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同时测定调胃丹中六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1
作者 张鑫 杨晓霞 +1 位作者 常黎明 柴国林 《煤炭与化工》 2025年第4期143-147,共5页
为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调胃丹处方中枳实、丁香、木香、厚朴的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COSMOSIL 5C18-MS-Ⅱ(4.6 ID×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进... 为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调胃丹处方中枳实、丁香、木香、厚朴的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COSMOSIL 5C18-MS-Ⅱ(4.6 ID×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显示,新橙皮苷、丁香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厚朴酚、厚朴酚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7%~100.82%,RSD均<2.0%。该研究建立的调胃丹中6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调胃丹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胃丹 HPLC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和醇沉纯化当归补血口服液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余琰 魏舒畅 +1 位作者 马立新 范凌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81-83,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优化当归补血口服液的纯化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黄芪甲苷、总多糖含量,并以黄芪甲苷保留率、总多糖保留率及纯化后样品的澄明度为指标,比较超滤和醇沉纯化方法对当归补血口服液的影响,评价...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优化当归补血口服液的纯化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黄芪甲苷、总多糖含量,并以黄芪甲苷保留率、总多糖保留率及纯化后样品的澄明度为指标,比较超滤和醇沉纯化方法对当归补血口服液的影响,评价2种方法的优劣。结果采用超滤法纯化当归补血口服液,在黄芪甲苷、总多糖等有效成分保留及澄明度方面,均优于醇沉法。结论超滤法所得当归补血口服液的有效成分保留率高,澄明度高,品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沉 超滤 当归补血口服液 黄芪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糖型小儿感冒颗粒成型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裕 杨玉华 +1 位作者 孙岩 封士兰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筛选无糖型小儿感冒颗粒的最佳处方及成型工艺。方法:以其成型性、溶解性、抗湿性及矫味剂为筛选指标,筛选出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口感及其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一份小儿感冒颗粒提取物中加入0.9份可溶性淀粉,0.3%的阿司帕... 目的:筛选无糖型小儿感冒颗粒的最佳处方及成型工艺。方法:以其成型性、溶解性、抗湿性及矫味剂为筛选指标,筛选出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口感及其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一份小儿感冒颗粒提取物中加入0.9份可溶性淀粉,0.3%的阿司帕坦为最佳处方。结论:通过考察不同辅料对无糖型小儿感冒颗粒的制粒情况、颗粒成型率、颗粒的溶解情况、口感及颗粒的流动性、吸湿性的影响,综合考虑优选出制备颗粒剂的辅料为可溶性淀粉,所制颗粒成型性好,溶解性好,且不易吸湿,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感冒颗粒 无糖型颗粒剂 成型工艺 颗粒剂的抗湿性 颗粒剂的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宽叶羌活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彭云霞 张东佳 +4 位作者 魏莉霞 龚成文 米永伟 高国莹 王国祥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14-17,共4页
在甘肃不同生态区域收集宽叶羌活种苗,制定宽叶羌活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宽叶羌活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宽叶羌活单根鲜重、根粗、根长为评价指标,将收集到的33份宽叶羌活种苗采用K均值聚类法分为3类,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生产实际制... 在甘肃不同生态区域收集宽叶羌活种苗,制定宽叶羌活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宽叶羌活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宽叶羌活单根鲜重、根粗、根长为评价指标,将收集到的33份宽叶羌活种苗采用K均值聚类法分为3类,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生产实际制定宽叶羌活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结果显示,甘肃省宽叶羌活种苗划分成3个等级:一级种苗单根鲜质量2.1 g≤W<3.0 g,根长19.0 cm≤L<26.0 cm;二级种苗单根鲜质量W≥3.0 g,根长L≥26.0 cm;三级种苗单根鲜质量1.2 g≤W<2.1 g,根长12.0 cm≤L<19.0 cm。建议宽叶羌活移栽种植中将一级种苗作为主要生产用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羌活 种苗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苗模式对当归种苗和药材质量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国祥 米永伟 +3 位作者 蔡子平 武伟国 龚成文 宋学斌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年第4期12-15,共4页
目的:旨在为当归主产区育苗方式创新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选择3种不同模式育成当归种苗。在宕昌县阿坞镇进行覆膜移栽,测定分析种苗质量性状、田间返青率、药材质量性状与产量等指标。结果:不同模式育成当归种苗生长发育个体... 目的:旨在为当归主产区育苗方式创新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选择3种不同模式育成当归种苗。在宕昌县阿坞镇进行覆膜移栽,测定分析种苗质量性状、田间返青率、药材质量性状与产量等指标。结果:不同模式育成当归种苗生长发育个体质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移栽后返青率、药材质量性状和产量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采用熟土模式育成当归种苗单根鲜重平均约1g,根长大于11cm,根粗5.0-6.5mm。种苗返青率基本呈“慢一快一慢”的变化趋势,其中川熟地种苗返青最快,其次是冬季熟土模式育成种苗,基质苗返青最慢。秋季采挖后,川熟地模式种苗移栽后当归药材单根最重,芦头茎最粗,鲜根产量达513.45kg/667m^2。结论:川熟地育苗可作为当归主产区种苗繁育的新途径进行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育苗模式 种苗 药材 质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活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东佳 彭云霞 +4 位作者 魏莉霞 蔺海明 宋学斌 孙裕 张海静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10期67-75,共9页
从适宜栽培区域、种子休眠及处理、种苗质量及生产、大田规范化栽培技术方面对近年来羌活栽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羌活 宽叶羌活 栽培技术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柴胡药材质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赵维丽 杨玉华 +1 位作者 孙裕 宋学斌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7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柴胡药材的品质差异,分析其在品种、质量和栽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柴胡药材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分子遗传特性及指纹图谱等最新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柴胡药材的品质差异,分析其在品种、质量和栽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柴胡药材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分子遗传特性及指纹图谱等最新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柴胡药材因其产地和品种不同,其质量也有差异,且仅依据单一或个别化学成分评价药材品质具有片面性。为了保证柴胡药材的质量,应建立多指标控制模型并规范栽培技术。结论:本文为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柴胡药材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不同产地 不同品种 质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炙甘草配方颗粒水提工艺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维丽 杨玉华 +2 位作者 孙裕 孙科 宋学斌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炙甘草配方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水煮次数、水煮时间和加水倍数为三要素,综合考虑各要素各水平对浸出物得率、甘草苷和甘草酸提取率的影响,从而选出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各要素对水提工艺的影响大小为...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炙甘草配方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水煮次数、水煮时间和加水倍数为三要素,综合考虑各要素各水平对浸出物得率、甘草苷和甘草酸提取率的影响,从而选出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各要素对水提工艺的影响大小为水煮次数〉水煮时间〉加水倍数,而最终优选的提取条件为加6倍量水,浸泡30 min,水煮2次,每次2 h。结论:经过验证试验,该水提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炙甘草配方颗粒的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 配方颗粒 正交试验 水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技术对甘肃陇南大红袍花椒挥发油柠檬烯 芳樟醇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2
9
作者 司昕蕾 蔡秀荣 +5 位作者 曹瑞 边甜甜 辛二旦 牛江涛 张爱霞 李越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2期173-175,193,共4页
目的:建立花椒中柠檬烯、芳樟醇含量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同时为陇南大红袍花椒的质量控制提供研究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陇南大红袍花椒挥发油,以正己烷为稀释剂,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柠檬烯、芳樟醇。结果:甘肃陇南大红... 目的:建立花椒中柠檬烯、芳樟醇含量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同时为陇南大红袍花椒的质量控制提供研究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陇南大红袍花椒挥发油,以正己烷为稀释剂,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柠檬烯、芳樟醇。结果:甘肃陇南大红袍花椒中柠檬烯含量为0.37%±0.04%,芳樟醇含量为1.07%±0.16%。结论:本文建立的GC-MS方法,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供甘肃陇南大红袍花椒质量控制及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陇南大红袍花椒 柠檬烯 芳樟醇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党参生产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孟芝 胡芳弟 +2 位作者 陈士林 孙裕 董林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9期1057-1063,共7页
党参生产中不规范使用农药、农残以及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党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无公害种植是保证党参高品质的有效策略。本文概述了无公害党参生产的产地环境、适合当地党参生产的优良品种及其特性、规范化的综合农艺措施、病... 党参生产中不规范使用农药、农残以及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党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无公害种植是保证党参高品质的有效策略。本文概述了无公害党参生产的产地环境、适合当地党参生产的优良品种及其特性、规范化的综合农艺措施、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出加强现代组学技术在党参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建立无公害党参病虫害综合防治平台、完善无公害党参种植体系等建议,以达到无公害化标准,促进党参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党参 产地环境 品种选育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车娅莉 张文武 +6 位作者 尚立宏 丁学智 王胜义 严作廷 李新圃 李宏胜 王旭荣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7-51,共5页
芍药苷是中药白芍和赤芍的主要成分,具有清热、抗炎、降血糖、解痉、保护神经、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药效作用。从芍药苷的化学特性、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药理药效作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 芍药苷是中药白芍和赤芍的主要成分,具有清热、抗炎、降血糖、解痉、保护神经、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药效作用。从芍药苷的化学特性、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药理药效作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研究开发、合理利用芍药苷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化学特性 提取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粉末显微鉴别特征的ATR-FTIR光谱成像识别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久旭 翟小林 +6 位作者 王丹 裴纹萱 董玲 孙裕 宋学斌 陈建波 王晶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2期1521-1525,共5页
目的:建立合理准确的当归鉴别方法,保证当归在药用或者食用时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显微成像技术,使用偏最小二乘投影法,在当归药材粉末中靶向检测具有挥发油、淀粉、蔗糖和草酸... 目的:建立合理准确的当归鉴别方法,保证当归在药用或者食用时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显微成像技术,使用偏最小二乘投影法,在当归药材粉末中靶向检测具有挥发油、淀粉、蔗糖和草酸钙特征吸收信号的像素光谱。结果:建立了基于ATR-FTIR显微成像技术的当归药材粉末显微光谱鉴别法。结论:ATR-FTIR显微成像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当归显微鉴别方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当归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显微鉴别 显微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云洁 闫治攀 白福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10-112,共3页
酶的反应具有专一性高、催化活性强及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自20世纪以来,酶化学与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医药和食品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酶法早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工业及天然产物的提取,20世纪90年代,国内许多... 酶的反应具有专一性高、催化活性强及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自20世纪以来,酶化学与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医药和食品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酶法早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工业及天然产物的提取,20世纪90年代,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将酶的特性与生物细胞的结构联系起来,陆续开展了将生物酶用于天然药物及中药的辅助提取,以达到提高有效成分浸出率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 中药 提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的当归快速鉴别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小阳 宫源 +5 位作者 裴纹萱 董玲 孙裕 宋学斌 陈建波 王晶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9期1087-1091,1096,共6页
目的:建立当归药材的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及其相似度评价指标,提供一种简便、客观、量化、反映整体成分信息的当归质量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利用PerkinElmer Spectrum On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59批当归样品进行测定,使用MATLAB v7. ... 目的:建立当归药材的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及其相似度评价指标,提供一种简便、客观、量化、反映整体成分信息的当归质量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利用PerkinElmer Spectrum On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59批当归样品进行测定,使用MATLAB v7. 0软件对图谱统计分析。结果:选取1800~800 cm^(-1)、1800~1200 cm^(-1)和1200~800 cm^(-1)3个波段分别建立当归药材的相关系数识别阈值,可以准确识别正常与异常当归样品。结论: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方法可以作为现有形性指标和化学指标的补充,为实现当归的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一种高通量、低成本的快速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质量评价 红外光谱 指纹图谱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党参搭架采种技术规程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立军 王宏霞 +6 位作者 王国祥 蔡子平 蔺海明 武伟国 米永伟 孙裕 宋学斌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6期92-94,共3页
通过对相关试验结果的总结,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良种生产技术及包装贮藏等方面总结制定了甘肃省党参搭架采种技术规程。
关键词 党参 搭架采种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育苗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波 王国祥 +4 位作者 蔡子平 武伟国 蔺海明 孙裕 宋学斌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9期69-72,共4页
从育苗时间、播种量、播种方式和覆盖材料等方面,对党参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党参 育苗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当归丸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玉华 罗国安 黄维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1期47-51,共5页
目的:建立浓缩当归丸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使用C18(250 mm×4.6 mm,5μm)反相色谱柱,以乙腈-水(水中含体积比为0.1%的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实验中的共有... 目的:建立浓缩当归丸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使用C18(250 mm×4.6 mm,5μm)反相色谱柱,以乙腈-水(水中含体积比为0.1%的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实验中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5%。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可靠,可作为评价浓缩当归丸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当归丸 指纹图谱 多指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药组合对当归病害防治效果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崔建军 宋学斌 +2 位作者 马晓嘉 朱荣祖 刘效瑞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2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探索应用生物农药防治当归病害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效应。方法:施用不同农药组合,观测其对当归病害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结果:采用1.8%阿维菌素3.6kg.hm-2+40%硫酸链霉素3kg.hm-2的生物农药组合对当归褐斑病﹑麻口病具有显著防治效... 目的:探索应用生物农药防治当归病害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效应。方法:施用不同农药组合,观测其对当归病害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结果:采用1.8%阿维菌素3.6kg.hm-2+40%硫酸链霉素3kg.hm-2的生物农药组合对当归褐斑病﹑麻口病具有显著防治效果,并能够明显提高当归产量和特级、一级品出成率。结论:以上生物农药组合可以在当归GAP基地建设中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当归病害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糖型黄疸茵陈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帆 孙岩 杨玉华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建立无糖型黄疸茵陈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供试品中所含黄芩苷进行测定。结果: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黄芩苷在0.0314~1.25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样品中黄... 目的:建立无糖型黄疸茵陈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供试品中所含黄芩苷进行测定。结果: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黄芩苷在0.0314~1.25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样品中黄芩苷含量为4.58 mg/g。结论:HPLC法测定无糖型黄疸茵陈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黄疸茵陈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茵陈颗粒 无糖型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莲萍 刘专专 +2 位作者 孙岩 杨玉华 孙裕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11期38-41,共4页
目的:建立生脉颗粒质量标准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五味子薄层鉴别方法以及HPLC法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150×4.6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60∶40);流速:1.0 m L/min;检... 目的:建立生脉颗粒质量标准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五味子薄层鉴别方法以及HPLC法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150×4.6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60∶40);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50 nm。结果:薄层鉴别方法简单,阴性无干扰;五味子醇甲在0.0712~2.136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23%;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专属性强、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生脉颗粒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含量测定 薄层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