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力系统机电振荡的发电侧惯量评估
1
作者 任智强 田铭兴 +1 位作者 姜宇 邢东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0-878,共9页
新能源发电设备接入发电侧会导致发电侧呈现“弱惯量”特征,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测量机电振荡响应,提出基于小扰动下机电振荡参数的发电侧惯量评估方法.根据惯量响应过程的特点,推导与各发电机惯量有关的... 新能源发电设备接入发电侧会导致发电侧呈现“弱惯量”特征,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测量机电振荡响应,提出基于小扰动下机电振荡参数的发电侧惯量评估方法.根据惯量响应过程的特点,推导与各发电机惯量有关的不平衡功率分配公式.根据多机系统小信号状态方程与特征根的关系,推导多机系统发电侧惯量计算公式.介绍单机系统发电侧惯量的计算方法,阐述惯量计算公式中的惯量比与固有振荡频率的测量方法.通过单机系统、双机互联系统、WSCC3机9节点系统、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个系统中的发电侧惯量评估值与实际值接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侧惯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发电侧惯量评估 惯量响应 机电振荡 小信号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我国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现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金阳 田铭兴 +1 位作者 任丽苗 张国栋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58-64,共7页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现状事关既有线改进和新线设计.分析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现状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基于广泛收集的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实测数据,对谐波电压、谐波电流、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功率因数四个电能质量...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现状事关既有线改进和新线设计.分析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现状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基于广泛收集的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实测数据,对谐波电压、谐波电流、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功率因数四个电能质量技术指标超标站点数目的占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普速电气化铁路存在较大的电能质量问题,而高速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较好,提出加装补偿设备是解决普速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问题的有效手段.可供我国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提升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实测数据 统计 电气化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挡风墙对接触网正馈线气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友鹏 王彤 +1 位作者 赵珊鹏 王思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28-1636,共9页
为研究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挡风墙对接触网正馈线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流体力学建立正馈线流场模型,分别针对无墙和有墙的情况,分析正馈线在不同风速下气动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挡风墙对气流有较强的汇聚作用,大幅增加了正馈线周... 为研究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挡风墙对接触网正馈线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流体力学建立正馈线流场模型,分别针对无墙和有墙的情况,分析正馈线在不同风速下气动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挡风墙对气流有较强的汇聚作用,大幅增加了正馈线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随着来风速度的增大,挡风墙后正馈线处风攻角也随之增大,当风速达到15 m/s 及以上时,攻角基本稳定在29°~30°之间。有墙条件下正馈线升力及阻力系数幅值加大且呈现无规律振荡,挡风墙对正馈线气动力的增大效应是导致正馈线发生低频高幅舞动的主要原因。挡风墙外形尺寸对于正馈线气动特性有重要影响,选择合适的高度和截面宽度可一定程度改善正馈线气动特性,以减少舞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高铁接触网 大风区 正馈线 挡风墙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风区接触网低风压正馈线设计及防舞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友鹏 张永丰 +1 位作者 赵珊鹏 王思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94-3504,共11页
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正馈线易在挡风墙影响下发生大幅舞动,造成线索疲劳断股,金具磨损加剧,危及行车安全。为探究低风压导线对于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正馈线无覆冰舞动的适应性,基于低风压导线运行机理,遵循低风压导线开发的关键... 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正馈线易在挡风墙影响下发生大幅舞动,造成线索疲劳断股,金具磨损加剧,危及行车安全。为探究低风压导线对于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正馈线无覆冰舞动的适应性,基于低风压导线运行机理,遵循低风压导线开发的关键要求和正馈线现场实际应用需求,设计一种适用于兰新高铁大风区段的低风压正馈线。基于流体力学的建立包含挡风墙与不同结构的低风压正馈线模型,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不同风载荷下不同结构低风压正馈线的气动力参数和周围流场,对比分析了低风压正馈线气动力系数与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在整个测试风速范围内,中心角θ=45°的6种低风压正馈线的风阻力系数均小于常规正馈线,当凹槽半径与正馈线半径之比r/R=0.14时,低风压正馈线的防舞效果最显著,降阻率达到25.86%。然而低风压正馈线的降阻率与绞线表面粗糙度并不是严格呈正比例关系,r/R=0.15时正馈线的阻力系数大于r/R=0.14时的阻力系数,所以低风压正馈线设计的关键在于探寻合适的结构参数。气流在低风压正馈线模型背风面凹槽内产生小漩涡,气流与壁面摩擦产生起到反推作用的摩擦阻力,且小漩涡延缓了气流与壁面的分离,减小了负压区面积,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低风压正馈线起到了降阻的效果。低风压正馈线可为大风区接触网附加导线的舞动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区 正馈线舞动 低风压正馈线 风阻力系数 防舞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的解耦工作模式 被引量:2
5
作者 田铭兴 李进 +2 位作者 高原 柳轶彬 闵永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0-627,共8页
由于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各绕组之间存在电磁耦合,各控制绕组电流不能保持在其额定值,造成了绕组材料的浪费.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多绕组工作模式的思想提出了解耦工作模式及其实现方案.首... 由于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各绕组之间存在电磁耦合,各控制绕组电流不能保持在其额定值,造成了绕组材料的浪费.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多绕组工作模式的思想提出了解耦工作模式及其实现方案.首先,确定各绕组的额定电流后,根据解耦工作模式的特点,求出所需的限流电感;其次,根据各控制绕组额定电流将调节范围分级,在各级内对所有控制绕组电流进行离散;第三,基于CRT绕组电流计算的数学模型,对所有离散点逐点求解,得到使各控制绕组电流在达到其额定值后能保持恒定不变的触发角调节规律;最后,采用各控制绕组额定电流分别为9.16、11.59、24.52、51.85、109.64 A的CRT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解耦工作模式下,各控制绕组电流能保持在其额定值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 解耦 工作模式 数学模型 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在高速铁路再生制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及控制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友鹏 杨宏伟 赵珊鹏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145-1150,共6页
针对高速列车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再生制动能量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级电容(supercapacitor,SC)的高速铁路再生制动能量存储方案。该方案以铁路功率调节器(railway power conditioner,RPC)作为接口电路,将储能装置与牵引... 针对高速列车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再生制动能量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级电容(supercapacitor,SC)的高速铁路再生制动能量存储方案。该方案以铁路功率调节器(railway power conditioner,RPC)作为接口电路,将储能装置与牵引供电系统连接在一起,采用超级电容作为储能介质,通过双向DC/DC变流器与铁路功率调节器直流侧相连,从而实现能量存储与补偿负序电流的功能。在研究储能方案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负序电流的补偿原理,并根据补偿原理研究了储能方案的控制策略,对RPC两变流器采用滞环控制的方法,对储能装置中的双向DC/DC变流器采用电流闭环的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存储方案能够有效回收利用高速列车产生的再生制动能,并对负序电流进行补偿,改善电网侧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再生制动能 RPC 超级电容 能量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沙尘区域的接触网绝缘子动态积污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思华 王惠 田铭兴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75,共8页
污秽度是判定接触网运行在湿润大气下绝缘性能的重要因素。为防止污闪事故的发生,不仅需要实时监控污秽量,更需要实现对近期污秽度的预测,以便于安排时间进行清扫工作。利用污秽颗粒在绝缘表面的动态沉降模型,结合新疆区域特有的盐碱沙... 污秽度是判定接触网运行在湿润大气下绝缘性能的重要因素。为防止污闪事故的发生,不仅需要实时监控污秽量,更需要实现对近期污秽度的预测,以便于安排时间进行清扫工作。利用污秽颗粒在绝缘表面的动态沉降模型,结合新疆区域特有的盐碱沙尘气象特点,搜取受影响区域的不同灰盐比以及各粒径颗粒在总沉降物中的占比,优化了持续积污期间的累积积污公式;以月均降雨强度、月均风速、降雨次数等九个参量为输入特征量,建立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降雨冲刷模型,比较准确预测了降水后绝缘表面的剩余污秽度;根据气象信息的预报数值和地理位置的精确经纬度,可准确定位近期将超过设定污秽等级的支柱,由此实现由状态除污到计划除污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沙尘 动态沉降 灰盐比 接触网 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绞线表面粗糙度的大风区接触网正馈线舞动响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友鹏 岳永文 +1 位作者 赵珊鹏 王思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85-1894,共10页
为研究兰新高铁大风区接触网正馈线的表面粗糙度对其舞动响应的影响,首先,以结构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将正馈线等效为一种弯曲的梁,建立正馈线力学模型并推导出舞动微分方程。其次,在有挡风墙环境下,计及正馈线表面粗糙度,利用Fluent软件... 为研究兰新高铁大风区接触网正馈线的表面粗糙度对其舞动响应的影响,首先,以结构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将正馈线等效为一种弯曲的梁,建立正馈线力学模型并推导出舞动微分方程。其次,在有挡风墙环境下,计及正馈线表面粗糙度,利用Fluent软件对正馈线模型进行仿真,得到不同风速下的正馈线相关气动系数。最后,对正馈线进行受力分析,将相关流体参数代入舞动微分方程得出正馈线的舞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风状态下,相对于简化的光滑导线表面,考虑表面粗糙度时,正馈线水平、垂直舞动幅值会明显降低,气动系数进一步减小,并在正馈线导线尾部产生较大漩涡且漩涡脱落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故针对绞线气动特性的研究不可忽略其表面粗糙度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正馈线 绞线表面粗糙度 大风区 舞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集成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结构及其磁路与电路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田铭兴 付鹏宇 黎宁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4-781,共8页
为满足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高阻抗、弱耦合"的设计要求,利用磁集成技术提出了一种CRT本体结构.首先,通过在工作绕组与控制绕组之间设置漏磁铁芯,使变压器与限流电抗集成在一起... 为满足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高阻抗、弱耦合"的设计要求,利用磁集成技术提出了一种CRT本体结构.首先,通过在工作绕组与控制绕组之间设置漏磁铁芯,使变压器与限流电抗集成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高阻抗"的基本独立单元,再将多个基本独立单元并联构成CRT本体,实现"弱耦合"的设计要求;其次,在构成的结构基础上建立了其等效磁路和等效电路模型,详细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主磁通与漏磁通的分布情况,推导了揭示电流变化与磁通变化之间内在联系的电流计算公式;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个控制绕组额定电流分别为10、15、20 A的单相3级CRT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当各控制绕组依次单独短路时,工作绕组电流分别为9.997、24.540、43.900 A,与其额定电流值基本相同;已工作的控制绕组短路电流未因后续投入工作的控制绕组而改变,说明了该结构能够满足CRT"高阻抗、弱耦合"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 磁集成 等效磁路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ity3d的变电站虚拟仿真培训系统构建 被引量:15
10
作者 祁永超 田铭兴 +1 位作者 陈小强 张海喜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3-59,共7页
针对目前电力培训难以满足受训人员在变电站现场实际操作与设备学习,且系统功能单一,受训人员体验度不高,培训效率低下等问题,构建了一套基于Unity3d的变电站虚拟仿真培训系统.通过3D建模、场景搭建、脚本逻辑设计、功能模块开发等实现... 针对目前电力培训难以满足受训人员在变电站现场实际操作与设备学习,且系统功能单一,受训人员体验度不高,培训效率低下等问题,构建了一套基于Unity3d的变电站虚拟仿真培训系统.通过3D建模、场景搭建、脚本逻辑设计、功能模块开发等实现了在虚拟变电站漫游巡视、设备学习、故障重现、模拟演练、答题考核等培训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沉浸感和交互性,可降低培训成本,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变电站 培训系统 3D建模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电站辅助设备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平啟 陈小强 +1 位作者 田铭兴 祁永超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41-45,共5页
针对目前变电站监控系统存在着智能化程度不高,无法实现远程控制,可靠性差,运行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射频技术(RF)和网络技术的变电站辅助设备远程监控系统方案。阐述了系统控制原理、硬件电路原理、... 针对目前变电站监控系统存在着智能化程度不高,无法实现远程控制,可靠性差,运行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射频技术(RF)和网络技术的变电站辅助设备远程监控系统方案。阐述了系统控制原理、硬件电路原理、软件架构设计等。实际运行效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变电站辅助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具有控制灵活、传输可靠、移植性好等优点,达到了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的标准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 辅助设备 远程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高铁大风区低风压正馈线受力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珊鹏 张永丰 +1 位作者 张友鹏 王思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4-1161,共8页
为抑制兰新高铁大风区正馈线舞动,保证列车安全运行,首先,设计新型低风压正馈线,仿真获取常规正馈线和低风压正馈线在不同风载荷下的气动力参数和舞动幅值,并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对防舞效果较佳的3种低风压正馈线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 为抑制兰新高铁大风区正馈线舞动,保证列车安全运行,首先,设计新型低风压正馈线,仿真获取常规正馈线和低风压正馈线在不同风载荷下的气动力参数和舞动幅值,并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对防舞效果较佳的3种低风压正馈线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施加拉伸载荷,模拟正馈线舞动时的受力情况;最后,分析低风压正馈线形变及应力变化.结果表明:低风压正馈线自由端形变量远大于固定端,铝股线形变量大于钢股线,且越往外层,股线形变量越大;在绞线制造时可以考虑将钢层和铝层交替绞合,以平衡绞线的导电性和刚性.在股线相互接触的位置出现了应力集中,应力集中位置与股线绞合方向相同;在绞线制造时,可以考虑在股线表面覆缓冲层,以减缓正馈线舞动时股线之间的振荡冲击,并延长正馈线的使用寿命;低风压正馈线模型的凹槽小圆弧半径与常规正馈线半径的比值越大,最外层铝股线的形变越大,正馈线舞动时越容易断股;在低风压正馈线选型时应该综合考虑,平衡防舞有效性与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高铁 大风区 正馈线舞动 低风压正馈线 受力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网输电导线温度及其载流量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立军 苏照旭 田铭兴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8-64,72,共8页
牵引网输电导线温度和最大允许持续载流量是牵引网负荷调度过程中主要考虑的两个参数,而现行的计算牵引网输电导线运行温度和最大允许持续载流量的方法主要是依据经验或者采用保守气象条件下利用电热耦合理论计算的结果,这是不符合实际... 牵引网输电导线温度和最大允许持续载流量是牵引网负荷调度过程中主要考虑的两个参数,而现行的计算牵引网输电导线运行温度和最大允许持续载流量的方法主要是依据经验或者采用保守气象条件下利用电热耦合理论计算的结果,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首先介绍了电热耦合理论,并分析了牵引网等效电路模型;其次,提出基于气象预报技术和列车运行图的牵引网输电导线运行温度及载流量的预测方法;最后通过算例仿真结果,分析了环境因素和导线实时载流对输电导线温度的影响,以及输电导线运行温度和最大允许载流量受列车负荷和环境因素影响的变化过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牵引网输电导线温度和最大允许持续载流量受地理气候因素影响明显,在牵引网调度过程中应根据牵引网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进行预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 电热耦合 地理气候条件 热平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T解耦工作模式的电压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宁 田铭兴 +2 位作者 李进 柳轶彬 李军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7-61,共5页
基于顺次单支路工作模式的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具有良好的电压控制能力,但是CRT各控制绕组间耦合严重.在分析CRT解耦工作模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CRT解耦工作模式的高压长距离输电... 基于顺次单支路工作模式的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具有良好的电压控制能力,但是CRT各控制绕组间耦合严重.在分析CRT解耦工作模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CRT解耦工作模式的高压长距离输电线末端电压控制系统,并给出了控制器参数计算公式;采用查表法对工作绕组电流与各控制绕组晶闸管触发角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线性化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CRT电压控制系统可以实现CRT各控制绕组的解耦,并维持输电线路末端电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 解耦工作模式 电压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变电站辅助设施集控平台的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珍珍 顾生杰 孙立军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78-85,共8页
为了实现对多个远方无人值守变电站中各辅助设施的集中监控,针对现阶段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监控数据传输标准互不统一、数据传输效率低、数据传输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平台化、标准化、统一管理的变电站辅助设施集... 为了实现对多个远方无人值守变电站中各辅助设施的集中监控,针对现阶段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监控数据传输标准互不统一、数据传输效率低、数据传输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平台化、标准化、统一管理的变电站辅助设施集中监控平台设计方案。该方案基于网络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采用C/S(client-server)网络架构实现对多个变电站辅助设施的多模态集中监控。系统测试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数据传输准确,人机交互良好,达到了对多个远方变电站辅助设施集中化监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监控系统 C/S网络架构 辅助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源谐波的无源补偿网络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路涛涛 田铭兴 +1 位作者 朱四维 滕青芳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1-56,共6页
目前三相负载不对称系统无源补偿的研究极少考虑电源背景谐波的影响,这与系统实际状态不符.在分析电源背景谐波对无源补偿效果的影响时发现,当电源含有谐波时,补偿网络的电容元件会放大电容支路的谐波电流,进而导致电源的电流畸变率远... 目前三相负载不对称系统无源补偿的研究极少考虑电源背景谐波的影响,这与系统实际状态不符.在分析电源背景谐波对无源补偿效果的影响时发现,当电源含有谐波时,补偿网络的电容元件会放大电容支路的谐波电流,进而导致电源的电流畸变率远大于其电压畸变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电源背景谐波的无源补偿网络设计方法,通过在电容支路串联电抗器实现补偿网络电容支路的参数修正,使电容支路在基波下表现为容性,在各次谐波下表现为感性,进而达到抑制电源电流谐波的放大,且不影响补偿性能指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无源补偿方法的正确性以及参数修正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负载不对称系统 无源补偿 谐波放大 参数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5kV所用干式变压器谐波铜耗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荣秀 顾生杰 +1 位作者 李盼 田铭兴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79-85,共7页
近年来,铁路系统所用干式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绝缘、绕组烧毁等现象,为了分析该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了电力机车向牵引网系统注入的高次谐波对所用干式变压器铜耗的影响.考虑谐波情况下绕组集肤效应及邻近效应引起的损耗,基于场路耦合法... 近年来,铁路系统所用干式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绝缘、绕组烧毁等现象,为了分析该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了电力机车向牵引网系统注入的高次谐波对所用干式变压器铜耗的影响.考虑谐波情况下绕组集肤效应及邻近效应引起的损耗,基于场路耦合法,建立所用干式变压器的详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将单次谐波电流与复合次谐波电流作用下的所用干式变压器谐波铜耗进行对比,验证谐波损耗叠加性的正确性,分析谐波含量及谐波次数和所用干式变压器谐波铜耗的关系;搭建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分析实际运行工况下所用干式变压器的谐波铜耗.研究结果表明:集肤效应及邻近效应对所用干式变压器谐波铜耗的影响不可忽略,且谐波铜耗随着谐波电流含量及谐波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用干式变压器 谐波 谐波铜耗 叠加性 场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发电机下垂特性与控制模型阻尼系数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东峰 田铭兴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71-78,共8页
随着新能源应用的热潮,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发展迅速,它通过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模拟同步发电机的下垂特性,通常其下垂特性与阻尼系数有关,但不同模型的虚拟同步发电机下垂特性与阻尼系数关系不尽相同.首先,分析了常见的三种虚拟同步发电机... 随着新能源应用的热潮,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发展迅速,它通过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模拟同步发电机的下垂特性,通常其下垂特性与阻尼系数有关,但不同模型的虚拟同步发电机下垂特性与阻尼系数关系不尽相同.首先,分析了常见的三种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功率的小信号模型;然后,推导它们的下垂特性与阻尼系数的关系式;最后,搭建三种虚拟同步发电机的仿真模型,并通过单机并网运行以及双机并联运行两种不同的运行场景对虚拟同步发电机的下垂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三种虚拟同步发电机模型的下垂特性关系式,表明了虚拟同步发电机阻尼系数和下垂系数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系统功率分配和系统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惯性系数 阻尼系数 下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环境下基于Super-Twisting的单相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国荣 滕青芳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61-71,共11页
针对滤波参数摄动和电网阻抗变化会降低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并网逆变器输出的并网电流质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uper-Twisting的鲁棒电流控制器.首先,分析了电网阻抗对不同阻尼方法的影响;然后,在不考虑上述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 针对滤波参数摄动和电网阻抗变化会降低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并网逆变器输出的并网电流质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uper-Twisting的鲁棒电流控制器.首先,分析了电网阻抗对不同阻尼方法的影响;然后,在不考虑上述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借助常规滑模控制方法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得到并网逆变器的等效控制律;最后,在考虑滤波参数摄动及电网阻抗变化的情况下重新建立单相并网逆变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引入Super-Twisting消除不确定项所造成的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对滤波参数的摄动和电网阻抗的变化不敏感,并且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从而能够提高入网电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混合阻尼 并网电流质量 Super-Twis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20 kV架空电力贯通线输电能力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闻龙 田铭兴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62-68,共7页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电力贯通线大多采用10 kV电压等级,但随着国家电网对20 kV配电网建设的推进,铁路电力贯通线采用20 kV电压等级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分析20 kV架空电力贯通线的输电能力,基于架空电力贯通线的集中参数等效电路,推导表示...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电力贯通线大多采用10 kV电压等级,但随着国家电网对20 kV配电网建设的推进,铁路电力贯通线采用20 kV电压等级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分析20 kV架空电力贯通线的输电能力,基于架空电力贯通线的集中参数等效电路,推导表示输电能力的电压偏移、输电效率和负荷力矩的计算公式,并将其用于架空电力贯通线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20 kV架空电力贯通线较10 kV架空电力贯通线的电压偏移明显减少,输电效率明显提高,负荷力矩明显增大,说明了20 kV架空电力贯通线较10 kV架空电力贯通线具有更大的输电能力,可为20 kV架空电力贯通线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贯通线 架空线路 输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