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新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1期133-138,共6页
设计了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今后发展的总体技术框架,集成应用了标准化、数据采集、加密存贮、MQ中间件、请求访问服务、数据库检索、无线移动等技术,建立全国公安交通管理数据的分级传输和存贮平台,开发综合性的公安交通管理信息查询系... 设计了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今后发展的总体技术框架,集成应用了标准化、数据采集、加密存贮、MQ中间件、请求访问服务、数据库检索、无线移动等技术,建立全国公安交通管理数据的分级传输和存贮平台,开发综合性的公安交通管理信息查询系统.可解决目前系统功能单一、信息无法共享的"瓶颈"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的网上漫游和查询.能够为路面巡逻执法实时提供机动车、驾驶人的相关取证信息,并满足其他警种、不同行业对交通管理综合信息的共享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管理 信息系统 集成技术 信息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事故智能定责深度学习集成方法研究
2
作者 黄钢 高岩 +1 位作者 赵冬 寿任祯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7,共9页
为研究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智能认定方法,将双方当事人责任结果划分为全责-无责、主责-次责、同等-同等、次责-主责、无责-全责。在基于特征分析和特征工程筛选训练样本特征的基础上,深度离散并独热编码事故特征,结合线性模型和深度... 为研究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智能认定方法,将双方当事人责任结果划分为全责-无责、主责-次责、同等-同等、次责-主责、无责-全责。在基于特征分析和特征工程筛选训练样本特征的基础上,深度离散并独热编码事故特征,结合线性模型和深度神经网络,训练交通事故智能定责深度学习集成模型;对模型的网络结构和超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复杂网络结构下的交通事故责任智能认定模型;基于历史交通事故交叉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深度学习集成方法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准确率有明显提升,对于全责-无责和无责-全责类事故,模型准确率达到0.91,其他认定结果的准确率达到0.78;深度学习集成方法对比传统机器学习准确率提高30%以上,对比单一全连接神经网络准确率提高8%以上。深度学习集成方法对交通事故智能定责的边界确定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智能定责 深度学习 交通事故 集成算法 动态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事故再现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志强 汪澎 +2 位作者 张建华 汪旸 龚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6-20,共5页
道路交通事故再现不仅是交通事故责任鉴定和原因分析的重要方法,也是交通事故防治的重要内容。在详细介绍国内外事故再现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事故再现系统开发中事故现场数据采集技术、碰撞前后速度估算的技术、碰撞过程进... 道路交通事故再现不仅是交通事故责任鉴定和原因分析的重要方法,也是交通事故防治的重要内容。在详细介绍国内外事故再现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事故再现系统开发中事故现场数据采集技术、碰撞前后速度估算的技术、碰撞过程进行模拟的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方向,进而达到完善交通事故模拟再现的目的。最后指出我国交通事故再现技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 计算机仿真 事故再现 数据采集 速度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模型的雾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志强 王玲 +1 位作者 张爱红 倪捷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9,共7页
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的研究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改善交通安全状况的理论基础。针对雾霾天气高速公路事故频发的现状,分析了雾霾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系统的特点及事故特征,并结合济南市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资料,利用贝叶斯网定性和定量... 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的研究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改善交通安全状况的理论基础。针对雾霾天气高速公路事故频发的现状,分析了雾霾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系统的特点及事故特征,并结合济南市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资料,利用贝叶斯网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特点,建立分析雾霾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的贝叶斯模型,得出"当车速和雾霾等级同时增加时,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几乎以平方的概率增加"的结论,为驾驶员及交通管理部门预防雾霾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高速公路 事故发生机理 贝叶斯网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基本框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龚标 赵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9-24,共6页
在分析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所要求的制定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重要性,以及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指导意义... 在分析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所要求的制定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重要性,以及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发达国家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框架结构和规划内容;从宏观的角度提出我国交通安全规划定位的高起点要求;探讨了规划的基本框架结构———规划的实施目标、战略重点和政策保障措施及其相互关系;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非单一性的实施目标;给出了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完成应优先考虑的战略重点以及国家政策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交通安全 规划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机-环境因素的未来交通事故风险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袁泉 高岩 裘晨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6-574,共9页
基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调研自动驾驶车辆和中国交通事故形态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人、车、路因素的变化,推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交通事故形态场景。关注探究最近发生的自动驾驶车辆事故案例。未来新的影响因素比如多种自动驾驶车... 基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调研自动驾驶车辆和中国交通事故形态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人、车、路因素的变化,推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交通事故形态场景。关注探究最近发生的自动驾驶车辆事故案例。未来新的影响因素比如多种自动驾驶车辆与有人驾驶车辆共存、人机驾驶行为切换、智能交通系统的信息安全性问题等,都可能引发事故。其中,人的因素和环境影响依然重要;弱势道路使用者是自动驾驶车辆的重点避撞对象。对相关的法规制定、事故预防和处理的应对措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车辆 人-机-环境因素 交通事故 智能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25
7
作者 高岩 董宪元 田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为了分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提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综合管理对策,采用对比分析法,研判当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统计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规律,提出基于"6E"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系统管理对策。以1994~2013年期间的高速公路交通... 为了分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提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综合管理对策,采用对比分析法,研判当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统计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规律,提出基于"6E"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系统管理对策。以1994~2013年期间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事故率、致死率、重大事故起数等作为评价指标,对比交通事故总量和不同等级公路事故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从交通安全执法管理的角度,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形态、肇事车辆类型、事故原因、肇事驾驶人驾龄等进行了特征分析,在立法、教育、工程、执法、急救、评价6个方面,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化对策,为进一步认识当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完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安全 现状分析 “6E”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权重MPC的AEB-P控制策略研究
8
作者 陆颖 陈烨 +2 位作者 杨鹏 树爱兵 柏军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1-350,共10页
为进一步优化面向行人的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P)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驾驶舒适性和行人损伤风险的AEB-P分层控制策略。针对C-NCAP的AEB-P评价标准,设计了考虑制动时驾驶员舒适感的制动安全距离模型;通过引入模糊规则综合考... 为进一步优化面向行人的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P)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驾驶舒适性和行人损伤风险的AEB-P分层控制策略。针对C-NCAP的AEB-P评价标准,设计了考虑制动时驾驶员舒适感的制动安全距离模型;通过引入模糊规则综合考虑行人损伤风险和场景工况得到权重系数调整策略,并基于此设计自适应权重系数MPC上层控制器,采用PID下层控制器对自车实际减速度进行修正;建立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并通过CarSim与Matlab/Simulink搭建测试场景和控制算法,通过硬件在环实验对本文方法和固定TTC阈值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算法能够在93.75%的测试工况中有效避撞,而固定TTC阈值算法避障成功率仅有43.75%。相较于传统控制策略,该方法能使自车和前方行人保持较稳定的最小间距,鲁棒性更好,可为AEB-P控制理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自动紧急制动 模型预测控制 行人损伤 行人避撞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无车道划分异质交通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达 苏刚 吴丹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100,共7页
考虑当前针对无车道划分时的交通流特性研究较少,而且没有考虑车辆类型的异质性,因此本文基于社会力模型提出了一个无车道划分异质交通流模型.利用仿真软件Matlab搭建仿真平台,分析所建立模型的特性,以及道路条件、大车比例对交通流的影... 考虑当前针对无车道划分时的交通流特性研究较少,而且没有考虑车辆类型的异质性,因此本文基于社会力模型提出了一个无车道划分异质交通流模型.利用仿真软件Matlab搭建仿真平台,分析所建立模型的特性,以及道路条件、大车比例对交通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交通流模型能有效地模拟无车道划分情况下的异质交通流特征.在无车道划分时,道路通行能力和平均速度会随着道路宽度减小而减小,当道路宽度小于7 m时,通行能力会急剧下降.当交通流密度比较低时,增加大车比例对道路通行能力和平均速度影响很小;当交通流密度比较高时,大车比例的增加会降低道路通行能力,但交通流会变得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无车道划分 社会力 遗传算法 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交通监控车辆检测算法 被引量:22
10
作者 周飞 郭杜杜 +4 位作者 王洋 王庆庆 秦音 杨卓敏 贺海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20,共11页
针对目前复杂交通监控场景下车辆检测精度不足、检测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模型的轻量级车辆检测算法。采用FasterNet替换YOLOv8的骨干特征提取网络,减少了冗余计算和内存访问,提高了模型的检测精度和推理速度;在Backbone和N... 针对目前复杂交通监控场景下车辆检测精度不足、检测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模型的轻量级车辆检测算法。采用FasterNet替换YOLOv8的骨干特征提取网络,减少了冗余计算和内存访问,提高了模型的检测精度和推理速度;在Backbone和Neck部分添加SimAM注意力模块,在不增加原始网络参数的同时增强了目标车辆的重要特征,提高了模型的特征融合能力;针对密集车流下小尺寸车辆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添加小目标检测头,更好地捕获小尺寸车辆的特征和上下文信息;使用可自适应调整权重系数的Wise-IoU作为改进模型的损失函数,提升了边界框的回归性能和检测的鲁棒性。在UA-DETRAC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原模型,改进方法在交通监控系统中能够达到较好的检测精度和速度,mAP和FPS分别提高了3.06个百分点和3.36%,有效改善了复杂交通场景下小目标车辆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在精度和速度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检测 交通监控 YOLOv8 小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ETC交通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东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186,共5页
以建设节约型交通为发展目标,以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为原则,在充分考虑投资者、管理者与使用者意见的基础上将车辆运行速度、行车延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交通噪声污染,以及车辆尾气排放相结合构成ETC交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以建设节约型交通为发展目标,以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为原则,在充分考虑投资者、管理者与使用者意见的基础上将车辆运行速度、行车延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交通噪声污染,以及车辆尾气排放相结合构成ETC交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给出各评价指标的量化值.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不同交通流状态下ETC建设项目的交通效益进行超效率分析.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不仅给出了不同交通量条件下ETC建设项目的交通效益超效率量化值,而且将不同交通量所对应的效益值相对比,从而找出导致效益较低的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交通效益 DEA评价方法 不停车收费系统 指标体系 节约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密度聚类算法的交通事故地点聚类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黄钢 瞿伟斌 许卉莹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9-176,共8页
交通事故特征受地域分布影响显著,本文对交通事故特征进行优化聚类研究.基于2019年无锡市交通事故数据,调用开放地图接口地理编码解算事故地点经纬度,使用密度聚类算法对事故地点与事故原因进行密度聚类.传统的密度聚类算法依赖距离阈... 交通事故特征受地域分布影响显著,本文对交通事故特征进行优化聚类研究.基于2019年无锡市交通事故数据,调用开放地图接口地理编码解算事故地点经纬度,使用密度聚类算法对事故地点与事故原因进行密度聚类.传统的密度聚类算法依赖距离阈值和样本数阈值的准确输入,为解决这一局限,建立一种自适应搜索距离阈值和样本数阈值的密度聚类模型,并与原始聚类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算法在参数确定上更加智能,对簇的划分更加准确,对噪声点的识别更加合理.通过机器学习中轮廓系数计算方法计算模型得分,证明了该算法在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地理位置聚类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安全 地理编码 密度聚类 轮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托车头盔与摩托车交通事故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俞春俊 王长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80,共5页
我国近年来的摩托车死亡事故占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25%-28%。在我国摩托车使用比较普及的地区,摩托车交通事故数占到该地区交通事故总数的70%-80%,伤亡比例占到总数的50%以上,甚至更高。通过对摩托车交通事故伤亡人员的具体受伤部位分析... 我国近年来的摩托车死亡事故占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25%-28%。在我国摩托车使用比较普及的地区,摩托车交通事故数占到该地区交通事故总数的70%-80%,伤亡比例占到总数的50%以上,甚至更高。通过对摩托车交通事故伤亡人员的具体受伤部位分析,发现头部受伤致死的比例非常高,占到该类事故死亡总数75%以上,远远高于其他部位受伤致死率。摩托车驾乘人员头部受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摩托车驾驶乘人员头盔佩戴率低和佩戴的头盔质量差,对头部未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造成这一局面既有摩托车乘员头盔标准等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又有行业监管等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从摩托车头盔标准方面提出了几点修订建议,为规范头盔行业进行基础性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摩托车乘员头盔 标准 行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智能化在线快速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钢 李平凡 +1 位作者 高岩 孙川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02-2408,共7页
为提高智慧交管建设水平,提升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对交通事故中当事人责任智能快速划分进行研究。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计算全部特征与事故责任的相关系数,挑选出与事故责任划分高度相关的数据特征;基于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及挑选出... 为提高智慧交管建设水平,提升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对交通事故中当事人责任智能快速划分进行研究。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计算全部特征与事故责任的相关系数,挑选出与事故责任划分高度相关的数据特征;基于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及挑选出与事故责任划分明显相关的10个因素为评价指标,使用高效梯度提升决策树(XGBoost)算法对事故责任进行建模预测,结果相对准确,为78.9%,但存在模型对缺失样本分裂方向的处理能力有限及模型过拟合问题;通过参数优化和模型融合方法对XGBoost算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能有效地自动学习出缺失样本的分裂方向,模型融合对缺失值的处理率已提升至94.8%,处理率提升了50%,缺失样本的分裂方向通过模型融合基本全部得到有效学习,预测结果对比原始算法准确度提升至87.2%,交叉验证结果也表明该算法在交通事故责任智能认定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 机器学习 XGBoost 事故责任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行为的追尾避撞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志强 张春雷 +2 位作者 张爱红 倪捷 朱伟达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68-1073,1080,共7页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通过制动或换道来实现的追尾避撞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模拟驾驶仪采集驾驶员避免追尾碰撞的换道时机、制动强度、最大加速度变化率和反应时间,构建了驾驶员制动避撞行为和换道避撞行为模型;然后建立基于制动安全距离、碰...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通过制动或换道来实现的追尾避撞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模拟驾驶仪采集驾驶员避免追尾碰撞的换道时机、制动强度、最大加速度变化率和反应时间,构建了驾驶员制动避撞行为和换道避撞行为模型;然后建立基于制动安全距离、碰撞时间和换道安全距离的危险估计模型,实时计算行车发生追尾碰撞的危险等级并据此选取相应的主动避撞介入时机和方式;最后依据碰撞时间和结合前馈控制的线性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分别建立制动避撞策略和换道避撞策略。Matlab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避撞控制策略能通过自主换道或制动避免中低速跟车行驶时的追尾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避撞 模拟驾驶仪 驾驶员避撞行为 避撞控制策略 自主换道或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驾驶员疲劳监测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志勇 杨佩 +2 位作者 彭力 莫子兴 蔡岗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7-69 93,93,共4页
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疲劳驾驶是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客运司机驾驶疲劳的车辆行驶特性,首先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分析驾驶员不同状态下(疲劳、非疲劳)对车辆数据(速度、加速度、方向盘转角等)的影响程度,以此选择评断驾... 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疲劳驾驶是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客运司机驾驶疲劳的车辆行驶特性,首先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分析驾驶员不同状态下(疲劳、非疲劳)对车辆数据(速度、加速度、方向盘转角等)的影响程度,以此选择评断驾驶员疲劳状态的指标变量。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指标变量投入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疲劳检测模型,从而实现对驾驶车辆的行驶状态的监控,保障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检测模型准确率达91.67%,能较好地分析驾驶员的疲劳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 疲劳指标变量 BP神经网络 疲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优化的客车骨架轻量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龙江启 李毅 +1 位作者 俞平 周斯加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8-563,共6页
建立了某大型客车车身骨架FE模型,获取了自由模态参数以及静态弯曲和扭转工况下的刚度和强度特性。基于分析结果,对车身骨架结构形式进行了改进。利用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以客车薄壁梁厚度为设计变量,车身总体积和表征车身刚度的状态量... 建立了某大型客车车身骨架FE模型,获取了自由模态参数以及静态弯曲和扭转工况下的刚度和强度特性。基于分析结果,对车身骨架结构形式进行了改进。利用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以客车薄壁梁厚度为设计变量,车身总体积和表征车身刚度的状态量为响应的优化模型。通过对影响车身轻量化和力学性能指标构件的灵敏度分析,筛选了设计变量,重新建立了以车身骨架总体积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得到了轻量化效果明显的优化方案。最后对轻量化模型进行典型工况分析,与初始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骨架 轻量化 优化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估计OD矩阵的交通检测点的最优分布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晶 盛昭瀚 +2 位作者 何建敏 杨海 王长君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3-309,共7页
讨论了适于估计起迄点出行分布矩阵 ( OD矩阵 )的交通检测点的合理分布问题 .根据检测点应当满足的规则 ,建立了关于检测点分布的非线性规划模型 .在已知极点间转移概率的前提下 ,将检测点的分布问题描述成一个平均报酬 Markov决策过程 ... 讨论了适于估计起迄点出行分布矩阵 ( OD矩阵 )的交通检测点的合理分布问题 .根据检测点应当满足的规则 ,建立了关于检测点分布的非线性规划模型 .在已知极点间转移概率的前提下 ,将检测点的分布问题描述成一个平均报酬 Markov决策过程 ,并通过转化为一个等价的整数线性规划问题来求解 .最后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检测点 最优分布 OD矩阵 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隧道韵律型视觉环境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郑展骥 杜志刚 李平凡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00-1805,共6页
采用心理物理试验分析公路隧道内部视觉环境对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影响,将E-prime 2.0软件与仿真驾驶模拟器相结合,对驾驶员在隧道内长时间行车中的速度判断准确率及反应时间两个指标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标志标线构建公路隧道内韵律型标线... 采用心理物理试验分析公路隧道内部视觉环境对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影响,将E-prime 2.0软件与仿真驾驶模拟器相结合,对驾驶员在隧道内长时间行车中的速度判断准确率及反应时间两个指标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标志标线构建公路隧道内韵律型标线系统的改善措施,以改善隧道内视觉环境,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及Logistics拟合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公路隧道内韵律型标线系统能提升隧道内驾驶员的速度判断准确率3.33%~11.66%;2)普通公路隧道场景中,被试者反应时间与隧道内行车时间存在显著关系,公路隧道内韵律型标线系统的场景中,反应时间与隧道内的行车时间没有显著关系,能有效缓解视觉疲劳现象;3)被试者反应时间的增加同时受隧道内视觉环境与行车时间的影响。公路隧道内韵律型标线系统能有效提高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适用于行驶速度为80 km/h、大于1 333 m的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行车安全 反应时间 速度判断准确率 韵律型标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驾驶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与预防 被引量:27
20
作者 刘秀 王长君 何庆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8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疲劳驾驶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了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分析了疲劳形成机理,对我国2006年因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进行了疲劳事故特点分析,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疲劳驾驶交... 疲劳驾驶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了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分析了疲劳形成机理,对我国2006年因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进行了疲劳事故特点分析,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疲劳驾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 交通事故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