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期大鼠血液及心、脑和肾脏组织中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国军 阎春生 +1 位作者 哈小琴 李双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8-632,60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生长阶段大鼠循环血及主要脏器包括心、脑和肾脏组织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变化,阐明大鼠体内EPCs数目的变化与生长发育阶段的关系。方法:将选定大鼠分为0.5、2、8及18月龄4组,每组选雄性大鼠各10只,2%戊巴比妥纳麻醉... 目的:观察不同生长阶段大鼠循环血及主要脏器包括心、脑和肾脏组织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变化,阐明大鼠体内EPCs数目的变化与生长发育阶段的关系。方法:将选定大鼠分为0.5、2、8及18月龄4组,每组选雄性大鼠各10只,2%戊巴比妥纳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EDTA-K2抗凝),同时取同部位定量上述各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以CD34-FITC和CD133-PE双染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及组织悬液中EPCs数目;另取各组大鼠心、脑和肾组织的相同部位制备成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CD34染色阳性的EPCs。结果:2月龄和8月龄大鼠血液及心、脑和肾组织EPCs数量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明显高于0.5月龄组(P<0.05);2月龄与8月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月龄组与2月龄和8月龄组比较则明显减少(P<0.05);0.5月龄组与18月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大鼠的生长发育,循环血液及心、脑和肾主要脏器中EPCs数量呈规律性变化,大鼠体内EPCs数目的变化可能与生长发育阶段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生长期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