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1
1
作者 贺春燕 梁娟 +1 位作者 张娟 孟瑞丽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9期804-806,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9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和引流管护理,仅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9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和引流管护理,仅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术后常见并发症(中枢性高热、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褥疮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状态(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家属、护士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结果除褥疮外,干预组的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除肾功能不全和电解质紊乱(P<0.05),其余均为P<0.01;GCS、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除术后1个月的Barthel指数(P<0.05),其余均为P<0.01;家属(P<0.01)和护士长(P<0.05)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行锥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同时可改善其神经功能状态并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脑出血 锥颅血肿清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技术在腹壁巨大切口疝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贤坤 杨清羽 +3 位作者 刘宏斌 韩晓鹏 苏琳 李洪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1期892-893,896,共3页
探讨杂交技术在腹壁巨大切口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37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160 min,平均(98±18.4) min;术中出血量42~105 mL,平均(64±8.1)mL;术后住院时间6~19d,平均(8... 探讨杂交技术在腹壁巨大切口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37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160 min,平均(98±18.4) min;术中出血量42~105 mL,平均(64±8.1)mL;术后住院时间6~19d,平均(8.7±3.4)d.术后血清肿2例(5.4%),腹壁修补区域疼痛4例(10.8%),无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瘘等情况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复发1例(2.7%).应用杂交技术修补腹壁切口疝安全可行,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疝 疝修补术 杂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一味药物敷料的构建及其对高原皮肤创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杰 王世勇 +5 位作者 刘阳 李根 赵玲 王九娜 唐俊杰 赵红斌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229-235,共7页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创伤敷料并评价其生物学性能,以期实现对高海拔地区皮肤创伤修复。方法将独一味与胶原蛋白/聚己内酯(1∶1)混合,用0.1%京尼平交联或不交联材料24 h,部分敷料用质量体积分数0.1%京尼平室温交联1 h,用无水乙醇溶液充分洗...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创伤敷料并评价其生物学性能,以期实现对高海拔地区皮肤创伤修复。方法将独一味与胶原蛋白/聚己内酯(1∶1)混合,用0.1%京尼平交联或不交联材料24 h,部分敷料用质量体积分数0.1%京尼平室温交联1 h,用无水乙醇溶液充分洗涤,再用浓度0.1 mol/L NaOH中和10 min,剩余敷料不交联做为对照,自然干燥、密封后用60钴照射灭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交联前后的结构;通过体外实验分析交联前后材料的透气性、吸水性、接触角和降解性能。同时选取40只Wistar大鼠(雌雄不拘),鼠龄(3.4±0.3)个月,体质量(180±10)g。对大鼠急进高海拔地区(海拔3 670 m)后复制皮肤创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常规纱布治疗,实验组用载药敷料治疗。术后3、7、14 d时,分别利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评价创伤愈合效果。结果交联后敷料可见纤维相互交叉粘连,呈纳米纤维状无序排列、分布,纤维的直径为200~600 nm。载药敷料24 h时药物释放率为(83.62±4.23)%。交联敷料吸水率、透气率高于未交联敷料(51.21%±2.55%vs 40.07%±2.55%,90.60%±3.68%vs 84.30%±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联敷料降解率、接触角小于未交联敷料(10.54%±1.73%vs 58.20%±3.62%,10.00°±0.86°vs 128.00°±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动物实验,实验组创面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创面组织中CD3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胶原/独一味药物敷料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组织相容性,能有效促进皮肤创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独一味 静电纺丝 皮肤创伤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高寒地区突发事件院前急救转运中的护理组织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军 陆皓 +3 位作者 王宏玲 李娟 汉瑞娟 张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组织管理在高原高寒地区危重患者院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8年6月~2010年5月转入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的145例危重患者为对照组,以2010年6月~2012年5月转入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的133例危重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行... 目的探讨护理组织管理在高原高寒地区危重患者院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8年6月~2010年5月转入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的145例危重患者为对照组,以2010年6月~2012年5月转入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的133例危重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的院前转运护理,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护理组织管理;比较两组在急救转运时的意外发生率、死亡率、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率,并评价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实施护理组织管理措施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意外情况发生率及死亡率、护理投诉率依此为9.0%、0.8%、5.3%,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3.1%、7.6%、17.9%,经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360、5.701、8.303,均P<0.05)。结论加强护理组织管理,提升出诊护士的专业技能、应变应急能力及处理风险的能力,可提高高原高寒地区危重患者院前急救转运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组织管理 危重患者 急救转运 高原高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一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勇 张广智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方法对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22岁,因乏力、口干5 d,症状加重伴意识不清13 h入院。当地医院诊断为1型糖尿病合... 目的探讨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方法对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22岁,因乏力、口干5 d,症状加重伴意识不清13 h入院。当地医院诊断为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对症治疗后病情渐加重,转我院。入我院后查糖尿病标志物、血清胰岛素抗体阴性,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正常,糖尿病分型不明确。仔细查体发现疑有肢端肥大表现,进一步查生长激素、尿17-酮类固醇水平异常。头颅MRI检查示:垂体大腺瘤,其内坏死明显。确诊为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平稳后于外院神经外科行垂体瘤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报告: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术后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监测生长激素、血糖在正常范围。结论对于年轻糖尿病伴肢端肥大者应警惕垂体生长激素瘤可能,完善生长激素水平测定和头颅MRI检查有助于避免误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生长激素瘤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误诊 糖尿病 1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药物热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朱红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11期703-703,共1页
病例:患者,男,47岁,于2010年4月18日以“肺部感染”收住。患者三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痰症状,行抗炎治疗症状时有反复。近2月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以干咳为主,一直未治疗。入院后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 病例:患者,男,47岁,于2010年4月18日以“肺部感染”收住。患者三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痰症状,行抗炎治疗症状时有反复。近2月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以干咳为主,一直未治疗。入院后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号:SH333)2.0g,静脉滴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药物热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咳痰症状 抗炎治疗 肺部感染 静脉滴注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