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病人的饮食教育 被引量:4
1
作者 雷艳 闫风 崔继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4期74-75,共2页
对神经外科742例病人实施饮食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手术前应以高热量高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为主;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康复期病人饮食应以清淡素食为主。并介绍手术后以及出现并发症时饮食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饮食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临床神经外科及其相关科室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瑞廷 刘绍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451-4453,共3页
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于临床起始于20世纪70、80年代,近十年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CT与MR的出现,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使得医学三维影像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相互交叉渗透,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技术的... 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于临床起始于20世纪70、80年代,近十年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CT与MR的出现,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使得医学三维影像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相互交叉渗透,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技术的日趋完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逐渐的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以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医学界提供了观察人体内部结构的崭新手段[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临床医学 应用 相关科室 神经外科 计算机辅助技术 计算机图形学 图像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减轻液压脑损伤大鼠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邢国祥 魏敏 +2 位作者 修彬华 马迎辉 刘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17-920,925,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抑制剂厄贝沙坦对侧位液压脑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系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良的侧位液压损伤装置建立大鼠颅脑损伤(FPBI)模型,术前及术后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用激光多普勒测定局部脑区血流(r CBF)的变...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抑制剂厄贝沙坦对侧位液压脑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系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良的侧位液压损伤装置建立大鼠颅脑损伤(FPBI)模型,术前及术后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用激光多普勒测定局部脑区血流(r CBF)的变化,术前及术后1、3、5、7 d,利用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皮质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化。结果 FPBI手术后损伤局部脑区r CBF明显下降,神经功能评分降低,损伤区周围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明显增多,厄贝沙坦治疗组大鼠r CBF显著高于单纯FPBI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损伤区周围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化程度较轻。结论厄贝沙坦预处理能够缓解大鼠脑损伤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减轻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小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 单侧颅内动脉钝性损伤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和二级医院护理排班模式的改进与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英 张磊磊 +1 位作者 李书红 王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7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维和二级医院中合理的护理排班方法,以保障维和伤病员护理的开展。方法在维和二级医院护理工作中界定各班次职责,公平排班及安排外出活动,并实行"一岗两编"制和安排助诊班。将排班模式更换前后患者及医务人员对护理... 目的探讨维和二级医院中合理的护理排班方法,以保障维和伤病员护理的开展。方法在维和二级医院护理工作中界定各班次职责,公平排班及安排外出活动,并实行"一岗两编"制和安排助诊班。将排班模式更换前后患者及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综合质量评分、护理文件书写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改进护理排班后,患者及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4.9±4.6)%上升到(96.0±1.0)%,护理综合质量由(90.6±2.4)分上升到(98.4±1.4)分,护理文件书写由(90.6±1.0)分上升到(95.0±3.8)分。结论科学的护理排班有助于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营造女队员之间的团结氛围,稳步提高护理质量,有力保障了各项护理工作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和二级医院 护理排班模式 轮岗制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EEG、MRI综合评价难治性癫痫灶定位的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自更 郭勇 +2 位作者 刘绍明 张阳 蔡冰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SPECT、EEG和MRI综合评价难治性癲痫灶定位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1例拟手术的癫痫患者行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显像,其结果与EEG、MRI、病理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并综合各项检查结果确定致痫灶。结果:41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SPECT、EEG和MRI综合评价难治性癲痫灶定位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1例拟手术的癫痫患者行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显像,其结果与EEG、MRI、病理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并综合各项检查结果确定致痫灶。结果:41例患者均行手术,有29例患者SPECT、EEG和MRI病灶定位一致,术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或痊愈;12例患者三种检查病灶定位不完全一致,11例术后发作次数减少,1例无效。结论:三种检查手段综合评价对定位致痫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手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有较高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病灶定位 单光子发射断层 MRI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癫痫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姜珊 陆西萍 +3 位作者 高华 魏敏 窦彩绘 樊明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2-456,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TⅡA)对癫痫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TⅡA(每日10 mg/kg)治疗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运用电生理技术在脑片水平检测海马CA1区长... 目的:探讨丹参酮(TⅡA)对癫痫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TⅡA(每日10 mg/kg)治疗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运用电生理技术在脑片水平检测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结果:(1)模型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寻找平台潜伏期明显长于健康对照组(P<0.05),TⅡA治疗组寻找平台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空间探索试验中,模型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TⅡA治疗后大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5)。(2)给予高频强直刺激(HFS)后各均可诱发LTP,且均持续1 h以上,与模型组比较缺氧组HFS刺激后LTP显著减弱(P<0.05),TⅡA治疗后LTP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5)。结论:TⅡA可显著改善癫痫大鼠认知功能障碍,该作用与TⅡA减轻癫痫大鼠海马LTP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丹参酮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经抗癫痫治疗后脑电图发生演变2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窦彩绘 刘绍明 孙绪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9-849,共1页
患儿女,9岁,8岁起病,表现为入睡期发作性口角抽搐、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次,同时伴有清醒期频繁发作性头痛。初次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示:睡眠期左侧中央、颞区(Rolandie 区)散在爆发中高波幅棘波、尖波活动.以中颞叶为... 患儿女,9岁,8岁起病,表现为入睡期发作性口角抽搐、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次,同时伴有清醒期频繁发作性头痛。初次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示:睡眠期左侧中央、颞区(Rolandie 区)散在爆发中高波幅棘波、尖波活动.以中颞叶为著(图1),清醒期EEG正常、经卡马西平治疗2周后头痛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颞区棘波 抗癫痫治疗 视频脑电图 良性癫痫 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发作性头痛 演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后癫痫大鼠脑内突触素和苔藓纤维的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雪峰 刘绍明 +1 位作者 郑刚 李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3-375,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液压脑损伤后突触素和苔藓纤维在外伤后癫痫和非癫痫的大鼠脑内的不同变化,以探讨外伤后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液压脑损伤复制脑损伤动物模型并记录脑电图和行为学变化,3个月后应用突触素免疫组织化学、Timm染色和计算... 目的通过研究液压脑损伤后突触素和苔藓纤维在外伤后癫痫和非癫痫的大鼠脑内的不同变化,以探讨外伤后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液压脑损伤复制脑损伤动物模型并记录脑电图和行为学变化,3个月后应用突触素免疫组织化学、Timm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析皮质区突触素及海马区苔藓纤维的不同变化。结果突触素在皮质损伤区表达癫痫组(n=11)高于非癫痫组(n=20,P<0.05),苔藓纤维出芽在癫痫组CA3区始层明显增多(P<0.05)。结论突触素的表达增强和苔藓纤维出芽与外伤后癫痫关系密切,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素 苔藓纤维出芽 液压脑损伤 外伤后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发作期与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显像减影法定位致痫灶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勇 王泳胜 +5 位作者 刘绍明 赵荣 彭静 张阳 郭亮 周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癫痫发作期与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显像减影法定位致癫灶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4例癫痫患者在癫痫发作期和发作间期分别进行脑血流灌注显像,两次所得图像进行空间匹配后相减得到减影像,并与EEG、MRI、手术结果及临床表现比较。结... 目的:研究癫痫发作期与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显像减影法定位致癫灶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4例癫痫患者在癫痫发作期和发作间期分别进行脑血流灌注显像,两次所得图像进行空间匹配后相减得到减影像,并与EEG、MRI、手术结果及临床表现比较。结果:与发作间期相比,13/14例发作期局部脑血流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减影像可显示血流改变的具体部位及形态;1例发作期血流低于发作间期,但病灶区表现明显。手术后病灶病理诊断包括胶质细胞增生、疤痕组织及胶质细胞瘤。术后13例患者发作次数明显减少,1例效果不显著。结论:发作期与发作间期显像减影法定位致痫灶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术前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血流灌注 减影 脑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与脊髓内窥镜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史有才 熊志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85-287,共3页
微侵袭外科(minimalyinvasivesurgery)〔1〕是当今外科领域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该技术已应用于脊柱脊髓手术。因而,出现了微侵袭脊柱外科(minimalyinvasivespinesurgery)。... 微侵袭外科(minimalyinvasivesurgery)〔1〕是当今外科领域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该技术已应用于脊柱脊髓手术。因而,出现了微侵袭脊柱外科(minimalyinvasivespinesurgery)。该技术的关键是将微侵袭器械———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脊髓 内窥镜 适应证 外科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抑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活化改善血管病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修彬华 刘璟 +3 位作者 邢国祥 郑刚 邹志浩 闫志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对实验性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神经炎症及脑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单线穿刺法制备大鼠SAH模型;用神经功能评分检测各组大鼠的神经损害程度;ELISA检测大鼠皮层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对实验性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神经炎症及脑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单线穿刺法制备大鼠SAH模型;用神经功能评分检测各组大鼠的神经损害程度;ELISA检测大鼠皮层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接头蛋白分子1(Iba-1)的水平;HE染色检测脑血管壁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成功制备实验性SAH大鼠模型;米诺环素治疗后SAH大鼠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脑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下降、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活化受到抑制、血管痉挛和血管壁损伤得到明显缓解。结论米诺环素抑制SAH大鼠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活化改善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细胞因子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模型大鼠大脑感觉皮层S1区胶质细胞活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珊 修彬华 +4 位作者 邢国祥 刘璟 郑刚 邹志浩 闫志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67-1371,共5页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大鼠大脑感觉皮层S1区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单丝尼龙线穿刺大脑中动脉(MCA)法制备大鼠SAH模型,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判断大鼠神经系统损伤程度,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大脑感觉皮层S1区肿瘤坏死因子α(T...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大鼠大脑感觉皮层S1区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单丝尼龙线穿刺大脑中动脉(MCA)法制备大鼠SAH模型,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判断大鼠神经系统损伤程度,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大脑感觉皮层S1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水平,利用ELISA检测大鼠皮层S1区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皮层S1区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接头蛋白分子1(Iba-1)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SAH导致大鼠神经功能严重受损,SAH手术同侧的大脑皮层S1区TNF-α和IL-1β水平增加,对侧有轻度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观察到SAH手术可以导致大脑皮层S1区Iba-1和GFAP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MCA穿刺法制备的SAH模型可以引起大鼠大脑皮层S1区胶质细胞活化和TNF-α、IL-1β水平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意识障碍患者的营养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敬芝 阎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3期40-41,共2页
对104例脑出血术后意识障碍患者的营养护理进行分析总结。认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应遵循尽早留置胃管,肠鸣音恢复后即可开始肠内营养,先水后匀浆,从少量开始逐渐加量及个体化等原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 对104例脑出血术后意识障碍患者的营养护理进行分析总结。认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应遵循尽早留置胃管,肠鸣音恢复后即可开始肠内营养,先水后匀浆,从少量开始逐渐加量及个体化等原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加强水、三大营养物质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营养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意识障碍 并发症 术后 留置胃管 原则 情况 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慧铭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4期217-218,共2页
关键词 颅咽管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后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脉络丛囊肿2例报告
15
作者 李华 熊志刚 程江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13-313,共1页
侧脑室脉络丛囊肿是一种很少见的先天性囊性肿瘤。迄今国内外较少报告。我科近年手术治疗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性,34岁,1994年2月5日因阵发性头痛伴眩晕5个月入院。每次发作持续约3~5分钟后自行缓解。神经系统体检未... 侧脑室脉络丛囊肿是一种很少见的先天性囊性肿瘤。迄今国内外较少报告。我科近年手术治疗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性,34岁,1994年2月5日因阵发性头痛伴眩晕5个月入院。每次发作持续约3~5分钟后自行缓解。神经系统体检未发现异常体征。头颅CT检查,示左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 脉络丛囊肿 脑肿瘤 CT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底涉眶内球后肿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16
作者 闫凤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0期45-46,共2页
总结 13例颅底涉眶内球后肿瘤病人的护理。提出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病情 ,保持引流通畅 ,控制颅内压 ,做好眼部的护理并指导病人进行患眼功能训练。
关键词 脑肿瘤 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后癫痫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闫观茹 闫观茹 刘绍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7-849,共3页
外伤后癫痫(post traumatic epilepsy, FTE)是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后的常见并发症,脑外伤由交通事故、工矿事故甚至打架斗殴所致,战时则主要由枪弹伤引起。根据受伤后的时间、年龄、严重程度不同,PTE的发病率为4.4%... 外伤后癫痫(post traumatic epilepsy, FTE)是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后的常见并发症,脑外伤由交通事故、工矿事故甚至打架斗殴所致,战时则主要由枪弹伤引起。根据受伤后的时间、年龄、严重程度不同,PTE的发病率为4.4%~53.0%,通常分为早发性癫痫和晚发性癫痫(根据癫痫初发时间不同。以1周为界).如何预防和治疗FTE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现将FTE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后癫痫 治疗 交通事故 BRAIN 常见并发症 晚发性癫痫 进展综述 脑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勤演练中做好护理工作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军丽 雷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9期6-6,共1页
关键词 护理工作 卫勤保障 医疗队 战伤 地方医院 支援 部队医院 演练 后勤 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脑干肿瘤4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19
作者 李慧铭 闫风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8年第1期48-49,共2页
作者对4例大型脑干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回顾性总结。针对脑干肿瘤的特点提出了术前要严密观察病情、防止肺部感染、尽快做好术前准备并进行良好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强调术后采取正确的卧位、进行专科常规护理以及严密监护... 作者对4例大型脑干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回顾性总结。针对脑干肿瘤的特点提出了术前要严密观察病情、防止肺部感染、尽快做好术前准备并进行良好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强调术后采取正确的卧位、进行专科常规护理以及严密监护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的功能,有效地防止了术后可能发生的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渡过术后的危险期,提高了脑干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术后 患者 并发症 回顾性 卧位 专科 作者 特点
全文增补中
脑出血患者留置导管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雪焱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6期14-15,共2页
对18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系统的留置导管护理(48 例气管插管,72 例引流管,120 例胃管,186 例吸氧管,42例气管套管及170例留置尿管),无1例发生并发症。提出做好各种管道护理是预防置管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 脑出血 留置导管 护理 头部引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