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系统损害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大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5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液系统损害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确诊的150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血液系统损害特点。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无血液系统损...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液系统损害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确诊的150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血液系统损害特点。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无血液系统损害)和观察组(血液系统损害),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活动情况、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阳性率及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150例SLE患者中,116例(77.3%)出现血液系统损害,其中贫血91例(60.7%),白细胞减少49例(32.7%),血小板减少58例(38.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疾病无活动例数明显减少,疾病轻、中和重度例数明显增多,观察组患者抗小核糖体核蛋白抗体(Anti-Sm)和抗核糖蛋白抗体(Anti-RN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抗双链DNA抗体(Anti-ds DNA)、抗Ro抗体(Anti-SSA)和抗La抗体(Anti-SSB)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LE患者并发血液系统损害常见,以贫血最常见。同时,存在血液系统损害的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更严重,相关抗体阳性率和免疫细胞因子水平更高,给患者健康及生命造成更大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系统损害 贫血 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CD34^+抗原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玲 王蕊 +8 位作者 钟笛 温丙昭 迪丽娜孜·阿不来提 蔺志强 贾明 郝建萍 陈瑢 郭新红 王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12-814,共3页
为了检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CD34+抗原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238例AML患者。结果表明:238例AML中CD34阳性表达者有92例,占38.7%。除M3无CD34阳性表达外,CD34+表达与FAB亚型M0、M1有关;CD34+组... 为了检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CD34+抗原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238例AML患者。结果表明:238例AML中CD34阳性表达者有92例,占38.7%。除M3无CD34阳性表达外,CD34+表达与FAB亚型M0、M1有关;CD34+组完全缓解率为32%,明显低于CD34-组的61%;除淋系抗原CD7在CD34+组表达明显增高外,其它淋系抗原表达在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有CD34+表达的AML患者预后差、CR率低,检测CD34表达对判断AML疗效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34抗原 白血病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