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牧草种质库种子生活力监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志宏 李晓芳 +2 位作者 王志刚 刘丑生 张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56,共2页
对贮存在短期库和中期库的6个草种,50份种子进行生活力监测,结果表明:贮存在中期库的草种子,生活力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平均为89%,而在短期库贮存的草种子生活力大幅度下降,大多已下降到更新标准以下。
关键词 种质库 生活力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丑生 王志刚 李宁 《中国牧业通讯》 2004年第21期28-31,共4页
本文作者分析了我国畜禽遗传资源濒危的现状、家畜遗传资源濒临灭绝的特点,总结了我国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制建设、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和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提出了我国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濒危畜禽 遗传资源 物种保护 地方品种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手段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志刚 《中国牧业通讯》 2005年第13期4-7,共4页
编者按:5月28~29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从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校的业内权威人士.会议分析了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 编者按:5月28~29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从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校的业内权威人士.会议分析了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形势下如何保护与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展开了深入地探讨.由于会议分多个专题,从保护策略和具体的操作上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本刊选取部分具有指导意义和实施中的一些典型予以刊登,供业内人士参考.欲了解这次会议的相关报道,请访问WWW.CAHB.N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遗传资源 保护 中国 原地保护 异地保存 法制建设 资源监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5个多态蛋白(酶)位点分析6个地方猪品种的遗传结构 被引量:4
4
作者 林丽 王志刚 +6 位作者 刘榜 李拥军 赵小丽 杨述林 樊斌 李奎 肖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1-515,共5页
利用 5个多态蛋白 (酶 )位点碱性磷酸酶 (Akp)、蛋白酶抑制物 1(PI 1)、后白蛋白 1(Po 1)、后白蛋白2 (Po 2 )和铜蓝蛋白 (Cp)分析了清平猪、阳新猪、南阳黑猪、南城黑猪、东乡花猪、杭猪 6个地方猪品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 6个品种... 利用 5个多态蛋白 (酶 )位点碱性磷酸酶 (Akp)、蛋白酶抑制物 1(PI 1)、后白蛋白 1(Po 1)、后白蛋白2 (Po 2 )和铜蓝蛋白 (Cp)分析了清平猪、阳新猪、南阳黑猪、南城黑猪、东乡花猪、杭猪 6个地方猪品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 6个品种的平均杂合度大小依次为 :南阳黑猪 (0 .4 14 2 )、南城黑猪 (0 .30 5 7)、阳新猪 (0 .30 32 )、东乡花猪 (0 .2 6 0 6 )、杭猪 (0 .2 4 78)、清平猪 (0 .2 4 16 ) ,通过计算Nei(1978)标准遗传距离 ,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 ,6个品种聚成 2大类 :清平猪、南城黑猪、阳新猪、南阳黑猪聚成一大类 ;东乡花猪与杭猪聚成另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多态性 遗传结构 地方品种 遗传标记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TC染色进行猪精子不同体外获能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梁鸿斌 刘靖清 +6 位作者 李复煌 许海涛 牛嘉颖 李晶 孙洋 郭勇 刘云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1-173,共3页
为了探讨不同方法对猪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本试验以猪的新鲜精液为研究对象,分别经肝素上游法、钙离子载体诱导法和咖啡因诱导法进行精子不同获能时间的处理,并利用金霉素荧光染色法(chlortetracycline,CTC)对其获能效果进行检验。结果... 为了探讨不同方法对猪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本试验以猪的新鲜精液为研究对象,分别经肝素上游法、钙离子载体诱导法和咖啡因诱导法进行精子不同获能时间的处理,并利用金霉素荧光染色法(chlortetracycline,CTC)对其获能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肝素上游法孵育40 min处理后,精子的获能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说明肝素上游法可以较好地诱发猪精子在体外获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体外获能 金霉素(CTC)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囊胚和扩张囊胚玻璃化冷冻保存的研究
6
作者 邓凯伟 刘丑生 王峰 《家畜生态学报》 2008年第6期87-91,共5页
以6M甘油+6.5%PVP(V1)和8MEG+7%PVP(V2)为玻璃化溶液,采用细管法和OPS一步法对小鼠囊胚进行冷冻。结果表明:胚胎在玻璃化溶液中平衡20S显著高于平衡60S后的存活率(P<0.05);蔗糖四步法解冻后的发育率与蔗糖三步法冷冻解冻后的发育率... 以6M甘油+6.5%PVP(V1)和8MEG+7%PVP(V2)为玻璃化溶液,采用细管法和OPS一步法对小鼠囊胚进行冷冻。结果表明:胚胎在玻璃化溶液中平衡20S显著高于平衡60S后的存活率(P<0.05);蔗糖四步法解冻后的发育率与蔗糖三步法冷冻解冻后的发育率差异不显著(P>0.0 5);用OPS三步法冷冻后(V2)的小鼠囊胚的体外发育率显著高于细管法和OPS一步法冷冻后的发育率(P<0.01);在OPS三步法冷冻过程中,平衡时间对胚胎冷冻后的发育率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囊胚 扩张囊胚 玻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生产中杂种优势利用探讨
7
作者 贾兰萍 邓晓彬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杂种优势利用 杂交模式 杂交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方水牛品种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起源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齐国强 昝林森 +3 位作者 张桂香 王志刚 王均辉 韩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1,共5页
对我国10个地方水牛品种110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序列(930 bp左右)进行分析,共检测到50种单倍型,107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单倍型多样度(Haplotype diversity,Hd)为0.895 2±0.024 0,核苷酸多样度(Nucleotide diversity,π)为0.020 ... 对我国10个地方水牛品种110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序列(930 bp左右)进行分析,共检测到50种单倍型,107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单倍型多样度(Haplotype diversity,Hd)为0.895 2±0.024 0,核苷酸多样度(Nucleotide diversity,π)为0.020 0±0.005 6,平均核苷酸差异(Average number of nucleotide differences,k)为18.445 0,表明我国水牛的遗传多态性丰富。构建的NJ进化树显示这10个品种的水牛主要有两个母系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水牛 MT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A-DQB基因上游调控区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昆 孙东晓 +2 位作者 徐如海 王志刚 张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1-525,共5页
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对BoLA DQB 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对BoLA DQB 基因ex on2的14种等位基因上游调控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每个DQB·exon2 等位基因均与2 种DQB URR相连锁,在14种BoLA DQB·exon2等位... 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对BoLA DQB 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对BoLA DQB 基因ex on2的14种等位基因上游调控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每个DQB·exon2 等位基因均与2 种DQB URR相连锁,在14种BoLA DQB·exon2等位基因上游共检测到15种DQB URR序列。这些序列中均存在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W box 、X box、Y box、CCAAT box以及类TATA box调控元件,且遵循严格的空间顺序。其中W box 、X box 、Y box及类TATA box是多态的,CCAAT box是保守的,在这些调控元件之间也存在多态座位。这些多态座位的存在有可能对结构基因的表达水平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调控区 B基因 多态性研究 等位基因 基因表达调控 box 调控元件 多态座位 PCR扩增 同源性比较 克隆测序 结构基因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和IGF-I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卵裂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丑生 陆会宁 +3 位作者 张利平 王志刚 赵俊金 孟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8-593,共6页
本文研究了EGFI、GF-I以及EGF和IGF-I联合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卵裂的影响,以确立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50 ng/mL的EGF的成熟率和卵裂率分别为71.2%和45.5%,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20、304、0 ng/mL组(P<0.05)... 本文研究了EGFI、GF-I以及EGF和IGF-I联合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卵裂的影响,以确立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50 ng/mL的EGF的成熟率和卵裂率分别为71.2%和45.5%,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20、304、0 ng/mL组(P<0.05),当EGF浓度达到100 ng/mL时,成熟率和卵裂率最高,分别为72.9%和45.7%;40 ng/mL IGF-1的成熟率和卵裂率分别为70.7%和58.5%,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20、60、80、100ng/mL组(P<0.05),当IGF-I的浓度为100 ng/mL时,成熟率和卵裂率最低,分别为38.8%和20.0%,与对照组和其它各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50 ng/mL EGF和40 ng/mL IGF-I联合使用,成熟率和卵裂率分别为85.6%和61.0%,同对照组和50 ng/mL EGF组4、0 ng/mL IGF-I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卵裂 表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标记对12个中外牛品种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荣岭 张桂香 +4 位作者 王志刚 王慧 韩旭 王冬蕾 王均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63-1470,共8页
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12对微卫星引物,采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技术,检测了9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和3个外来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 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12对微卫星引物,采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技术,检测了9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和3个外来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DA及DS遗传距离。基于DA遗传距离,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2个中外牛品种被聚为4类:Ⅰ类属于南方黄牛品种,包括恩施牛、黎平牛、昭通牛和川南山地牛;Ⅱ类属于中原黄牛品种,包括郏县红牛、早胜牛和平陆山地牛;Ⅲ类属于北方黄牛,包括延边牛和长白地方牛;Ⅳ类属于外来牛品种,包括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和德国黄牛。研究结果为中国地方牛品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黄牛品种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述林 王志刚 +2 位作者 樊斌 刘榜 李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1-93,共3页
概述了微卫星的发现及其在进化过程中产生和消亡的机理 ;
关键词 微卫星 进化 产生 消亡 序列 基因组 功能 DNA重复序列 染色质 折叠 性别 端粒 着丝粒 表达 蛋白 剂量效应 重组 复制 密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微卫星(SSR)标记研究苜蓿品种鉴定初报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小山 陈志宏 +1 位作者 韩建国 王志刚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44-347,共4页
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异花授粉植物,自交则衰退,品种内个体间基因型杂合,因此品种鉴定的难度较大。本文以苜蓿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和引进品种为材料,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和鉴定供试苜蓿品种。结果表明:采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异花授粉植物,自交则衰退,品种内个体间基因型杂合,因此品种鉴定的难度较大。本文以苜蓿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和引进品种为材料,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和鉴定供试苜蓿品种。结果表明:采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PCR产物分离可以避免非特异带的出现,降低了实验误差;在品种鉴定方面,AFca1位点片段大小为148 bp的等位基因在龙牧系列品种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可作为品种区别的依据;在其它品种之间或与杂花苜蓿品种之间,多数的SSR位点有基本相同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品种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而大部分品种之间频率的差异很小,不能作为鉴定的依据,即仅靠有限的SSR位点很难区别供试苜蓿品种;通过某些品种特有性状相连锁的分子标记与其它品种之间的差异作为鉴定的依据进行探索研究,或许能真正将某些苜蓿品种与其它品种区别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SSR 品种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藏猪ESR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熊统安 朱猛进 +7 位作者 郭宏 樊斌 刘榜 余梅 赵书红 强巴央宗 王志刚 李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5-488,共4页
采用PCR-RFLPS方法,对中国藏猪ESR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太湖猪、金华猪、成华猪、内江猪、长白猪、大白猪等中外猪种的ESR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藏猪有3种ESR基因型,ESR等位基因之间的频率较其它猪种均衡,从... 采用PCR-RFLPS方法,对中国藏猪ESR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太湖猪、金华猪、成华猪、内江猪、长白猪、大白猪等中外猪种的ESR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藏猪有3种ESR基因型,ESR等位基因之间的频率较其它猪种均衡,从而证明西藏猪选择压力较小,ESR基因的分布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雌性激素受体(ESR)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家养山羊mtDNA D环区遗传多样性与进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郝荣超 昝林森 +6 位作者 刘丑生 王志刚 张桂香 韩旭 郝怀志 王静 杜小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87-1194,共8页
对我国10个家养山羊品种140只个体的mtDNAD-loop区进行测序分析,测得结果:整个D-loop区为1211~1213bp,共检测到84种单倍型,171个多态位点。其中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Pi)为:0.02063±0.00225,单倍型多样性(Haplot... 对我国10个家养山羊品种140只个体的mtDNAD-loop区进行测序分析,测得结果:整个D-loop区为1211~1213bp,共检测到84种单倍型,171个多态位点。其中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Pi)为:0.02063±0.00225,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gene diversity,Hd)为:0.988±0.00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Average number of nucleotide differences)k为:24.896。表明我国家养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构建NJ网络进化树,得出中国家养山羊主要分为两大支系,并且其中一支与角骨羊(Capra aegagrus)聚在一起,而旋角野山羊(Capra falconeri)单独聚为一支,说明角骨羊对中国家养山羊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MT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 起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亚洲水牛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冬蕾 常洪 +9 位作者 杨军香 张桂香 王志刚 于波 廖信军 宋卫涛 韩旭 宋光明 王均辉 李荣岭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03-1109,共7页
应用13个微卫星标记结合荧光–多重PCR技术,对德昌水牛、兴隆水牛、富钟水牛、温州水牛、东流水牛、福安水牛和两个引进品种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8个水牛群体在13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157个等位基因,其... 应用13个微卫星标记结合荧光–多重PCR技术,对德昌水牛、兴隆水牛、富钟水牛、温州水牛、东流水牛、福安水牛和两个引进品种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8个水牛群体在13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157个等位基因,其中7个群体具有各自的特有等位基因,其和为23;8个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2908~4.2308之间,杂合度在0.4951~0.7194之间,多态信息含量在0.4495~0.6776之间;有11个座位为高度多态座位,是适合分析水牛遗传多样性的多态标记;聚类分析表明富钟水牛和东流水牛先聚在一起,再与兴隆水牛聚在一起,然后与温州水牛和福安水牛聚在一起,德昌水牛独自聚为一类;两个引进品种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个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郝怀志 昝林森 +4 位作者 刘丑生 王志刚 张桂香 韩旭 郝荣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4,共8页
【目的】探讨中国13个绵羊品种内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方法】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11对微卫星引物,结合荧光-多重PCR技术,检测了10个中国地方绵羊品种和3个引进品种的基因型;通过... 【目的】探讨中国13个绵羊品种内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方法】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11对微卫星引物,结合荧光-多重PCR技术,检测了10个中国地方绵羊品种和3个引进品种的基因型;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和遗传杂合度,以Nei’s遗传距离为基础,采用非加权组对算术平均聚类法(UPGMA)和邻近结合法(NJ)构建聚类图。【结果】13个中外绵羊品种被聚为4类:威宁绵羊、昭通绵羊、汉中绵羊和迪庆绵羊为第Ⅰ类,豫西脂尾羊、太行裘皮羊、泗水裘皮羊、巴什拜羊和策勒黑羊为第Ⅱ类;腾冲绵羊为第Ⅲ类,3个引进品种无角道赛特羊、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为第Ⅳ类。【结论】11个微卫星座位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品种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RAPD标记 被引量:41
18
作者 李拥军 苏加楷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利用RAPD技术对中国18个苜蓿地方品种和北美9个苜蓿基本种质来源的代表品种各取10个单株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品种内和品种间均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如采用混合样分析则掩盖了品种内的多态性,而品种间的多态性则明显降低。7条... 利用RAPD技术对中国18个苜蓿地方品种和北美9个苜蓿基本种质来源的代表品种各取10个单株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品种内和品种间均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如采用混合样分析则掩盖了品种内的多态性,而品种间的多态性则明显降低。7条引物共检测出52个位点,其中50个位点是多态的。品种间的差别是由该51个多态位点出现带谱的频率不同而体现的。中国18个地方苜蓿品种总的遗传变异水平与北美9个苜蓿品种很接近,品种内平均多态位点比例和基因多样性大于后者,表明中国苜蓿品种的杂合性较高,品种内的变异幅度较大。基因分化系数(GST)分析结果表明,苜蓿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内,这一特点与多年生苜蓿的繁育体系(异交)有关。中国苜蓿品种的GST小于北美9个苜蓿品种,表明中国苜蓿品种间的基因交流较强,遗传变异相对更多地存在于品种内。同时表明苜蓿品种的遗传结构不仅与其繁育体系(异交)有关,并与其地理分布和来源有直接关系。RAPD标记所揭示的多态位点比例和基因多样性均高于种子贮藏蛋白标记,这与基因表达的不同层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地方品种 RAPD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苜蓿地方品种亲缘关系的研究 Ⅱ.RAPD标记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李拥军 苏加楷 《草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46-53,共8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和北美9 个苜蓿基本种质来源的代表品种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了品种间的欧氏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56,以1.5 的遗传距离进...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和北美9 个苜蓿基本种质来源的代表品种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了品种间的欧氏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56,以1.5 的遗传距离进行划分可将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分为7 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北美9 个苜蓿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68,聚类分析结果再次证明,M. sativa ssp. sativa 和M. sati-va ssp. varia 两个亚种之间的遗传差别相对较小,而M. sativa ssp. falcata 亚种与前两个亚种之间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与北美9 个苜蓿品种相比,我国苜蓿地方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原因是我国苜蓿地方品种的地理分布相对较窄,品种间基因交流的机会较多,品种的遗传组成趋同。RAPD标记聚类结果与种子贮藏蛋白标记聚类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一些不一致的情况,其原因是这两种标记反映了苜蓿基因组中不同基因位点的变异情况,而不同品种间在这些不同的基因位点可能存在不同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地方品种 RAPD标记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个中外黄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自富 昝林森 +6 位作者 王志刚 张桂香 廖信军 贾善刚 韩旭 于福清 张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2,共6页
利用12对微卫星DNA标记对14个中外牛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杂合度(H)、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及聚类分析,评估各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各品种间遗传相关。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170个等位基因,Ne... 利用12对微卫星DNA标记对14个中外牛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杂合度(H)、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及聚类分析,评估各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各品种间遗传相关。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170个等位基因,Ne为1.194 7-11.175 2,H为0.618 9-0.782 9;12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PIC为0.528 1-0.810 5。恩施黄牛与郧巴牛相聚,枣北牛与南阳牛相聚,然后二者聚为一类;湘西牛自成一类;郏县红牛与秦巴牛相聚,再与黄陂黄牛聚为一类;早胜牛与平陆山地牛聚为一类;安西牛自成一类;德国黄牛与西门塔尔牛相聚后,再与夏洛来牛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黄牛品种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