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甙Rd对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模型中netrin-1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郑佳丽 杨金升 +1 位作者 刘学娟 马亚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d(GSRd)对大鼠癫癎持续状态后齿状回netrin-1表达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颞叶癫癎组、GSRd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大鼠颞叶癫癎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TUNEL...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d(GSRd)对大鼠癫癎持续状态后齿状回netrin-1表达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颞叶癫癎组、GSRd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大鼠颞叶癫癎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TUNEL法观察颞叶癫癎组、GSRd组和对照组齿状回netrin-1蛋白表达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数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颞叶癫癎组大鼠30 d齿状回netrin 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海马CA3区TUNEL阳性细胞数在癫癎持续状态后7 d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颞叶癫癎组比较,GSRd组大鼠30 d齿状回nctrin 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海马CA3区TUNEL阳性细胞数在癫癎持续状态后7 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Rd可能通过下调netrin 1的表达,并使神经元凋亡数目减少,从而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类 癫痫 神经元 海马 细胞凋亡 氯化锂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蛋白诱导内质网应激的发生及二苯乙烯苷的干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罗红波 石向群 +4 位作者 杨金升 郭建魁 李芸 张志强 尹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AD)脑损伤中,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毒性对大鼠行为学和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GRP78的影响,及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TSG)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TSG组,各20只。... 目的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AD)脑损伤中,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毒性对大鼠行为学和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GRP78的影响,及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TSG)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TSG组,各20只。采用立体定向仪下于海马部位注射微量Aβ_(1 42)造模,Y电迷宫及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变化,RT-PCR及Western boh法检测制模前3 d及制模后3、21 d的海马神经元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租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躲避电刺激次数增加,潜伏期延长,游泳路程增加及穿越平台次数减少;GRP78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一致,蛋白表达在3 d开始升高,21 d下降至正常,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0,P<0.05);与模型组比较,TSG组大鼠躲避所需的电刺激次数减少,潜伏期缩短,游泳路程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GRP78表达在3 d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6.4317,P<0.05)。结论 Aβ可诱导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GRP78表达升高,启动内质网自稳调节系统;TSG可通过上调GRP78表达,抵抗Aβ的神经毒性,改善大鼠行为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内质网 RNA 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脑震荡大鼠脑皮质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严琦敏 张排旗 +2 位作者 赵波 张新宇 付学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检测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大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C)、颞叶皮质(temporal cortex,TC)和梨状皮质(piriform cortex,Pi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探讨脑损伤早期TNF-α与病理变化的联... 目的检测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大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C)、颞叶皮质(temporal cortex,TC)和梨状皮质(piriform cortex,Pi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探讨脑损伤早期TNF-α与病理变化的联系。方法采用"金属单摆闭合式脑损伤打击装置"在清醒状态下建立PCC模型大鼠,建立的模型大鼠按时间点随机分为1,12,24,48,72 h和7 d损伤组(n=6),另设正常对照组(n=6)。采用多克隆兔抗TNF-α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PCC和正常对照大鼠PC、TC和Pir脑区TNF-α表达变化。结果早期PCC和正常对照大鼠TNF-α在PC、TC和Pir内表达均较弱。PCC大鼠的TNF-α阳性表达和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加,72 h达到峰值(P<0.05-0.01),7 d后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PCC大鼠PC和TC区TNF-α表达可出现明显改变,提示TNF-α可能参与PCC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脑震荡 大脑皮质 TNF-Α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胃轻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尹榕 杨金升 石向群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27-628,共2页
关键词 脑出血 胃肌轻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AQP4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体内表达的观察
5
作者 石向群 杨金升 +1 位作者 王运良 包仕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 克隆大鼠AQP4基因并构建其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以便载体在体内进行AQP4基因干预。方法 采用逆转录构建大鼠脑cDNA文库、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大鼠AQP4基因片断 ,选用绿色荧光蛋白 (GFP)为报告基因 ,将其构建到pcDNA3.1 Zeo(+)... 目的 克隆大鼠AQP4基因并构建其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以便载体在体内进行AQP4基因干预。方法 采用逆转录构建大鼠脑cDNA文库、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大鼠AQP4基因片断 ,选用绿色荧光蛋白 (GFP)为报告基因 ,将其构建到pcDNA3.1 Zeo(+)真核表达质粒中 ,同时在AQP4、GFP基因之间插入IRES片段 ,以构建AQP4 GFP融合蛋白。在脑立体定位仪下将经预先处理过的AQP4 GFP表达质粒注射到大鼠脑内 ,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内AQP4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1)扩增出长度为 993bp的片段 ,为AQP4序列的全段 ,测序结果与基因Bank(U14 0 0 7)上报道的大鼠AQP4M1型基因序列相同。 (2 )注射实验质粒和对照质粒后 12h于注射点局部均可观察到GFP阳性细胞 ,高峰出现在 2 4h ,至 72h荧光明显减弱。转染实验质粒 2 4h后可明显提高脑内AQP4表达的水平。结论 克隆的大鼠AQP4基因和构建的AQP4表达质粒 ,在体内获得表达 ,该质粒可以用于干预体内AQP4基因表达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孔蛋白类 基因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转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例肉毒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6
作者 于伟玲 李尊巧 +1 位作者 王悦东 史彩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7年第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肉毒中毒 急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微血管改变在脑微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参考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郭继援 乔园园 +4 位作者 张新宇 霍永军 张保松 付学锋 许昌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190-2193,共4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微血管改变在脑微出血(CMBs)患者中临床参考价值并讨论其意义。方法:收集2012-01/2013-12住院患者125例,男81例,女44例,年龄76.3±11.2岁。全部患者进行肝肾功及血脂和血糖等血生化检查,进行双眼数字眼底照相和头颅... 目的:研究视网膜微血管改变在脑微出血(CMBs)患者中临床参考价值并讨论其意义。方法:收集2012-01/2013-12住院患者125例,男81例,女44例,年龄76.3±11.2岁。全部患者进行肝肾功及血脂和血糖等血生化检查,进行双眼数字眼底照相和头颅MRI检查。根据双眼眼底照相确定视网膜动脉直径(RAE)、静脉直径(RVE)、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比值(AVR)和动静脉交叉征(AVN),根据头颅MRI对CMBs进行分级。全部数据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眼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CRAE)、视网膜中央静脉直径(CRVE)和AVR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MBs分级中,0级75例,1级27例,2级9例,3级14例,CMBs不同等级与视网膜RVE,AVR和AVN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CMBs级别越高视网膜血管改变越明显。在分别控制年龄、性别、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后,AVR和AVN仍然是影响CMBs分级的相关因素。结论: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特别是视网膜小静脉增宽和出现动静脉交叉征更易可能伴发CMBs。在去除性别、年龄、高血压和高血糖等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仍可作为CMBs发生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微血管改变 脑微出血 临床研究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红蛋白血症致脑梗死诊治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凌 尹榕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10期82-83,共2页
脑梗死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吸烟、心房颤动、血清脂蛋白水平增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血栓前状态、易栓症等。我科近年收治1例中青年脑梗死,既往无明确的脑梗死高危因素,全脑血管造影术也未... 脑梗死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吸烟、心房颤动、血清脂蛋白水平增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血栓前状态、易栓症等。我科近年收治1例中青年脑梗死,既往无明确的脑梗死高危因素,全脑血管造影术也未见血管异常改变,经追踪随访,考虑与高血红蛋白血症相关。现回顾临床资料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血红蛋白血症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Ⅲa基因PIA1/A2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的系统评价
9
作者 牛文秀 尹榕 +1 位作者 杨志奇 岳金斌 《循证医学》 CSCD 2018年第4期241-250,256,共11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Ⅲa基因PIA1/A2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注册平台,查找2017年7月以前关于GPⅢa基因P...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Ⅲa基因PIA1/A2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注册平台,查找2017年7月以前关于GPⅢa基因PIA1/A2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 Man5.2软件完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病例对照研究,包括7 036例脑梗死病例和8 484例对照者。分析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GPⅢa基因PIA1/A2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发病风险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比值比=1.09,95%可信区间(0.91,1.30),P=0.36]。(2)GPⅢa基因PIA1/PIA2多态性与不同人种及地区的脑梗死发病风险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欧洲人群的比值比=0.96,95%可信区间(0.79,1.15),P=0.64;亚洲人群的比值比=1.64,95%可信区间(0.86,3.12),P=0.13;美洲人群的比值比=0.98,95%可信区间(0.76,1.26),P=0.85;整体分析结果的比值比=1.03,95%可信区间(0.88,1.22),P=0.69。(3)GPⅢa基因PIA1/A2多态性与脑梗死病因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比值比=1.97,95%可信区间(0.82,4.76),P=0.13;小动脉闭塞型的比值比=1.10,95%可信区间(0.78,1.55),P=0.59;心源性栓塞型的比值比=0.85,95%可信区间(0.64,1.14),P=0.27;整体分析结果的比值比=1.21,95%可信区间(0.84,1.75),P=0.31。(4)GPⅢa基因PIA1/A2多态性与≤45岁脑梗死患者的发病风险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比值比=0.96,95%可信区间(0.72,1.27),P=0.78]。结论 GPⅢa基因PIA1/A2多态性并不增加急性脑梗死的发病风险,且与人种、地区及年龄均无关,同时与引起脑梗死的不同病因无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Ⅲa GPⅢa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整合素Β3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