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邓小平文选》 加强宪法学研究——北京市宪法学研究会、公安大学法律系座谈会综述
1
作者 徐秀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71-73,共3页
1994年1月15日,北京市宪法学研究会、公安大学法律系在公安大学联合召开了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民主、法制、宪法思想的体会以及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如何加强宪法学理论研究为主题的座谈会.座谈会由肖蔚云会长主持。
关键词 宪法学 《邓小平文选》 公安大学 座谈会 宪法思想 法律系 研究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宪法秩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证主义立法价值的检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之后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薄振峰 张建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3,共3页
中国在立法价值的选择上体现出强烈的实证主义倾向。这种立法上的价值取向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法律作为维护秩序的手段而非自由与权利的保障。其形成既有历史根源也有现实原因。面对新的形势,我们需要法的精神上的转换,"以人为本"... 中国在立法价值的选择上体现出强烈的实证主义倾向。这种立法上的价值取向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法律作为维护秩序的手段而非自由与权利的保障。其形成既有历史根源也有现实原因。面对新的形势,我们需要法的精神上的转换,"以人为本"应成为法的根本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应坚持以人的自由为本、以人权为本,并且立法要坚持私法自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体系 实证主义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促进公安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学习江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笔谈
3
作者 阎俊杰 程胜军 +8 位作者 周英杰 宫志刚 田全华 汪勇 唐若雷 熊一新 王大为 郝宏奎 谢林 《公安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共9页
今年4月2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工作时,发表了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世纪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讲话”发表后,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和高等教育... 今年4月2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工作时,发表了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世纪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讲话”发表后,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和高等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了将学习“讲话”的活动推向深入,本刊编辑部邀请本校有关领导和多位专家、学者,就如何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促进公安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这一论题进行了笔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荣发展 公安社会科学 重要讲话 江泽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大对公安执法的监督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秀义 齐小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11,共3页
试论人大对公安执法的监督徐秀义,齐小力公安执法监督工作是我国公安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我国的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担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罚犯罪、服务四化的重要任务,而公安机关的职能是通过其执法活动体现... 试论人大对公安执法的监督徐秀义,齐小力公安执法监督工作是我国公安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我国的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担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罚犯罪、服务四化的重要任务,而公安机关的职能是通过其执法活动体现出来的,所以,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执法工作 安机关 公安执法监督 公安内部执法监督 执法活动 人大监督 代表大会 依法行政 执法检查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赃款赃物追缴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武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44-50,共7页
赃款赃物是违法犯罪分子的非法所得。在刑事诉讼中,它与罪犯的法律定性和法律地位具有紧密联系。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任何人都不能被确定有罪。因此与之有关涉嫌犯罪物品,在人民法院审理确认之前,不是法律意义的赃款赃物。与此相联系... 赃款赃物是违法犯罪分子的非法所得。在刑事诉讼中,它与罪犯的法律定性和法律地位具有紧密联系。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任何人都不能被确定有罪。因此与之有关涉嫌犯罪物品,在人民法院审理确认之前,不是法律意义的赃款赃物。与此相联系,刑事诉讼活动中必须注意区分赃款赃物的追缴和物证的扣押,两者在行为性质、目的意义、查处机关以及处理结果上均存在差异,不能混为一谈,相互替代。在追缴已流转赃款赃物时,则需要正确认识和执行民法上有关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注意将赃款与赃物区别对待,从而尊重和保护善意取得人的有关财产权利,合理平衡被害人和善意占有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证扣押 善意取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到法律:妇女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法律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国琴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7-69,共3页
理解法律框架内的妇女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必须从理解其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入手。此类诉讼一方面具有矫正民主政治中妇女未被充分代表的弊端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打破传统的性别不平等政治结构的作用。此种视角下的妇女权益保护公益诉讼的法... 理解法律框架内的妇女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必须从理解其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入手。此类诉讼一方面具有矫正民主政治中妇女未被充分代表的弊端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打破传统的性别不平等政治结构的作用。此种视角下的妇女权益保护公益诉讼的法律框架,显示出了与传统对抗型诉讼之间的重大差别。理解这些差别,对于思考中国语境下的妇女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护公益诉讼 民主政治 性别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魅”时代的法律信仰 被引量:2
7
作者 薄振峰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4-86,共3页
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日益世俗化和理性化。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说法,现代社会是一个日渐“祛魅”的社会。在这样的理性化的社会中,法律信仰的基础何在?作为人的信仰体系的构成部分,法律信仰源于人对其自身的信仰。它的价值在于确证... 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日益世俗化和理性化。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说法,现代社会是一个日渐“祛魅”的社会。在这样的理性化的社会中,法律信仰的基础何在?作为人的信仰体系的构成部分,法律信仰源于人对其自身的信仰。它的价值在于确证了人类对正义和秩序的追求和向往,从而构成整个社会生活终极意义的一部分;法律信仰也表征了法律作为人类的造物能够有效保障人类实现正义和秩序的价值理想,从而使人类从对神的信仰转向对人的信仰,实质上体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意蕴,对于缺乏法治传统的中国来说,建立人们对法律的神圣体验与对人生终极目的与意义的献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魅 理性化 法律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动物保护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应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99-103,共5页
近年来对动物保护的呼声日趋高涨。西方有思想家认为,生物圈中所有事物都应该拥有生存繁荣和自我实现的平等权利。我国则有学者提出赋予动物权利主体的地位。笔者不赞同“动物主体论”主张,并从环境伦理学、民法的基本理念、欧盟国家动... 近年来对动物保护的呼声日趋高涨。西方有思想家认为,生物圈中所有事物都应该拥有生存繁荣和自我实现的平等权利。我国则有学者提出赋予动物权利主体的地位。笔者不赞同“动物主体论”主张,并从环境伦理学、民法的基本理念、欧盟国家动物保护的立法、我国动物保护的立法现状与思考等四方面展开对动物保护的法律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保护 客体 法律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与公安法制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武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80-84,90,共6页
新时期加强和完善公安法制建设,尤其需要认真研究民法与公安法制的内在联系,这对于公安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民法与公安工作根本宗旨,民法与公安立法、公安执法和依法治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简要探讨。文章认为:公... 新时期加强和完善公安法制建设,尤其需要认真研究民法与公安法制的内在联系,这对于公安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民法与公安工作根本宗旨,民法与公安立法、公安执法和依法治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简要探讨。文章认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主要表现为为人民的民事权利服务;公安立法应当以“权力服从于权利,权力服务于权利” 为其根本出发点;公安执法和司法必须重视和认真适用民法规范;而依法治警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实现,则有赖于在全体民警和全社会中进一步加强和普及民法学习与民法教育,弘扬民法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公安法制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执法基本原则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文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34-37,共4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快,作为国家重要执法机关之一的公安机关将面临更加严峻和繁重的任务.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需要,更好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一个安定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快,作为国家重要执法机关之一的公安机关将面临更加严峻和繁重的任务.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需要,更好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一个安定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公安机关有较高的执法水平.但是,目前我国公安执法活动中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当然,公安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有多种渠道,但笔者认为,明确确立公安执法的基本原则,并将这些原则自觉地贯彻到公安执法行为中去,对于提高公安执法水平,减少执法行为中发生的失误和偏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为改革开放服务,将大有裨益.本文就公安执法基本原则问题提出一些拙见,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执法 基本原则 安机关 公安行政执法 执法行为 自由裁量权 执法权 执法原则 治安行政管理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提高公安执法水平的新路子——评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实行的主办警官办案责任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樊学勇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40-42,共3页
主办警官办案责任制构建了新的工作机制,利于提高公安执法水平;是在法律框架内对公安工作机制进行的有益探索;适应了公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可激发公安民警的责任感、荣誉感、权力动机的内心驱动效应,具有获得成功的心理... 主办警官办案责任制构建了新的工作机制,利于提高公安执法水平;是在法律框架内对公安工作机制进行的有益探索;适应了公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可激发公安民警的责任感、荣誉感、权力动机的内心驱动效应,具有获得成功的心理学基础;相关办法、细则的配套使该制度有了相当程度的可行性与完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执法 主办警官 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执法的概念和主体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秀义 盛南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21-23,共3页
公安执法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总的方面看,公安执法活动已基本步入正轨.但是,也不能忽视,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与公安法学界对公安执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无论其系统性、适用性、科学性、影响性存在不... 公安执法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总的方面看,公安执法活动已基本步入正轨.但是,也不能忽视,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与公安法学界对公安执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无论其系统性、适用性、科学性、影响性存在不足不无关系.为了优化公安执法活动,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将连续编发公安执法理论与实践的专题研究文幸,其主要内容包括:1.公安机关执法的对象、内容、性质、地位和特点;2.公安机关执法人员(主体)、执法监督;3.公安机关执法的原则、形式及程序;4.公安机关执法环境、执法保障;5.公安机关执法的艺术、失误及补救等.为了使理论研究同执法实践紧密相结合,本刊还将编发各地公安机关执法的典型经验.本期刊登了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公安局的执法实践经验.诚望这些文章和经验对优化公安执法能有所裨益.同时,也希望各级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同本刊加强联系,积极投稿,并对本刊这一栏目的编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执法 安机关 执法主体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执法权 行政执法 警察权 执法活动 以自己的名义 市人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3
作者 吴道霞 《技术经济》 2007年第6期81-85,共5页
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刚刚起步,探讨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对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货币市场基金 美国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法制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刑事诉讼法修改中与公安工作最密切相关的内容评介
14
作者 崔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33-38,共6页
文章论述了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意义并评介了与公安工作最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一)完善了强制措施制度,同时决定取消收容审查;(二)律师提前介入,在侦查阶段即可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三)进一步确立了预审工作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文章论述了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意义并评介了与公安工作最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一)完善了强制措施制度,同时决定取消收容审查;(二)律师提前介入,在侦查阶段即可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三)进一步确立了预审工作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四)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增加了制约措施。最后提出应当改变观念,振奋精神,作好刑事诉讼法实施的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法制 刑事诉讼法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秀义 孟昭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63-67,共5页
“法律责任”并非仅是一个常用的法律术语,其法律意义的实质在于它是立法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所以制定法律时,对法律责任往往都要作为章或专节加以明确规定。1995年2月28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以下简称人民警察法)第七... “法律责任”并非仅是一个常用的法律术语,其法律意义的实质在于它是立法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所以制定法律时,对法律责任往往都要作为章或专节加以明确规定。1995年2月28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以下简称人民警察法)第七章对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作了具体规定。为了正确理解和适用人民警察法,实现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本文拟就人民警察法律责任的含义、特征、追究条件等问题发表拙见,以期引起警察法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和作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警察法 法律责任 法律处罚 重大过失 依法行使职权 违法犯罪行为 职务行为 警察队伍 构成条件 警察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法修改施行后公安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6
作者 黄耀华 周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5期87-90,共4页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公安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诸如取消了收容审查,律师提前介入,公安工作制约因素增加,案件管辖扩大等。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公安人员思想、业务、法律知识培训;完善各类制度,加快公安工作的物质基础建...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公安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诸如取消了收容审查,律师提前介入,公安工作制约因素增加,案件管辖扩大等。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公安人员思想、业务、法律知识培训;完善各类制度,加快公安工作的物质基础建设等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失误表现及其补救
17
作者 宁乃茹 徐秀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28-30,共3页
用认识论的观点来看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无疑它是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由于执法对象总是千方百计地掩盖事实真相甚至歪曲事实,对执法主体来说,又常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这些都增加了执法的难度.
关键词 安机关 执法活动 违法执法 公安执法 治安行政处罚 执法主体 行政赔偿 检察机关 对象错误 身体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身安全检查适用中的法律存疑及改善——以人体携毒案件为视角
18
作者 吕萍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8,共5页
人身安全检查的正当性来源于《人民警察法》,是一项行政执法权,但在适用方法和目的、功能上却实质上等同于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搜查。在《刑事诉讼法》设置过高搜查门槛的同时,人身安全检查却替代人身搜查成为最普遍适用、几乎没有实质性... 人身安全检查的正当性来源于《人民警察法》,是一项行政执法权,但在适用方法和目的、功能上却实质上等同于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搜查。在《刑事诉讼法》设置过高搜查门槛的同时,人身安全检查却替代人身搜查成为最普遍适用、几乎没有实质性限制的违法犯罪调查以及人身危险防控的措施。重新定位整合人身安全检查行为,使之既能避免与人身搜查的重叠混乱,也使警察权中的该项行政执法权更加符合行政权的原理。取消刑事诉讼的立案程序,设置无证搜查以及对人身搜查的等级制度,然后拆分"人身安全检查"权——作为行政执法权的检查,应当止于对违法嫌疑人随身携带物品以及身份证件的查验;而对嫌疑人身体的搜索检查,则应纳入人身搜查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安全检查 人身搜查 人体携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修改与公安工作
19
作者 王天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58-61,共4页
我国于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对1982年的宪法做了三次修改补充。1999年3月1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对1982年宪法修正案修改的主... 我国于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对1982年的宪法做了三次修改补充。1999年3月1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对1982年宪法修正案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强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规定我国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肯定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将“反革命活动”改为“危害国家安全活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对公安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做好公安工作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加强公安执法监督,实行依法治警是依法治国的保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严格刑事执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修改 依法治国 公安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错案概念的深层次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崔敏 王乐龙 《法治研究》 2009年第1期10-17,共8页
刑事错案作为刑事司法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并未被所有的学者给予正视。否认刑事错案的学者认为,没有错案,只有违法审判。然而众多的学者还是赞成刑事错案这一说法,并给出了不同的概念。错案是错误的一种,刑事错案则又是错案之其... 刑事错案作为刑事司法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并未被所有的学者给予正视。否认刑事错案的学者认为,没有错案,只有违法审判。然而众多的学者还是赞成刑事错案这一说法,并给出了不同的概念。错案是错误的一种,刑事错案则又是错案之其一。中国古代和西方都对刑事错案有所研究,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的刑事错案概念。可以将刑事错案存在的语境分为诉讼语境和诉讼外语境。在诉讼语境中,学者对刑事错案的概念有"主观说"、"客观说"、"主客观统一说"以及"三重标准说"等等。实践中,有些存在错误的诉讼情形不属于错案:漏罪、漏人情形,量刑偏重偏轻,存疑案件,一般性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行为,被否定的正常诉讼行为,法律的变化导致刑罚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 刑事错案 诉讼语境 诉讼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