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声发射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动态损伤研究
1
作者 魏天宇 刘鑫 +2 位作者 杨大海 任赟昊 叶雨霞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6-543,共8页
为进一步探究再生粗骨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可持续应用,本文采用巴西圆盘劈拉试验和声发射技术,研究了动态荷载下钢纤维体积分数(0%、0.5%、1.0%、1.5%)、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30%、50%、100%)和加载速率(0.02、0.20、2.00 mm/s)对钢纤维... 为进一步探究再生粗骨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可持续应用,本文采用巴西圆盘劈拉试验和声发射技术,研究了动态荷载下钢纤维体积分数(0%、0.5%、1.0%、1.5%)、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30%、50%、100%)和加载速率(0.02、0.20、2.00 mm/s)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内部损伤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会降低再生混凝土的动态劈拉强度,而掺入1.0%和1.5%钢纤维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这种负面影响,还能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吸能能力;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动态劈拉强度增幅最大可达17%。此外,利用上升角和平均频率的变化来反映混凝土的动态裂纹形态演变过程,发现剪切裂纹数量占比随加载速率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巴西圆盘劈拉试验 损伤演化 力学性能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UHPC-NC螺栓连接组合梁负弯矩区抗弯试验研究
2
作者 杨大海 汪志甜 +1 位作者 王倩 史俊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为改善装配式钢-混组合梁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问题,以某装配式双工字钢-混组合梁桥为背景,提出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普通混凝土(NC)螺栓连接组合梁,并对其抗弯性能进行研究。按缩尺比1∶5设计并制作1根钢-NC栓钉连接组合梁试件(... 为改善装配式钢-混组合梁墩顶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问题,以某装配式双工字钢-混组合梁桥为背景,提出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普通混凝土(NC)螺栓连接组合梁,并对其抗弯性能进行研究。按缩尺比1∶5设计并制作1根钢-NC栓钉连接组合梁试件(试件P-1)和1根钢-UHPC-NC螺栓连接组合梁试件(试件P-2),开展试验梁在负弯矩作用下的静力试验,对其裂缝特征、开裂荷载、钢-混界面滑移、极限承载力等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试验梁有限元模型,分析螺栓连接度、预紧力和UHPC层厚度对钢-UHPC-NC螺栓连接组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件P-1相比,试件P-2的开裂荷载提高了40%,最大裂缝宽度降低了71%,梁端钢-混界面滑移提高了约56.6%;高强度螺栓及UHPC-NC叠合桥面板的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钢-混组合梁的抗裂性能,但对钢-混组合梁极限承载力性能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当抗剪连接度大于1时,螺栓连接度对钢-混组合梁的刚度、极限承载力及开裂荷载的影响较小,螺栓预紧力对钢-混组合梁极限承载力无明显影响,提高UHPC层厚度可提高钢-混组合梁的各项性能,但成本较高。建议UHPC层厚度取为桥面板厚度的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混组合梁 螺栓连接 负弯矩 裂缝 钢-混界面滑移 极限承载力 抗弯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场特长公路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姜同虎 沈洪波 汪光裕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34-339,共6页
新场隧道为特长公路隧道,采用单向坡,左、右线需风量差异明显。针对新场隧道右线通风负荷过大的情况,提出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即增设横向换气风道,将左、右线隧道形成网络通风系统,利用左线中富余的新鲜风稀释右线中的污染空气,使左、... 新场隧道为特长公路隧道,采用单向坡,左、右线需风量差异明显。针对新场隧道右线通风负荷过大的情况,提出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即增设横向换气风道,将左、右线隧道形成网络通风系统,利用左线中富余的新鲜风稀释右线中的污染空气,使左、右线隧道内空气质量均满足规范标准。根据新场隧道工程情况,通过方案比选,对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研究,并对新场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进行设计。结果表明:新场隧道采用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可以在保证隧道内通风需求的前提下,取消斜竖井以及地下风机房等设施的设置,以较小的初期投资和后期运营管理费用,完善通风系统功能并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公路隧道 双洞互补式通风 横向换气风道 通风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梁试验下的预制T梁起拱度分析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志甜 孙大定 +2 位作者 周小伍 史俊 孙厚超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220,共9页
为解决预制T梁在生产过程中起拱度精度控制不足的问题,使用百分表对T梁张拉期的起拱度进行全周期监测,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预制T梁构件在张拉期增长的起拱度理论值,将监测数据与理论进行相互验证,然后根据预制T梁构件在张拉期、灌浆期和... 为解决预制T梁在生产过程中起拱度精度控制不足的问题,使用百分表对T梁张拉期的起拱度进行全周期监测,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预制T梁构件在张拉期增长的起拱度理论值,将监测数据与理论进行相互验证,然后根据预制T梁构件在张拉期、灌浆期和存梁期过程中起拱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预制T梁起拱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张拉期T梁起拱度的监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2)张拉期张拉控制应力的设置过高以及在存梁期未采用有效的隔温措施会较大地影响预制T梁起拱度的精确控制。研究结果为预制T梁起拱度精确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T梁 预应力张拉 起拱度 全周期监测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槽结构装配式桥墩足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吴平平 周小伍 +1 位作者 汪志甜 刘志权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80,共5页
为研究插槽结构高强度装配式桥墩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可靠性,制作2个桥墩足尺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结合Ucfyber专业抗震软件,分析该桥墩结构受震时的破坏形式、刚度、承载能力及延性系数。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插槽结构装配式桥... 为研究插槽结构高强度装配式桥墩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可靠性,制作2个桥墩足尺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结合Ucfyber专业抗震软件,分析该桥墩结构受震时的破坏形式、刚度、承载能力及延性系数。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插槽结构装配式桥墩承台位置以上80 cm高度范围内的墩柱为主要破坏区,150 cm高度范围内的墩柱为主要开裂区域,结构呈现塑性破坏特征。插槽结构并未破坏,说明其可以有效传递荷载。在拟静力加载过程中桥墩结构刚度持续降低,在破坏过程中有明显的屈服阶段,承载力随施加水平位移加大而缓慢下降。该插槽结构装配式桥墩承载能力和延性系数理论值及试验值均满足规范设计要求,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桥墩 高强度 插槽结构 足尺模型 拟静力试验 力学性能 抗震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工字钢-混凝土板组合梁桥车桥耦合振动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胜斌 吴肖波 +1 位作者 唐国喜 柴小鹏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3,共6页
双工字钢-混凝土板组合梁桥自重轻,车辆质量与主梁模态质量之比可达到1/10,可能出现过大的动力响应导致行车舒适性差,危及行车安全。为了研究该类桥车桥耦合振动机理及影响因素,对某在建的单跨35m四跨一联的双工字钢-混凝土板组合梁桥... 双工字钢-混凝土板组合梁桥自重轻,车辆质量与主梁模态质量之比可达到1/10,可能出现过大的动力响应导致行车舒适性差,危及行车安全。为了研究该类桥车桥耦合振动机理及影响因素,对某在建的单跨35m四跨一联的双工字钢-混凝土板组合梁桥进行动力特性分析、车桥耦合振动数值模拟及行车动力响应测试。结果表明:该类桥前4阶固有频率较为接近,在不同载重和车速下可能会发生多个频率的振动,车辆过桥的附加惯性质量使结构的振动频率有所降低;试验车过桥的速度和加速度评估该桥舒适性较好;车辆载重与车速对冲击系数的影响复杂,无明显规律,路面等级越好和阻尼比越大,冲击系数越小,对桥面进行平整度处理和增加结构阻尼是降低振幅和车辆冲击效应及提高舒适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桥 车桥耦合振动 测试 数值模拟 冲击系数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桥梁典型长期变形对列车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龙 徐昕宇 梁长海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7-111,共5页
梁体徐变与桥墩沉降是高速铁路桥梁两种典型长期变形,为探讨其联合作用对列车响应的影响,以高铁32 m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车-桥系统耦合振动模型,开展徐变作用、徐变与桥墩沉降联合作用对桥上车辆动力响应分析,对比单墩... 梁体徐变与桥墩沉降是高速铁路桥梁两种典型长期变形,为探讨其联合作用对列车响应的影响,以高铁32 m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车-桥系统耦合振动模型,开展徐变作用、徐变与桥墩沉降联合作用对桥上车辆动力响应分析,对比单墩沉降、相邻双墩沉降和相邻三墩沉降3种沉降类型对列车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桥梁考虑徐变时,车辆竖向加速度较不考虑徐变工况增大6.8%;考虑徐变与桥墩沉降联合作用,随着桥墩沉降量增大,车辆竖向加速度均明显增大,当单墩、相邻双墩和相邻三墩沉降达50 mm时,车辆竖向加速度较仅考虑徐变时分别增大76.8%、62.7%和33.8%;考虑5 mm徐变上拱,当单墩沉降量为30 mm,或当相邻双墩、三墩沉降量为40 mm,车辆竖向加速度超过规范1.3 m/s^(2)的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梁 徐变 桥墩沉降 车-桥耦合振动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拱隧道改扩建方案探讨与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雷 王飞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46-354,共9页
以安徽省内某高速公路中双向4车道连拱隧道改扩建项目为依托,提出了10种连拱隧道改建方案,并从行车安全性、对既有工程的充分利用、交通组织易于识别等多角度对方案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定性分析结果选出3种较优方案,对3种较优方案从工程... 以安徽省内某高速公路中双向4车道连拱隧道改扩建项目为依托,提出了10种连拱隧道改建方案,并从行车安全性、对既有工程的充分利用、交通组织易于识别等多角度对方案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定性分析结果选出3种较优方案,对3种较优方案从工程造价、施工难度、占压矿产等方面进行定量比选分析,并对隧道原位扩挖2种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模分析,通过模拟结果得出:1)大断面隧道改扩建中采取较强的支护可有效控制隧道变形;2)方案1和方案2施工引起隧道位移和应力均可控,2种最大轴力值相差不大,但方案2位移控制效果更好;3)大跨度隧道在改扩建或新建过程中,需注意隧道拱顶沉降和拱底隆起,其中拱底隆起问题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改扩建方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悬索桥时域颤振有限元精细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长青 张志田 +1 位作者 王林凯 罗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7,共7页
为准确揭示大跨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能,采用了平均风荷载与气动自激力一体化的气动力模型,并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实现了桥梁的时域颤振分析,评估了平均风效应、几何非线性以及时域计算采取的时间步长对桥梁颤振及后颤振性能的影响。基于... 为准确揭示大跨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能,采用了平均风荷载与气动自激力一体化的气动力模型,并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实现了桥梁的时域颤振分析,评估了平均风效应、几何非线性以及时域计算采取的时间步长对桥梁颤振及后颤振性能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思路,针对某大跨悬索桥的节段模型与全桥模型分别进行了时域颤振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平均风效应会对桥梁的颤振稳定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忽略主梁的平均升力与升力矩将会高估桥梁的颤振稳定性能;主梁的平均阻力促使结构运动的振幅在起始的一段时间内有所增大,但最终逐渐衰减至零;时域计算设置的时间步长不宜偏大,较大的时间步长将使桥梁的颤振临界风速明显偏大;几何非线性效应对桥梁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甚微,但会显著影响桥梁颤振后结构的运动状态,即考虑非线性效应后桥梁的颤振最终演变成限幅的软颤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颤振 自激力 时域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