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Trap结石拦截网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晓康 董焱鑫 +3 位作者 钱云程 杨军昌 霍双进 朱明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NTrap结石拦截网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5月输尿管镜下NTrap结石拦截网配合钬激光碎石系统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45例,对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输尿管穿孔、术中出血量和... 目的探讨NTrap结石拦截网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5月输尿管镜下NTrap结石拦截网配合钬激光碎石系统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45例,对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输尿管穿孔、术中出血量和肾积水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输尿管上段结石均被拦截网固定后碎石,一次性碎石成功率95.6%(43/45),2例结石上移入肾脏术后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术中无输尿管穿孔。手术时间(45±13)min;术中出血量(8.7±1.5)ml。术后1个月B超检查均无结石残留,肾盂积水由术前(3.4±0.8)cm降至(1.2±0.3)cm。45例随访1~12个月,平均6.5月,均无结石复发。结论 NTrap结石拦截网可有效防止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过程中结石移位,与钬激光碎石系统联合应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安全性好、创伤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NTrap拦截网 钬激光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剜除联合耻骨上穿刺旋切治疗大体积(>80ml)前列腺增生症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明德 董焱鑫 +5 位作者 杨军昌 高晓康 曾锐 霍双进 李东 尼加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腔内整体剜除联合耻骨上穿刺气膀胱下子宫肌瘤旋切器切割、取出前列腺治疗大体积(〉80 ml)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1月~2015年5月按时间段将55例大体积BPH分为2组... 目的探讨经尿道腔内整体剜除联合耻骨上穿刺气膀胱下子宫肌瘤旋切器切割、取出前列腺治疗大体积(〉80 ml)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1月~2015年5月按时间段将55例大体积BPH分为2组:旋切组35例(2013年6月~2015年5月),经尿道腔内整体剜除前列腺,完整剜除后推入膀胱,耻骨上造瘘插入子宫肌瘤旋切器,连接气腹机,在气膀胱下将剜除的腺体旋切成大块条状取出;小切口组20例(2011年11月~2013年5月),经尿道腔内分叶剜除前列腺,推入膀胱,下腹膀胱作小切口取出。结果 5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旋切组手术时间(45.5±15.2)min,与小切口组(43.8±13.4)min无统计学差异(t=0.416,P=0.679);旋切组术中出血量(54.8±12.7)ml,与小切口组(53.7±11.5)ml无统计学差异(t=0.319,P=0.751);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5.3±6.7)h,与小切口组(26.8±7.0)h无统计学差异(t=0.786,P=0.43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6.6±3.3)分,与小切口组(6.7±3.2)分无统计学差异(t=-0.109,P=0.913);最大尿流率(Qmax)(18.8±5.2)ml/s,与小切口组(19.0±6.1)ml/s无统计学差异(t=-0.129,P=0.898);术后残余尿(18.5±8.7)ml,与小切口组(19.3±7.8)ml无统计学差异(t=-0.340,P=0.735)。旋切组术后肛门通气时间(16.0±5.2)h,明显短于小切口组(27.5±6.7)h(t=-7.095,P=0.000);术后住院时间(6.8±2.5)d,明显短于小切口组(8.6±2.8)d(t=-2.459,P=0.017)。结论经尿道腔内整体剜除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气膀胱下旋切治疗大体积BPH与前列腺剜除联合下腹膀胱小切口治疗效果相当,但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整体剜除 气膀胱 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类分子在人无精子症睾丸中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波 袁建林 +5 位作者 高晓康 秦卫军 刘飞 邵晨 刘贺亮 康福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评价细胞周期类基因在人无精子症及正常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包含有人CDC10等细胞周期类基因在内的cDNA微矩阵芯片对人正常睾丸及无精子症睾丸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研究:通过PCR方法获得两种组织mRNA,再分别用Cy5... 目的:评价细胞周期类基因在人无精子症及正常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包含有人CDC10等细胞周期类基因在内的cDNA微矩阵芯片对人正常睾丸及无精子症睾丸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研究:通过PCR方法获得两种组织mRNA,再分别用Cy5-dUTP及Cy3-dUTP标记制备cDNA探针。两种探针混合后与人cDNA微矩阵芯片杂交,经扫描、计算机处理分析比较杂交结果;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对芯片杂交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部分细胞周期类基因可能与无精子症相关,其中CDC7L1与CDC10基因表达上调,CDK9、CDC20以及CLK3基因表达下调。原位杂交证实CDC10在正常睾丸组织生精细胞中表达强于无精子症睾丸组织。结论:细胞周期类分子CDC10、CDC7L1、CDK9、CDC20及CLK3可能在无精子症的发生与进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10 CDC7L1 CDK9 CDC20 CLK3 无精子症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