的病因进行了调查,通过流行病学分析和病原的分离鉴定,确定为传染性胰腺坏死(IPN)的暴发流行。1987~1994年,又着重对IPN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漂白粉挂袋消毒,配合药物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的综合防治方法。有效地控制了IPN的发生与流行。通过6年的实际应用,稚鱼的死亡率从99.65%~92.40%下降到25.42%~14.82%,即成活率提高到74.58%~8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胰腺坏死 病毒 流行病学 防治 虹鳟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细蠓雌性记述(双歧目:蠓科)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增加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0-131,共2页
记述了采自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平吉堡地区雌性圆锥细蠓Leptoconops(Holocnops)conulusYuetLiu.标本均保存在作者单位标本室。
关键词 双翅目 蠓科 雌性圆锥细蠓 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黑熊腺病毒脑炎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20
作者 范泉水 齐桂凤 +4 位作者 乔贵林 李国荣 陆明昌 钟志宏 徐树华 《云南畜牧兽医》 1991年第2期2-4,50,共3页
用犬肾传代细胞(MDCK)从死亡的云南幼黑熊脏器中分离到一株腺病毒,经细胞感染和动物感染试验、红细胞凝集试验、电镜形态观察、血清学交叉中和试验及理化特性鉴定,确定该毒株为犬I型腺病毒,又叫传染性犬肝炎病毒,暂定名为BA—1株。
关键词 熊病 黑熊 腺病毒 脑炎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