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5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德尔菲法的全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宋一帆 韩庆烽 +1 位作者 肖卫忠 杨振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背景全科医学的临床思维基于全科医学专业的自身特点,有其独特性,要求全科医师具备“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能。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全科临床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可以反映出其全方面能力的有效评价标准... 背景全科医学的临床思维基于全科医学专业的自身特点,有其独特性,要求全科医师具备“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能。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全科临床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可以反映出其全方面能力的有效评价标准,目前尚无适用于衡量全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价体系。目的通过德尔菲法(Delphi法)构建全科住院医师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思维能力评价体系。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2月,本课题组基于文献研究初步构建了全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指标体系框架,运用Delphi法,与12位专家进行了两轮深入沟通,就指标的重要性给出客观评估,筛选出合适的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本课题组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评估体系,其中包括5个一级指标(临床知识学习和扩展、资料收集和利用、诊断分析和利用、治疗决策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以及30个二级指标。两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达到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一级和二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达到了0.299和0.189(P<0.01),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98、0.198、0.227、0.227、0.150。结论本研究使用Delphi法建立一个全面评价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估体系。经过对结果数据分析可知该评估体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为今后培养高质量全科住院医师,提升全科医学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临床思维能力 评价体系 全科住院医师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重、慢”疾病定义与全科医生“4善”定位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敏 王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28,共4页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度改革,特别是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保健体系中的角色日益重要。全科医生不仅是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更是常见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健康教育的关键执行者。国家对全科医生提出了“小病善...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度改革,特别是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保健体系中的角色日益重要。全科医生不仅是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更是常见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健康教育的关键执行者。国家对全科医生提出了“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临床定位。本文通过问答形式,分析“小、大、重、慢”疾病的分类与全科医生的“4善”定位,探讨全科医生在新医改时代下的重要职能及挑战。访谈者认为虽然分级诊疗制度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但在实践中仍面临“大、小、重、慢”疾病分类的模糊性和基层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等问题。全科医生在这个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需要具备综合的临床诊疗能力,并与专科医生共同制定临床判断标准和诊疗标准。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充分发挥全科医生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作用,迫切需要对全科医学教育和实践进行进一步改革与优化,同时强化全科医生的角色定位,以确保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实现公平和可持续的健康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分级诊疗 医疗体系改革 疾病分类 医疗资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全科-专科-基层实践基地联合门诊教学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李金宏 王宇 +2 位作者 徐耀铭 刘洋 侯静晖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726-2730,2739,共6页
背景全科门诊教学是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临床培训基地的全科门诊教学活动仅由全科医学科医生和全科住院医师来完成,与专科医生和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医生联系不够紧密,如何优化门诊教学模式和方法... 背景全科门诊教学是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临床培训基地的全科门诊教学活动仅由全科医学科医生和全科住院医师来完成,与专科医生和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医生联系不够紧密,如何优化门诊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全科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全科-专科-基层实践基地联合门诊教学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试验,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民医院进行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住院医师24名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0月在通辽市人民医院进行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住院医师23名为试验组。对照组由全科医疗科指导老师进行全科门诊教学培训,每2周1次,试验组在全科医疗科指导老师基础上,增加专科和基层实践基地指导老师,进行全科-专科-基层实践基地联合门诊教学培训,每2周1次,两组培训时间均为2年;培训结束后对两组住院医师采用迷你临床演练(mini-CEX)评估量表联合全科接诊技能评价表进行考核,对比两组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mini-CEX评估量表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人文关怀、临床判断、卫教咨询、组织效能、整体表现7个考核指标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全科接诊技能评价表的病史采集完整、病史询问技巧、体格检查、健康宣教、接诊时间合理5个考核指标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专科-基层实践基地联合门诊教学活动通过整合多学科教学资源,强化全科住院医师临床诊疗思维、沟通协作能力及综合服务意识,有效提升了全科住院医师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门诊教学 全科住院医师 全科-专科-基层实践基地联合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加里-剑桥指南的沙龙培训模式提升全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技能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彭涛 邹川 +2 位作者 曾欣 张焱 沈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
背景医患沟通技能是全科医生的核心岗位胜任力之一,高水平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创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石,有助于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而我国全科医生沟通能力普遍偏低,有待探索出一种适应我国国情、满足我国全科医生沟通需求的医患... 背景医患沟通技能是全科医生的核心岗位胜任力之一,高水平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创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石,有助于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而我国全科医生沟通能力普遍偏低,有待探索出一种适应我国国情、满足我国全科医生沟通需求的医患沟通培训模式来提高其医患沟通能力。目的探索基于卡尔加里-剑桥指南的沙龙培训模式在全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患沟通培训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2020年度全科规培医师4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沙龙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其中沙龙组使用基于卡尔加里-剑桥指南的沙龙培训模式进行医患沟通培训,对照组设置为空白对照,培训前、培训后1周分别对两组学员采用标准化病人(SP)模式进行接诊,使用医患沟通评价量表(SEGUE量表)进行现场观察评分,比较两组学员的医患沟通培训效果。结果最终纳入28名,其中沙龙组15名,对照组13名,培训后沙龙组规培医师SEGUE量表评分从(11.80±4.36)分提高至(18.07±4.11)分,对照组规培医师SEGUE量表评分从(12.15±4.63)分提高至(14.46±3.71)分。沙龙组培训后的SEGUE量表评分与培训前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0,P<0.001);对照组培训后的SEGUE量表评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82,P=0.624);培训后对SEGUE量表中的25个项目进行分析,沙龙组与对照组SEGU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龙组以下5个项目结果优于对照组,准备阶段中的“建立个人信任关系”(93.3%比7.7%)、“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选择权”(53.3%比15.4%);理解患者阶段中的“认同患者为疾病所付出的努力、改变及其遇到的困难”(33.3%比23.1%)、“表达关心,使患者感到温暖/树立信心”(100.0%比69.2%);结束问诊阶段中的“询问患者是否还有其他的问题需要探讨”(66.7%比23.1%)。结论基于卡尔加里-剑桥指南的沙龙培训模式对全科规培医师进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可增强学员主动参加培训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好的培训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医患沟通 沟通培训 卡尔加里-剑桥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全科医生常见病诊疗能力现状与能力提升需求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玲琦 高银燕 +3 位作者 张玉琴 孙鼎奎 吴心音 张卫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3-449,464,共8页
背景建立基层卫生“守门人”制度,实现基层首诊、有序分流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而实施基层首诊的关键在于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能力建设。目的了解湖南省基层全科医生的常见病诊疗能力、转诊和循证实践能力现状,并了解其能力提升培训... 背景建立基层卫生“守门人”制度,实现基层首诊、有序分流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而实施基层首诊的关键在于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能力建设。目的了解湖南省基层全科医生的常见病诊疗能力、转诊和循证实践能力现状,并了解其能力提升培训的需求,为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4—5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近5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参加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基层全科医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常见病诊疗能力的自我评价、循证实践能力的自我评价、能力提升的需求四个部分,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数据收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呈现和描述。结果共收集到来自湖南省各个地级市、自治州的337份有效问卷,其中128份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9份来自乡镇卫生机构。乡镇卫生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性别、年龄、职称、基层工作年限、编制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显示,75.1%(253/337)的基层全科医生认为自己具备基层常见病的诊疗能力;16.6%(56/337)的医生表示对某些疾病能力欠缺,这些疾病的前六位为抑郁[89.3%(50/56)]、压力性尿失禁[69.6%(39/56)]、痴呆[66.1%(37/56)]、脑卒中[53.6%(30/56)]、共病[51.8%(29/56)]、结核[46.4%(26/56)],结果在社区全科医生和乡镇全科医生中相似。71.8%(242/337)的基层全科医生表示对转诊规范和流程不够熟悉。73.0%(246/337)的医生表示对循证医学不够了解,85.8%(247/288)的基层全科医生表示循证医学在日常诊疗中的应用有限。77.2%(260/337)的医生对基层常见病的诊疗指南不够了解;90.8%(306/337)的医生在决策困难时一般不会选择查找指南,其原因主要是认为指南不能解决复杂的病情[50.0%(153/306)]、不清楚获取指南的操作[43.1%(132/306)]和来源[34.3%(105/306)]等;目前获取诊疗指南的渠道主要是微信公众号平台[72.5%(237/327)]、知网等数据库[50.2%(164/327)]。97.0%(327/337)的基层全科医生对能力提升的培训有需求,并提出应根据基层需求个性化开展培训[60.8%(205/337)];期望的途径主要是上级医院进修[71.3%(233/327)]和高诊疗能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56.3%(184/327)];期望的培训项目主要是常见疾病[78.0%(263/337)]和多病共存[69.4%(234/337)]的规范诊疗和转诊。结论湖南省基层全科医生中大多数认为自己具备基层常见病的诊疗能力,但对抑郁、压力性尿失禁、痴呆、脑卒中、共病、结核等疾病的诊疗能力相对欠缺;大多数医生规范转诊、循证医学实践、指南检索和应用等能力有待提高,提示这些可作为能力提升培训的侧重项目。基层全科医生对培训的需求较高,主要希望通过去高诊疗能力的卫生机构进修学习,对基层常见疾病和多病共存的规范诊疗、转诊培训有较高需求,具体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可在广泛了解基层需求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基层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诊疗能力 培训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科医学思维的全专协作慢病管理实证探讨——以社区骨关节炎管理的“六个一”建设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含之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59-1264,共6页
全科与专科协作的“全专协作模式”目前主要基于疾病诊治技术支持、分级诊疗落实等内容被运用于对社区各类慢病的诊治和管理。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全科医学团队基于全科医学思维“以患者为中心”“系统观和整体观”的特点,围绕“六个... 全科与专科协作的“全专协作模式”目前主要基于疾病诊治技术支持、分级诊疗落实等内容被运用于对社区各类慢病的诊治和管理。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全科医学团队基于全科医学思维“以患者为中心”“系统观和整体观”的特点,围绕“六个一”进行多维度建设,探索和实践更为全面、深入及有效的全专协作模式。“六个一”的建设基于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专协作,以对社区常见慢病骨关节炎(OA)为例,其内容和特点包括:(1)成立一个多学科团队:所成立诊疗团队能依托综合性医院层面三维协同医联体基础,发挥综合性医院的全科联络协调作用,细化协调多学科分工;(2)完善一套诊治流程:遵循科学循证完善一套疾病的分级诊治流程,并对诊治流程进行成效评估,使其更有助于改善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3)开发一个APP:所开发APP能涵盖对OA患者的分层诊疗和管理、医患沟通、科普推送、预约挂号等多种功能,并可将完整诊疗数据收录于专属信息平台;(4)设计一套宣传推广方案: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在综合性医院及社区的疾病诊疗、健康体检和咨询等多场景下进行宣传;(5)建立一个案例库:建立OA患者专病案例库,持续随访患者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实行分层管理,以便于提供更多全科特色案例;(6)建设一套课程:围绕OA专病建设的课程内容包含“全科骨痛未分化疾病”“骨关节炎慢病管理”,开展形式包括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门诊接诊和教学查房示范等,用于全科本科、研究生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教学培训。以社区骨关节炎管理的“六个一”建设为例,基于全科医学思维的全专协作慢病管理实践提示全科与专科有在医、教、研多维度全面深入合作和相互促进的潜力,且优化整合疾病分级管理相关的团队、技术、信息支持等对于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水平提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学思维 全专协作 六个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鹏 刘力滴 +3 位作者 廖晓阳 伍佳 杨梓钰 张亚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874,共6页
背景 我国基层全科医生数量缺口大,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低是导致人才匮乏的重要因素。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12月—2019年1月,对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 背景 我国基层全科医生数量缺口大,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低是导致人才匮乏的重要因素。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12月—2019年1月,对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全科医生(n=1 549)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生的基本信息、工作满意度及其对提高工作满意度的建议。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539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9.35%。全科医生的总体工作满意度为(114.0±17.2)分,处于“一般”水平。其中,工作流程维度的平均得分最低,为(10.6±2.5)分,处于“不满意”水平;其他维度的平均得分皆处于“一般”水平;薪酬和福利待遇维度的得分相对较低,分别为(11.8±2.8)分和(11.6±2.8)分。不同性别、年龄全科医生的总体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全科医生的总体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全科医生总体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30~39岁[OR(95%CI)=0.132(0.035~0.494)]和40~49岁[OR(95%CI)=0.207(0.065~0.664)]全科医生的总体工作满意度低于≥50岁者(P<0.05)。提出提高自身工作满意度建议的人数为419名,共提建议427人次。其中,“提高待遇”的建议居首位(25.53%,109/427)。结论 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的总体工作满意度一般,全科医生对工作流程最不满意,最希望提高待遇,年龄是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建议针对全科医生满意度“短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如简化工作流程、实施“按劳分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初级卫生保健 职业满意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全科教育干预研究:从设计到发表 被引量:2
8
作者 邹川 欧健铭 +6 位作者 曾欣 彭涛 周燕 肖纯瑶 陶洪霞 陈庆奇 林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419,426,共8页
随着中国基层医疗的发展,近10年中国将培养近40万全科医生,其中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全科医生至关重要,这需要全科教育者探索大量适合中国且基于证据的全科教育理念、方法和内容。目前,国内全科教育干预研究的质量较差,大部分全科教育师资... 随着中国基层医疗的发展,近10年中国将培养近40万全科医生,其中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全科医生至关重要,这需要全科教育者探索大量适合中国且基于证据的全科教育理念、方法和内容。目前,国内全科教育干预研究的质量较差,大部分全科教育师资和研究者尚缺乏教育干预研究的相关培训。本文旨在介绍全科教育干预研究,按照从设计到发表的流程将研究分为4个阶段,共13个步骤:4个阶段分别为构建研究问题(产生研究灵感、文献综述、融入理论/概念框架、精炼研究问题)、研究设计(试验设计、干预措施、结果评估)、研究执行(建立研究团队、获取研究资源、申请研究伦理、项目实施)、发表和评价阶段(文章撰写、反思与评价),以期为全科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开展教育干预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和思路,产生高质量的教育研究“证据”,进一步改善全科教育培训质量,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全科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教育 医学 教育研究 干预性研究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病诊治及全过程管理:全科医生的作用不可或缺 被引量:1
9
作者 顾洁 黄延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55-1960,共6页
罕见病是发病率低且诊治和管理难度极大的一组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罕见病逐渐开始受到关注。作为健康守门人和患者及其家庭的健康管理者,很多国家的全科医生开始被纳入罕见病管理框架。文章介绍了全科医生参与罕见病诊治和... 罕见病是发病率低且诊治和管理难度极大的一组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罕见病逐渐开始受到关注。作为健康守门人和患者及其家庭的健康管理者,很多国家的全科医生开始被纳入罕见病管理框架。文章介绍了全科医生参与罕见病诊治和管理的现状,包括在管理流程中的角色,为之付出的努力和罕见病知识方面的不足。尽管全科医生在罕见病识别上还存在挑战,但大部分全科医生有意愿通过提高对罕见病的认识和改善培训,可以有效地参与罕见病患者的全程管理,在早期识别、协调治疗和提供综合服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见病 全科医生 全程管理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病房收治慢性病及不明病因症状情况研究
10
作者 庞姝 陈祥雪 +2 位作者 刁洋 王旖旎 姜春燕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3525-3531,共7页
背景在政府对全科医学发展的高度重视下,三级综合医院陆续设置全科医学科,全科医学科的学科特色使其在慢性病及不明病因症状的收治与管理中具有明显优势。然而,慢性病及不明病因症状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病房的收治及管理情况... 背景在政府对全科医学发展的高度重视下,三级综合医院陆续设置全科医学科,全科医学科的学科特色使其在慢性病及不明病因症状的收治与管理中具有明显优势。然而,慢性病及不明病因症状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病房的收治及管理情况尚不清楚。目的了解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病房收治慢性病及不明病因症状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持续提升全科医学科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方向。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全科医学科病房为例,于2024年2月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提取全科医学科病房建立以来(2019年11月—2024年1月)所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入院来源、入院诊断、住院诊治、出院诊断及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2725例次住院患者,年龄为12~95岁,平均年龄为(57.4±15.8)岁,≥60岁患者1400例次(51.38%),中位住院天数为7(5,9)d,中位住院费用为9053.71(6551.53,12380.82)元。由全科门诊收入1724例次(63.27%),由急诊科或专科转入1001例次(36.73%)。入院诊断占比最高的前3位疾病依次是急性胰腺炎(9.06%,247/2725)、腹痛待查(7.41%,202/2725)、肺炎(7.30%,199/2725)。1899例次(69.69%)患者患有慢性病,1085例次(39.81%)患者有多病共存现象,1016例次(37.18%)患者存在多重用药。1658例次(60.84%)患者入院时诊断明确,1067例次(39.16%)患者以不明病因症状入院。入院诊断占比最高的前3位不明病因症状依次是腹痛待查(7.41%)、头晕待查(5.43%)、腹胀待查(5.03%)。出院主要诊断所在系统排序前5位依次为消化系统1166例次(42.79%)、呼吸系统334例次(12.26%)、内分泌系统317例次(11.63%)、心血管系统279例次(10.24%)、血液系统176例次(6.46%),主要诊断病例数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急性胰腺炎249例次(9.14%)、肺炎238例次(8.73%)、慢性胃炎220例次(8.07%)、2型糖尿病伴慢性并发症175例次(6.42%)、急性胆囊炎174例次(6.39%)、恶性肿瘤154例次(5.65%)、高血压109例次(4.0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3例次(2.68%)、结直肠息肉62例次(2.28%)、甲状腺结节59例次(2.17%)。2411例次(88.48%)患者经全科住院诊治后好转出院,96例次(3.52%)患者诊断明确后因需专科治疗转入相应专科。以不明病因症状入院患者的住院费用高于入院时诊断明确的患者(P<0.05),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慢性病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金额均高于未患慢性病者(P<0.05);多病共存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高于非多病共存患者(P<0.05)。结论北京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病房住院患者年龄范围广,≥60岁患者占多数,疾病谱涉及多个系统的常见病、慢性病及不明病因症状,多病共存及多重用药现象常见,医疗工作符合全科医疗诊疗方向。全科医学科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院急诊、专科联系紧密,在慢性病及不明病因症状的分级诊疗及多学科诊治中有重要意义。慢性病、不明病因症状及多病共存患者的住院天数长、住院费用高,提示全科医生在慢性病及不明病因症状管理过程中需不断细化管理流程和服务内容,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科 三级综合医院 住院患者 不明病因症状 慢性病 全科医生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全科医师中成药处方认知现状与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11
作者 张慧 杨健军 +2 位作者 何国枢 邢国强 任菁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3954-3960,共7页
背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中医药的发展,中成药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师在日常工作诊疗中频繁接触中成药。然而,目前关于全科医师对中成药使用的认知状况及其培训需求尚不明确。目的调查我国全科医师中成药使... 背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中医药的发展,中成药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师在日常工作诊疗中频繁接触中成药。然而,目前关于全科医师对中成药使用的认知状况及其培训需求尚不明确。目的调查我国全科医师中成药使用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为进一步促进全科医师合理应用中成药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中国全科医师中成药使用与培训需求调查”,利用便利抽样法对全国范围的全科医师进行调查,对全科医师的中成药处方使用现状、培训需求进行描述性分析,比较不同医学背景、不同职称全科医师的中成药认知程度。结果本调查共回收问卷523份,剔除无效问卷22份,总计501份问卷纳入研究,有效回收率为95.79%。501名全科医师中35.13%(176/501)的全科医师在日常诊疗中经常开具中成药,33.13%(166/501)的全科医师有时会开具;将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处方的全科医师占比相对较高,经常者占38.32%(192/501),有时者占36.13%(181/501)。全科医师在日常诊疗中极少和很少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中成药,占比分别为25.95%(130/501)、30.34%(152/501)。不同医学背景全科医师对中成药知识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中西医结合、中医背景的全科医师对于中成药各方面的认知程度普遍高于西医背景的全科医师(P<0.05)。不同职称全科医师对“中成药选择的辨证论治原则”的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P=0.019)。大多数全科医师对中成药相关知识培训需求较高,“非常需要”占比40.32%(202/501),“比较需要”占比37.92%(190/501);大部分全科医师对“中医亚专长全科医师”培训意愿较高,“非常愿意”占比44.31%(222/501),“比较愿意”占比35.73%(179/501);西医背景全科医师对“西学中”的培训意愿较高,“非常愿意”占比40.81%(162/397),比较愿意占比35.01%(139/397)。结论全科医师使用中成药的情况比较普遍,西医背景全科医师对中成药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低,为保证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需要针对性地对西医背景全科医师进行中医药相关知识的培训,发展“中医亚专长全科医师”培训,鼓励西医背景全科医师参加“西学中”培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全科医学相互借鉴融合,促进全科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中成药 药物处方 认知 培训需求 “中医亚专长全科医师”培训 “西学中”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世界家庭医生组织欧洲分会修订全科医学/家庭医学定义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2
作者 杨信 王宏 +2 位作者 韩建军 梁万年 胡丙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712-2719,共8页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欧洲分会(WONCA Europe)于2023年发布新版《欧洲全科医学/家庭医学定义》,旨在适应全球健康挑战和医疗体系变革需求。此次修订强调了“同一健康”(One Health)、“地球健康”(Planetary Health)及“可持续性”(Sustaina...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欧洲分会(WONCA Europe)于2023年发布新版《欧洲全科医学/家庭医学定义》,旨在适应全球健康挑战和医疗体系变革需求。此次修订强调了“同一健康”(One Health)、“地球健康”(Planetary Health)及“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在全科医学/家庭医学领域的重要性,标志着全科医学从传统“个体-家庭-社区”模式向“全球生态系统健康”的范式转型。本文旨在介绍2023年《欧洲全科医学/家庭医学定义》的修订背景、主要内容、意义及影响,主要内容涉及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的服务系统特征、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的专业范畴、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的核心胜任力、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的基本应用特征、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的实施基石。了解上述内容,对于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家庭医学 定义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欧洲分会 同一健康 地球健康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3
作者 赵稳稳 李诺雅 +5 位作者 张雅丽 张金佳 张敏 刘华雷 席彪 王荣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3187-3192,3208,共7页
背景在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具备完整适用的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体系及完善的职业发展和支撑体系,设有专门的非营利机构,负责统一教材,定期组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并组织统一考核,对合格者颁发证书,建立各自的师资培训、考核... 背景在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具备完整适用的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体系及完善的职业发展和支撑体系,设有专门的非营利机构,负责统一教材,定期组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并组织统一考核,对合格者颁发证书,建立各自的师资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及规范化、系统化建设的核心指标,对住院医师和师资进行评价。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此评价指标体系。目的在应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2022年6月—2023年8月,由10名研究者组成课题小组,通过系统综述的方法,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从资料中提炼出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的指标和标准,通过小组讨论对评价指标和标准进行逐个、严格评价和分析,并总结出具体指标和标准,最终形成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而后向选取的39名专家发放电子问卷进行三轮咨询,就指标的重要性给出客观评估,逐步对各级指标进行筛选,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结果经过3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教学条件、教学素养、医疗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18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及其评价标准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三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66%、96.66%、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专家判断依据为0.9523,专家熟悉程度为0.9103,专家权威系数为0.93。第一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0.21,协调性检验P<0.05;第二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0.16,协调性检验P<0.05;第三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为0.82,协调性检验P<0.05。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05、0.25、0.25、0.40、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展现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体系的方法、过程,初步构建了以教学能力为评价重点的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综合医院 临床师资 质量评价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全科医生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
14
作者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 梁万年 刘民 路孝琴 刘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医学临床实践带来了新的变革。国内外已开始了智能全科医生系统的研究及实践探索,但尚未形成共识。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医学临床实践带来了新的变革。国内外已开始了智能全科医生系统的研究及实践探索,但尚未形成共识。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及来自国内多家单位的全科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循证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广泛检索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多轮专家研讨,最终形成《智能全科医生中国专家共识》,从智能全科医生的定义、特点、应用、挑战与建议等方面形成17条专家共识,为促进智能科技赋能全科医生临床实践、提升基层卫生智慧化服务水平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全科医生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评价在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翟佳燚 陆媛 +1 位作者 石建军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0-426,共7页
背景全科临床诊疗思维是全科医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的关键,但因其属于无法被直接观察的抽象能力,所以并不适合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评价。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优化课程教学评价方法提高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培训效率,丰富医学教育评价... 背景全科临床诊疗思维是全科医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的关键,但因其属于无法被直接观察的抽象能力,所以并不适合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评价。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优化课程教学评价方法提高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培训效率,丰富医学教育评价。方法于2022年9—12月,以同济大学医学院38名全科方向硕士研究生为对象,根据学习与工作经历分为在职组16名与住培组22名。培训课程包含核心、案例、结果3个模块,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实践。定量评价的内容为技能评分表、PBL评分表与案例评分表,主观评价的内容来自多源反馈。结果两组学员核心和案例模块首次课程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模块末次课程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总体学员以及两组学员核心和案例模块首、末次课程的定量评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观评价性质分为肯定性评价与改进性评价,问诊能力、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管理、慢病管理课程的肯定性评价占比较低,而改进性评价占比较高;医患沟通、病历书写、多病共存、心身疾病、未分化疾病课程的肯定性评价占比较高,而改进性评价占比较低。结论程序性评价能够丰富全科思维评价体系、促进学员循序建构全科思维,同时也发现了“翻转课堂”是程序性评价的呈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教学 教育 研究生 程序性评价 临床诊疗思维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胸部疾病辅助诊断系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诊断中的实效性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俊泽 高怀婷 +1 位作者 邢素霞 王瑜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3948-3953,共6页
背景在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由于放射科医生配备不足且无法保证全天候在岗,而全科医生对胸部影像的解读能力有限,影响了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与效率。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胸部疾病辅助诊断系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应用效果,重点评估其在... 背景在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由于放射科医生配备不足且无法保证全天候在岗,而全科医生对胸部影像的解读能力有限,影响了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与效率。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胸部疾病辅助诊断系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应用效果,重点评估其在提升全科医生诊断效率、准确性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于2024年4月,在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16名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全科+AI组8名、对照组8名,同时纳入两组医生接诊的共100例需X光影像检查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每组各50例,全科+AI组采用胸部疾病辅助诊断系统(ADSC)识别X光影像,辅助全科医生做出疾病诊断,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诊治,记录两组医生所用时间并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X光影像上传区域影像中心进行阅片审核,评估两组医生诊断准确性;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两组医生进行ADSC使用体验评价。结果两组医生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AI组诊断所需时间低于对照组[(92.47±24.52)s比(249.31±56.46)s,P<0.001],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96%比72%,P=0.0027),全科+AI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比84%,P=0.036),两组医生ADSC使用体验评价,≥80%的全科医生认为其在使用便捷性(81.25%)、诊断决策(93.75%)、专业知识助益(87.50%)、应用可行性(87.50%)方面具有意义,93.75%的全科医生对系统使用感到满意,并愿意继续使用该系统。结论人工智能胸部疾病辅助诊断系统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的诊断效率、准确性和患者满意度,且大多数医生对ADSC的使用持积极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疾病 人工智能 全科医生 放射摄影术 X光影像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全科医师发展精神卫生亚专长的必要性及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青 陈明敏 任菁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50-1954,1960,共6页
亚专长全科医师既能提供优质的全科医疗服务,也能提供一定深度的某专科医疗服务,几个不同专业的亚专长全科医师组合,能为辖区居民提供较为完善、全面、又有一定深度的基本医疗服务。在当前精神卫生专业服务能力无法满足居民需求的情况下... 亚专长全科医师既能提供优质的全科医疗服务,也能提供一定深度的某专科医疗服务,几个不同专业的亚专长全科医师组合,能为辖区居民提供较为完善、全面、又有一定深度的基本医疗服务。在当前精神卫生专业服务能力无法满足居民需求的情况下,鼓励一部分基层全科医师发展精神卫生亚专长的必要性日渐突显。本文分析了培养精神卫生亚专长全科医师的必要性,基层全科医师发展精神卫生亚专长的优势,推进基层全科医师发展精神卫生亚专长面临的阻力,进而提出推进基层全科医师发展精神卫生亚专长的建议,包括精神卫生亚专长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构建,精神卫生亚专长全科医师学习平台拓展,精神卫生亚专长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及资金支持、薪资与晋升激励政策等,以期助力全科医师发展精神卫生亚专长,更好地维护居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亚专长 精神卫生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晶 苗依婷 +2 位作者 贺雪梅 蒋东洋 梁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20-1227,共8页
背景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工作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可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评价体系,提高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对于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工作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可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评价体系,提高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对于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对我国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综述,分析相关研究在评价指标、研究结果上的共性与差异,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以获取有关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06-12。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纳入文献的作者、调查时间、调查地区、样本量、工作满意度评价维度和指标、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等信息,采取描述性分析法进行汇总、分析、比较。结果最终纳入中文文献19篇,涉及15354名全科医生。对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评价主要涉及物质满意度、关系满意度、成长满意度、总体满意度4个维度,其中19篇文献提及收入、人际关系,14篇文献提及工作环境、职务晋升、个人价值,8篇文献提及培训。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压力、工作量、晋升机会、聘任方式、工作环境、工龄、人际关系、福利待遇、单位类型、社会认可等。结论我国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不高,且受收入水平、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压力、工作量、晋升机会、聘任方式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职业满意 影响因素分析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RISP清单,提升我国全科医学和基本医疗研究报告的质量
19
作者 杨辉 汪洋 +8 位作者 陈庆奇 刘晨曦 顾杰 赵洋 秦江梅 曹新阳 Elizabeth Sturgiss William R.Phillips 许岩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3-401,共9页
基本医疗(初级保健)研究报告内容的条目共识(CRISP)工作组于2023年提出了CRISP清单,以支持改善上述领域研究报告的质量、实用性和传播性。《中国全科医学》英文版的学术编辑团队对CRISP清单进行了中文翻译,并通过这篇述评,在回顾我国全... 基本医疗(初级保健)研究报告内容的条目共识(CRISP)工作组于2023年提出了CRISP清单,以支持改善上述领域研究报告的质量、实用性和传播性。《中国全科医学》英文版的学术编辑团队对CRISP清单进行了中文翻译,并通过这篇述评,在回顾我国全科医学和基本医疗研究的内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归纳了该领域的科研报告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以作者为中心”“过度重视塑造权威性”“盲目生搬国际经验”“缺乏对方法学的透明报告”“在论文中压入大量冗繁信息”以及“遮蔽关键信息”等。最后,编辑团队推荐和鼓励中国的全科医学和基本医疗服务研究的作者、编辑和学术评议专家尝试使用CRISP清单,在改善中国全科医学和基本医疗研究报告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该工具在学科发展研究、临床研究、卫生服务研究、卫生政策研究、教育和培训研究以及社区流行病学研究等亚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基本医疗 研究报告 内容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五年全科医学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
作者 王松柱 姚易 +8 位作者 周伊恒 赵茄茜 杨荣 赵茜 张瑞 代华 李东泽 廖晓阳 杨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330-2337,共8页
背景全科医学在初级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已成为应对人民健康需求增长的关键措施,了解全科医学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能更好地指导全科医学研究。目的分析近五年全科医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全科医学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背景全科医学在初级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已成为应对人民健康需求增长的关键措施,了解全科医学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能更好地指导全科医学研究。目的分析近五年全科医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全科医学学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全科医学领域2019年1月-2023年11月的相关文献,并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作者、国家、机构的共现分析,共被引文献聚类分析以及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突现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9580篇,全科医学相关研究集中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墨尔本大学,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PARKER MAGIN。全科医学研究热点为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疗中的临终关怀,以及家庭医生的职业倦怠、远程医疗、定性研究,重点人群(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慢性病管理和治疗等。发展趋势是医学教育和培训、人群健康和远程医疗。结论全科医学近五年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慢性病管理与治疗、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临终关怀、家庭医生职业倦怠、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等方面,此外,远程医疗、人群健康、全科医学教育与培训则是全科医学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研究热点 发展趋势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