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生物群落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林长松 李玉英 +4 位作者 梁子安 张乃群 杜敏华 段明杰 胡兰群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67,共3页
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8门、67属、161种(含变种),硅藻占总数的39%,污染指示种21属、24种(含变种),β-中营养型占38%;浮游动物27属、41种(含变种),原生动物占总数的49%,... 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8门、67属、161种(含变种),硅藻占总数的39%,污染指示种21属、24种(含变种),β-中营养型占38%;浮游动物27属、41种(含变种),原生动物占总数的49%,仅有3种污染指示种;在检出的浮游生物中未发现水体重污染指示种。综合评价水源区为寡污型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能够满足调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中线水源区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左经会 林长松 田应洲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4-440,共7页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西部的六盘水市水城县南部。根据多年的考察、鉴定、资料整理和统计,有种子植物122科373属923种。通过对该区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分析结果:有14个分布区类型17个变型。热带分布属105属,占总属数的30.97%,温带分布...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西部的六盘水市水城县南部。根据多年的考察、鉴定、资料整理和统计,有种子植物122科373属923种。通过对该区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分析结果:有14个分布区类型17个变型。热带分布属105属,占总属数的30.97%,温带分布属223属,占总属数的65.78%。显示了该区温带成分的特性。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分布有许多单型属和古老的孑遗植物,共有珍稀植物1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8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3种,尚未列入保护等级的有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山特有植物缙云黄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长松 何平 邓洪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66-571,共6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检测了重庆缙云山特有植物缙云黄芩7个居群70个个体的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淀粉酶和酯酶5种等位酶,获得20个基因位点的资料,由此分析了其遗传分化水平.结果表明:缙云黄芩遗传多...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检测了重庆缙云山特有植物缙云黄芩7个居群70个个体的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淀粉酶和酯酶5种等位酶,获得20个基因位点的资料,由此分析了其遗传分化水平.结果表明:缙云黄芩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多态位点比率P为45.7%,平均每个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A为1.46,平均预期杂合度He为0.205,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352.缙云黄芩居群间遗传分化水平较高,GST=0.401,居群间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的平均值分别为0.741和0.300.缙云黄芩遗传多样性的40.1%来源于居群之间的基因差异,59.9%属于居群内的遗传分化,因而对缙云黄芩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应保护其较多的居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黄芩 特有植物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保护 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 检测 居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二) 被引量:5
4
作者 左经会 林长松 +2 位作者 孙爱群 向红 田应洲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5-569,共5页
报道贵州分布新记录植物25种4变种,即七裂槭(Acer heptalobumD iels.)、长柄槭(A.longipesFranch ex Rehd.)、富源杜鹃(Rhododendron fuyuanenseZ.H.Yang.)、毛柱马缨花(R.delavayiFranch.var.pilostylum.K.M.Feng.)、西藏白珠树(Gaulth... 报道贵州分布新记录植物25种4变种,即七裂槭(Acer heptalobumD iels.)、长柄槭(A.longipesFranch ex Rehd.)、富源杜鹃(Rhododendron fuyuanenseZ.H.Yang.)、毛柱马缨花(R.delavayiFranch.var.pilostylum.K.M.Feng.)、西藏白珠树(Gaultheria wardiiMarq.&A iryShaw.)、滇豹子花(Nomocharis forrestiiBalf.)、黄精(Polygonatum sibircumDelar.ex Redout.é)、轮叶黄精[P.verticillatum(Linn.)A ll.]、细根黄精(P.gracileP.Y.Li.)、距花万寿竹(DisporumcalcaratumD.Don.)、黄花油点草(Tricyrtis latifoliaMaxin.)、铺散毛茛(Ranuculus diffusesDC.)、棱喙毛茛(R.trigonusHand.—Mazz.)、昆明毛茛(R.kunm ingensisW.T.W ang.)、展毛昆明毛茛(R.kunningensisW.T.W ang var.hispidusW.T.W ang.)、桔红悬钩子(Rubus aurantiacusFocke.)、西畴悬钩子(R.xichouensisYü&Lu.)、黑腺美饰悬钩子(R.subornatusFooke var.m ela-nadenusFocke.)、多脉悬钩子(R.phoenicolasiusMaxim.)、掌叶悬钩子(R.pentagonusW all.exFocke.)、裂叶西康绣线梅[Neillia thibeticaBur.&Franch.var.lobata(Rehd.)Y.ü]、川康绣线梅(N.affinisHemsl.)、毛山楂(Crataegus maximowicziiSchneid.)、维西小檗(Berberis weixiensisC.Y.Wu ex S.Y.Bao.)、南川小檗(B.fallaciosaSchneid.)、万源小檗(B.m etopolyanthaAhr-endt.)、尼泊尔十大功劳(Mahonia napaulensisDC.)、长苞十大功劳(M.longibracteataTakeda.)、丁座草[Boschniakia himalaica(Hook.f.&Thoms.)G.Be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新记录 地理分布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舍森林公园十齿花群落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长松 左经会 廖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5760-5762,5821,共4页
对贵州省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5 000 m2的稀有保护植物十齿花群落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齿花群落共有木本植物114种,隶属于47科84属,群落中优势科较明显,但属的组成较分散;十齿花群落物种丰富度为5.88,Simpson指数为0.84,Shannon-W... 对贵州省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5 000 m2的稀有保护植物十齿花群落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齿花群落共有木本植物114种,隶属于47科84属,群落中优势科较明显,但属的组成较分散;十齿花群落物种丰富度为5.88,Simpson指数为0.84,Shannon-Wiener指数为2.45,种间相遇机率为84.02%,均匀度为67.56%;十齿花乔木层的平均重要值为135.69,远高于其他种群。群落的外貌和季相变化受十齿花的影响较大,表现出较明显的季相变化;群落的优势种群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为集群分布;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十齿花群落植物区系成分表现为较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齿花 群落特征 木本植物 物种多样性 集群分布 区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疣螈繁殖生态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田应洲 孙爱群 李松 《四川动物》 CSCD 1998年第2期60-64,共5页
贵州疣螈(Tylototritonkweichowensis)是一年繁殖一次的有尾两栖动物。繁殖期肥满度、肝脏系数、脂肪系数、性腺成熟系数、性腺体积均具一定的生物学意义。繁殖期一般为5月上旬至7月上旬,窝卵数平均121.5±7.81枚,孵化期21.... 贵州疣螈(Tylototritonkweichowensis)是一年繁殖一次的有尾两栖动物。繁殖期肥满度、肝脏系数、脂肪系数、性腺成熟系数、性腺体积均具一定的生物学意义。繁殖期一般为5月上旬至7月上旬,窝卵数平均121.5±7.81枚,孵化期21.6天,孵化率44.33%。每窝印数与雌体头体长成正相关。幼体不同日龄的形态特征变化明显。其全长的Logistic生长方程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疣螈 繁殖生态 性腺成熟系数 性腺体积 疣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毛茛属植物的等位酶变异和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林长松 左经会 田应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99-1404,共6页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检测了6种毛茛属(RanunculusLinn.)植物4个酶系统的等位酶谱带变异式样,并将酶谱带的二态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有93.94%的等位酶谱带在6个种之间显示出或多或少的变异,只有6.06%的等位酶...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检测了6种毛茛属(RanunculusLinn.)植物4个酶系统的等位酶谱带变异式样,并将酶谱带的二态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有93.94%的等位酶谱带在6个种之间显示出或多或少的变异,只有6.06%的等位酶谱带在6个种中保持恒定。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显示,同种内个体间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同质性;而不同种的个体则表现出明显的趋异性。表明6种植物之间遗传分化较明显,并按聚类结果将6个种划分为两个类群,水城毛茛和毛茛为一个类群;扬子毛茛、褐鞘毛茛、钩柱毛茛和棱喙毛茛为一个类群。其中,扬子毛茛和棱喙毛茛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毛茛和褐鞘毛茛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茛属 等位酶变异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中药材储藏期昆虫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灿 李子忠 杨友联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年第1期41-45,共5页
为了掌握贵阳地区中药材储藏期昆虫群落结构,有效防治中药材储藏期害虫,对贵阳几个大型药材仓库进行全面调查。结果显示,贵阳地区中药材虫害严重,70%以上的中药材遭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调查中,共捕获昆虫643头,计42种,隶属于6目26科。对... 为了掌握贵阳地区中药材储藏期昆虫群落结构,有效防治中药材储藏期害虫,对贵阳几个大型药材仓库进行全面调查。结果显示,贵阳地区中药材虫害严重,70%以上的中药材遭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调查中,共捕获昆虫643头,计42种,隶属于6目26科。对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集合群落的丰富度指数(S)为42,多样性指数(H)为2 6538,生态优势度指数(C)为0 2948,均匀度指数(J)为0 7100。药材储藏期昆虫群落中,药材甲Stegobiumpaniceum(L.)、烟草甲Lasiodermaserricorne(Fabricius)、大理窃蠹Ptilineurusmarmaratus(Reitter)、谷蠹Rhiza perthadominica(Fabr.)的常见度分别为0 1648、0 1322、0 1182、0 1213,整个群落昆虫的平均常见度为0 0238,以上4种昆虫均是群落的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市 中药材 储藏期 昆虫 群落 优势种 药材仓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农林复合模式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林长松 潘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269-5270,5322,共3页
分析了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农业自然环境、资源概况,认为应扬长避短,积极发展林(果)-药立体种植模式。对林-药复合模式植物种类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农林复合模式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草药西南委陵菜抗菌作用的实验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向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55-57,共3页
采用平板打洞法对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fuigens)的全草、根、叶的水煎剂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全草、根、叶的水煎剂对G-大肠杆菌、G-志贺氏痢疾杆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不同的入药部位对同一细菌的抑菌能力不同,... 采用平板打洞法对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fuigens)的全草、根、叶的水煎剂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全草、根、叶的水煎剂对G-大肠杆菌、G-志贺氏痢疾杆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不同的入药部位对同一细菌的抑菌能力不同,作用的强弱与药液浓度的大小有关;同一入药部位对不同细菌无明显选择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草药 西南委陵菜 抗菌作用 实验研究 入药部位 抑菌能力 平板打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娑罗子中七叶皂苷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绪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592-1595,共4页
以中药娑罗子为原料,用酒精提取有效成分七叶皂苷,再用乙酸乙酯 去掉脂溶性物质 、正丁醇 去掉水溶性物质 分别萃取,将正丁醇萃取液真空干燥浓缩后上NKA-9树脂和反相层析柱 Sep-PakC18 ,进行精制,即可得回收率为3.67%,纯度为63.323% 经... 以中药娑罗子为原料,用酒精提取有效成分七叶皂苷,再用乙酸乙酯 去掉脂溶性物质 、正丁醇 去掉水溶性物质 分别萃取,将正丁醇萃取液真空干燥浓缩后上NKA-9树脂和反相层析柱 Sep-PakC18 ,进行精制,即可得回收率为3.67%,纯度为63.323% 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的七叶皂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 提取 NKA—9树脂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鹞迁徙和越冬习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管绍荣 田应洲 李松 《四川动物》 CSCD 1997年第1期25-26,共2页
于1993-1995年每年的9月至翌年的4月,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场坝一带进行猛禽迁徙和越冬习性的定位观察时,获得4号白头鹞Circusaeruginosus标本,为贵州省冬候鸟新纪录。同时,还对白头鹞的迁徙作了初步观察。
关键词 鸟纲 白头鹞 迁徒 越冬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