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级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美利 景照峰 +11 位作者 黄合田 耿粹 成蕾 吕玉凤 高佳 孟梅 陈冬梅 郎庆华 高科 张建英 陈小羽 蒋石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5-931,共7页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联合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五类七种”目标性监测MDRO的相关资料。2019年7—12月为干预前阶段,2020年1—6月为干预后阶段。根据2019年...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联合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五类七种”目标性监测MDRO的相关资料。2019年7—12月为干预前阶段,2020年1—6月为干预后阶段。根据2019年风险评估的结果,引入PDCA循环法对MDRO检出情况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干预管理,比较干预前后MDRO检出情况及防控措施执行率。结果干预前共纳入MDRO感染患者124例,干预后纳入129例。干预后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39.43%)高于干预前(3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风险评估联合PDCA循环干预后MDRO防控措施总执行率为82.83%,高于干预前的6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MDRO防控措施知晓情况、危急值报告、开具隔离医嘱、经荧光监测床单位清洁消毒、操作前后执行手卫生、MDRO早交班、通知接诊科室采取隔离措施、执行终末消毒8项措施的执行率较干预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MDRO检出率为8.08%,低于干预前的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由60.78%下降至48.13%,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由35.35%下降至2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风险评估联合PDCA循环法可提高MDRO防控措施执行率,使MDRO检出率在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提高的前提下得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多重耐药菌 感染防控 风险评估 PD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