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四位一体”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探究——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成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3期245-248,共4页
由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旅游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显得尤为重要和... 由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旅游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基于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技能的高要求,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旅游管理 四位一体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域下近代工业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开发与精准扶贫——以北盘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巍溥 马晓驰 赵天鹭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6-112,共7页
北盘江流域历史文化学术研究的不足,造成了该地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滞后。北盘江流域近代工业遗迹众多,且特色鲜明,这就为该地区近代工业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由地处北盘江流域的六盘水市提出、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 北盘江流域历史文化学术研究的不足,造成了该地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滞后。北盘江流域近代工业遗迹众多,且特色鲜明,这就为该地区近代工业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由地处北盘江流域的六盘水市提出、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一号文件肯定的'三变'改革思想,不仅适用于规划生态农业方面旅游扶贫的未来路径,也同样为近代工业文化方面的旅游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在北盘江流域进行近代工业文化旅游精准扶贫进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是完全可行的,同时也是颇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盘江流域 近代工业文化 文旅融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大方彝族民间文化资源调查与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越 刘顺刚 +1 位作者 陈高级 杨洪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3期80-81,97,共3页
该文以大方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了大方县的彝族民间文化资源。结果显示:大方县的彝族民间文化资源呈现类型多样、独特性、分布广泛并呈现集中分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当地旅... 该文以大方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了大方县的彝族民间文化资源。结果显示:大方县的彝族民间文化资源呈现类型多样、独特性、分布广泛并呈现集中分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当地旅游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民间文化 调查研究 旅游开发 毕节大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经济视角下六盘水市旅游资源整合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代淋 梁正菊 +2 位作者 徐权 刘玉平 杨承玥 《绿色科技》 2021年第7期169-172,共4页
指出了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六盘水市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积极进行了产业转型升级,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缺乏整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地区性问题较为突出。为此,以共享经济的视角为... 指出了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六盘水市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积极进行了产业转型升级,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缺乏整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地区性问题较为突出。为此,以共享经济的视角为依托,在调研现状的基础上,从特色旅游资源线路的整合、品牌共享、“互联网+”和共享人才技术的结合、旅游资源主体的整合与开发以及线上与线下资源共享5个方面提出了充分整合六盘水市旅游资源的策略,以促进六盘水市旅游协调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经济 资源整合 策略 六盘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农业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六盘水市娘娘山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昌钰 杨莎 +2 位作者 陈学念 陈雪 秦趣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1期10-12,共3页
现今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为国家及社会提供更大的经济效益,丰富我国的旅游资源,促进城乡统筹规划化,该文以贵州省六盘水市娘娘山为例,阐述了创意农业的概念及意义,分析了娘娘山创意农业的现状及... 现今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为国家及社会提供更大的经济效益,丰富我国的旅游资源,促进城乡统筹规划化,该文以贵州省六盘水市娘娘山为例,阐述了创意农业的概念及意义,分析了娘娘山创意农业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贵州乡村经济文化,推动贵州六盘水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农业 乡村旅游 贵州娘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维多利亚时代茶文化的历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6
作者 花琦 《福建茶叶》 2018年第2期277-277,共1页
相较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以便他们能够从专门设计的活动中内化知识,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基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茶文化是该时代的一个重要象征符号,在英国史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设... 相较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以便他们能够从专门设计的活动中内化知识,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基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茶文化是该时代的一个重要象征符号,在英国史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置维多利亚时代不同阶层的茶会历史情境,让学生体验19世纪英国大众生活中不同阶层的情境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代 茶文化 翻转课堂 历史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26
7
作者 刘安乐 杨承玥 +2 位作者 明庆忠 秦趣 谈思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5-704,共10页
从乡村旅游内生发展水平、乡村旅游区域旅游产业基础、乡村旅游经济支撑、乡村旅游要素条件及乡村旅游环境本底的5个子系统筛选30个指标构建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 10.2、OpenGeoDa工具,综合运用熵值法、ESDA等... 从乡村旅游内生发展水平、乡村旅游区域旅游产业基础、乡村旅游经济支撑、乡村旅游要素条件及乡村旅游环境本底的5个子系统筛选30个指标构建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 10.2、OpenGeoDa工具,综合运用熵值法、ESDA等研究方法,测度贵州省88个县域单元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贵州省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差异明显,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较好的县区主要分布在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驻地附近,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是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差异的重要因素;(2)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整体呈现“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特征,高水平聚集在省级行政中心和市级行政中心地带,低水平县区分散且远离在省域和市域中心,但高水平区域对周边发展潜力低水平辐射带动效应不显著,整体区域联动发展和区域合作有待加强;(3)要积极引导不同县域根据自身发展主要制约因子,通过政府公共职能、扩大旅游经济基础和客源规模、提升交通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解决方案,促进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乡村旅游 潜力评价 ESDA 空间分异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旅游省区旅游经济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力演化——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安乐 杨承玥 明庆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4-504,共11页
选取贵州省为研究样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借助Open GeoDA、ArcGIS等工具从时空两个视角分别探究贵州省旅游经济时空演化特征以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2009年-2018年贵州省各... 选取贵州省为研究样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借助Open GeoDA、ArcGIS等工具从时空两个视角分别探究贵州省旅游经济时空演化特征以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2009年-2018年贵州省各市州间旅游经济差异明显且总体差异上有扩大趋势,旅游经济发展非均衡性格局特征明显.2)整体上贵州省东南部各州市旅游经济发展优于西北部地区,空间结构实现了从“贵阳-黔东南”双核结构向“贵阳”单核结构的转变,贵阳市“一枝独秀”的发展趋势日益凸显.3)Moran's I为正且随时间推移呈现出波动下降的演变趋势,局部自相关随着时间的变化,H-H型的市州数量变少,L-L型市州数量先增后减,L-H型数量从无到有,旅游经济发展表现出离散型发展趋势.4)旅游资源、接待能力、交通条件、科技创新、政府投入、人力资源和经济水平对山地省区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空间回归模型SLM检验发现,政府投入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调控力表现最为强劲,人力资源、旅游资源和经济水平等动力因素保持持续正向驱动,科技创新助推智慧旅游建设由负转正,交通条件因区域协作不充分转为负向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省区 旅游经济 时空演化 驱动力 改进熵值法 空间回归模型 政府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分析的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研究--以云南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明庆忠 刘安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7-125,共9页
在“全域旅游”和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旅游景区作为旅游核心要素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因此,从旅游景区功能性角度思考旅游业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研究价值.在梳理旅游景区概念基础上,从全要素性、功能层级性、空间扩张性和时间延展... 在“全域旅游”和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旅游景区作为旅游核心要素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因此,从旅游景区功能性角度思考旅游业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研究价值.在梳理旅游景区概念基础上,从全要素性、功能层级性、空间扩张性和时间延展性总结了旅游景区功能性特征;基于全域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发展理念提出7个基本型、28个基本类的旅游景区功能性分类方法;选取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为案例,划分并分析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功能类型及其特征;分析景区旅游发展趋势及问题,并从旅游景区类型的多样化、功能的高级化、空间的骨架化、联系的网络化和产品融合化等5个方面提出了景区旅游发展转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供给侧改革 旅游景区功能性 旅游景区转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水市石漠化现状及其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曰仪 代稳 +2 位作者 李丽 田霞 余正波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0期13-17,共5页
指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石漠化问题就是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六盘水市位于石漠化地区,而且深受石漠化问题的困扰。六盘水市石漠化占全市喀斯特总面积的56.22%,即石漠化面积已经超过喀斯特区域的一半,这意... 指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石漠化问题就是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六盘水市位于石漠化地区,而且深受石漠化问题的困扰。六盘水市石漠化占全市喀斯特总面积的56.22%,即石漠化面积已经超过喀斯特区域的一半,这意味着六盘水市石漠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六盘水市石漠化的成功治理模式,值得推广,如种植“红心猕猴桃模式”、“杨梅模式”、“茶叶模式”等,这些模式有效地推动了石漠化的治理。为了进一步推进石漠化的治理,提出了在治理过程中还要考虑到针对性与综合性,综合所有治理措施,落实每一个治理区域,以避免普遍性、盲目性和单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现状 治理模式 六盘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兴侗寨旅游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泽黎 姚永琴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1期207-210,共4页
指出了少数民族村寨富有众多历史遗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和历经历史长河形成的自然田园风光,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相应地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经济成为了很多地方的一种经济发... 指出了少数民族村寨富有众多历史遗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和历经历史长河形成的自然田园风光,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相应地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经济成为了很多地方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肇兴侗寨在众多民族村寨发展中尤为迅速,当地拥有的旅游资源众多。因此,针对肇兴侗寨不合理的民族开发问题,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分析了景区存在的旅游开发问题,从基础设施、文旅融合、模式创新、文化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解决的措施,为肇兴侗寨景区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问题 对策 肇兴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休闲服务质量调查及提升建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洪 谌洪星 施雷雷 《南方农业》 2021年第7期66-70,共5页
休闲公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选取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调研样本,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找出明湖湿地公园在休闲服务质量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休闲公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选取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调研样本,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找出明湖湿地公园在休闲服务质量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休闲服务能力;丰富休闲娱乐元素,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协调社区管理和景区管理之间的矛盾,提高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服务质量 提升建议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贵州省六盘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娘娘山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莎 陈学念 +3 位作者 熊涛 郭昌钰 陈雪 秦趣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期142-144,共3页
该文介绍了贵州娘娘山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娘娘山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关键词 贵州娘娘山 旅游资源 开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述往事,思来者”——评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
14
作者 李慧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94-96,共3页
冯天瑜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所著的《中国文化生成史》不仅考察中华文化的生成机制和生成过程,还关照中华文化的未来走向,是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文章从扎实的理论基础、恢宏的学术视野以及强烈的现实关怀三个方面分析... 冯天瑜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所著的《中国文化生成史》不仅考察中华文化的生成机制和生成过程,还关照中华文化的未来走向,是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文章从扎实的理论基础、恢宏的学术视野以及强烈的现实关怀三个方面分析《中国文化生成史》的研究特色,并联系中国文化史研究现状,提出冯天瑜作品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天瑜 《中国文化生成史》 研究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草场旅游景区游客环境意识调查研究——以兴仁县放马坪景区为例
15
作者 周琳 韩顺莹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期208-211,216,共5页
指出了随着高山草场旅游的蓬勃发展,草场环境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以放马坪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游客的环境意识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得出3方面的结论:(1)多数游客具备浅层环境意识,但深层环境... 指出了随着高山草场旅游的蓬勃发展,草场环境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以放马坪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游客的环境意识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得出3方面的结论:(1)多数游客具备浅层环境意识,但深层环境意识较弱,环境责任感较缺乏;(2)游客环境感知较高;(3)游客环境意识与受教育程度紧密相关;在此基础上对景区提出了三点建议:(1)合理安放垃圾桶的位置与数量,在环境敏感区设置环境保护提示牌;(2)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3)制定相应的游客行为管理条例,对游客的不当行为进行管理与约束,以提升景区游客的环境意识,促进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意识 游客 高山草场 放马坪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梯度上的植被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马士彬 安裕伦 +1 位作者 杨广斌 张勇荣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7-864,共8页
植被变化趋势的地形分异规律对于理解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索植被变化趋势的地形梯度分异规律和原因,以MODIS NDVI为数据源,利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2000-2015年贵州省植被的变化趋势,通过地形位指数(TNI)和分布指数分析植... 植被变化趋势的地形分异规律对于理解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索植被变化趋势的地形梯度分异规律和原因,以MODIS NDVI为数据源,利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2000-2015年贵州省植被的变化趋势,通过地形位指数(TNI)和分布指数分析植被变化趋势的地形梯度分异规律,并结合气候、土地利用和扰动类型数据分析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1)在空间分布上,NDVI呈极显著降低趋势(Z≤2.32,P≤0.01)的栅格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8%,主要分布在北部、东北和东南部区域;极显著增加趋势(Z≥2.32,P≤0.01)的栅格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和东北部地区。(2)低(1-4)和高(9-12)地形位是NDVI呈显著减少趋势的栅格的优势分布区,而中(5-8)地形位是NDVI显著增加趋势的栅格的优势分布区。(3)低地形位上NDVI显著降低的栅格中,49.2%存在NDVI变化趋势的突变,其中33.5%是由于建设开发和林地退化等原因导致。(4)中地形位上NDVI显著增加的栅格中,扰动后修复的比例达到30.7%,主要是由于生态修复促使NDVI显著增加。(5)高地形位上NDVI显著增加的栅格中86.2%在研究时段内未发生植被扰动。这部分栅格中,NDVI与夏季气温呈负相关的比例分别占东部和中部地貌区总面积的97%和96.5%。综上,人为活动是导致低地形位NDVI显著减少和中地形位NDVI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高地形位内NDVI值的显著下降与春季和夏季气温升高有关。植被变化趋势的地形梯度分异规律能够反映出植被变化的直接驱动因素。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形梯度上的植被应该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低地形位区重点关注人为活动对植被的扰动;中地形位区重点关注生态工程的治理成效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避免植被恢复与退化的同时发生;高地形位上通过实地监测密切关注植被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地形梯度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 NDVI的贵州省植被退化及归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士彬 杨广斌 +1 位作者 安裕伦 张勇荣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2,共6页
为了解森林退化的原因,利用2000-2015年的MODIS NDVI数据,在分析贵州省植被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识别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显著下降的区域,并在NDVI显著下降区选取面积大于10km^2的森林图斑为兴趣区,分析其内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森林NDVI值... 为了解森林退化的原因,利用2000-2015年的MODIS NDVI数据,在分析贵州省植被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识别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显著下降的区域,并在NDVI显著下降区选取面积大于10km^2的森林图斑为兴趣区,分析其内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森林NDVI值的影响。研究表明:197个兴趣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北部的赤水—习水、东北部的梵净山和东南部的非喀斯特区域;区内春、夏季NDVI变化趋势与年NDVI值变化趋势一致,下降速率达到-0.01·yr^-1,冬季与其他季节变化趋势相反,呈不显著升高趋势;区内春季和夏季气温升高显著,降水和日照时间无明显变化,整体气候变化呈暖干趋势;夏季温度升高是NDVI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退化 MODIS NDVI 气候变化 季节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绿色经济效率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周杰文 赵月 杨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00-103,共4页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日趋重要。文章以2000—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各省为单元,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泰尔指数测度绿色经济效率及其差异并进行时空维度分析,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日趋重要。文章以2000—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各省为单元,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泰尔指数测度绿色经济效率及其差异并进行时空维度分析,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一带一路"沿线各省的绿色经济效率差异较大,整体呈波动变化;南部、东北部绿色经济效率高,差异变化幅度小;"一路"沿线省份绿色经济效率高于平均水平;各区域地理环境和产业类型差异是造成绿色经济效率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绿色经济效率划分为高效率型、稳定型、发展型、低效率型四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差异 超效率SBM 聚类分析 Tobit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模拟预测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金凤 刘方 +3 位作者 白晓永 代稳 李琴 吴路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057-7066,共10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分析对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为揭示西南地区ESV过去 现在 未来时空演变规律,运用ESV计算体系对西南地区2005—2015ESV动态演变进行定量分析,采用Logistic CA Markov耦合模型预测202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分析对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为揭示西南地区ESV过去 现在 未来时空演变规律,运用ESV计算体系对西南地区2005—2015ESV动态演变进行定量分析,采用Logistic CA Markov耦合模型预测2025年ESV格局。结果表明:(1)2005—2015年西南地区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其值达到20.85亿元,主要受青海、西藏水域ESV增加所致,青海、西藏ESV增长率占绝对优势。(2)空间上呈现西北和东南部ESV高、北部ESV低的分布格局;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ESV在空间上相互转换,低等级向高等级转化明显,其他生态景观向建设用地亏损流动减少的价值不足以抵消向水域流动增加的价值,盈利大于亏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3)Logistic回归分析各生态景观的ROC值均大于0.87,拟合结果能够满足预测要求;CA Markov模拟ESV空间布局,Kappa系数为0.86,可以在整体上较准确的反映其空间演变格局。(4)2015—2025年ESV空间演化表明西南地区各区域生态环境总体趋于良好,但建设用地增加的生态负效应不可忽视,还需合理进行用地布局。研究揭示了西南地区过去 现在 未来ESV时空演化规律,提供了长时间序列的时空演化图谱,对该地区实施卓有成效的生态规划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演变 元胞自动机 模拟预测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反射率的喀斯特地区土壤重金属锌元素含量反演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金凤 王世杰 +4 位作者 白晓永 刘方 路茜 田诗琪 王明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73-3879,共7页
针对传统土壤重金属锌元素含量测定效率低下和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土壤样品采集难度大,亟需先进手段获取土壤重金属锌元素含量的要求,以喀斯特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测定土壤样品的锌元素含量和分光光广度计采集土壤光谱... 针对传统土壤重金属锌元素含量测定效率低下和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土壤样品采集难度大,亟需先进手段获取土壤重金属锌元素含量的要求,以喀斯特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测定土壤样品的锌元素含量和分光光广度计采集土壤光谱数据。将所测定的原始光谱,经过连续统去除、一阶、二阶微分、倒数、倒数对数、倒数对数一阶、倒数对数二阶微分7种数学变换,基于高光谱吸收重金属元素的特征吸收带初步判断光谱特征变量,利用相关分析进一步筛选特征变量,运用逐步回归最终确定有效建模光谱变量。采用非线性和线性算法,揭示光谱敏感波段反射率与重金锌元素含量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土壤重金属含量估测。结果表明:基于耦合的光谱特征变量甄选方式,锌元素的特征波段580,810,1410,1910,2160,2260,2270,2350,2430 nm与铁氧化物、有机质、粘土矿物吸收带关联,表明一定程度上捕捉到喀斯特地区土壤重金属锌元素的光谱吸收特性;运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偏最小二乘3种算法进行元素含量与光谱变量建模后,采用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评价模型精度。从光谱变换形式和模型性能二个维度综合判断,基于二阶微分变换的随机森林算法准确度最高,为最佳估算模型。通过高光谱反射率估测重金属锌元素含量,实现了喀斯特地区土壤重金属锌元素含量的高效快速反演,为喀斯特地区重金属元素含量动态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锌 光谱反射率 特征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