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笔式胰岛素注射操作考核成绩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毛玲 李静 +1 位作者 唐秀珍 徐娜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7期45-47,共3页
目的了解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笔式胰岛素注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加强护士笔式胰岛素注射器规范操作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对158名非糖尿病专科临床护士统一进行笔式胰岛素注射器操作技术考核,采用自行设计的考核评分细测评分。结果... 目的了解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笔式胰岛素注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加强护士笔式胰岛素注射器规范操作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对158名非糖尿病专科临床护士统一进行笔式胰岛素注射器操作技术考核,采用自行设计的考核评分细测评分。结果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笔式胰岛素注射操作考核成绩优良率为37.4%,内科护士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外科(P<0.01)。对针头处理及停留时按压注射推键等操作技术关键环节存在不规范现象。结论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笔式胰岛素注射操作考核成绩欠佳,需加强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相关知识培训及规范笔式胰岛素注射技术,以确保非糖尿病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效果,降低胰岛素使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糖尿病专科 护士 糖尿病 胰岛素笔 护理操作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变化及药物干预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晓红 万东君 +4 位作者 冯小明 陆璐 王红义 王春雨 牛廷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8-939,944,共3页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和血必净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内毒素(LPS)建立MODS模型,并以乌司他丁和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和血必净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内毒素(LPS)建立MODS模型,并以乌司他丁和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CD4^+CD25^+Treg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的水平又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但二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D4^+CD25^+Treg在大鼠MODS中的百分比升高,并参与了MODS的病情调节;乌司他丁和血必净能调升CD4^+CD25^+Treg的相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乌司他丁 血必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叶夏云 程晓文 杜生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284,共2页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方法:将8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不同分为三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心力...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方法:将8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不同分为三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心力衰竭组TT4、FT4、TSH有轻度下降(P<0.05),TT3、FT3明显下降(P<0.01);与心功能Ⅱ级组比,心功能Ⅲ级组TT3、FT3下降(P<0.05),心功能Ⅳ级组TT3、FT3下降更明显(P<0.01);与心功能Ⅱ级组比,心功能Ⅳ级组TT4、FT4、TSH也下降(P<0.01),与心功能Ⅲ级组比,TT3、FT3、TT4、FT4、TSH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与心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心功能越差,甲状腺激素下降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甲状腺素 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绵羊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春雨 凡春玲 +5 位作者 罗晓红 万东君 李晶 陆璐 王红义 牛廷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e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绵羊模型,观察其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的变化特点。方法绵羊全麻后,3μg/kg和6μg/kg LPS分别于30 min和60 mi...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e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绵羊模型,观察其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的变化特点。方法绵羊全麻后,3μg/kg和6μg/kg LPS分别于30 min和60 min内静脉泵入实验I组和实验II组。以不同时点测定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的变化。结果 LPS静注后,实验I组和II组绵羊的死亡率分别为33.3%和50%;两实验组3 h内氧合指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不同时点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肌酐(CRE)明显升高(P<0.05或P<0.01);白细胞(WBC)数目在2 h明显降低,之后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两种剂量的LPS均能成功地建立绵羊MODS模型;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均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内毒素(LPS)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内毒素致绵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5
5
作者 万东君 牛廷献 +3 位作者 王春雨 付学锋 杨艳丽 罗晓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40-42,I0003,共4页
目的研究高海拔地区内毒素致绵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理学变化特征。方法将16只绵羊随机分为2组,中度海拔组和高海拔组,按相同的剂量静脉给予内毒素(6μg/kg)制作MODS模型,24h后麻醉处死绵羊,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学变化。结... 目的研究高海拔地区内毒素致绵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理学变化特征。方法将16只绵羊随机分为2组,中度海拔组和高海拔组,按相同的剂量静脉给予内毒素(6μg/kg)制作MODS模型,24h后麻醉处死绵羊,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中度海拔和高海拔MODS组绵羊肺脏、肝脏、脾脏、肠粘膜均出现明显炎性改变,高海拔MODS组绵羊肺脏、肝脏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中度海拔MODS组。结论高海拔地区MODS的病理损伤较中度海拔明显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内毒素 高海拔地区 绵羊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对大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陆璐 冯小明 +4 位作者 王红义 牛廷献 万东君 王春雨 罗晓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XBJ)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XBJ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μg/kg)建立MODS模型。观察各组的体征表现,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IL-1α、IL-4和IL... 目的探讨血必净(XBJ)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XBJ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μg/kg)建立MODS模型。观察各组的体征表现,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IL-1α、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对照组、模型组和XBJ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37%和20%;②与模型组相比XBJ可促进了TNF-α的表达,同时抑制IL-1α的表达,且TNF-α和IL-1α高表达集中在6~24 h;③模型组与XBJ组IL-4的表达量在6~12 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IL-10在6~48 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XBJ组IL-10的表达水平在6 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 XBJ能降低LPS介导的大鼠MODS的死亡率,可同时促进TNF-α释放和抑制IL-1α、IL-4和IL-10释放,有效改善MODS的反应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死亡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葛秀洁 李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2期68-69,共2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临床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的现状,以期为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0月,采用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中文版(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 目的调查并分析临床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的现状,以期为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0月,采用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中文版(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对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46个临床科室的1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得分为(290.25±2.21)分,7个特质方面的得分分别为:寻找真相(40.03±0.49)分、开放思想(41.74±0.65)分、分析能力(41.95±0.63)分、系统化能力(41.50±0.72)分、自信心(38.12±0.89)分、求知欲(42.17±0.70)分、认知成熟度(40.67±0.62)分。结论临床工作中,需加强对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培养临床护理人员的自信心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人员 评判性思维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SAA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叶夏云 罗晓红 +3 位作者 程晓文 李静 杜生明 戴永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063-406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点Rh-SAA干预的3T3-LI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情况,了解Rh-SAA对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Rh-SAA(1、10、20μgmL)干预3T3-LI脂肪细胞48h及20μgmLRh-SAA分别干预细胞6、12、24...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点Rh-SAA干预的3T3-LI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情况,了解Rh-SAA对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Rh-SAA(1、10、20μgmL)干预3T3-LI脂肪细胞48h及20μgmLRh-SAA分别干预细胞6、12、24、48h,采用3H-2-DG摄入法检测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率。结果:Rh-SAA显著减少3T3-L1脂肪细胞在胰岛素刺激下的葡萄糖摄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结论:Rh-SAA能降低3T3-L1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示炎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抗体 Rh-SAA 胰岛素抵抗 3T3-L1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藻氨酸致癫痫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癫痫发作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牛廷献 马建霞 +2 位作者 罗晓红 王红义 冯小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癫痫(epilepsy)是以神经元反复过度同步异常放电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癫痫的发病机制与机体的神经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ils,Treg)是一类... 癫痫(epilepsy)是以神经元反复过度同步异常放电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癫痫的发病机制与机体的神经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ils,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亚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存在Treg的异常。癫痫患儿外周血Treg增加,目前仍未见Treg数量与癫痫发作程度相关的报道。因此本研究用流式细胞术对红藻氨酸(kainicacid,KA)致大鼠癫痫模型外周血CD4+CD25+Treg进行测定,探讨其数量变化与癫痫发作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藻氨酸 癫痫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1例
10
作者 徐进 许瑞元 +1 位作者 罗晓红 周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10-1610,共1页
患者女,10岁。因颈部肿大、怕热、多汗、心烦易怒8个月,以"甲亢"收住入院。患者平素体健,生长发育及智力均正常,家族中无甲状腺疾病史。查体:身高134cm,体重27kg,体温36.8℃,脉搏9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0/60mmHg。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颈部肿大 生长发育 疾病史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SAA介导3T3-LI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机制的研究
11
作者 叶夏云 罗晓红 曹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274-3276,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Rh-SAA对3T3-LI脂肪细胞的JNK活化及JNK抑制剂干预下Rh-SAA对3T3-LI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探讨Rh-SAA介导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实验分3组,第一组为无Rh-SAA干预的对照组,第二组为20μg/mLRh-SAA干预脂肪细胞组(Rh... 目的:通过检测Rh-SAA对3T3-LI脂肪细胞的JNK活化及JNK抑制剂干预下Rh-SAA对3T3-LI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探讨Rh-SAA介导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实验分3组,第一组为无Rh-SAA干预的对照组,第二组为20μg/mLRh-SAA干预脂肪细胞组(Rh-SAA组),第三组在20μg/mLRh-SAA干预前12h,予JNK抑制剂SP60012550μmol/L预处理(以下称JNK抑制剂组),培养48h后,采用3H-2-DG摄入法检测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率,采用免疫印迹了解JNK的活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μg/mLRh-SAA处理脂肪细胞48h后葡萄糖的摄取能力下降了26%(P<0.01),JNK抑制剂组较Rh-SAA处理组葡萄糖摄取增加了15%(P<0.05);对照组、Rh-SAA组和JNK抑制剂组的p-JNK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00%、166%和107%。Rh-SAA组与对照组比较,JNK的磷酸化程度增加了66%(P<0.01);JNK抑制剂组与Rh-SA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JNK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Rh-SAA介导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关键信号分子。提示干预JNK的活性有望成为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抗药性 .Rh—SAA 3T3-L1脂肪细胞 J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