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3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一个单元动力完全缺失的动车组自动驾驶跟踪控制
1
作者 李茂青 王元 +1 位作者 周怀庆 高云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0-1491,共12页
在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牵引/制动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途若其某个动力单元的牵引/制动相关设备发生故障,此时采取应急措施需要切除该单元牵引/制动力,会导致单元动力的完全缺失。对于多质点模型动车组而言,该系统就会变为具有强耦... 在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牵引/制动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途若其某个动力单元的牵引/制动相关设备发生故障,此时采取应急措施需要切除该单元牵引/制动力,会导致单元动力的完全缺失。对于多质点模型动车组而言,该系统就会变为具有强耦合的欠驱动系统。为解决上述故障下动车组的安全运行与精准停车控制问题,考虑将受控拉格朗日法进行扩展,设计一种可用于实现单欠驱动度动车组自动驾驶功能的跟踪控制器,从而达到容错控制的目的。首先,根据控制目标构造出期望的受控系统能量及拉格朗日函数,以此来导出原始动车组系统与受控系统相等价的匹配条件与显式匹配控制器的表示形式。其次,通过求解匹配条件得到故障动车组系统所需的具体匹配控制器。然后,直接选取受控系统能量作为Lyapunov函数,并利用LaSalle不变原理证明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由于故障动力单元的期望轨迹需满足期望轨迹匹配条件,所以利用数值分析得到故障单元的期望轨迹是该控制器设计的一个特点。最后,选取CR400BF型高速列车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提控制器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受控拉格朗日函数法的跟踪控制器通过协调列车各正常动力单元的车间耦合作用力对故障动力单元间接施加控制,能够使各动力单元对期望位移与速度实现稳定跟踪,满足精准停车的性能要求,有利于保证故障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并提高乘客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质点模型 动力完全缺失 欠驱动跟踪控制 受控拉格朗日函数法 精准停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HP和ANN的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仿真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汤自安 杨晓晓 +1 位作者 孙振荣 袁爽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评价能够全面了解网络运行状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确保指挥自动化系统发挥战斗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管理、环境、硬件、软件及数据等方面出发进行安全性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专家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利用模糊层次... 指挥自动化网络安全评价能够全面了解网络运行状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确保指挥自动化系统发挥战斗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管理、环境、硬件、软件及数据等方面出发进行安全性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专家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利用模糊层次和神经网络建立网络安全评价体系,通过神经网络存储记忆功能,快速对新数据作出响应,得出当前指挥自动化网络综合安全指数。分别对梯度下降BP算法和LMBP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得出LMBP算法在收敛速度和较小误差方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挥自动化网络 模糊层次分析法 人工神经网络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交通拥堵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汤旻安 王攀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77,共7页
以兰州市为例,从导致兰州市交通拥堵的一系列因素入手,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再利用聚类分析发掘各路口之间的相关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通过对比总结造成兰州市交通拥堵的深层次原因。因子分析法提取出的两个公共因子分... 以兰州市为例,从导致兰州市交通拥堵的一系列因素入手,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再利用聚类分析发掘各路口之间的相关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通过对比总结造成兰州市交通拥堵的深层次原因。因子分析法提取出的两个公共因子分别为地形因子和车量因子,表明其对兰州市交通状况影响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机动车流量、非机动车流量、引道延误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43. 771 2%,37. 655 8%,10. 336 5%。两者的分析结果都表明,地形和车流量是制约兰州市交通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拥堵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公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服务台自动化立体车库库位布局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建国 张海飞 贺云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1-178,共8页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立体车库的服务效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巷道堆垛式自动化立体车库为例,对其进行库位布局优化,应用排队论方法对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进行建模。以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等待队长为参考标准,分析了多服务台下M/...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立体车库的服务效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巷道堆垛式自动化立体车库为例,对其进行库位布局优化,应用排队论方法对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进行建模。以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等待队长为参考标准,分析了多服务台下M/M/C/∞/n和M/M/C/N/∞两种排队模型的库位布局方案,发现在M/M/C/∞/n排队模型、堆垛机数为3下4层6列的库位布局顾客平均等待时间最短,约为4.3832 min,平均等待队长为16.1413,比堆垛机数为2的情况时间缩短了3~4 min,队长缩短了2~3;在堆垛机数为5、M/M/C/N/∞排队模型下、在排队容量为2、3、5时8层9列的库位布局顾客平均等待时间为0.709、0.702、0.722min,平均等待队长均为0.567,相对堆垛机数为4时时间缩短了2~3 min,队长缩短了1~2。从而为该类型车库的层、列布局提供了可靠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库位布局 排队论 立体车库 多服务台 平均等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列车自动驾驶积分反步线性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岳丽丽 王一栋 +1 位作者 肖宝弟 武晓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90,共13页
针对列车在外部干扰和不确定动态下的速度控制问题,设计了融合积分反步法和线性自抗扰的复合控制方案.首先,考虑列车具有强耦合性,为了更加符合列车真实的纵向动力学特性和受力情况,建立了具有时变系数的多质点模型.其次,为了降低参数... 针对列车在外部干扰和不确定动态下的速度控制问题,设计了融合积分反步法和线性自抗扰的复合控制方案.首先,考虑列车具有强耦合性,为了更加符合列车真实的纵向动力学特性和受力情况,建立了具有时变系数的多质点模型.其次,为了降低参数调节的难度,跟踪微分器和扩张状态观测器均采用线性形式.跟踪微分器用于求取微分信号,同时具有滤波作用.利用跟踪微分器对虚拟控制量进行求导,正好可解决反步法中存在的“微分爆炸”问题.扩张状态观测器用于实时估计总和扰动.此外,利用积分反步法改进了误差反馈控制律,设计了一种积分反步线性自抗扰控制(IBS-LADRC)算法.最后,证明了观测误差的收敛性及闭环系统稳定性.结合杭州地铁6号线AH型动车组参数和实际线路数据进行仿真,并将IBSLADRC与反步法、线性自抗扰算法、PID控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BS-LADRC方法下各动力单元速度误差均处在±0.04 km/h以内,加速度处在±1 m/s2以内,加速度和速度误差均变化较平稳;车钩力相对其他3类方法最小,变化也最平缓,最大车钩力仅为2 320 N;本文控制策略对列车期望速度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有利于保证车钩安全,防止车钩断裂,并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及乘客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线性自抗扰 积分反步 城轨列车 多质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SAC算法的列车自动驾驶速度控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伯鸿 卢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37-2648,共12页
随着经济建设的绿色转型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在保障安全性、高效性和准点性的前提下,列车运行的节能性和舒适性需求也越来越被关注。合理的运行策略能够有效实现多种目标需求下的列车自... 随着经济建设的绿色转型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在保障安全性、高效性和准点性的前提下,列车运行的节能性和舒适性需求也越来越被关注。合理的运行策略能够有效实现多种目标需求下的列车自动驾驶速度控制,强化学习作为一种智能决策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一控制问题。首先,通过综合分析技术、安全性和乘客体验等方面的因素,基于专家经验动作划分和状态信息熵将软演员-评论家(SAC)改进为动作状态经验优先软演员-评论家(ASP-SAC)方法,用于研究列车自动驾驶速度控制问题。其次,将问题马尔可夫形式化,搭建了列车运行环境,确定了状态空间、动作空间以及基于目标控制的奖励函数。最后,以北京地铁亦庄线的一段区间数据为例进行试验,对ASP-SAC方法进行验证并与其他一些算法在相同环境下进行性能优劣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多目标控制需求下的列车自动驾驶速度控制问题具有可行性,与未改进前相比算法效率提高22.73%,与PPO算法相比提高29.17%,改进效果良好。同时,列车运行时在安全性、舒适性无误的情况下,准时性、精确性和节能性都强于SAC、DQN、PPO以及PID算法,其中能耗分别减少3.64%、5.62%、4.38%、7.35%,控制效果良好。此外,该方法亦具备鲁棒性,在列车自动驾驶速度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可参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自动驾驶 多目标控制 强化学习 ASP-SAC算法 速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61850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AT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置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赓然 罗映红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6-99,共4页
AT供电方式目前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AT所是AT供电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整个牵引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IEC61850标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气化铁路作为电网的用户,势必要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同时,为满足高速铁路对... AT供电方式目前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AT所是AT供电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整个牵引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IEC61850标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气化铁路作为电网的用户,势必要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同时,为满足高速铁路对牵引供电系统的要求,铁路电站的IEC61850综合自动化工程势在必行。基于IEC61850标准,对某客专AT所进行信息建模,完成了间隔层保护测控IED的配置,并对远动方案进行探讨,初步解决了IEC61850应用于AT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61850 AT所 客运专线 综合自动化系统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挥自动化网络的安全仿真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晓晓 汤自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51-155,161,共6页
对指挥自动化网络进行安全评价能够全面了解网络运行状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指挥自动化系统充分发挥战斗力。为此,根据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结合模糊层次分析和神经网络建立网络安全评价体系。分别采用梯度下降BP算法和LMBP算法进行... 对指挥自动化网络进行安全评价能够全面了解网络运行状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指挥自动化系统充分发挥战斗力。为此,根据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结合模糊层次分析和神经网络建立网络安全评价体系。分别采用梯度下降BP算法和LMBP算法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LMBP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减小误差方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挥自动化网络 安全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人工神经网络 评价体系 LM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知识库的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盛峰 安雪晖 +4 位作者 林海香 曾小清 胡娜娜 李冬 包继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1,共8页
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下,国内轨道交通安全相关系统的预评价方法尚不成熟,积累的各类故障、事故案例无法得到有效共享,导致实际工程中预评价工作难以开展。首先,构建了基于本体推理规则的Man(人员)、Machine(设备)、Media(... 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下,国内轨道交通安全相关系统的预评价方法尚不成熟,积累的各类故障、事故案例无法得到有效共享,导致实际工程中预评价工作难以开展。首先,构建了基于本体推理规则的Man(人员)、Machine(设备)、Media(环境)、Management(管理)及Mission(任务)的5M多因素信号系统安全知识库。其次,阐述信号系统预评估过程,结合案例分析和应用,形成了基于安全知识库的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方法。最后,从风险辨识质量和风险控制精准度等多方面将基于安全知识库的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方法与一般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信号系统分阶段风险进行辨识并评定风险损失,风险辨识质量高、风险控制精准度高,且该方法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事前安全管理效果,同时也可为安全相关系统的风险预评价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安全预评估 全生命周期 安全知识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的电抗器声纹聚类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闵永智 郝大宇 +2 位作者 王果 何怡刚 贺建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共13页
在高压并联电抗器声纹信号监测系统中,长时海量无标签声纹的高维非平稳性导致特征提取困难、无监督聚类适应性差。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deep adaptive K-means++clustering algorithm,DAKCA)的750 kV电抗器声纹... 在高压并联电抗器声纹信号监测系统中,长时海量无标签声纹的高维非平稳性导致特征提取困难、无监督聚类适应性差。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deep adaptive K-means++clustering algorithm,DAKCA)的750 kV电抗器声纹聚类方法。首先通过采用两阶段无监督策略微调的改进堆叠稀疏自编码器(stacked sparse autoencoder,SSAE),对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归一化频域数据提取电抗器原始声纹32维深度特征。进一步提出了依据最近邻聚类有效性指标(clustering validation index based on nearest neighbors,CVNN)的自适应K-means++聚类算法,构建了能自适应确定最优聚类个数的电抗器声纹聚类模型。最后通过西北地区某750 kV电抗器实测声纹数据集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DAKCA算法对无标签声纹数据在不同样本均衡程度下能够稳定提取32维深度特征,并实现最优聚类,为直接高效利用电抗器无标签声纹数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0 kV电抗器 声纹聚类 自适应聚类算法 稀疏自编码器 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级改进RT-DETR边缘部署算法的绝缘子缺陷检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姜香菊 王瑞彤 马彦鸿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2-854,共13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建设,输电线路绝缘子状态智能化巡检成为必然趋势。为方便“云-边-端协同架构”进行边缘部署,该文提出一种轻量级RT-DETR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采用RT-DETR作为基线算法降低优化难度,提高鲁棒性;其次,选择轻量...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建设,输电线路绝缘子状态智能化巡检成为必然趋势。为方便“云-边-端协同架构”进行边缘部署,该文提出一种轻量级RT-DETR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采用RT-DETR作为基线算法降低优化难度,提高鲁棒性;其次,选择轻量级EMO作为算法特征提取主干,充分学习绝缘子目标的长距离特征交互及缺陷小目标的局部特征交互,并提出基于轻量级注意力的尺度内特征交互模块和轻量级跨尺度特征融合模块设计轻量级高效混合编码器;再次,在轻量级高效混合编码器中引入定位信息补充分支、使用DIoU损失函数结合迁移学习训练技巧,缓解轻量化造成的算法精度下降问题;最后,构建多天气条件绝缘子数据集进行训练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线算法,所提算法检测精度达到97.2%,只损失0.7个百分点,而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下降67.8%和71.2%,检测速度提升2.5倍,满足多天气条件下的输电线路绝缘子状态巡检准确率及边缘部署轻量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缺陷检测 RT-DETR算法 轻量化 边缘部署 目标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聚类特征的改进MRF轨面缺陷分割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闵永智 刘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63-1872,共10页
针对轨面缺陷样本数量少、种类多的特点,以及在真实场景下存在迁移学习效果不稳定、阈值分割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零样本的改进马尔可夫随机场轨面缺陷分割方法。对采集的数据使用Gabor函数进行处理,突出缺陷特征,降低数据维... 针对轨面缺陷样本数量少、种类多的特点,以及在真实场景下存在迁移学习效果不稳定、阈值分割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零样本的改进马尔可夫随机场轨面缺陷分割方法。对采集的数据使用Gabor函数进行处理,突出缺陷特征,降低数据维度,得到降维特征图;对处理后的特征图进行Kmeans聚类,缩减数据分布,降低反光和阴影的影响,并将聚类结果作为预分类矩阵;通过降维特征图和预分类矩阵构建改进马尔可夫随机场(MRF)双层图模型,并进行推理;根据模型推理出的预分类矩阵特征值来分析缺陷部分的局部几何结构;标记出缺陷区域,并完成缺陷分割。使用自采样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自采样数据集上的像素准确率、平均像素准确率、加权交并比、均交并比分别达到93.6%、80.7%、89.4%、68.2%,超过对比检测方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轨面缺陷 马尔可夫随机场 概率图模型 实例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负荷的新型电力系统源荷日前-日内低碳优化调度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若琼 司宇杰 +1 位作者 杨承辰 李欣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9,共14页
柔性负荷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对于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具有显著作用,但目前柔性负荷潜力尚未充分挖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源荷预测的日前-日内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卷积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sparrow ... 柔性负荷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对于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具有显著作用,但目前柔性负荷潜力尚未充分挖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源荷预测的日前-日内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卷积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convolutional long-term and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SSA-CNN-LSTM)对新能源和负荷进行日前和日内功率预测;其次,根据柔性负荷的特性和需求响应灵活性,将负荷分为可平移、可转移和可削减负荷等不同类型,以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成本的系统运行成本和污染气体排放最优为目标构建源荷互动的日前-日内两阶段低碳环境经济调度模型;最后,利用改进多目标灰狼算法(multi-objective grey wolf algorithm,MOGWO)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通过对柔性负荷分类参与调度较传统方式总成本降低8.6%、污染物排放减少4.1%、新能源消纳能力提高4.2%,在多时间尺度内显著降低新能源和负荷响应的不确定性并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低碳环境经济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负荷 新型电力系统 源-荷多时间尺度 低碳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设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涛 魏建鹏 牛宏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50,共13页
针对高速列车自动驾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不确定扰动以及速度控制精度低的问题,以预设性能控制理论和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预设性能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的速度控制方法。首先,设... 针对高速列车自动驾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不确定扰动以及速度控制精度低的问题,以预设性能控制理论和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预设性能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的速度控制方法。首先,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内部和外部的未知干扰进行估计和补偿;然后,通过采用预设性能函数把系统跟踪误差转换为一个变化误差,并控制变化误差在一定的范围,间接保证了系统跟踪误差始终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其次,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和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速度控制律,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误差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于平衡点;最后,结合CRH3型列车参数和郑西高铁中西安北站—渭南北站段(950.620~1010.970km)实际线路数据,分别在没有干扰和有白噪声干扰的情况下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预设性能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控制方法对速度和位移的跟踪精度较自抗扰的控制方法和非奇异终端滑模的控制方法有显著的提高,且对列车受到的干扰能够精确地估计和补偿,实现了对列车的运行期望曲线的高精度跟踪。该研究可以提高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为高速列车提供一种新的速度控制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预设性能控制 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高速列车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参数VMD和改进散布熵的轴承亚健康状态识别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文军 甘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7-899,共13页
针对轴承的亚健康状态存在噪声干扰、模态混叠、状态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参数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改进散布熵的轴承亚健康状态识别方法 。首先,设计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 针对轴承的亚健康状态存在噪声干扰、模态混叠、状态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参数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改进散布熵的轴承亚健康状态识别方法 。首先,设计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ISSA)来自适应地搜索VMD最优分解参数,从而提高VMD分解效率和质量,然后根据所确定的最优参数对信号进行VMD分解,得到一系列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接着计算每个IMF与原始信号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CC),选择相关系数大于0.3的IMF分量来重构信号,以实现信号的降噪和状态特征增强。其次,为了更好地表征轴承信号的复杂度和不规则性,并有效区分轴承健康和亚健康状态,在散布熵中引入时移多尺度分析和分数阶微积分,以提取多个尺度上的轴承微细状态特征。最后,利用欧氏距离刻画轴承状态曲线,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设定亚健康阈值,当欧氏距离大于亚健康阈值时给出相应预警,完成轴承亚健康状态识别。在XJTU-SY和IMS轴承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ISSA算法相比其他优化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速度和精度,最优化参数VMD能有效消除模态混叠问题,改进散布熵能准确提取轴承全寿命状态微细特征。所提算法无须对模型进行训练便能准确识别轴承亚健康状态并给出预警,有利于维护人员更好地维护轴承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亚健康状态识别 最优参数VMD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时移多尺度分数阶散布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O-VMD-S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故障测距方案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思华 王羚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过程中信号易受噪声干扰、耐过渡电阻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进行消噪处理、并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案。...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过程中信号易受噪声干扰、耐过渡电阻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进行消噪处理、并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案。首先利用基于Logistic函数的循环位移小波阈值去噪对故障信号进行处理。然后采用雪消融优化器(snow ablation optimizer,SAO)结合VMD对信号进行有效分解。最后对分解后的高频分量进行S变换(S-transform,ST),选取对应频率下的幅值曲线进行波头标定。此外,提出了一种不依赖波速的测距算法。在PSCAD/EMTDC平台中搭建双端柔性直流系统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不仅对采样率要求低,且能耐受300Ω的过渡电阻和30 dB的噪声,在不同故障距离下均能准确进行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小波去噪 雪消融优化器 变分模态分解 S变换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误场景下列车速度曲线与动态调度联合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俊亭 李茂林 邱晓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7,共15页
为使发生延误的高速列车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营,同时满足停车精度、准时性、节能性及调度实时性等多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一体化模型在平衡多个目标时面临的多重非线性约束问题,以及非一体化模型需分别求解多个独立模型的局限性,本文提出... 为使发生延误的高速列车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营,同时满足停车精度、准时性、节能性及调度实时性等多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一体化模型在平衡多个目标时面临的多重非线性约束问题,以及非一体化模型需分别求解多个独立模型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列车动态调度与速度曲线的联合优化方法。首先,基于参考系统的约束,应用集成内在好奇心模块和优先经验回放机制的双决斗深度强化学习算法(Intrinsic Curiosity Module Prioritized Experience Replay Dueling Double Deep Q-Network,ICM-PER-D3QN)优化列车速度曲线模型,保证列车的停车精度、准时性和节能性,并将此数据用作联合模型训练的基础;其次,采用ICM-PER-D3QN算法求解列车的动态调度模型,缓解列车延误并确保调度的实时性;最后,基于列车在站间区间的运行信息,使用集成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卷积神经网络完成列车速度曲线与动态调度的联合。实验环境选择京沪高铁的一段下行线路,设置3组延误场景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联合优化模型下,列车的平均调度时长为0.92 s,列车动态调度结果与速度曲线的平均匹配度为98.89%,平均匹配时长为0.0014 s。此外,相较于仅基于动态调度模型的未优化速度曲线,平均牵引能耗降低了9%,平均总延误时间降低了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联合方法 深度学习 速度曲线 动态调度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接触网腕臂绝缘子破损大小检测的YOLOv7-OpenCV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廷荣 段承成 +2 位作者 胡延文 张建鑫 范振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0-1882,共13页
针对接触网腕臂绝缘子采用传统机器加人工进行故障识别,难以实现绝缘子破损程度智能识别和即时监测的问题,提出一种YOLOv7-OpenCV算法以实现对腕臂绝缘子破损大小检测结果的即时量化。算法采用一种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AHE)策略以提升检... 针对接触网腕臂绝缘子采用传统机器加人工进行故障识别,难以实现绝缘子破损程度智能识别和即时监测的问题,提出一种YOLOv7-OpenCV算法以实现对腕臂绝缘子破损大小检测结果的即时量化。算法采用一种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AHE)策略以提升检测图像的局部对比度,同时将全局注意力机制(GAM)和全维度动态卷积(ODConv)模块引入到YOLOv7骨干网络中,加强网络对破损形状和大小等关键特征边缘信息的提取,提高模型对绝缘子破损目标的关注度和检测精度;在改进后的YOLOv7算法中集成OpenCV算法模块,通过滤波、边缘检测以及轮廓提取算法精确识别出破损轮廓,并实现对绝缘子破损大小的精准量化。通过对现场图像以及实验模拟条件下图像的检测性能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对破损目标平均检测精度可达95.43%,相较于原YOLOv7算法提升了6.67%,提升了对破损识别的准确性;检测速率为41.3帧/s,满足实时监测对最小帧数的要求;对破损大小识别误差率较单一使用OPenCV平均降低了约10%,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与效率。研究所提出的针对腕臂绝缘子破损位置的精准定位与破损大小检测的实时量化算法,有利于提升牵引供电智能巡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臂绝缘子 检测 YOLOv7 OPENCV 破损大小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优化CNN-LSTM的PEMFC性能衰退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锋阳 刘庆寅 +2 位作者 赵丽丽 齐丰旭 刘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5-187,共13页
为进一步提高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电堆性能衰退预测与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灰狼优化算法优化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 为进一步提高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电堆性能衰退预测与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灰狼优化算法优化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 CNN-LSTM)的车用PEMFC性能衰退预测方法。首先,通过稳定小波变换对数据集去噪重构,使用改进灰狼算法对实测PEMFC电堆衰退数据进行分析,获得CNN-LSTM最优超参数。其次,利用最优超参数训练CNN-LSTM网络模型进行PEMFC性能衰退预测,并计算PEMFC电堆剩余使用寿命。最后,在电堆静态和动态工况下,将所提方法与传统长短期记忆循环网络、门控循环单元循环网络和未经优化的CNN-LSTM等模型预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静态工况中,当训练集占比为60%时,所提方法相比传统CNN-LSTM预测结果均方根误差缩小59.02%,当训练集占比为70%时,PE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与实际相差1.16 h;在动态工况中,当训练集占比为40%时,平均绝对误差缩小1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 衰退预测 剩余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况预测和动力源寿命衰减协同的燃料电池有轨电车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锋阳 苏红宇 +2 位作者 查鹏堂 强雅昕 刘嘉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316-4329,共14页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中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衰变过程高度不一致,仅考虑单电源寿命衰减,无法保证系统的耐久性和燃料经济性兼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工况预测和动力源寿命衰减协同的优化策略。首先,上层根据历史工况建立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中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衰变过程高度不一致,仅考虑单电源寿命衰减,无法保证系统的耐久性和燃料经济性兼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工况预测和动力源寿命衰减协同的优化策略。首先,上层根据历史工况建立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预测模型对有轨电车工况进行预测;其次,在下层能量管理策略中分析等效氢耗,建立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的寿命衰减连续表征模型,引入优化目标并配置权重,优化多目标函数;最后,将所提策略与传统等效氢耗最小化策略(ECMS)、外部能耗最大化能量管理策略(EEMS)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整个工况结束时,所提策略比ECMS下的燃料经济性和系统效率分别提高了13.46%和5.2%,比EEMS下的双动力源寿命衰减率差值减小了95.42%、系统效率提升了2.4%,证明所提策略能在保证燃料经济性的前提下,实现双动力源寿命衰减协同控制效果,延长系统运行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有轨电车 工况预测 能量管理 寿命衰减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