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蒙山区城市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秦趣 代稳 刘兴荣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46,共4页
湿地是世界上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其健康评价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从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方面选出19个指标,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湿地是世界上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其健康评价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从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方面选出19个指标,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健康评价标准分为很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和疾病共计5个等级;采用熵值法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出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指数。结果显示,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为亚健康等级;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明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和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评价指标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省山区陆路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以乌蒙山区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安乐 杨承玥 +1 位作者 明庆忠 秦趣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39,90,共6页
基于交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GIS技术,构建跨省山区空间阻隔可达性模型,并以跨滇川黔三省的乌蒙山区42个县(市、区)为研究个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区内可达性表现出显著的中心外围递减的圈层空间格局特征;2区外可达性表现出显著的东西... 基于交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GIS技术,构建跨省山区空间阻隔可达性模型,并以跨滇川黔三省的乌蒙山区42个县(市、区)为研究个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区内可达性表现出显著的中心外围递减的圈层空间格局特征;2区外可达性表现出显著的东西分异格局特征;3乌蒙山区综合交通可达性整体水平较低,中心城镇可达性水平相对较好,整体差异不大,可达性水平表现出明显的低均衡性特征。综合交通可达性具体表现出"核心-外围"圈层分异结构特征和东部与西部分异结构特征。建议从跨省区域交通网络合作、快速交通网络大通道、区域交通网络联通率、全域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等方面重视跨省山区交通网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山区 交通网络 可达性 空间格局 乌蒙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湿地生态基础设施评价研究——以六盘水市双桥水库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秦趣 张美竹 代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30,共4页
湿地生态基础设施是关系到湿地生态安全和健康的问题,其评价尚没有统一的指标和方法。从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出发,根据六盘水市双桥水库的环境特征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以生态基础、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3个系统为依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 湿地生态基础设施是关系到湿地生态安全和健康的问题,其评价尚没有统一的指标和方法。从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出发,根据六盘水市双桥水库的环境特征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以生态基础、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3个系统为依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其生态基础设施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双桥水库生态基础设施质量为一般状况。并对影响库区生态基础设施质量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湿地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础设施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双桥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安乐 杨承玥 +2 位作者 明庆忠 秦趣 谈思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5-704,共10页
从乡村旅游内生发展水平、乡村旅游区域旅游产业基础、乡村旅游经济支撑、乡村旅游要素条件及乡村旅游环境本底的5个子系统筛选30个指标构建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 10.2、OpenGeoDa工具,综合运用熵值法、ESDA等... 从乡村旅游内生发展水平、乡村旅游区域旅游产业基础、乡村旅游经济支撑、乡村旅游要素条件及乡村旅游环境本底的5个子系统筛选30个指标构建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 10.2、OpenGeoDa工具,综合运用熵值法、ESDA等研究方法,测度贵州省88个县域单元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贵州省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差异明显,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较好的县区主要分布在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驻地附近,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是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差异的重要因素;(2)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整体呈现“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特征,高水平聚集在省级行政中心和市级行政中心地带,低水平县区分散且远离在省域和市域中心,但高水平区域对周边发展潜力低水平辐射带动效应不显著,整体区域联动发展和区域合作有待加强;(3)要积极引导不同县域根据自身发展主要制约因子,通过政府公共职能、扩大旅游经济基础和客源规模、提升交通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解决方案,促进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乡村旅游 潜力评价 ESDA 空间分异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秦趣 张美竹 +1 位作者 杨琴 张绪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19,共6页
从县域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出发,以自然生态子系统、社会生态子系统和经济生态子系统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以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19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对其县域生态系统... 从县域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出发,以自然生态子系统、社会生态子系统和经济生态子系统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以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19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对其县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奉节、巫山、巫溪和城口的生态系统健康属于"不健康"等级;万州、忠县、丰都、武隆、石柱、垫江、梁平、开县和云阳处于"亚健康"等级;秀山、酉阳、黔江和彭水处于健康等级。通过分析,明确了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三峡库区 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威宁草海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秦趣 张美竹 杨洪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57,共4页
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需要考虑评价指标的属性,从湿地生态、湿地功能、湿地环境等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把熵权理论和模糊物元进行融合,构建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2012年威宁草海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需要考虑评价指标的属性,从湿地生态、湿地功能、湿地环境等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把熵权理论和模糊物元进行融合,构建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2012年威宁草海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威宁草海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中"的水平。制约因子主要有水质状况、水质净化功能、侵蚀控制功能和生物栖息地功能等。通过评价,了解了威宁草海湿地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为有关部门的科学管理和规划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湿地 生态环境 模糊物元 威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广枯灵水剂对辣椒白绢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严凯 黄荣茂 桑维钧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116,共4页
为了解3%广枯灵水剂对辣椒白绢病的抑制作用,对其进行了室内抑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广枯灵水剂能明显抑制辣椒白绢病菌菌丝的生长,EC50为15.3μg/mL;3%广枯灵100μg/mL处理的菌丝出现弯曲、不规则膨大、打结和局部膨肿现象;广枯灵... 为了解3%广枯灵水剂对辣椒白绢病的抑制作用,对其进行了室内抑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广枯灵水剂能明显抑制辣椒白绢病菌菌丝的生长,EC50为15.3μg/mL;3%广枯灵100μg/mL处理的菌丝出现弯曲、不规则膨大、打结和局部膨肿现象;广枯灵浓度高于6.25μg/mL,菌丝干重明显下降,EC50为9.46μg/mL,能显著抑制孢子萌发;广枯灵浓度为25μg/mL时,孢子几乎不萌发;广枯灵处理细胞膜通透性的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广枯灵水剂 辣椒白绢病原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地贫困化问题文献综述
8
作者 张绪清 杨东昌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6-17,共2页
资源地贫困化问题实质上是对"资源诅咒"假说的一个检验。现有文献集中于假说的存在性、传导机制、形成机理等,并以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展开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总体上看,当前研究存在学科视角单一、断面研究多、内容欠深入、缺... 资源地贫困化问题实质上是对"资源诅咒"假说的一个检验。现有文献集中于假说的存在性、传导机制、形成机理等,并以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展开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总体上看,当前研究存在学科视角单一、断面研究多、内容欠深入、缺乏本土理论与方法支撑等问题。笔者认为,今后应重点展开跨学科、多视角、动态的集成方法和理论研究,尽快形成贫困研究的框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地 资源诅咒 贫困问题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旅游省区旅游经济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力演化——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安乐 杨承玥 明庆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4-504,共11页
选取贵州省为研究样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借助Open GeoDA、ArcGIS等工具从时空两个视角分别探究贵州省旅游经济时空演化特征以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2009年-2018年贵州省各... 选取贵州省为研究样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借助Open GeoDA、ArcGIS等工具从时空两个视角分别探究贵州省旅游经济时空演化特征以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2009年-2018年贵州省各市州间旅游经济差异明显且总体差异上有扩大趋势,旅游经济发展非均衡性格局特征明显.2)整体上贵州省东南部各州市旅游经济发展优于西北部地区,空间结构实现了从“贵阳-黔东南”双核结构向“贵阳”单核结构的转变,贵阳市“一枝独秀”的发展趋势日益凸显.3)Moran's I为正且随时间推移呈现出波动下降的演变趋势,局部自相关随着时间的变化,H-H型的市州数量变少,L-L型市州数量先增后减,L-H型数量从无到有,旅游经济发展表现出离散型发展趋势.4)旅游资源、接待能力、交通条件、科技创新、政府投入、人力资源和经济水平对山地省区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空间回归模型SLM检验发现,政府投入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调控力表现最为强劲,人力资源、旅游资源和经济水平等动力因素保持持续正向驱动,科技创新助推智慧旅游建设由负转正,交通条件因区域协作不充分转为负向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省区 旅游经济 时空演化 驱动力 改进熵值法 空间回归模型 政府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南三口流域水系连通性变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代稳 王金凤 +1 位作者 陕振沛 张美竹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120,共7页
为了探讨水系连通性对荆南三口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1965—2017年长江荆南三口河系水位演变情势和径流量变化特征,重点剖析了水系连通性对三口地区水资源量、水文干旱、不同河系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 为了探讨水系连通性对荆南三口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1965—2017年长江荆南三口河系水位演变情势和径流量变化特征,重点剖析了水系连通性对三口地区水资源量、水文干旱、不同河系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荆南三口流域特征水位变化趋势显著,年平均水位降低,不利于水资源开发;荆南三口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幅度大,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增大;荆南三口流域水文干旱次数呈增长趋势,干旱历时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严峻;荆南三口流域年径流量地区分配不均衡,年际相差大,对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极为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连通性 水文情势 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文干旱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荆南三口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