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冲击载荷下的深沟球轴承强度分析
1
作者 陈振林 孔文强 +2 位作者 李晌 谢文超 牛荣军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5,共8页
针对冲击载荷会造成高速深沟球轴承的载荷分布不稳定,导致沟道磨损以及保持架断裂等问题,以某装备用6215E型高速重载深沟球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冲击载荷下的轴承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冲击载荷对套圈接触应力、球与保持架碰撞力以及铆... 针对冲击载荷会造成高速深沟球轴承的载荷分布不稳定,导致沟道磨损以及保持架断裂等问题,以某装备用6215E型高速重载深沟球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冲击载荷下的轴承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冲击载荷对套圈接触应力、球与保持架碰撞力以及铆钉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冲击载荷时的套圈最大接触应力比无冲击载荷时显著增大,单一轴向冲击载荷的套圈最大接触应力低于单一径向冲击载荷,联合冲击载荷下的套圈最大接触应力与仅受单一径向冲击载荷时基本一致;有冲击载荷时的保持架最大碰撞力比无冲击载荷时增大,且轴向冲击载荷变大,会引起球与保持架最大碰撞力突变;当铆钉预紧力为30 N时,铆钉的应力及保持架变形最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深沟球轴承 冲击载荷 接触应力 碰撞力 铆钉 预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RVME参数的汽车传动轴轴承复合故障特征提取
2
作者 于军 张亚男 +3 位作者 平静艳 沈涛 金哲明 林江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17-326,共10页
针对强背景噪声干扰下的汽车传动轴轴承复合故障特征难以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蜘蛛蜂优化(Spider wasp optimizer,SWO)算法优化递归变分模态提取参数的汽车传动轴轴承复合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利用SWO确定惩罚因子和中心频率的最优值,采... 针对强背景噪声干扰下的汽车传动轴轴承复合故障特征难以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蜘蛛蜂优化(Spider wasp optimizer,SWO)算法优化递归变分模态提取参数的汽车传动轴轴承复合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利用SWO确定惩罚因子和中心频率的最优值,采用有效权重峭度指标选取模态分量进行信号重构,降低强背景噪声的干扰;引入二维切比雪夫-逻辑-无限折叠映射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和随机性,避免SWO陷入局部最优,缩短运行时间,增大故障特征系数;根据快速非支配排序将种群划分为多个子群,采用自适应分组策略来加快SWO的收敛速度。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信号中的干扰噪声,较好地兼顾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传动轴轴承 复合故障 特征提取 蜘蛛蜂优化(SWO) 递归变分模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车辆电机深沟球轴承密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呈豪 李晌 +3 位作者 张乾 雷申 翟绍鹏 邓四二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69,共12页
针对一种特种车辆电机用深沟球轴承为对象,建立热流耦合模型,研究脂润滑滚动轴承的密封性能。在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和流体力学理论基础上,建立密封脂润滑深沟球轴承动力学微分方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数值算法和VOF多相流计算法进行求解,... 针对一种特种车辆电机用深沟球轴承为对象,建立热流耦合模型,研究脂润滑滚动轴承的密封性能。在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和流体力学理论基础上,建立密封脂润滑深沟球轴承动力学微分方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数值算法和VOF多相流计算法进行求解,并对脂润滑密封深沟球轴承的密封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轴承润滑脂填脂量对润滑脂泄漏速率影响显著,过大的填脂量使润滑脂与滚动体搅拌摩擦增加,导致其泄漏速率增大;对于所研究的轴承,在轴承转速不大于10000 r/min情况下,填脂量选用40%为最佳,这时轴承密封寿命最长;密封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轴承密封性能,过大的密封间隙会造成内圈与防尘盖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动压油膜,使润滑脂过快地泄漏;过小的密封间隙会增大防尘盖与轴承内圈之间的摩擦,造成异常升温,加快密封圈的磨损和润滑脂的泄漏;对于所研究的轴承,轴承润滑脂泄漏速率最小的轴承密封间隙为0.1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沟球轴承 轴承动力学 摩擦功耗 密封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D/CAE的前翼板支架拉延模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留伟 沈仙兵 +4 位作者 洪维 顾赛君 袁博 任建平 徐慧西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90,共9页
运用CAE分析软件对前翼板支架成形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预测了拉延成形过程中的起皱和拉裂等缺陷,模拟分析得出前翼板支架起皱分析图、厚度变化图和成形极限图,并依此来判定其成形效果。运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压边力、冲压速度、摩擦因数... 运用CAE分析软件对前翼板支架成形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预测了拉延成形过程中的起皱和拉裂等缺陷,模拟分析得出前翼板支架起皱分析图、厚度变化图和成形极限图,并依此来判定其成形效果。运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压边力、冲压速度、摩擦因数、模具间隙和拉延筋阻力系数5个工艺参数对成形结果的影响,获得了工艺参数优化组合为:压边力1800 kN、冲压速度2000 mm·s^(-1)、摩擦因数0.16、模具间隙1.1 t、拉延筋阻力系数0.5,优化后产品最大减薄率为20.4%,最大增厚率为7.5%,符合产品要求。利用UG WAVE技术,采用自顶向下的装配建模,快速设计出了前翼板支架拉延模具结构,该技术符合参数化产品设计过程和规则,使模具设计和修改更加便利。最后在试模阶段对前期工艺方案进行了验证,得到的试模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基本保持一致,产品最大减薄率为21.3%,最大增厚率为8.1%,均满足成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翼板支架 拉延成形 模具设计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马氏体不锈钢M390与奥氏体不锈钢304闪光对焊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曹睿 乔丽学 +3 位作者 车洪艳 李晌 王铁军 董浩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3,I0003,I0004,共9页
通过闪光对焊方法连接M390高碳马氏体不锈钢与304奥氏体不锈钢.通过室温拉伸试验、显微硬度测试表征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形貌、元素扩散及各区域相组成.结... 通过闪光对焊方法连接M390高碳马氏体不锈钢与304奥氏体不锈钢.通过室温拉伸试验、显微硬度测试表征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形貌、元素扩散及各区域相组成.结果表明,利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M390与304之间可以形成焊缝形貌美观、抗拉强度最大值为480.62 MPa、断后伸长率为6.2%的闪光对焊焊接接头.焊缝组织由马氏体、奥氏体、M_(23)C_(6)和M_(7)C_(3)组成.M390侧及焊缝中碳化物类型为(Cr,V)碳化物.M390热影响区不同位置受到的热影响不同,导致在不同位置碳化物的聚集长大程度不同.M390粗晶区中碳化物聚集长大的同时有新的碳化物不断析出,碳化物以长条状和颗粒状两类形貌存在,而细晶区中碳化物尺寸小,以颗粒状存在.焊接接头为脆性断裂,断裂位置在焊缝,这与焊缝组织及焊接接头元素扩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90高碳马氏体不锈钢 闪光对焊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滑模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符立华 沈仙兵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91,共7页
文中研究了一类存在匹配和非匹配不确定性的轮式移动机器人(Wheeled Mobile Robot,WMR)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WMR的动力学模型,并将该模型转换为状态空间方程形式。通过改进超扭曲算法结合Ly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出系统的2阶滑模... 文中研究了一类存在匹配和非匹配不确定性的轮式移动机器人(Wheeled Mobile Robot,WMR)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WMR的动力学模型,并将该模型转换为状态空间方程形式。通过改进超扭曲算法结合Ly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出系统的2阶滑模控制器。该控制器不仅可以使滑动变量快速收敛到零,而且使系统状态具有良好的跟踪效果。通过一个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理论的有效性,确保了系统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阶滑模控制器 轮式移动机器人 轨迹跟踪控制 Lypunov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390高碳马氏体不锈钢与304奥氏体不锈钢CMT对接焊连接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乔丽学 曹睿 +5 位作者 车洪艳 李晌 王铁军 董浩 王彩芹 闫英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2-197,共6页
本工作以ERNi-1镍基焊丝为填充金属,通过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CMT)对粉末冶金制备的M390高碳马氏体不锈钢与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连接;采用拉伸实验、维氏显微硬度测试、SEM及EDS表征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统计焊缝及M390一侧不同... 本工作以ERNi-1镍基焊丝为填充金属,通过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CMT)对粉末冶金制备的M390高碳马氏体不锈钢与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连接;采用拉伸实验、维氏显微硬度测试、SEM及EDS表征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统计焊缝及M390一侧不同区域的晶粒尺寸及碳化物分布情况,研究焊接接头的连接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CMT对接焊成功实现M390高碳马氏体不锈钢与304奥氏体不锈钢的连接,得到无孔洞、无夹杂等缺陷的焊接接头。最佳焊接工艺参数为焊接速度4.5 mm/s、送丝速度9 m/min、焊接电流110 A、焊接电压18.1 V,对应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达到493 MPa、延伸率为21.8%,断裂于焊缝位置,且断裂类型为韧性断裂,其塑性远高于M390母材。焊缝组织由奥氏体组织及(Ti、Ni、Al)的碳化物组成。焊缝与M390实现良好的冶金结合,但在304熔合区有明显的熔合线。M390热影响区由于受热输入及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其基体中残留奥氏体被诱导发生马氏体相变,导致M390热影响区基体中碳元素过饱和,析出的碳元素不仅使得碳化物数量增加,而且促使碳化物类型由M_(23)C_(6)向M_(7)C_(3)发生转变。M390粗晶区碳化物尺寸最大,呈现出条形状形貌;M390细晶区碳化物尺寸介于M390母材与M390粗晶区之间,呈现出条形状和颗粒状两种形貌。M390高碳马氏体不锈钢一侧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明显小于采用传统熔化焊时马氏体钢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充分体现CMT焊接对M390高碳马氏体不锈钢热影响区粗化问题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90高碳马氏体不锈钢 CMT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光焊FeCrAl合金管材的接头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恒霖 曹睿 +3 位作者 李晌 车洪艳 王铁军 秦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43,I0005,共8页
采用闪光焊对FeCrAl合金进行对接接头焊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特征、不同区域氧化物颗粒的分布情况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闪光焊焊接FeCrAl合金所得焊接接头显微组织主要为等轴晶,在焊缝和热影响... 采用闪光焊对FeCrAl合金进行对接接头焊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特征、不同区域氧化物颗粒的分布情况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闪光焊焊接FeCrAl合金所得焊接接头显微组织主要为等轴晶,在焊缝和热影响区氧化物未出现明显聚集及向晶界偏聚的现象,且在晶内和晶界都可以呈现弥散分布的特征;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值达到594 MPa,为母材强度的90.5%;接头断裂在焊缝区,整体呈现脆性断裂模式;焊缝晶粒的粗化导致焊缝区硬度降低,最终引起焊接接头出现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Al合金 闪光焊 纳米级氧化物颗粒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动工况下满装球轴承动态性能分析
9
作者 李晌 朱金萍 +2 位作者 孔文强 张文虎 苏冰 《轴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40,共9页
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和摩擦学建立了满装球轴承的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并采用预估-校正的GSTIFF(Gear 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进行求解。以此方法研究了摆动工况下轴承的沟底直径、沟曲率半径等结构参数对其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 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和摩擦学建立了满装球轴承的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并采用预估-校正的GSTIFF(Gear 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进行求解。以此方法研究了摆动工况下轴承的沟底直径、沟曲率半径等结构参数对其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承疲劳寿命随内圈沟底直径的增大而提高,随外圈沟底直径的增大而降低;轴承疲劳寿命随内、外沟曲率半径的增大均呈下降趋势。同时采用正交分析法对疲劳寿命、径向刚度和摩擦力矩3个方面的轴承动态性能进行多目标加权组合和分析,完成了轴承结构参数的优化,优化后轴承的疲劳寿命和径向刚度分别提高了13.6%和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满装球轴承 摆动工况 动力学模型 动态性能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