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机性访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吸烟患者戒烟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振汉 黄亚芳 +1 位作者 刘涛 郭爱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0,105,共5页
背景吸烟是多种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动机性访谈(MI)应用于戒烟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易操作性。目的探讨MI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吸烟患者的戒烟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吸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均衡随机化分... 背景吸烟是多种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动机性访谈(MI)应用于戒烟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易操作性。目的探讨MI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吸烟患者的戒烟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吸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均衡随机化分组方式,采用分配隐匿的原则,将纳入的210例社区吸烟患者分配至对照组与干预组。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7—10月。对照组依据《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给予简短戒烟干预,干预组由全科医生给予MI戒烟干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以及干预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戒烟率、一氧化碳呼出检测等级和尼古丁依赖程度。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吸烟患者基线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烟龄、北京最严禁烟令知晓率、一氧化碳呼出检测等级、尼古丁依赖检测量表(FTND)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向处理(ITT)分析结果显示,干预3、6个月时,对照组和干预组一氧化碳呼出检测等级、FTND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戒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方案数据集(PPS)分析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时,对照组和干预组FTND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率、一氧化碳呼出检测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时,对照组和干预组一氧化碳呼出检测等级、FTND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简短戒烟干预方式相比,尚未发现MI更能有效降低戒烟率,但MI可降低吸烟患者一氧化碳呼出检测等级和尼古丁依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性访谈 戒烟 社区卫生服务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经济状况与血糖控制的关系 被引量:23
2
作者 袁申元 傅汉菁 +18 位作者 万钢 朱良湘 卜祥雷 张建东 杜雪平 李玉玲 季宇 谷晓宁 李月 潘素芳 崔学利 白薇 陈玉洁 王自明 朱庆生 高迎 柳德元 姬云涛 杨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经济水平与其血糖控制的关系,为北京市社区T2DM患者纵向管理制定个体化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8月—2009年7月,我院与北京市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T2DM纵向管理项目。采用多级抽样的方...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经济水平与其血糖控制的关系,为北京市社区T2DM患者纵向管理制定个体化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8月—2009年7月,我院与北京市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T2DM纵向管理项目。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纳入北京市5个城区中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887例T2DM患者自愿参加本次调查。全体参与医师经过专门培训,按统一要求调查并填写调查表,同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1)不同经济水平的T2DM患者,其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吸烟等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经济水平的患者,其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腰围、舒张压、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按血糖水平7.0mmol/L为标准,将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良好(血糖≤7.0mmol/L)和差(血糖>7.0mmol/L),经济水平由低到高4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率分别为40.68%、42.31%、49.69和48.05%;其中人均月收入为2000~元的患者血糖控制最佳,与<1000元/月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4)调整年龄、糖尿病病程、肥胖、LDL-C等相关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经济水平对血糖控制仍呈独立相关性,人均月收入>1000元的患者,其血糖水平>7.0mmol/L的风险是<1000元/月的患者的0.868倍〔OR95%CI(0.778,0.968)〕;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2000~元、4000~元的患者,其血糖>7.0mmol/L的风险是<1000元/月的患者的0.992倍〔OR95%CI(0.754,1.306)〕、0.778倍〔OR95%CI(0.585,1.035)〕和0.775倍〔OR95%CI(0.508,1.181)〕。结论T2DM患者经济水平影响血糖控制,经济水平高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得好,其中收入为2000~3999元/月的患者血糖控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社区卫生服务 社会经济因素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式服务”主题研讨 被引量:9
3
作者 韩琤琤 许峻峰 +4 位作者 李玉玲 白惠芙 郭贵元 张志军 张振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546-2549,共4页
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是向社区首诊过渡的重要模式,完全改变了综合医院就医的模式,体现了契约式、预约式、责任式的健康管理理念以及团队服务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体现对全人群的健康维护。一直以来,我们被医疗改革的三个难点问题... 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是向社区首诊过渡的重要模式,完全改变了综合医院就医的模式,体现了契约式、预约式、责任式的健康管理理念以及团队服务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体现对全人群的健康维护。一直以来,我们被医疗改革的三个难点问题所困扰,即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尽管在探索的过程中,全国的同行为解决这三大难点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先进的经验,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等待逾越的关口。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中我们如何组建团队?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如何制定?如何考核、激励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是一条完整的链条、一个体系,实现这一体系的目标就必须解决每一个难点,否则就不可能实现优质、高效的服务,不可能提高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式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评价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杨光燃 袁申元 +19 位作者 傅汉菁 万钢 朱良湘 袁明霞 潘素芳 卜祥雷 张建东 杜雪平 李玉玲 季宇 谷晓宁 李月 崔学利 白薇 陈玉洁 王自明 程淑艳 高迎 柳德元 王益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1-785,共5页
目的比较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北京三级甲等医院与15个城区社区联合开展糖尿病纵向管理项目的基线数据库中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即2008年8月—2009年7月在北京市5个城区随机... 目的比较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北京三级甲等医院与15个城区社区联合开展糖尿病纵向管理项目的基线数据库中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即2008年8月—2009年7月在北京市5个城区随机整群抽取的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社区居民3 176例,均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以BMI≥24/29 kg/m2分别作为超重/肥胖的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诊断标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绘制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Med Calc软件中的Z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1 291例(40.65%),女1 885例(59.35%);颈围为(36.6±3.7)cm;腰围为(89.0±9.4)cm;腰臀比为(0.89±0.06)。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围、腰围、腰臀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超重的AUC分别为0.721、0.833、0.677,评价女性患者超重的AUC分别为0.728、0.838、0.639;其中腰围、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超重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超重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肥胖的AUC分别为0.779、0.870、0.703,评价女性患者肥胖的AUC分别为0.735、0.849、0.629;其中腰围、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肥胖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肥胖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分别为0.667、0.772、0.629,评价女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分别为0.661、0.746、0.621;其中腰围评价男、女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价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时腰围优于颈围和腰臀比,颈围优于或与腰臀比相当。颈围可以替代腰臀比用于评价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颈围 腰围 腰臀比 超重 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8
5
作者 王雪芹 于欣 +13 位作者 唐宏宇 姚贵忠 黄悦勤 司天梅 李涛 于玲 李静静 王涌 李文秀 程嘉 刘翰林 董平 赵红梅 张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81-787,共7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100例社区康复、门诊/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28例正常对照(对照组),使用简体中文版麦克阿瑟临床研究知情同意能力...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100例社区康复、门诊/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28例正常对照(对照组),使用简体中文版麦克阿瑟临床研究知情同意能力评估工具(Mac CAT-CR)、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智力量表简式(WASI)、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量表(CGI-S)分别评估受试者知情同意能力、精神症状、智商和疾病严重程度。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拟合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的危险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知情同意能力缺失、受损、完整的比率分别为26.0%、47.0%和27.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6%,57.1%和39.3%,精神分裂症组知情同意能力缺失的比率高于正常对照组(26.0%vs.3.6%,P<0.01),受损与完整的比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总分(OR=1.15)、高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总分(OR=1.23)和高CGI-S评分(OR=1.5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受损的风险增加;高受教育年限(OR=0.73)和高智商(OR=0.92)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不容易受损。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比对照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重、疾病严重程度高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受损的风险;高受教育年限与高智商可能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能力受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简体中文版麦克阿瑟临床研究知情同意能力评估工具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区中小学生灾害事故自救互救能力现况调查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庆生 张萌 +3 位作者 呼冬鸣 程淑艳 曹永革 胡宸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7期651-653,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中小学生灾害事故自救互救的培训现状与需求。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某区的中小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832份。结果中小学生在地震应对(77.29%)、徒手心肺复苏相关知识(24.13%)...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中小学生灾害事故自救互救的培训现状与需求。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某区的中小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832份。结果中小学生在地震应对(77.29%)、徒手心肺复苏相关知识(24.13%)、消防用具的使用(19.05%)、流鼻血的处理(23.03%)、拨打急救电话后应告诉工作人员信息(13.26%)、防灾减灾日(34.44%)和世界急救日(32.53%)的知晓程度较低。中小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第一途径是学校教育(67.96%);最希望的前3种培训形式是参加灾害急救模拟演习(74.40%)、观看影片或视频(54.42%)、专业医生的互动式现场培训(42.19%);灾害急救知识的需求依次是自救互救技能(82.53%)、逃生避险知识(81.06%)、防范措施(56.00%)、风险评估(22.65%),不同年级学生灾害急救知识的需求不同(P<0.05)。结论中小学生灾害事故自救互救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培训力度和广度。充分利用可参与式的灾害急救模拟演习、图文并茂的视频、专业医生的互动式现场培训,为中小学生提供系统、专业的灾害事故自救互救技能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事故 自救互救 急救 培训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29例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振汉 程淑艳 +2 位作者 汪燕铭 李宁 刘涛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8期663-668,共6页
目的了解社区40岁以上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为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采用知情自愿的原则,从辖区内抽取4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用问卷筛选出1729例卒中高危人群,对所有高危人群进行体... 目的了解社区40岁以上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为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采用知情自愿的原则,从辖区内抽取4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用问卷筛选出1729例卒中高危人群,对所有高危人群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及斑块形态)。结果问卷筛查出高危人群1729例,其中男性453例(26.2%),女性1276例(73.8%),平均年龄为(58.8±9.6)岁。颈动脉超声显示异常的833例(48.2%),其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单纯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别为98例和735例,分别占总高危人群的5.7%和42.5%,分别占超声异常高危人群的25.1%和88.2%。按照年龄分层,40∽50岁、50∽60岁、60∽70岁和70岁及以上组左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χ2=15.5,P=0.001)和右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χ2=26.7,P<0.001)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年龄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比率差异也具有显著性(χ2=48.6,P<0.001)。结论卒中高危人群中,颈动脉超声异常发生率较高,颈动脉内膜增厚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均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超声筛查 卒中高危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