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
作者 白璐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9期134-136,共3页
研究系统分析分布式能源接入对保护定值适应性、方向判别、孤岛效应及重合闸策略的影响机理,提出基于自适应保护定值整定、人工智能故障识别、分布式协同保护及数字孪生优化的应对策略。工程案例表明,优化后保护误动率降至3%,故障隔离... 研究系统分析分布式能源接入对保护定值适应性、方向判别、孤岛效应及重合闸策略的影响机理,提出基于自适应保护定值整定、人工智能故障识别、分布式协同保护及数字孪生优化的应对策略。工程案例表明,优化后保护误动率降至3%,故障隔离时间缩短61.9%,证实策略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能源接入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10kV的双源双链式变电站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系统二次回路设计
2
作者 徐浩 《消费电子》 2025年第7期161-163,共3页
随着电网发展,对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涉及电力系统稳定要求时,除需满足“N-1”原则外,有时还需考虑“N-2”原则。安全自动装置是提升电网稳定运行的有效辅助手段,本文基于110kV双源双链式系统,利用标准化备用电源自动投... 随着电网发展,对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涉及电力系统稳定要求时,除需满足“N-1”原则外,有时还需考虑“N-2”原则。安全自动装置是提升电网稳定运行的有效辅助手段,本文基于110kV双源双链式系统,利用标准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逻辑功能,提出一种二次回路设计,使得现有标准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能够满足110kV双源双链式系统在电源线路“N-2”发生时,简单、快速、高效地恢复变电站供电,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双链系统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二次回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玉璞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3期55-57,共3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深入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聚焦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电网自动化技术及其他相关领域。通过分析智能控制、自动调度、自动化监控等关键技术的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深入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聚焦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电网自动化技术及其他相关领域。通过分析智能控制、自动调度、自动化监控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以及电网调度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和负荷管理技术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潜在影响。该研究旨在为电力工程领域提供深入了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促进电力系统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创新性进展,为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力工程 智能控制 自动调度 配电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规划中智能化技术与通信网络的融合应用分析
4
作者 石伟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3期173-175,共3页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智能化技术与通信网络的融合应用已成为提升供电可靠性和高效运行的关键。配电网智能化技术依托于实时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自动化调度系统,通过高效的通信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从而为系统的智能决策和...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智能化技术与通信网络的融合应用已成为提升供电可靠性和高效运行的关键。配电网智能化技术依托于实时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自动化调度系统,通过高效的通信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从而为系统的智能决策和精确调度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分析配电网智能化技术与通信网络的融合应用,构建系统的融合架构,探索核心技术的实现方式,并重点讨论其在负荷预测、故障检测、分布式电源接入等方面的应用。通过某乡村微电网系统示范应用案例,验证智能化技术与通信网络在配电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未来配电网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智能化技术 通信网络 融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中基于传感器数据分析的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5
作者 徐浩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3期240-242,共3页
针对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故障诊断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传感器数据分析的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模型。通过传感器采集电流、电压、频率等多维数据,经过归一化处理和特征提取,模型能够实现故障的高效检测与分类。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不同故障类... 针对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故障诊断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传感器数据分析的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模型。通过传感器采集电流、电压、频率等多维数据,经过归一化处理和特征提取,模型能够实现故障的高效检测与分类。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不同故障类型下的检测准确率超过96%,在异常工况下能够保持稳定性能,有效提高了继电保护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继电保护 传感器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工程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及应用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昀茜 《现代营销(下)》 2021年第12期131-133,共3页
在对电力工程企业进行经济分析时,通过对整个生产过程和经营成果的分析研究,做到事前预测、事中分析控制、事后总结经验,以完成公司的生产运营目标,提升电力工程企业经营能力与业务管理水平,从而获得更大收益。本文分析了当前电力工程... 在对电力工程企业进行经济分析时,通过对整个生产过程和经营成果的分析研究,做到事前预测、事中分析控制、事后总结经验,以完成公司的生产运营目标,提升电力工程企业经营能力与业务管理水平,从而获得更大收益。本文分析了当前电力工程行业经营活动的重点内容,深入研究了当前电力工程行业的经营管理与活动情况,并针对电力工程行业经营活动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些可实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总承包 活动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合同风险来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慧琴 《通讯世界》 2018年第8期172-173,共2页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电力工程数量也不断增加。然而,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将施工风险降到最低,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一定要制定好监理合同,做好监理工作。监理合同是一种新兴的...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电力工程数量也不断增加。然而,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将施工风险降到最低,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一定要制定好监理合同,做好监理工作。监理合同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性委托服务合同,其会明确规定发包人以及监理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但同时也会引起纠纷与风险,因此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合同风险的预防对策研究刻不容缓。本文基于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的必要性,对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合同风险来源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合同风险的对策,降低风险,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以期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监理 合同变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深基坑施工邻近既有地铁隧道安全风险评价
8
作者 曾玉刚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6期5-9,共5页
为有效管控深基坑施工引起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安全风险,提出一种基于C-OWA-云模型的深基坑施工邻近既有地铁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结合深基坑自身特点和邻近既有地铁隧道情况选取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和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状况4... 为有效管控深基坑施工引起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安全风险,提出一种基于C-OWA-云模型的深基坑施工邻近既有地铁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结合深基坑自身特点和邻近既有地铁隧道情况选取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和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状况4个一级评价指标,构建基于C-OWA-云模型的深基坑施工邻近既有地铁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某工程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深基坑施工邻近既有地铁隧道项目安全风险等级为低度风险,基本符合工程施工中的监测结果。其中,深基坑与隧道位置关系、土方开挖方案、支护结构方案、降排水方案等指标风险较大,需要对隧道自身情况及其施工方案等重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施工 邻近既有地铁隧道 C-OWA 云模型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FACS⁃AHP 的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人因分析
9
作者 周子惠 《工程建设》 2024年第12期95-100,共6页
为探究导致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人为致因因素,文章收集了我国85起钢结构施工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基于此,构建适用于钢结构施工安全事故的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此外,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所构建模型中的风险致因... 为探究导致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人为致因因素,文章收集了我国85起钢结构施工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基于此,构建适用于钢结构施工安全事故的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此外,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所构建模型中的风险致因因素进行权重计算,确定导致钢结构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人为致因因素。结果表明:S41工人违规操作、S31工人状况不佳、S42工人技能失误、S22违规监督、S43决策感知错误是导致钢结构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人为致因因素,最后从人因视角出发提出相应建议,以期降低钢结构施工的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施工安全 人因分析 HFACS 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ISM的脚手架事故致因机理
10
作者 曾玉刚 《工程建设》 2024年第11期73-78,共6页
脚手架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措施项目,脚手架工程中的施工风险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和脚手架事故实例的基础上,确定导致脚手架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DEMATEL模型探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 脚手架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措施项目,脚手架工程中的施工风险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和脚手架事故实例的基础上,确定导致脚手架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DEMATEL模型探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作用程度,确定关键因素;运用ISM模型得出各因素间3阶6层递阶结构模型,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教育培训不充分等6项关键因素是造成脚手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工人安全意识薄弱和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是造成脚手架事故的直接因素,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是最根本因素。本文成果可为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手架工程 施工风险 影响因素 DEMATEL方法 IS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玉璞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8期150-151,共2页
阐述智能技术的特点,探讨其在输变电工程智能化规划优化、施工自动化、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等阶段的应用,分析优势与挑战,以提高输变电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智能技术 输变电工程 规划优化 监测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系统中性点设备的选型计算分析
12
作者 李文霞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3期148-149,共2页
阐述选择电力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分析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中性点设备选型计算。尽管接地故障电流选择1 300A,但测算得出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能满足规程规范要求。
关键词 新能源系统 电容电流 中性点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13
作者 强玲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5期74-76,共3页
智能电网的发展推动了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文章针对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和挑战展开分析。先概述智能电网的重要性,随后探讨继电保护技术的基本构成和关键技术,并结合甘肃省兰州市的地理特征进行案例分析。在技术优... 智能电网的发展推动了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文章针对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和挑战展开分析。先概述智能电网的重要性,随后探讨继电保护技术的基本构成和关键技术,并结合甘肃省兰州市的地理特征进行案例分析。在技术优化与创新方面,文章提出了提高保护灵敏性、优化通信网络、强化智能化水平等策略,并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继电保护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冉兴荣 《工程建设》 2022年第9期64-68,共5页
为了准确评价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本文对装配式建筑可能存在的施工安全风险展开了研究。首先,在参考文献资料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从人员、材料、机械、管理和环境5个方面收集和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 为了准确评价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本文对装配式建筑可能存在的施工安全风险展开了研究。首先,在参考文献资料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从人员、材料、机械、管理和环境5个方面收集和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并构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并建立评价模型;最后,通过计算综合权重和风险值并确定风险等级,并以兰州市桃花苑项目为例,对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兰州市桃花苑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值为8.932,属于中等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工程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施工安全 风险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技术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湘聪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5期1-3,共3页
传统变电站的信号传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社会对其的需求,变电站信号传输将从原有的电缆传输转变为光电式和电子式互感器,通过站内智能变压器及断路器等设备将数据利用光纤将信息发送至一次设备,一次设备利用智能终端完成信号转换。... 传统变电站的信号传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社会对其的需求,变电站信号传输将从原有的电缆传输转变为光电式和电子式互感器,通过站内智能变压器及断路器等设备将数据利用光纤将信息发送至一次设备,一次设备利用智能终端完成信号转换。本文主要对自动化技术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自动化技术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海超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5期13-15,共3页
近年来,我国变电站的智能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变电站作为电力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应用更加高效可靠的技术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变电站是整个电力网络系统中的枢纽,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特... 近年来,我国变电站的智能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变电站作为电力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应用更加高效可靠的技术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变电站是整个电力网络系统中的枢纽,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特定条件下,变电站的效率决定了整个电力网络系统的效率。变电站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显而易见的提升变电站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电力网络的效率,这对于我国目前的电力系统发展趋势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新兴的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上,也是存在问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变电站 智能设备 电力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