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居民安全感改善的城市警务改革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公安部公安发展战略研究所城市警务研究中心东北分中心课题组 雷小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17,共13页
提升城市居民安全感是警务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由公共场所安全感、居住区安全感、学校单位安全感、警民关系、警务满意度、警察形象树立等六个量表构成的问卷调查发现,警务工作评价对居民安全感具有正向影响;警察形象树立对公共... 提升城市居民安全感是警务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由公共场所安全感、居住区安全感、学校单位安全感、警民关系、警务满意度、警察形象树立等六个量表构成的问卷调查发现,警务工作评价对居民安全感具有正向影响;警察形象树立对公共场所安全感、居住区安全感和学校单位安全感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警务满意度,警察形象树立对警务满意度的影响也显著于警民关系,而警民关系的影响最小;居民的学校单位安全感高居第一,居住区安全感次之,公共场所安全感最低;其他安全因素直接负向影响居民治安安全感及警务工作评价。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运行城市警务系统和提升城市警务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安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安全感 城市警务改革 警务能力 警务满意度 警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功能及其实现——基于“枫桥经验”的调查和思考 被引量:27
2
作者 姬艳涛 杨昌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8-126,共9页
当前,我国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践行面临着法治权威缺失、法治弥合功能弱化、法治整合作用式微以及法治福利增量不足等现实困境。作为法治"双向建构"下的民间动力,社会组织在法治精神培育、基层矛盾化解、社会共识凝聚、公共服务... 当前,我国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践行面临着法治权威缺失、法治弥合功能弱化、法治整合作用式微以及法治福利增量不足等现实困境。作为法治"双向建构"下的民间动力,社会组织在法治精神培育、基层矛盾化解、社会共识凝聚、公共服务创新、政治生活社会化以及法治秩序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成为实现共建共享法治蓝图的"第三种力量"。籍此,基层政府应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空间,社会组织则应在提高自身代表、动员、自治等能力的过程中加强对法治国家建构的均衡反思和互动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法治化 社会组织 法治功能 共建共治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数据分析的长江公共安全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宁 姜峰 +2 位作者 王大为 陈鹏 张青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50,共6页
[目的/意义]长江流域安全关系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安全稳定,对其公共安全事件的预测效度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尚缺乏较好的预测技术与方法。[方法/过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是风险评估和警务预测中的一个热点技术,可以提炼数据并应用于事件... [目的/意义]长江流域安全关系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安全稳定,对其公共安全事件的预测效度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尚缺乏较好的预测技术与方法。[方法/过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是风险评估和警务预测中的一个热点技术,可以提炼数据并应用于事件描述、聚类关联以及评估预测等。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构建犯罪热点分析、邻近重复分析和风险地形建模混合模型,综合运用ArcGIS、RTMDx等空间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建模,对长江流域苏锡段公共安全事件进行预测。[结果/结论]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可综合研判可能影响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发展、转移和变化的相关因素,对未来潜在公共安全事件的分布、结构和趋势等作出评估与预测。研究结果发现:犯罪热点分析、邻近重复分析、风险地形建模混合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模型准确预测了91%的长江公共安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务预测 风险评估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长江公共安全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治安治理体系构建路径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昌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60-61,共2页
构建新型社会治安治理体系,就必须在体制层面整合自治、法治、共治的优势,在操作层面以社区为基础组建秩序发展平台,以警力为骨干组建要素控制平台,以信息为载体组建动态共享平台。
关键词 社会治安 社会治理 制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派出所职能转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
5
作者 金蓉 张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61,共6页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乡镇派出所的职能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必须从职能定位、职能重心、职能行使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乡镇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在乡镇一级的派出机构,代表国家警察权力在乡镇场域的延伸,因而在国家治理实践中应突出乡镇...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乡镇派出所的职能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必须从职能定位、职能重心、职能行使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乡镇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在乡镇一级的派出机构,代表国家警察权力在乡镇场域的延伸,因而在国家治理实践中应突出乡镇派出所职能的基础性、社会性和公共性,实现由战斗实体、打击导向、单方控制向基础防范、公共服务、多方共治转变。为适应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应遵循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治理机制三条路径来实现乡镇派出所的职能转变,具体说来,应打破上下职责同构,明确内外权责配置,形成上下、内外间职责衔接有序、沟通顺畅的格局,构建目标明确、高效运行的职责体系;应廓清乡镇派出所与市场、社会的边界,明晰核心职能,分流冗余职能;应强化自身公共权威形象,增强自身的公共服务功能,从而夯实乡镇善治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乡镇派出所 机构改革 职能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