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32
1
作者 刘楠 祝爱敏 +1 位作者 李娜 苏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752-2753,共2页
胃癌位居所有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第1位[1].由于目前胃癌生存率不高,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加不配合治疗,患者会表现出对医务人员态度冷漠,不配合治疗.影响护理工作。有研究发现患者手术后多变情况与术后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2]。胃癌患... 胃癌位居所有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第1位[1].由于目前胃癌生存率不高,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加不配合治疗,患者会表现出对医务人员态度冷漠,不配合治疗.影响护理工作。有研究发现患者手术后多变情况与术后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2]。胃癌患者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患者 术后护理 心理护理 腹腔镜 应用 配合治疗 癌生存率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空肠R型代胃 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宏斌 于建平 +6 位作者 许威 韩晓鹏 苏琳 李洪涛 景化忠 曹廷宝 魏登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7-312,共6页
目的:探讨空肠"R"型代胃、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实施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空肠"R"型代胃、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手术的10例残胃癌患者(腹腔... 目的:探讨空肠"R"型代胃、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实施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空肠"R"型代胃、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手术的10例残胃癌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8例行开腹手术残胃癌切除术的患者(开腹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对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住院日、营养状况等进行分析研究,术后随访14~21个月。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与开腹组相比,平均手术时间(210.0±30.9)min vs.(283.9±50.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0.0±26.7)m L vs.(277.8±79.1)m L,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19.0±3.6)枚vs.(18.8±3.7)枚,术后首次下床时间(17.3±3.6)h vs.(75.8±15.7)h,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1.6±0.4)d vs.5.7±1.3)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0±0.8)d vs.(7.2±1.3)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6±1.2)d vs.(20.8±3.9)d,腹腔镜组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倾倒综合征、肠梗阻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均顺利出院。返院复查患者营养状况良好,无进食哽噎感、食管后烧灼感等不适症状。结论:空肠"R"型代胃、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同时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残胃癌 三角吻合 “R”型代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及防治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贤坤 朱万坤 +3 位作者 韩晓鹏 苏玉林 李文惠 刘宏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895-899,共5页
胃癌腹膜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其术前早期诊断及防治均比较困难。现就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及防治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温热灌注化疗对胃癌复发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振芳 刘宏斌 +3 位作者 韩晓鹏 朱万坤 苏琳 苗鹏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28-2130,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术后复发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6年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资料,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HIIC)作为实验组,单一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治疗后随访3年,对比观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术后复发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6年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资料,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HIIC)作为实验组,单一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治疗后随访3年,对比观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等指标,Ⅱ、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行HIIC可以降低胃癌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腹腔温热灌注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复发 肿瘤转移 温热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胃癌腹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宏伟 刘宏斌 +3 位作者 韩晓鹏 朱万坤 苏琳 王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胃癌腹膜转移诊断的方法。方法:收集50例胃癌患者及1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腹腔冲洗液及临床资料,同时收集胃癌原发灶组织标本做阳性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标本中肿瘤标志物CK19,同时采用HE染色进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PLC... 目的:探讨检测胃癌腹膜转移诊断的方法。方法:收集50例胃癌患者及1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腹腔冲洗液及临床资料,同时收集胃癌原发灶组织标本做阳性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标本中肿瘤标志物CK19,同时采用HE染色进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PLC)检查。结果: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K19的阳性表达率为62.0%(31例),明显高于PLC检测24.0%(12例)(P<0.01),且阳性检出率随着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增加而增加。50例胃癌原发灶中CK19的阳性表达率为100%,10例良性病变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K19无阳性表达。结论:流式细胞术可作为预测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手段。其检测CK19可提高腹腔冲洗液中游离癌细胞的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胃癌 腹膜转移 CK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结核并胃溃疡形成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坤 马有伟 +3 位作者 韩晓鹏 苏勤军 苏琳 刘宏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90-1191,共2页
患者男性,23岁,因间断呕血21h于2015年10月1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外院诊断为前胸壁结核,
关键词 胃结核 胃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治疗胸部良性病变18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伍治强 李庆新 +4 位作者 万虹利 王占鹏 周帅成 高炜 刘惠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部良性病变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8月,施行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单孔胸腔镜手术18例。于腋前线与腋中线间第4或第5肋间做切口长2~3cm,置入5mm 30°胸腔镜和器械,行肺大疱切...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部良性病变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8月,施行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单孔胸腔镜手术18例。于腋前线与腋中线间第4或第5肋间做切口长2~3cm,置入5mm 30°胸腔镜和器械,行肺大疱切除、胸膜固定术12例,胸腔止血、肺大疱切除、胸膜固定术1例,肺楔形切除术3例,胸腺囊肿切除术1例,纵隔肿瘤切除术1例。结果无中转开胸或增加辅助切口。自发性气胸12例,自发性血气胸1例,肺结核球3例,胸腺囊肿1例,纵隔神经鞘瘤1例。手术时间30~82min,平均55min,出血量10~100ml,平均50ml。胸腔闭式引流时间2~5d,平均3.5d。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5.2月,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良性病变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胸腔镜手术 胸部病变 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引流治疗微创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瘘3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晁栋 李明 +4 位作者 李庆新 高炜 张宏伟 孟辉 杨彩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4,共3页
食管气管瘘是食管切除重建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术后死亡和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尽管其发生率不高,但治疗困难,目前多采用覆膜食管支架封堵治疗,手术修补瘘口创伤大,成功率不高。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多采用颈部吻合,吻合口位... 食管气管瘘是食管切除重建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术后死亡和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尽管其发生率不高,但治疗困难,目前多采用覆膜食管支架封堵治疗,手术修补瘘口创伤大,成功率不高。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多采用颈部吻合,吻合口位置高,一旦发生食管气管瘘,常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覆膜食管支架封堵治疗要求瘘口的位置距门齿的距离>19 cm[1],不适用于颈部吻合口瘘。2012年6月~2013年8月,我院共完成微创食管癌根治术61例,术后发生食管气管瘘3例,采用纵隔引流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3例均治愈,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气管瘘 食管癌术后 引流治疗 微创 纵隔 颈部吻合口瘘 覆膜食管支架 食管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晓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275-279,共5页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1993年日本学者Kitamura等首先在人手术切除的嗜铬细胞瘤组织中分离出的一种具有扩血管和利尿活性的多肽,并证实它以相当浓度存在于正常人的血浆中,参与血压的调控。因最初从嗜铬细胞瘤组织中提取,...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1993年日本学者Kitamura等首先在人手术切除的嗜铬细胞瘤组织中分离出的一种具有扩血管和利尿活性的多肽,并证实它以相当浓度存在于正常人的血浆中,参与血压的调控。因最初从嗜铬细胞瘤组织中提取,故命名为"肾上腺髓质素"。而后进一步证实该物质尚分布于正常肾上腺髓质、心脏、肺、肾、血浆和尿液中,具有强大的降压,舒张血管,扩张肺、肾动脉,解除支气管痉挛,调节机体内分泌和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它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具有同源性。作为一种循环激素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调节。目前寻求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调节措施正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探索的热点,而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作为一种活性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本文就ADM在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eptide 生物学作用 生理调节 免疫功能紊乱 嗜铬细胞 支气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纵隔原始神经外胚瘤1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伍治强 万虹利 +4 位作者 史敏 高炜 王占鹏 刘惠萍 李庆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3-276,共4页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PNET)是一种少见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可发生于神经系统及全身软组织。起源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被称之为外周性PNET,以躯干、四肢和中轴软组织多见。发生于纵隔的P...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PNET)是一种少见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可发生于神经系统及全身软组织。起源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被称之为外周性PNET,以躯干、四肢和中轴软组织多见。发生于纵隔的PNET较为罕见。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胸外科近来收治1例儿童巨大纵隔PNET,经手术完整切除,较为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神经外胚瘤 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 文献复习 纵隔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外周神经系统 PNET 兰州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