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晓春 陈光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0-103,108,共5页
现代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系统的研究,包含道岔控制模式的选择、轨旁联锁控制器的开发设计、轨旁联锁控制器设置方案及道岔区域电车定位方式的比较和选取。车载进路模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司机的劳动强度。轨旁联锁控制器采用全电... 现代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系统的研究,包含道岔控制模式的选择、轨旁联锁控制器的开发设计、轨旁联锁控制器设置方案及道岔区域电车定位方式的比较和选取。车载进路模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司机的劳动强度。轨旁联锁控制器采用全电子化执行单元代替了有接点的继电器。联锁控制器区域化设计将集中和分散控制的优势集为一体,结构简单且投资小。组合电子标签定位克服了其它单一定位手段的缺陷。该设计方案使得现代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系统的结构简单,性能安全可靠,且投资小,适合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道岔控制 联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优化模糊PID控制的ATO算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任林杰 范多旺 杨军霞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30,共4页
针对城市轨道列车的自动驾驶系统(ATO)传统PID控制方法适应性差和智能化不足的问题,基于该领域专家知识和驾驶司机的操作经验,将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算法运用在ATO的控制系统中,并运用MTA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优... 针对城市轨道列车的自动驾驶系统(ATO)传统PID控制方法适应性差和智能化不足的问题,基于该领域专家知识和驾驶司机的操作经验,将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算法运用在ATO的控制系统中,并运用MTA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优于传统的PID控制,能够满足ATO系统对不同工况下的适应性和智能性要求,可以达到精确停车和准点到站的目的,能够有效提高列车舒适性和降低列车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 模糊PID 遗传算法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高精度GPS组合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迪 陈光武 杨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73,共7页
为解决高速铁路采用GPS实现列车定位时因卫星信号中断而造成的定位差错问题,提出一种快速高精度GPS组合定位方法。在原有GPS卫星接收机的基础上结合里程计与三轴加速度陀螺仪传感器,一方面将列车高速行驶时卫星信号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引... 为解决高速铁路采用GPS实现列车定位时因卫星信号中断而造成的定位差错问题,提出一种快速高精度GPS组合定位方法。在原有GPS卫星接收机的基础上结合里程计与三轴加速度陀螺仪传感器,一方面将列车高速行驶时卫星信号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引入GPS卫星接收机,建立高速列车卫星信号捕获的数学模型,以提高信号捕获搜索效率;另一方面针对卫星定位数据中断时如何与捷联惯导/航位推算系统(SINS/DR)的数据相衔接的问题,提出基于LSKF算法的GPS/SINS/DR列车定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卫星信号的快速捕获及高精度定位,对于提高采用GPS实现高速列车定位的质量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GPS组合定位 SINS/DR 信号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GRU模型的道岔故障诊断算法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杨菊花 于苡健 +2 位作者 陈光武 司涌波 邢东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2-109,共8页
道岔作为铁路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在保障铁路安全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中道岔的故障电流和功率曲线,经过哈尔小波变换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卷积层,对故障曲线提取一定维度的道岔故障特征;然后把提取到的故... 道岔作为铁路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在保障铁路安全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中道岔的故障电流和功率曲线,经过哈尔小波变换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卷积层,对故障曲线提取一定维度的道岔故障特征;然后把提取到的故障特征作为门控循环单元(GRU)的输入,从而实现道岔故障诊断;最后将数据集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模型做训练和验证。实验仿真表明,特征矩阵采用40维输入,迭代75次时,道岔故障诊断准确率达95%,训练时间也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小波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道岔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S和RFID的现代有轨电车定位信号完整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迪 陈光武 杨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76,共6页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城市交通工具,其行驶中卫星信号会受到折射、反射、多路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卫星定位精度差、信号失锁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DS和RFID的提高定位信号完整性的方法。将北斗卫星UTC引入RFID的TOA算法中,...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城市交通工具,其行驶中卫星信号会受到折射、反射、多路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卫星定位精度差、信号失锁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DS和RFID的提高定位信号完整性的方法。将北斗卫星UTC引入RFID的TOA算法中,得出基于RFID的定位方程,同时在北斗卫星最佳位置的判决门限中引入水平精度因子HDOP,得出伪距测量方程,最后通过结合最小二乘法与小波滤波得出位置坐标。经测试该方法有效降低了卫星信号的多路径效应,弥补了单一北斗卫星定位的不足,定位精度提高了50%。最后分析有效数据传输及误码率,证明该方法能满足车-地通信的要求,定位信号的完整性提高了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信号完整性 BDS/RFID 现代有轨电车 多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控运营风险评价的三维矩阵模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郭荣昌 赵小娟 张振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3,共6页
在参考现有风险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三维风险矩阵评价方法。首先,分析现有风险矩阵评价方法的不足,从分析风险本质属性的角度提出风险可预测度。其次,给出三维风险矩阵模型,分别给出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频率、风险可预测度和风险评价结... 在参考现有风险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三维风险矩阵评价方法。首先,分析现有风险矩阵评价方法的不足,从分析风险本质属性的角度提出风险可预测度。其次,给出三维风险矩阵模型,分别给出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频率、风险可预测度和风险评价结果的评价等级表。接着提出1种基于区间数判断矩阵信息的权重调整和计算方法来计算专家权重和风险因素权重。然后采用改进的雷达图法来集成风险因素,得到三维风险矩阵色谱图。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三维风险矩阵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方法为我国列控运营的风险评价提供了1种新的思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控制 风险评价 三维矩阵 区间数判断矩阵 雷达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GPS双模定位技术在现代有轨电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迪 陈光武 杨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70-2275,共6页
实时定位监控系统是现代有轨电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确保现代有轨电车安全运行的关键系统。针对传统GPS定位存在的缺点,研究一种基于BDS/GPS双模定位技术的现代有轨电车高精度定位系统;提出一种以BDS/GPS双模定位为主,航... 实时定位监控系统是现代有轨电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确保现代有轨电车安全运行的关键系统。针对传统GPS定位存在的缺点,研究一种基于BDS/GPS双模定位技术的现代有轨电车高精度定位系统;提出一种以BDS/GPS双模定位为主,航迹推算/RFID定位为辅同时采用道路分段式的定位方案。为提高双模定位信息的精度,提出一种中值滤波和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数据处理算法。经过测试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现代有轨电车GPS定位系统更加准确、可靠,为现代有轨电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BDS/GPS双模定位 中值滤波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K-GPS/INS的列车组合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光武 刘昊 +1 位作者 魏宗寿 张琳婧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7-75,共9页
在铁路运输当中,单纯的卫星定位或惯性定位均无法提供更高的精度。因此,提出一种高精度的RTK-GPS和惯性平台相组合的定位导航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卫星接收基站、传感器输入部分、状态检测部分、数据融合部分和定位数据输出部分。在整体系... 在铁路运输当中,单纯的卫星定位或惯性定位均无法提供更高的精度。因此,提出一种高精度的RTK-GPS和惯性平台相组合的定位导航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卫星接收基站、传感器输入部分、状态检测部分、数据融合部分和定位数据输出部分。在整体系统中,数据融合部分采用卡尔曼;传感器输入部分采用结合无损变换的粒子群算法改进的自适应RLS滤波;利用组合导航过程,对数据融合误差纠正方程进行学习,在卫星失锁情况中,利用学习结果持续对惯性测量单元滤波后的数据进行校正。对提出的数据融合算法和组合导航系统进行半实物验证和实物测试,结果表明:在有复杂干扰的列车运行环境中,在该算法和系统的配合下,可以基本满足较高精度的列车实时定位,在工程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GPS 组合导航 惯性导航系统(INS) 自适应RLS 粒子群优化 UT无损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轨道异物完整性检测与跟踪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牛宏侠 张肇鑫 +1 位作者 宁正 陈光武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4,共10页
针对野外复杂环境下轨道异物检测不完整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像素过滤思想改进GMM,构建背景模型;为解决异物目标实施机动(转弯、加速或突然出现)时跟踪实时性差和准确率低的问题,分析Kalman滤波线性化误差,搭建BP神经网络修正IMM的... 针对野外复杂环境下轨道异物检测不完整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像素过滤思想改进GMM,构建背景模型;为解决异物目标实施机动(转弯、加速或突然出现)时跟踪实时性差和准确率低的问题,分析Kalman滤波线性化误差,搭建BP神经网络修正IMM的跟踪模型,实现轨道异物跟踪预测,并推导出非线性Kalman滤波关系.实验表明,改进GMM在正常天气下平均前景误检率降低了24.94个百分点,针对复杂恶劣天气平均前景误检率降低了33.76个百分点;建立BP神经网络-IMM-Kalman滤波模型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场景中的机动目标进行跟踪,而且比Kalman滤波和IMM更加平稳,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检测与跟踪 像素过滤 轨道异物 BP神经网络-IMM-Kal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小波降噪的MEMS间接粗对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光武 程鉴皓 +2 位作者 李少远 李文元 张琳婧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3-330,共8页
当前MEMS惯性传感器陀螺仪精度较低导致输出信噪比较小,使得MEMS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时误差较大,初始偏移明显,影响后续的解算精度,定位信息不准确.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改进阈值函数的小波对原始数据降噪处理后再采用磁强计辅助的MEMS... 当前MEMS惯性传感器陀螺仪精度较低导致输出信噪比较小,使得MEMS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时误差较大,初始偏移明显,影响后续的解算精度,定位信息不准确.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改进阈值函数的小波对原始数据降噪处理后再采用磁强计辅助的MEMS间接粗对准的方法,通过引入调节系数使阈值函数同时具备软阈值和硬阈值两种特性,使得改进后的小波函数在远离阈值处有明显的边缘特性,而在靠近阈值的地方具有较好的连续性,避免信号重构时产生突变,有效减少了使用单一软阈值或硬阈值的局限性.为了避免陀螺仪精度对初始对准结果的影响而采用磁强计辅助对准,利用小波阈值降噪来对加速度计与磁强计的原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后再进行姿态解算,提高了初始对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初始对准 小波降噪 小波阈值函数 姿态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双差定姿的区间列车轨道占用判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迪 陈光武 +1 位作者 刘射德 杨扬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7-83,共7页
为解决区间列车轨道占用判别问题,满足CTCS-4级列控系统需求。提出一种基于GNSS双差定姿的区间列车轨道占用判别方法。建立列车GNSS双差定姿数学模型,在获取列车基线航向角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风险敏感滤波算法,通过引入风... 为解决区间列车轨道占用判别问题,满足CTCS-4级列控系统需求。提出一种基于GNSS双差定姿的区间列车轨道占用判别方法。建立列车GNSS双差定姿数学模型,在获取列车基线航向角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风险敏感滤波算法,通过引入风险敏感因子来解决由于系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滤波器鲁棒性差以及发散问题,与此同时提出一种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算法,通过对定位数据的分类来判别轨道占用情况。对可见卫星数量和HDOP值对轨道占用判别的影响做进一步研究,得出优化参数。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未来卫星定位技术在列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列车定位 风险敏感滤波 轨道占用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车运动约束的惯导误差抑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菊花 于月 +2 位作者 陈光武 刘射德 王迪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5-72,共8页
为提高基于GNSS/SINS的列车定位精度,在隧道、路堑等卫星定位不可用区域实现列车的无缝定位,在研究SINS误差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车辆运动约束条件,在列车低动态运行的情况下,对MIMU输出进行机动判别,推导了捷联惯导的误差模型,进而对... 为提高基于GNSS/SINS的列车定位精度,在隧道、路堑等卫星定位不可用区域实现列车的无缝定位,在研究SINS误差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车辆运动约束条件,在列车低动态运行的情况下,对MIMU输出进行机动判别,推导了捷联惯导的误差模型,进而对水平姿态进行修正,抑制MEMS系统的误差发散,从而保证在单纯依靠惯导定位情况下的稳定可用。通过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SINS误差,为列车提供姿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NS/SINS 运动约束 误差抑制 低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KF容错算法的列车多源信息融合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射德 陈光武 +1 位作者 王迪 徐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83,共10页
将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应用于列车车载自主定位,利用有效的多源数据融合算法,能提高列车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为了提高车载自主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利用Huber M估计重建观测信息,利用CKF观测更新算法来过滤非线性观测方程的MCKF数... 将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应用于列车车载自主定位,利用有效的多源数据融合算法,能提高列车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为了提高车载自主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利用Huber M估计重建观测信息,利用CKF观测更新算法来过滤非线性观测方程的MCKF数据融合算法。为抑制复杂的运行环境所造成的多源噪声对列车定位数据的影响,提出基于小波-奇异值分解的故障检测算法,用以提高定位系统的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的情况下,列车定位系统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MCKF 小波变换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PS/DR/MM组合的列车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射德 陈光武 +1 位作者 王迪 徐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4-482,共9页
针对我国铁路列车定位精度低和实时性差的问题,阐述一种基于GPS/DR/MM组合的列车定位系统框架,同时利用离散平稳小波变换和Kalman组合滤波的方式对列车定位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引入离散平稳小波变换,弥补Kalman滤波的非线性差以及需要建... 针对我国铁路列车定位精度低和实时性差的问题,阐述一种基于GPS/DR/MM组合的列车定位系统框架,同时利用离散平稳小波变换和Kalman组合滤波的方式对列车定位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引入离散平稳小波变换,弥补Kalman滤波的非线性差以及需要建立精确系统数学模型的缺点,从而减小定位数据的状态估计偏差。通过GPS/DR/MM的组合定位方法,引入负反馈调节机制,不断修正DR的累积误差,提高列车定位的精度,保证及时、准确、可靠地获取列车的位置信息。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满足列车连续和高精度定位要求,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定位 离散平稳小波变换 GPS/DR/MM 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组合趋近律准滑模控制的列车停车算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东 牛宏侠 +2 位作者 王刚 宁正 张肇鑫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9-496,共8页
针对城轨列车运行过程外界未知干扰及运行周期中参数变动造成停车不准确的问题,设计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和基于组合趋近律的控制算法,来实现停车控制。组合趋近律滑模控制是结合常规指数趋近律和变速趋近律2种趋近方式的优点,无需外加辅... 针对城轨列车运行过程外界未知干扰及运行周期中参数变动造成停车不准确的问题,设计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和基于组合趋近律的控制算法,来实现停车控制。组合趋近律滑模控制是结合常规指数趋近律和变速趋近律2种趋近方式的优点,无需外加辅助控制器来消除抖振,结构简单。通过跟踪理想运动目标曲线,完成停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组合趋近律准滑模控制器在实现精确停车的同时,系统响应快,对外界干扰和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自动驾驶 精确停车 离散时间系统 趋近律 准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与IMU的现代有轨电车组合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建强 王迪 +2 位作者 陈光武 刘射德 徐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78-1585,共8页
GNSS与IMU组合导航系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高动态和误差不随时间积累的优点,结合现代有轨电车定位需求,提出一种基于GNSS与IMU的现代有轨电车组合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GNSS和IMU 2种传感器安装在不同位置来实现数据采集,基于模糊投票... GNSS与IMU组合导航系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高动态和误差不随时间积累的优点,结合现代有轨电车定位需求,提出一种基于GNSS与IMU的现代有轨电车组合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GNSS和IMU 2种传感器安装在不同位置来实现数据采集,基于模糊投票机制决策的融合算法,能够实现对多IMU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减小随机误差;分析GNSS系统的故障诊断与隔离方法,给出故障判别条件;提出采用自适应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GNSS与IMU数据最优融合和可容错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案能够实现高精度可靠定位,与传统的GPS与IMU组合定位相比,其定位精度提高了40.2%,系统的容错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组合导航系统 现代有轨电车 模糊投票机制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队论的地铁列车运行自动调整优化模型 被引量:8
17
作者 宁正 牛宏侠 张肇鑫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26-1832,共7页
针对乘客到达时间分布不均衡对列车晚点调整的影响,既有研究中的列车自动调整模型未涉及在动态变化的客流输入下,对行车间隔和停站时间进行优化的问题,通过引入排队理论研究客流变化和行车间隔与停站时间的关系。基于休假排队模型获得... 针对乘客到达时间分布不均衡对列车晚点调整的影响,既有研究中的列车自动调整模型未涉及在动态变化的客流输入下,对行车间隔和停站时间进行优化的问题,通过引入排队理论研究客流变化和行车间隔与停站时间的关系。基于休假排队模型获得调整过程中候车乘客平均排队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以减少列车晚点时间和提高列车运输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根据候车排队长优化停站时间,运用线性递减权重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与仅减小晚点时间的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能在吸收晚点的过程中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自动调整 运行效率 排队理论 地铁列车 客流不均衡 列车晚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2C-ac的城轨车车通信资源分配算法
18
作者 王瑞峰 张明 +1 位作者 黄子恒 何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6-1313,共8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中,车车(T2T)通信作为新一代列车通信模式,利用列车间直接通信来降低通信时延,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在T2T通信与车地(T2G)通信并存场景下,针对复用T2G链路产生的干扰问题,在保证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该文提出... 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中,车车(T2T)通信作为新一代列车通信模式,利用列车间直接通信来降低通信时延,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在T2T通信与车地(T2G)通信并存场景下,针对复用T2G链路产生的干扰问题,在保证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MADRL)的改进优势演员-评论家(A2C-ac)资源分配算法。首先以系统吞吐量为优化目标,以T2T通信发送端为智能体,策略网络采用分层输出结构指导智能体选择需复用的频谱资源和功率水平,然后智能体做出相应动作并与T2T通信环境交互,得到该时隙下T2G用户和T2T用户吞吐量,价值网络对两者分别评价,利用权重因子β为每个智能体定制化加权时序差分(TD)误差,以此来灵活优化神经网络参数。最后,智能体根据训练好的模型联合选出最佳的频谱资源和功率水平。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于A2C算法和深度Q网络(DQN)算法,在收敛速度、T2T成功接入率、吞吐量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资源分配 T2T通信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 A2C-a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CTCS3-300T列控车载系统运行可靠性及可用性评估 被引量:28
19
作者 江磊 王小敏 +1 位作者 刘一骝 陈光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92,共8页
考虑运行过程、多状态性、动态失效及恢复机制等问题,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对CTCS3-300T车载系统运行可靠性及可用性进行评估。在分析300T车载系统结构及可靠性框图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运行过程,实现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学习和参数学习。... 考虑运行过程、多状态性、动态失效及恢复机制等问题,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对CTCS3-300T车载系统运行可靠性及可用性进行评估。在分析300T车载系统结构及可靠性框图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运行过程,实现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学习和参数学习。动态贝叶斯网络推理结果表明:300T车载系统具有高运行可靠度和可用度,系统失效后,能通过切换冗余开关迅速恢复系统功能;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对系统功能模块的重要度顺序和导致系统失效的敏感性元件顺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运行阶段,对主系统和备系统进行定期切换,能有效提高运行可靠度;备用动车组可有效提高运行可用度。最后,通过中国铁路某集团有限公司300T车载系统现场维护数据验证本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可靠性评估 运行可用性评估 动态贝叶斯网络 CTCS3-300T车载系统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和不确定AHP的列控运营安全评估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荣昌 陈光武 +2 位作者 赵小娟 火久元 范多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9-74,共6页
为了改进现有的列控运营安全评估方法的不足,科学客观的评价列控运营安全等级,考虑到列控运营安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了基于云模型和不确定AHP的列控运营安全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列控运营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不确定AHP... 为了改进现有的列控运营安全评估方法的不足,科学客观的评价列控运营安全等级,考虑到列控运营安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了基于云模型和不确定AHP的列控运营安全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列控运营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不确定AHP计算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区间,利用集对分析理论将权重区间转化为权重精确值;之后给出了安全标准云模型和综合云模型的计算方法,然后给出了依据云相似度来确定运营安全等级的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控制 运营安全 云模型 不确定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