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历史必然与时代使命 被引量:3
1
作者 齐卫平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推动中华文明现代转型,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从形态的角度提出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发展的使命担当。从历史逻辑看,中华文明在近代因西方文明冲击而陷入困境,但... 推动中华文明现代转型,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从形态的角度提出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发展的使命担当。从历史逻辑看,中华文明在近代因西方文明冲击而陷入困境,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新焕发出活力。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时代任务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并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优势条件,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遗产、党在文化建设中的丰富经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就以及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提升。这些条件坚定了党和人民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自信。中华文明现代转型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蕴,对揭示党的文化纲领、确立文化建设目标、制定文化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现代转型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文明 现代转型 文化建设 文化强国 “第二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五个重大关系论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宗灵 张雨桐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4,共11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内容时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深入理解这五个重大关系的内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内容时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深入理解这五个重大关系的内涵,在于运用哲学视角的辩证法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的关系,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运用“现实的人”的辩证法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运用动态平衡的辩证法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运用行稳致远的辩证法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系统都内蕴了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五个重大关系,五个重大关系的观念内核也贯穿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是指导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法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五个重大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 唯物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江西农村合作运动的缘起、开展与成效 被引量:1
3
作者 易凤林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142,共9页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为了救济、振兴江西农村经济,在省政当局的领导和各界的积极参与下,江西开展了持续一二十年的农村合作运动。江西农村合作运动持续时间长,在全国的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救济振兴了江西农村经济...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为了救济、振兴江西农村经济,在省政当局的领导和各界的积极参与下,江西开展了持续一二十年的农村合作运动。江西农村合作运动持续时间长,在全国的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救济振兴了江西农村经济,改善了农民生活,但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与其目标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运动 农村经济 农业合作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4
4
作者 吴飞 王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35,共12页
新型举国体制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深深根植于马克思的协作理论与利益共同体思想,在此基础上,充分汲取了民主集中制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的理论滋养,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另一方面,其既汲取... 新型举国体制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深深根植于马克思的协作理论与利益共同体思想,在此基础上,充分汲取了民主集中制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的理论滋养,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另一方面,其既汲取了古代中国举国体制的有益成果,又借鉴了苏联举国体制的经验教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逻辑;同时,其扎根于党领导人民从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百年奋进实践中,蕴含了深刻的实践逻辑。三层逻辑相互融通、有机统一,共同构筑起新型举国体制的时代逻辑与鲜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中国式现代化 民主集中制理论 系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勇 刘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2-17,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话语,旨在增进人类整体福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凝聚中华民族天下情怀和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双重历史经验的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为人类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话语,旨在增进人类整体福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凝聚中华民族天下情怀和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双重历史经验的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大国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类美好未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但依然面临着西方霸权霸道霸凌的话语困境。从构建成熟的学术话语支撑和塑造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入手,不断增进国际社会的接受认同,是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 胸怀天下 大国担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怀天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意蕴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勇 章钊铭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20,I0002,共12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守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原则,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汲取中华文化天下理念的智慧,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价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天下文明的精神,确立“选贤与...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守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原则,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汲取中华文化天下理念的智慧,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价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天下文明的精神,确立“选贤与能”的领导力量,构建“刚柔并济”的制度体系,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崇尚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现天下责任担当,以“天下大同”为根基,坚持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以“天下己任”为根基,坚持以伟大政党为领导力量;以“经纶天下”为根基,坚持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发展基础;以“兼济天下”为根基,坚持世界交往的实践方式;以“天下一家”为根基,坚持人的解放的价值目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做出了新贡献,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 胸怀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6
7
作者 蒯正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0,共8页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大意识形态建设力度,使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党的意识形态建设...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大意识形态建设力度,使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历史表明,加强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做到:坚持不懈抓好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与话语创新,增强意识形态生命力和亲和力;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想倾向和社会思潮作斗争,扩大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坚持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相互促进,提高意识形态感召力和渗透力;坚持意识形态引领与维护群众利益相结合,增强意识形态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建设 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
8
作者 祝彦 《人民论坛》 2024年第22期41-45,共5页
坚持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直接决定着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高低,并深刻影响着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广大党员干部需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坚持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直接决定着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高低,并深刻影响着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广大党员干部需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思考问题、指导实践,以此全面提升现代化建设的能力。为此,建立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需要科学统筹并制定周密学习计划;健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完善公正透明的考核激励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学习评估机制;开发和运用好网络学习平台;积极发挥党史学习教育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干部 理论学习机制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