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大鼠生存率影响的实验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佳佳 刘江伟 +7 位作者 姚刚 许琴 许永华 马娜 董翔 赵红艳 是文辉 李建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6-8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姜黄素低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中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高剂量预处理组、溶剂组。对照组,正常饲喂;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6-8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姜黄素低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中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高剂量预处理组、溶剂组。对照组,正常饲喂;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溶剂组分别等体积灌胃连续7 d。置于西北地区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设定沙漠干热环境气候模式(温度41℃,湿度10%,紫外线辐射度40W/m^2)。观察各组大鼠机体的生命体征并每半小时监测核心体温变化,记录死亡时间。结果五组大鼠从被置于沙漠干热环境开始,0-30 min,姜黄素三个剂量组的核心体温与对照组、溶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从60 min开始,60 min、90 min、120 min、150min、180 min、210 min、240 min7个时间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核心体温低于对照组、溶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从0-240 min各时间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及溶剂组五组大鼠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22.95±28.23)min、(231.35±40.96)min、(255.00±30.39)min、(263.80±56.71)min、(223.00±27.23)min。中、高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低浓度预处理组、对照组和溶剂组(P〈0.05),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显著(P〈0.01)。结论姜黄素预处理能够提高沙漠干热环境大鼠的生存时间,提示姜黄素可能在提高沙漠干热环境大鼠耐热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姜黄素可能在沙漠干热环境中暑的防治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沙漠 干热环境 大鼠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江伟 钱建辉 +4 位作者 李瑞 许文娟 许永华 杨向新 杨帆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3,I0007,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方法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组、干热环境I组、干热环境II组3个实验组。麻醉后大鼠经打击及颈动脉放血,造成创伤失血性休克,使大鼠MAP(平均动脉压)达到(35±5)mm Hg水... 目的建立一种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方法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组、干热环境I组、干热环境II组3个实验组。麻醉后大鼠经打击及颈动脉放血,造成创伤失血性休克,使大鼠MAP(平均动脉压)达到(35±5)mm Hg水平,比较各组大鼠休克后3 h存活率,并对死亡大鼠及休克后3 h仍存活大鼠重要脏器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休克后3 h常温环境组、干热环境I组(在休克模型建立成功后10 min内从沙漠干热环境转运到常温环境)、干热环境Ⅱ组(休克模型建立成功后仍放置在沙漠干热环境中)的存活率分别为90%、83.3%、0;干热环境I组与常温环境组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温环境组和干热环境I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干热环境II组(P<0.01);病理学检查可见常温环境组、干热环境组I死亡大鼠和干热环境组II大鼠心、肺、肝组织水肿、变性、白细胞浸润、出血较广泛,细胞坏死较严重。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同时提示沙漠干热环境能明显降低创伤失血性大鼠的存活率,伤后应立即转运后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环境 沙漠 创伤失血性休克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