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碎片化”困境与社会力量扶贫的机制创新
被引量:
29
1
作者
陈成文
王祖霖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86,共6页
社会力量扶贫是精准扶贫资源配置的一种补充性吸纳机制。然而,"碎片化"已成为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这种"碎片化"困境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交互作用的产物。从正式制度来看,主要包括社会动员、政策激...
社会力量扶贫是精准扶贫资源配置的一种补充性吸纳机制。然而,"碎片化"已成为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这种"碎片化"困境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交互作用的产物。从正式制度来看,主要包括社会动员、政策激励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制度瓶颈;从非正式制度来看,主要是价值观瓶颈。社会力量扶贫要走出"碎片化"的实践困境,就必须突破制度瓶颈,科学进行制度安排,实现机制创新。这就要求尽快健全价值引导机制、社会动员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信息显示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社会力量扶贫
“碎片化”困境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精准扶贫研究要根植于实践沃土--江西财经大学陈成文教授访谈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成文
戴玮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7,共5页
目前精准扶贫领域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精准扶贫研究要突破已有的单学科性、空泛性等局限,就必须注重挖掘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空间。而要挖掘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空间,就必须在生动的精准扶贫实践沃土中探寻并拓展学术张力。只有将学术张...
目前精准扶贫领域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精准扶贫研究要突破已有的单学科性、空泛性等局限,就必须注重挖掘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空间。而要挖掘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空间,就必须在生动的精准扶贫实践沃土中探寻并拓展学术张力。只有将学术张力建立在生动的实践沃土之上,才能从根本上拓展精准扶贫研究的理论视阈,把握精准扶贫研究的前沿性课题。从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来看,精准扶贫研究的前沿性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准扶贫资源配置的"内卷化"问题;二是精准扶贫政策的契合度问题;三是由"因病滞贫"困境而引发的健康扶贫问题;四是社会力量扶贫的"碎片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研究视阈
实践沃土
学术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扶贫研究热点评析与趋势展望
被引量:
1
3
作者
彭少峰
陈成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4,共6页
消除贫困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中之重。近十年来,农村扶贫问题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比较集中的讨论主题和学术范式。农村扶贫研究的主要论域集中在扶贫模式、扶贫行为和扶贫结果三个方面,并一直存在着...
消除贫困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中之重。近十年来,农村扶贫问题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比较集中的讨论主题和学术范式。农村扶贫研究的主要论域集中在扶贫模式、扶贫行为和扶贫结果三个方面,并一直存在着个体主义与结构主义的范式之争。未来农村扶贫研究将在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进一步深入。具体而言,研究范式将从个体主义转向结构主义,研究内容将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研究方法将从规范分析转向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扶贫研究
主要论域
研究范式
学术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弱有所扶”:对象甄别与制度框架
被引量:
22
4
作者
陈成文
陈建平
洪业应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100,共9页
要实现新时代"弱有所扶"的民生建设目标,必须科学甄别"弱有所扶"的对象,正确构建新时代"弱有所扶"的制度框架。从社会结构意义上来看,可以从经济收入维度、社会地位维度、体质维度、精神维度、能力维度...
要实现新时代"弱有所扶"的民生建设目标,必须科学甄别"弱有所扶"的对象,正确构建新时代"弱有所扶"的制度框架。从社会结构意义上来看,可以从经济收入维度、社会地位维度、体质维度、精神维度、能力维度将弱势群体划分为经济型弱势群体、社会型弱势群体、生理型弱势群体、心理型弱势群体和文化型弱势群体五大类。从社会结构意义上对新时代"弱有所扶"的对象进行甄别,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政策意义:不仅可以避免目前对弱势群体的对象识别偏差,为新时代"弱有所扶"制度框架的构建提供客观依据,而且可以正确把握弱势群体的主导性制度需求,为提升制度框架的契合度提供客观依据。正确构建新时代"弱有所扶"的制度框架必须以满足弱势群体的主导性需求为目标取向。从这个意义上看,新时代"弱有所扶"的制度框架应该由社会保险制度安排、社会救助制度安排、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优抚安置制度安排和慈善事业制度安排五个方面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新时代“弱有所扶”
对象甄别
制度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年两孩生育意愿及其子女成本收益分析
被引量:
16
5
作者
张银锋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73,共8页
通过对天津市女青年生育意愿的调查,本文发现:多数家庭由夫妻双方商定生育事宜,但妻子拥有更多话语权,约1/5的一孩家庭计划生育二孩。妻子精力体力充沛、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容许、家中有老人能帮忙照料是家庭生育二孩的基础条件。同时,生...
通过对天津市女青年生育意愿的调查,本文发现:多数家庭由夫妻双方商定生育事宜,但妻子拥有更多话语权,约1/5的一孩家庭计划生育二孩。妻子精力体力充沛、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容许、家中有老人能帮忙照料是家庭生育二孩的基础条件。同时,生育意愿充分反映出"经济人"的理性,即:子女成本及收益的预期考虑。生育第二个孩子所付出的成本包括多个方面,但归根到底,家庭生活质量的降低与否是决定是否再育的关键所在。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养老仍然是人们寄予期望最高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意愿
生育条件
成本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
9
6
作者
张银锋
侯佳伟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59,36,共9页
通过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历年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194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口增长迅速,性别比下降,呈现年轻化态势。在社会经济特征方面,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中女性未婚比例低于男性,而受过高等教育人口中女性未婚比例高于男...
通过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历年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194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口增长迅速,性别比下降,呈现年轻化态势。在社会经济特征方面,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中女性未婚比例低于男性,而受过高等教育人口中女性未婚比例高于男性,且高等教育对女性初婚年龄有显著推迟效应,高等教育人口在就业和住房方面要好于非高等教育人口。同时,高等教育人口趋向于集中在发达地区及少数大城市,而非高等教育人口的分布则较为分散。总体而言,近6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历了稳步和高速发展,高等教育人口的规模和质量都在迅速提升,同时其学历结构和性别结构等方面也表现出诸多变化,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个体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口普查
人口学
社会经济
地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贫困人口退出标准:“契合度”偏差及其测度转向
被引量:
7
7
作者
陈成文
陈建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6,共9页
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实践正面临着严重的"契合度"偏差困境,主要表现为:需求性"契合度"偏差、公平性"契合度"偏差和度量性"契合度"偏差。这种"契合度"偏差又严重制约着"两不愁&quo...
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实践正面临着严重的"契合度"偏差困境,主要表现为:需求性"契合度"偏差、公平性"契合度"偏差和度量性"契合度"偏差。这种"契合度"偏差又严重制约着"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的科学测度,最终严重制约着农村贫困人口的"真脱贫"。因此,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真脱贫",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贫困人口退出标准,从根本上走出"契合度"偏差的实践困境,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测度转向:"两不愁"的测度应由"单一化"走向"综合化";"三保障"的测度应由"模糊化"走向"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真脱贫"扶贫攻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人口
退出标准
“契合度”偏差
测度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碎片化”困境与社会力量扶贫的机制创新
被引量:
29
1
作者
陈成文
王祖霖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
公共
管理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86,共6页
基金
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招标重点项目"江西省国定贫困县脱贫摘帽的对策研究"(XKZXZD20171002)
文摘
社会力量扶贫是精准扶贫资源配置的一种补充性吸纳机制。然而,"碎片化"已成为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这种"碎片化"困境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交互作用的产物。从正式制度来看,主要包括社会动员、政策激励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制度瓶颈;从非正式制度来看,主要是价值观瓶颈。社会力量扶贫要走出"碎片化"的实践困境,就必须突破制度瓶颈,科学进行制度安排,实现机制创新。这就要求尽快健全价值引导机制、社会动员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信息显示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社会力量扶贫
“碎片化”困境
机制创新
Keywords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ocial forces participating in poverty alleviation
dilemma of the fragmentation
mecha-nism innovation
分类号
C913.7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准扶贫研究要根植于实践沃土--江西财经大学陈成文教授访谈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成文
戴玮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
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
公共
管理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7,共5页
文摘
目前精准扶贫领域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精准扶贫研究要突破已有的单学科性、空泛性等局限,就必须注重挖掘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空间。而要挖掘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空间,就必须在生动的精准扶贫实践沃土中探寻并拓展学术张力。只有将学术张力建立在生动的实践沃土之上,才能从根本上拓展精准扶贫研究的理论视阈,把握精准扶贫研究的前沿性课题。从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来看,精准扶贫研究的前沿性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准扶贫资源配置的"内卷化"问题;二是精准扶贫政策的契合度问题;三是由"因病滞贫"困境而引发的健康扶贫问题;四是社会力量扶贫的"碎片化"问题。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研究视阈
实践沃土
学术张力
分类号
D63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323.8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扶贫研究热点评析与趋势展望
被引量:
1
3
作者
彭少峰
陈成文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
管理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社会
治理
与社会
政策
研究
所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
公共
管理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4,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研究"(16ZDA022)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江西省精准扶贫资源配置的‘内卷化’困境
矫正机制设计及政策调整研究"(20171BAA208024)
文摘
消除贫困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中之重。近十年来,农村扶贫问题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比较集中的讨论主题和学术范式。农村扶贫研究的主要论域集中在扶贫模式、扶贫行为和扶贫结果三个方面,并一直存在着个体主义与结构主义的范式之争。未来农村扶贫研究将在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进一步深入。具体而言,研究范式将从个体主义转向结构主义,研究内容将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研究方法将从规范分析转向实证分析。
关键词
农村扶贫研究
主要论域
研究范式
学术趋势
Keywords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research
main domains
research paradigms
academic trend
分类号
C913.7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弱有所扶”:对象甄别与制度框架
被引量:
22
4
作者
陈成文
陈建平
洪业应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
公共
管理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
与社会
学学院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100,共9页
基金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度监测与政策优化研究”(项目号:18VSJ01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要实现新时代"弱有所扶"的民生建设目标,必须科学甄别"弱有所扶"的对象,正确构建新时代"弱有所扶"的制度框架。从社会结构意义上来看,可以从经济收入维度、社会地位维度、体质维度、精神维度、能力维度将弱势群体划分为经济型弱势群体、社会型弱势群体、生理型弱势群体、心理型弱势群体和文化型弱势群体五大类。从社会结构意义上对新时代"弱有所扶"的对象进行甄别,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政策意义:不仅可以避免目前对弱势群体的对象识别偏差,为新时代"弱有所扶"制度框架的构建提供客观依据,而且可以正确把握弱势群体的主导性制度需求,为提升制度框架的契合度提供客观依据。正确构建新时代"弱有所扶"的制度框架必须以满足弱势群体的主导性需求为目标取向。从这个意义上看,新时代"弱有所扶"的制度框架应该由社会保险制度安排、社会救助制度安排、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优抚安置制度安排和慈善事业制度安排五个方面构成。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新时代“弱有所扶”
对象甄别
制度框架
分类号
D63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年两孩生育意愿及其子女成本收益分析
被引量:
16
5
作者
张银锋
机构
天津
社会
科学院
社会
学
研究
所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7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不一致现象的原因及其影响机制研究”(15CRK0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通过对天津市女青年生育意愿的调查,本文发现:多数家庭由夫妻双方商定生育事宜,但妻子拥有更多话语权,约1/5的一孩家庭计划生育二孩。妻子精力体力充沛、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容许、家中有老人能帮忙照料是家庭生育二孩的基础条件。同时,生育意愿充分反映出"经济人"的理性,即:子女成本及收益的预期考虑。生育第二个孩子所付出的成本包括多个方面,但归根到底,家庭生活质量的降低与否是决定是否再育的关键所在。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养老仍然是人们寄予期望最高的收益。
关键词
生育意愿
生育条件
成本
收益
分类号
C924.21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
9
6
作者
张银锋
侯佳伟
机构
天津
社会
科学院
社会
学
研究
所
中央财经大学
社会
发展学院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59,36,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农民工二代初中后流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批准号:11CRK013)的阶段性成果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科研经费资助
文摘
通过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历年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194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口增长迅速,性别比下降,呈现年轻化态势。在社会经济特征方面,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中女性未婚比例低于男性,而受过高等教育人口中女性未婚比例高于男性,且高等教育对女性初婚年龄有显著推迟效应,高等教育人口在就业和住房方面要好于非高等教育人口。同时,高等教育人口趋向于集中在发达地区及少数大城市,而非高等教育人口的分布则较为分散。总体而言,近6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历了稳步和高速发展,高等教育人口的规模和质量都在迅速提升,同时其学历结构和性别结构等方面也表现出诸多变化,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个体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口普查
人口学
社会经济
地区分布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贫困人口退出标准:“契合度”偏差及其测度转向
被引量:
7
7
作者
陈成文
陈建平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
公共
管理学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6,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贫困退出考核评估的统计测度研究"(17ZDA094)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度监测与政策优化研究"(18VSJ016)
+2 种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精准扶贫资源配置的‘内卷化’困境
矫正机制设计及政策调整研究"(20171BAA208024)
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招标重点项目"江西省国定贫困县脱贫摘帽的对策研究"(XKZXZD2017100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实践正面临着严重的"契合度"偏差困境,主要表现为:需求性"契合度"偏差、公平性"契合度"偏差和度量性"契合度"偏差。这种"契合度"偏差又严重制约着"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的科学测度,最终严重制约着农村贫困人口的"真脱贫"。因此,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真脱贫",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贫困人口退出标准,从根本上走出"契合度"偏差的实践困境,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测度转向:"两不愁"的测度应由"单一化"走向"综合化";"三保障"的测度应由"模糊化"走向"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真脱贫"扶贫攻坚目标。
关键词
农村贫困人口
退出标准
“契合度”偏差
测度转向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碎片化”困境与社会力量扶贫的机制创新
陈成文
王祖霖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精准扶贫研究要根植于实践沃土--江西财经大学陈成文教授访谈
陈成文
戴玮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农村扶贫研究热点评析与趋势展望
彭少峰
陈成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时代“弱有所扶”:对象甄别与制度框架
陈成文
陈建平
洪业应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青年两孩生育意愿及其子女成本收益分析
张银锋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张银锋
侯佳伟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农村贫困人口退出标准:“契合度”偏差及其测度转向
陈成文
陈建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