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钙晶须/SBS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雪连 唐梓涵 +1 位作者 许杰 李雄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89,共8页
为分析硫酸钙晶须(Calcium Sulfate Whisker,CSW)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物理性能和高低温流变性,采用沥青三大指标、动态剪切流变(Dynamic Shear Rheolo... 为分析硫酸钙晶须(Calcium Sulfate Whisker,CSW)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物理性能和高低温流变性,采用沥青三大指标、动态剪切流变(Dynamic Shear Rheology,DSR)和弯曲梁流变(Bending Beam Rheology,BBR)试验,研究了不同CSW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基本性能和高低温流变性能的影响,并设置CSW改性沥青为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SW掺量增加,CSW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高温性能提高而低温性能下降;掺量10%CSW改性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为-0.83,车辙因子G^(*)/sinδ为27.70 kPa,蠕变劲度模量S为368 MPa,蠕变速率m为0.271;CSW/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高低温流变性能较CSW改性沥青均明显提高,其中,PI、G^(*)/sinδ和m分别提升了147.0%、82.3%和7.4%,S降低了19.5%。同时,掺量8%CSW/SBS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低温PG等级分别为82℃和-18℃,比CSW改性沥青的高低温等级分别升了两级和一级。因此,CSW可明显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和温度敏感性,但对沥青低温性能稍微不利,若将其与SBS进行复合改性,可保证沥青的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晶须 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温度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材料典型力学参数的不确定度评定试验研究
2
作者 唐利民 龚贵恩 彭守波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40-4253,共14页
为测试反映对象、仪器、方法、条件等对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取更加可靠、更加接近实际的路面材料力学参数代表值,本研究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理论,以水稳碎石以及AC-16C型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提出使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来代替标准差计算代表... 为测试反映对象、仪器、方法、条件等对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取更加可靠、更加接近实际的路面材料力学参数代表值,本研究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理论,以水稳碎石以及AC-16C型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提出使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来代替标准差计算代表值,确定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标准方差合成公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A类及B类不确定度评定,采用蒙特卡洛法(MCM)对评定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代替标准差计算代表值用于结构设计时更为保守,更能准确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理论获取的路面力学参数代表值,能够有效反映路面材料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路面结构力学计算和路面后期性能的不确定性;《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但对于非线性测量模型以及数学模型中具有强相关分量时所得结论误差较大;相比于MCM,GUM评定过程相对复杂且容易出错。本研究结果有望为准确评定路面材料典型力学参数代表值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在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稳碎石 沥青混合料 测量不确定度 力学参数代表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路面反射率和内部温度的室内测试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俊 周政 +2 位作者 孙志林 张军辉 王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9-166,共8页
为准确评价彩色路面材料的反射性能,以双辐射传感器为基础,测试了室外路面反射率,分析了太阳入射强度、传感器高度、入射角度、测点周边环境对反射率测试结果的影响;针对反射率室外测试受环境影响显著的问题,开发了反射率和温度的室内... 为准确评价彩色路面材料的反射性能,以双辐射传感器为基础,测试了室外路面反射率,分析了太阳入射强度、传感器高度、入射角度、测点周边环境对反射率测试结果的影响;针对反射率室外测试受环境影响显著的问题,开发了反射率和温度的室内测试系统,对6种常见颜色路面材料的反射率和内部温度进行了测试,并与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太阳入射强度、入射角度对路面反射率室外测试影响极大,强度越大、入射角度越大,反射率测试结果越大;红、黄、蓝、绿4种彩色路面材料的反射率为20%~25%,高于开级配沥青混合料5.8%、密级配沥青混合料5.4%、多孔水泥混凝土16%,略低于密实水泥混凝土32%的反射率;相同辐射条件下,彩色路面材料内部温度普遍低于沥青混合料和多孔水泥混凝土,绿色路面材料具有最佳的降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彩色路面 太阳辐射 室内测试 反射率 内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与高模量外掺剂复合增强沥青混合料性能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朝晖 朱国虎 +3 位作者 柳力 李文博 杨程程 傅顺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47-2155,共9页
为优化玄武岩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改善其路用性能,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玄武岩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利用马歇尔试验、浸水汉堡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对优化后的玄武岩纤... 为优化玄武岩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改善其路用性能,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玄武岩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利用马歇尔试验、浸水汉堡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对优化后的玄武岩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分析,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沥青混合料破坏断面的微观形貌进行试验观测,尝试揭示玄武岩纤维与高模量外掺剂的复合增强机理。研究表明:利用响应曲面法得到玄武岩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比为0.44%高模量剂、0.45%玄武岩纤维和最佳油石比为4.98%;在最佳配比状态下进行路用性能试验,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均有较大提升;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到玄武岩纤维在高模量剂作用下能起到较好的加筋及分散应力的作用,且最佳配合比状态下的玄武岩纤维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中分布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玄武岩纤维 高模量改性剂 响应曲面法 路用性能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超薄罩面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雪连 杨乐 邢欣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11-4216,共6页
为保证超薄罩面在达到预防性养护目的同时又具有降温功效,通过在胶结料中掺入水性环氧树脂和在集料中掺入氧化铁红,并用耐磨性更好的金刚砂替代细集料,制备彩色超薄罩面。通过降温试验确定水性环氧树脂和氧化铁红掺量;根据湿轮磨耗试验... 为保证超薄罩面在达到预防性养护目的同时又具有降温功效,通过在胶结料中掺入水性环氧树脂和在集料中掺入氧化铁红,并用耐磨性更好的金刚砂替代细集料,制备彩色超薄罩面。通过降温试验确定水性环氧树脂和氧化铁红掺量;根据湿轮磨耗试验和负荷轮粘附砂试验确定最佳胶结料用量;并通过室外降温试验和路用性能试验综合评价彩色超薄罩面的性能。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树脂可以降低路面温度,水性环氧树脂也可以降低磨耗值和粘附砂量,氧化铁红可以增大降温幅度,三者的最佳掺量依次为40%,6.5%和3%。另外,水性环氧树脂能提高彩色超薄罩面的路用性能,但氧化铁红则略有不利影响。总之,彩色超薄罩面可以降温、密水并提高路用性能,可用于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超薄罩面 配合比设计 降温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布模型的玄武岩纤维参数对沥青混合料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程程 刘朝晖 +2 位作者 柳力 李盛 范萌萌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19,共6页
针对玄武岩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空间分布状态,利用MATLAB、AutoCAD和ABAQUS等软件,建立了玄武岩纤维在沥青混合料内的分布模型,研究了不同纤维空间分布状态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基于空间随机分布模型,分析了不同纤维掺量和长径比... 针对玄武岩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空间分布状态,利用MATLAB、AutoCAD和ABAQUS等软件,建立了玄武岩纤维在沥青混合料内的分布模型,研究了不同纤维空间分布状态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基于空间随机分布模型,分析了不同纤维掺量和长径比对沥青混合料弯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和纤维长径比的增大,沥青混合料层底最大弯拉应力呈减小趋势,即沥青混合料抗弯拉性能越好,考虑经济性和实际施工情况,得到0.3%掺量和纤维长径比为35(纤维长度为6mm)时,纤维加筋效果最佳。研究成果对玄武岩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合理掺量和长径比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玄武岩纤维 抗弯拉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