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混合料生产阶段碳排放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王春红 张玉斌 +2 位作者 任园 邓欣然 索智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调研了安徽省六安市A、B两座拌合站夏冬两季4种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阶段碳排放当量的影响权重,根据权重大小确定模型建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指标,构建基于实测数据的碳... 调研了安徽省六安市A、B两座拌合站夏冬两季4种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阶段碳排放当量的影响权重,根据权重大小确定模型建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指标,构建基于实测数据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碳排放模型计算结果介于传统的理论计算法和定额计算法之间,符合现有的计算规律,具有较高的测算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计算模型 层次分析法 沥青拌合站 实测值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增强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的弯曲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玉斌 鲍世辉 张聪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55-1962,共8页
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UHPPC)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载道路铺装材料,但韧性不足是UHPPC重载铺装易于开裂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引入碳酸钙晶须、聚乙烯醇(PVA)纤维和聚乙烯(PE)纤维,制备了新型混杂纤维增强UHPPC材料,研究了其... 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UHPPC)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载道路铺装材料,但韧性不足是UHPPC重载铺装易于开裂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引入碳酸钙晶须、聚乙烯醇(PVA)纤维和聚乙烯(PE)纤维,制备了新型混杂纤维增强UHPPC材料,研究了其抗压强度、透水能力和弯曲性能。研究发现,添加PVA纤维或PE纤维均能够提高UHPPC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极限挠度,且PVA纤维的提升效果优于PE纤维。与单掺PVA纤维或PE纤维相比,混杂使用碳酸钙晶须则进一步地提高了UHPPC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极限挠度,与PE纤维与碳酸钙晶须混杂相比,PVA纤维混杂碳酸钙晶须对UHPPC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极限挠度和裂缝开展模式的改善效果最佳。但是,添加PVA纤维或PE纤维均降低了UHPPC的透水系数,而引入碳酸钙晶须则进一步加剧了透水系数的降低效果,尤其是混杂使用PVA纤维和碳酸钙晶须,UHPPC透水系数的下降最为明显,但依然达到了1.05 mm/s,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 碳酸钙晶须 聚乙烯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弯曲性能 透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PT确定安徽省沿江丘陵平原黏性土层地基承载力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华宏 吴道祥 +3 位作者 叶磊 郭佳诚 孟祥龙 吴磊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62-1369,共8页
采用静力触探(cone penetration test,CPT)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时需要与地区经验相结合。文章搜集了安徽省沿江丘陵平原地区百余份工程勘察资料,计算了主要土层黏性土的比贯入阻力ps值的算术平均值、厚度加权平均值和最小平均值,分析了... 采用静力触探(cone penetration test,CPT)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时需要与地区经验相结合。文章搜集了安徽省沿江丘陵平原地区百余份工程勘察资料,计算了主要土层黏性土的比贯入阻力ps值的算术平均值、厚度加权平均值和最小平均值,分析了它们的统计学特征及其与承载力特征值的相关性,并逐一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3种平均值与承载力特征值均呈高度线性正相关;其中最小平均值与承载力特征值的相关性更为显著,它们的线性拟合回归方程效果最好,可作为利用CPT确定研究区黏性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公式。最后对某场地黏土层采用多种方法确定其承载力,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所提出的线性拟合经验公式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安全可靠,该公式可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CPT) 比贯入阻力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安徽沿江丘陵平原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触探估算安徽省淮北平原黏性土物理力学指标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道祥 郭佳诚 +2 位作者 叶磊 赵华宏 吴磊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49-1655,共7页
文章将地区经验与静力触探(cone penetration test,CPT)方法相结合,估算土层物理力学指标,通过收集整理安徽省淮北平原200余份工程勘察资料,统计计算淮北平原地区黏性土比贯入阻力p_(s)值的算术平均值、厚度加权平均值和最小平均值,分析... 文章将地区经验与静力触探(cone penetration test,CPT)方法相结合,估算土层物理力学指标,通过收集整理安徽省淮北平原200余份工程勘察资料,统计计算淮北平原地区黏性土比贯入阻力p_(s)值的算术平均值、厚度加权平均值和最小平均值,分析p_(s)值3种统计平均值和各常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学特征和相关性,并逐一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p_(s)值3种统计平均值的统计学特征无显著差异,而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学特征各异,导致p_(s)值统计平均值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拟合回归效果差异明显;除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等少量指标外,p_(s)值的3种统计平均值与各常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具有高度相关性,回归拟合效果良好;p_(s)值最小平均值与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相关性最高,回归拟合效果最优。经检验并与相关规范对比,建议淮北平原黏性土可采用p_(s)值最小平均值按文中建立的回归方程确定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给出采用p_(s)值最小平均值划分黏性土稠度状态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CPT) 比贯入阻力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安徽淮北平原 黏性土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力触探估算粉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道祥 郭佳诚 +2 位作者 叶磊 赵华宏 吴磊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2-977,996,共7页
针对粉土类取样和制样难度较大的土层,文章利用静力触探(cone penetration test,CPT)比贯入阻力ps数据,结合地区经验确定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收集整理安徽省淮北平原200余份工程勘察资料,统计计算淮北平原地区粉土ps值的算术平均... 针对粉土类取样和制样难度较大的土层,文章利用静力触探(cone penetration test,CPT)比贯入阻力ps数据,结合地区经验确定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收集整理安徽省淮北平原200余份工程勘察资料,统计计算淮北平原地区粉土ps值的算术平均值、厚度加权平均值和最小平均值,分析ps值3种统计平均值与各常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学特征和相关性,并逐一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安徽淮北平原粉土ps值3种统计平均值的统计学特征无显著差异,而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学特征各异;相应地,3种统计平均值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拟合回归效果也差异明显;除含水率等含水状态指标外,3种统计平均值与其余各常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具有高度相关性,回归拟合效果良好;ps值最小平均值与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相关性最高,回归拟合效果最优。经显著性检验后,文中建议对于淮北平原粉土,可采用比贯入阻力最小平均值,按照文中建立的回归方程确定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CPT) 比贯入阻力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粉土 安徽淮北平原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对Pb(Ⅱ)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玉斌 鲍世辉 张聪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031-8035,共5页
透水混凝土对水体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自身力学性能不足以及吸附效率偏低是限制其在更广泛地使用场景中发挥力学和环保功能的主要瓶颈。通过引入氧化石墨烯(GO),制备了GO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材料,研究了其对... 透水混凝土对水体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自身力学性能不足以及吸附效率偏低是限制其在更广泛地使用场景中发挥力学和环保功能的主要瓶颈。通过引入氧化石墨烯(GO),制备了GO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材料,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二价铅离子(Pb^(2+))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GO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在保证优异力学性能和透水能力的同时,能够对溶液中的Pb^(2+)具有95%以上的去除率。溶液pH值对GO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的吸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当pH值=4时其吸附效果最佳。GO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的吸附量随溶液中Pb^(2+)的浓度的提高而增大,但吸附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Pb^(2+)的初始浓度为50 mg/L时吸附率达到峰值。通过参数拟合分析发现,GO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对溶液中Pb^(2+)的吸附过程与Freundlich模型较为符合,可以采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GO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对Pb^(2+)的吸附等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超高性能透水混凝土 二价铅离子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触探估算安徽省沿江平原黏性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磊磊 吴道祥 +3 位作者 叶磊 郭佳诚 孟祥龙 赵华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21-1528,共8页
静力触探是确定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手段之一,但应与地区经验相结合。文章搜集了安徽省沿江丘陵平原地区百余份工程勘察资料,计算了主要土层黏性土的比贯入阻力ps的算术平均值、厚度加权平均值和最小平均值,分析了3种统计平均值和各... 静力触探是确定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手段之一,但应与地区经验相结合。文章搜集了安徽省沿江丘陵平原地区百余份工程勘察资料,计算了主要土层黏性土的比贯入阻力ps的算术平均值、厚度加权平均值和最小平均值,分析了3种统计平均值和各常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学特征及其相关性,并逐一进行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统计平均值的分布特征都非常接近,并无明显差异,而各常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分布特征各异,但各平均值与大多数的常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均显著相关;ps的最小平均值与常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间的拟合效果最好,且检验结果表明拟合回归方程显著,因此研究区黏性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可用ps的最小平均值按该文得到的经验公式确定。文章最后制定了根据ps值划分黏性土稠度状态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 比贯入阻力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安徽沿江丘陵平原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侧向卸荷试验研究及归一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挺 彭世龙 +1 位作者 曹广勇 张有桔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5-186,共12页
【目的】为探究膨胀性黏土在侧向卸荷应力路径下的应力-应变特性,【方法】以合肥地区典型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侧向卸荷应力路径三轴试验,分析了卸荷应力路径下合肥膨胀土的破坏形态、应力-应变特征和强度指标,并基于Kondner双曲线模... 【目的】为探究膨胀性黏土在侧向卸荷应力路径下的应力-应变特性,【方法】以合肥地区典型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侧向卸荷应力路径三轴试验,分析了卸荷应力路径下合肥膨胀土的破坏形态、应力-应变特征和强度指标,并基于Kondner双曲线模型,获得了膨胀土卸荷模型参数,对其卸荷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归一化分析,建立了其归一化方程。【结果】结果显示:在侧向卸荷路径下,膨胀土在不同围压下呈现出剪切、鼓胀劈裂和鼓胀3种破坏形态;膨胀土卸荷应力路径下应力—应变曲线呈双曲线型,为典型应变硬化型土;卸荷路径下膨胀土的黏聚力c=68.4 kPa,明显小于常规加载黏聚力c=101.7 kPa。基于Kondner双曲线模型,建立了以幂因子σ0.466为归一化因子的膨胀土卸荷归一化经验方程,通过试验验证,该归一化经验方程对合肥地区典型膨胀土卸载应力-应变拟合度达到99%以上,【结论】采用该模型预测合肥地区典型膨胀土在卸荷路径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较为理想。研究结果可为合肥地区典型膨胀土的卸荷工程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应力-应变特性 侧向卸荷 归一化因子 经验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