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城市公园运动共享型空间优化研究
- 1
-
-
作者
侯韫婧
王雨萌
吴雨馨
许大为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全国风景园林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园林》
-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5,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4YJC890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124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0M670873)。
-
文摘
作为健康干预的重要空间载体,高密度地区城市公园面临着增量困难与居民多样化运动需求的显著矛盾。城市公园运动共享型空间通过提高场地使用率、周转率及活动兼容性,能够有效提升公园的运动供给能力。以哈尔滨丁香公园和群力公园为例,利用Kano模型提取不同运动类型的关键环境要素,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使用人群特点,自由组合关键环境要素,建构3类运动共享型空间——放松+舒缓、社交+爱好、社交+放松;最终通过模拟预测,明确运动共享型空间的必备环境要素,提出模块化共享空间优化的设计策略。结果表明:1)不同运动类型人群对活动空间的必备需求存在差异,如高强度运动人群重视场地设施,而低强度运动人群认为植物特征是提升其运动意愿的关键;2)“高围合+多色植物+趣味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放松和舒缓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大尺度+特色水景+休憩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社交和爱好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便捷出口+多样植物+健身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社交和放松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研究结果为存量阶段城市公园的优化更新提供了新路径,有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虚拟现实技术
运动共享型空间
环境要素识别
-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parks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shared space for multiple sports types
environmental element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