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红 曹虹 王雨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损害和失明的主要原因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对于这2个并发症,激光治疗是目前唯一被证实有效的方法。激光治疗联合全身风险因素的优化控制,可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未来如何确保...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损害和失明的主要原因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对于这2个并发症,激光治疗是目前唯一被证实有效的方法。激光治疗联合全身风险因素的优化控制,可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未来如何确保优化控制全身风险因素;如何改良激光治疗策略及选择激光治疗的干预时机;如何权衡激光治疗的利益和风险,减少激光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延缓视力损害的发展,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治疗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凝固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隔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单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吴芳 耿智隆 +2 位作者 曹虹 汪惠文 吴建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2-344,共3页
目的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远隔肢体缺血预处理影响兔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1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三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R组)、假手术组(S组)。建立兔在体左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 目的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远隔肢体缺血预处理影响兔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1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三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R组)、假手术组(S组)。建立兔在体左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通过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技术(TUNEL)检测再灌注3 h时凋亡指数(AI)的变化,予Western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蛋白显著增高(P<0.01),而Bcl-2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Bcl-2/Bax比值降低(P<0.05)。R组细胞凋亡指数和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R组(P<0.01),而Bax蛋白的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5),Bcl-2/Bax比值增高(P<0.05)。结论远隔肢体缺血预处理可上调肺组织Bcl-2蛋白,下调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远程缺血预处理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astin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段文娟 燕振国 +2 位作者 岳红云 曹虹 朱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5-1166,1169,共3页
目的探讨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0例(1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先行20g.L-1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0.05mL,再于注射后第4天行小梁切除术,观察Avastin注射后虹膜新生血管闭锁情况及并... 目的探讨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0例(1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先行20g.L-1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0.05mL,再于注射后第4天行小梁切除术,观察Avastin注射后虹膜新生血管闭锁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小梁切除术后滤泡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并对治疗前和治疗后(小梁切除术后)第7天的眼压进行比较。结果 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后虹膜新生血管完全闭锁7眼,80%闭锁2眼,50%闭锁1眼;未见并发症发生。小梁切除术后10眼滤泡均形成良好;8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治疗前眼压平均(41.40±10.85)mmHg(1kPa=7.5mmHg),小梁切除术后第7天眼压平均(13.70±3.83)mmHg,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眼发生前房积血,4d后积血吸收完全。未见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玻璃体内注射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的细胞周期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百红 岳红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6-319,共4页
肿瘤细胞周期治疗时代已经来临。直接调节细胞周期的蛋白如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s)、检查点激酶(CHK)、Aurora激酶、Polo样激酶和WEE1激酶是细胞周期治疗药物的主要靶标。除了阻滞细胞周期从G1期进入S期外,细胞周期治疗还能够激活... 肿瘤细胞周期治疗时代已经来临。直接调节细胞周期的蛋白如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s)、检查点激酶(CHK)、Aurora激酶、Polo样激酶和WEE1激酶是细胞周期治疗药物的主要靶标。除了阻滞细胞周期从G1期进入S期外,细胞周期治疗还能够激活抗肿瘤免疫、控制代谢功能和调节转录水平。细胞周期治疗与激素药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EGFR)抑制剂和自噬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提高了肿瘤内科治疗的效果。在整合基因组学时代,细胞周期治疗为肿瘤精准治疗增加了新内容。本文对肿瘤细胞周期治疗的主要靶标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治疗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的系统生物学观点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百红 岳红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233-1235,共3页
癌症是一种系统生物学疾病。肿瘤系统生物学应用高通量技术和计算模型理解肿瘤的生物行为、鉴定肿瘤标志物和思考肿瘤治疗的新策略。癌症系统生物学整合肿瘤组织及血液样本中高通量"组学"信息,同时联合肿瘤诊断的新系统方法,... 癌症是一种系统生物学疾病。肿瘤系统生物学应用高通量技术和计算模型理解肿瘤的生物行为、鉴定肿瘤标志物和思考肿瘤治疗的新策略。癌症系统生物学整合肿瘤组织及血液样本中高通量"组学"信息,同时联合肿瘤诊断的新系统方法,可以筛选亚临床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分类肿瘤,评估肿瘤进展和治疗反应,预测肿瘤复发转移。重要的是系统生物学可以实现癌症的个体化治疗和系统治疗。系统方法对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癌症系统生物学的进步可能最终推动临床肿瘤学的发展。以系统生物学为基础的系统治疗在癌症之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系统生物学个体化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输血器回收PBMC制备DC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建巍 秦力维 +2 位作者 吕同德 王燕宁 李秀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07-708,712,共3页
目的 :从一次性滤出白细胞输血器回收PBMC ,诱导DC。方法 :用冲洗法从一次性滤出白细胞输血器回收PB MC ,使用GM CSF和IL 4两种细胞因子 ,诱导 7天获取DC。结果 :平均从每个白细胞输血器中回收到 5 1× 10 7PBMC ,诱导出4 7×... 目的 :从一次性滤出白细胞输血器回收PBMC ,诱导DC。方法 :用冲洗法从一次性滤出白细胞输血器回收PB MC ,使用GM CSF和IL 4两种细胞因子 ,诱导 7天获取DC。结果 :平均从每个白细胞输血器中回收到 5 1× 10 7PBMC ,诱导出4 7× 10 6 CD83+ DC ,诱导出的DC具有明显的树突状突起 ,纯度为 96 9%。DC高表达CD86 (96 1% )、CD4 0 (88 9% )、CD83(91 6 % )、HLA DR(92 9% )、HLA ABC(99% )、CD5 4 (97 5 % ) ,少量DC即可激发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为DC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滤出白细胞输血器 PBMC 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下兔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NGF和Nogo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1
7
作者 林丽霞 燕振国 +1 位作者 岳红云 段文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眼球钝挫伤 后视网膜 高原环境 NOGO NGF 神经生长抑制因子 中神经生长因子 prote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红蛋白与高原眼底病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敏 燕振国 秦力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312-315,共4页
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是最近研究发现的一类携氧球蛋白。在缺氧状态下能够促进氧气向线粒体内弥散,提高组织对氧的利用,尤其是在脑缺血缺氧性损伤时对神经组织有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已有研究证明Ngb在视网膜中的浓度约为脑中的5... 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是最近研究发现的一类携氧球蛋白。在缺氧状态下能够促进氧气向线粒体内弥散,提高组织对氧的利用,尤其是在脑缺血缺氧性损伤时对神经组织有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已有研究证明Ngb在视网膜中的浓度约为脑中的50~100倍,对其亦有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高原眼底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下的眼底疾病,低压性缺氧损伤是其主要改变。现我们就Ngb在高原眼底病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红蛋白 高原眼底病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与高原眼底病 被引量:2
9
作者 林丽霞 燕振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3,共3页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为神经系统最为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之一。在眼科方面,NGF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及视神经纤维的再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高原低氧环境可抑制N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影响视网膜修复。本文就NGF...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为神经系统最为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之一。在眼科方面,NGF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及视神经纤维的再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高原低氧环境可抑制N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影响视网膜修复。本文就NGF及其受体在视网膜的表达、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高原眼底病以及高原环境下NGF的视网膜表达特征作一综述,并讨论NGF在高原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视网膜 高原眼底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术后裂隙灯下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10
作者 吴萍 任巧霞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有效处理方法。方法统计585例(1 164眼)LASIK术者的资料,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 1 164眼LASIK术后发生并发症32眼(角膜瓣移位5眼、角膜瓣皱褶7眼,瞳...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有效处理方法。方法统计585例(1 164眼)LASIK术者的资料,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 1 164眼LASIK术后发生并发症32眼(角膜瓣移位5眼、角膜瓣皱褶7眼,瞳孔区层间异物12眼及层间出血8眼),发生率2.75%。经对症处理均好转,未影响手术效果。结论 LASIK术后并发症在手术室及时处理可有效减少手术后遗症,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并发症 裂隙灯 观察 对症处理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