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目标定位与政策取向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67,共8页
本文在梳理各类住房公积金定位争论中,重点探讨了各类公积金定位的内在层次结构以及功能定位、目标人群定位与制度目标定位三个容易混杂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认为制度目标仍需定位于"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或"提高居民居住水平&... 本文在梳理各类住房公积金定位争论中,重点探讨了各类公积金定位的内在层次结构以及功能定位、目标人群定位与制度目标定位三个容易混杂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认为制度目标仍需定位于"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或"提高居民居住水平",这是辨别和厘清各类公积金定位问题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分析目标定位所面临的"普惠与特惠"、"强制与自愿"、"储金与基金"和"职能与工具"的争论困境。基于此,本文认为制度的存续应坚持强制缴交的特性,但需以基本住房为立足点,改革公积金缴、存、贷等各项制度工具,调整管理体制,引导制度金融功能发挥住房保障的作用,突破现有制度所面临的各种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目标定位 争论困境 基本住房 政策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核心区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倪咸林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3,共6页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区形态,城市核心区社区由于在区位、人才、资源和流动性等方面的独特性,相对于一般社区治理而言呈现更加复杂化特征。通过对Z街道典型案例的剖析,描述并剖析了城市核心区社区治理的过程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城市...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区形态,城市核心区社区由于在区位、人才、资源和流动性等方面的独特性,相对于一般社区治理而言呈现更加复杂化特征。通过对Z街道典型案例的剖析,描述并剖析了城市核心区社区治理的过程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城市核心区社区治理的"多元分类合作网络"模式及其完善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城市核心区 社区社会组织 Z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陈鹏 陈荣卓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9-145,共7页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使命,是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以及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举措。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高校教师必须切实加强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相结合的认同意识、把握历史与时代发展相结...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使命,是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以及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举措。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高校教师必须切实加强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相结合的认同意识、把握历史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创新意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结合的育人意识、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目标意识,依托所属学科和专业、结合“四个伟大”实践、巧用国内外时政热点、面向知识应用及影响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在此基础上,需要通过发挥个体功能、利用平台赋能和挖掘学生潜能,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养、优化教学管理、增强师生互动,从而构建起全员育人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教师 育人意识 育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运营者参与互联网治理的角色定位--基于权力与义务的判断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勤 刘晓庆 唐亦非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125,共5页
由网络运营者承担管理责任,从而分担行政机关行政管理职能的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简政放权与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要求。网络运营者管理责任在内容上体现出的社会公益性,以及在职责行使过程中行政机关的介入,都反映出其具备很强的... 由网络运营者承担管理责任,从而分担行政机关行政管理职能的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简政放权与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要求。网络运营者管理责任在内容上体现出的社会公益性,以及在职责行使过程中行政机关的介入,都反映出其具备很强的公权力特征,这也让人产生了它是在承担"义务"还是行使"权力"的疑问。从当前的行政法理论来看,通过"第三方义务"理论和"行政授权"理论对网络运营者管理责任的性质进行解释,存在一些缺陷。在后续的网络社会治理制度构建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治理领域特点,划清网络运营者权力和义务的界限,明确其角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治理 网络运营者 管理责任 第三方义务 行政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方案的抉择与设计思路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7-139,共13页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存续是必要的,其改革应坚持制度原有的强制性和普惠性原则,突出制度的特惠性和资金的可持续性。对“改组为政策性住房银行”“与社会保障制度合并”两种方案的比较研究显示,政策性住房银行互助体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最...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存续是必要的,其改革应坚持制度原有的强制性和普惠性原则,突出制度的特惠性和资金的可持续性。对“改组为政策性住房银行”“与社会保障制度合并”两种方案的比较研究显示,政策性住房银行互助体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最佳方案。要建立政策性住房银行互助体系,第一步要在省级或全国范围内推进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互助平台,推行资金的有偿使用;第二步要将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行政职能与金融职能剥离,成立住房公积金管理局,并推进互助平台升格为政策性金融互助总行,为地方政策性住房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第三步要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改革或拓宽各级机构职能,保障各权利人的应有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改革方案 政策性住房银行互助体系 制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公积金的属性争论与再思考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共11页
在讨论和界定住房公积金属性争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若将住房公积金定位于通常意义上的住房工资,实质上是否定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强制企业缴交住房公积金的合理性;若将其定位于单位集体福利,本质上则是认为住房公积金的强制性特征缺乏法理... 在讨论和界定住房公积金属性争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若将住房公积金定位于通常意义上的住房工资,实质上是否定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强制企业缴交住房公积金的合理性;若将其定位于单位集体福利,本质上则是认为住房公积金的强制性特征缺乏法理基础,是对制度发展历程的完全自我否定;若将其定位于社会福利属性,则可能扭曲了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不满足社会保障通常意义上的法理基础,也不利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存续。为此,本文详细论证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住房公积金强制缴交的合理性问题,分析了住房公积金缴交额度的内在要求,认为应将住房公积金定位于基本住房工资;并在此定位的基础上,探讨公积金缴交参数的若干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缴交公积金 属性争论 基本住房工资 缴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合理性分析:双重逻辑、必要支撑与优化进路 被引量:6
7
作者 邱实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6-142,共7页
事权是政府运行的基础性要素,事权划分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因此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合理性分析就成了当前政府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新时代中国政府事权划分的合理性分析需要从政府职责的属性切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继... 事权是政府运行的基础性要素,事权划分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因此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合理性分析就成了当前政府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新时代中国政府事权划分的合理性分析需要从政府职责的属性切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继而以规范和经验的双重逻辑为基础,突出政府事权划分的秩序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公共化、事权界定与调整的规则化等在政府事权合理性划分中的重要支撑作用。通过政府间事权结构性调整、体制性改革、科学化与合理化划分建构政府间事权的优化进路,探索新时代政府间事权划分的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事权 政府职责 规范逻辑 经验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纵向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邱实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49,共2页
纵向政府职责体系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成效。新时代纵向政府职责体系建设通过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设置改革,优化政府间事权划分,调动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引入"社会要素"参与建设,从而... 纵向政府职责体系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成效。新时代纵向政府职责体系建设通过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设置改革,优化政府间事权划分,调动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引入"社会要素"参与建设,从而理顺纵向政府间关系,建设政府职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政府间关系 政府职责 机构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物业治理共同体的形塑与发展——基于H街道社区物业治理的观察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荣卓 刘亚楠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142,共9页
社区物业治理体现着国家治理基层逻辑的一般性特征与独特的地方要素,不同治理主体的运行逻辑、活动内容及其行动交互关系,构成了共同体的基本网络和行动框架。H街道政府代管、市场供给、社会自营、多方合作的四种社区物业治理结构和形态... 社区物业治理体现着国家治理基层逻辑的一般性特征与独特的地方要素,不同治理主体的运行逻辑、活动内容及其行动交互关系,构成了共同体的基本网络和行动框架。H街道政府代管、市场供给、社会自营、多方合作的四种社区物业治理结构和形态,演绎和呈现出一种基于"国家-市场-社会"三维组合而生的共同体动态关系。相关行动者在"互补-嵌入-协同"的政治互动过程中进行角色转换与行为调整,以推动和实现社区物业治理的组织再造、关系建构和秩序平衡,成功地建立起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主体互补互构与资源力量共建共治的社区物业治理共同体。进一步研究发现,社区物业治理的发展必须基于主体功能互补融入社区治理体系,从而实现向社区治理关系的拓展。通过共同体运作逻辑的优化与调整,寻求共同体意愿和行动的最大公约数,进一步完善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凝聚起各方主体的治理合力,从而实现共同体治理效能的最大化,应当成为近期和未来社区物业治理政策议程的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社会治理 社区治理 物业治理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矛盾解决机制建构 被引量:13
10
作者 颜慧娟 陈荣卓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4,共6页
社会矛盾解决是一个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并适应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的演进过程。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矛盾解决机制始终随着国家政策导向与社会内生格局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当前,我国进入到战略机遇... 社会矛盾解决是一个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并适应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的演进过程。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矛盾解决机制始终随着国家政策导向与社会内生格局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当前,我国进入到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发展阶段,更为复杂的社会利益结构体系和社会矛盾纠纷类型相继出现,不同地区的社会矛盾解决机制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况和效果:有些地区将社会矛盾纠纷解决锁定于政府行政权力对社会资源的操控,传统的维稳观念与现代治理理念大相径庭;相当多数地区积极为社会矛盾纠纷解决赋予了更多的治理内蕴,在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发展目标等层面表现出共建共治的新特征。近年来全国各地所涌现出的一批典型经验和模式,表明政社互动业已成为社会治理的突破口和关键。下一步,中国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建构应以政社互动为导向,紧扣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改革目标,实现政府有限干预与社会合作共治的有机衔接,推进政府赋权转能与社会自我治理的协同发展,促进政府解纷息争与社会理性维权的规则之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社会治理 社会矛盾 政社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数据竞争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曹胜亮 张晓萌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3-91,共9页
数据在人工智能时代是一项重要资源,而数据竞争的本质属性是市场配置数据资源。基于政府与市场在配置数据资源方面的交互关系,数据竞争需要法律规制。综合考量数据市场的各方利益关系,可以拟定“数据权属-数据获取与使用-数据控制”的... 数据在人工智能时代是一项重要资源,而数据竞争的本质属性是市场配置数据资源。基于政府与市场在配置数据资源方面的交互关系,数据竞争需要法律规制。综合考量数据市场的各方利益关系,可以拟定“数据权属-数据获取与使用-数据控制”的规则框架。其中,在数据权属制度方面,基于数据权利性质的双重属性,分别对数据人格权与数据财产权进行安排。在数据获取与使用规则方面,针对数据逆向激励所带来的竞争者行为异化风险,在肯认数据权利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调整,以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在数据控制规则方面,大数据的正外部性利于数据控制者拥有强大的市场力量,需要革新反垄断法的相关理论与制度,以妥善规制数据市场新型垄断行为,为数据控制设置必要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据竞争 资源配置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关系视域下撤村并居社区的融合性治理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荣卓 李梦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3-139,共7页
近些年来,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构新型城乡关系,各地纷纷开展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撤村并居就是其中的一种十分典型的创新实践。作为政策性建设与自主性生长互构的产物,撤村并居社区具有"乡土本色"和"城乡互... 近些年来,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构新型城乡关系,各地纷纷开展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撤村并居就是其中的一种十分典型的创新实践。作为政策性建设与自主性生长互构的产物,撤村并居社区具有"乡土本色"和"城乡互补"的内生优势,可为新的社区共同体建设提供巨大动力。但是,在实践中因忽视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又经常表现出"亦城亦农"、"城乡之间"的现实特征及各种不适应性,由此在公共服务、组织机构、内外资源、社区文化、社会资本等治理内核层面,在"以城带乡"、"城乡交替"的过程中呈现出治理困境和发展瓶颈。在新时代,应秉承融合性治理理念,主要从功能融合、组织融合、资源融合以及文化融合四个方面来建立健全社区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从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参与平等化、资源配置合理化、文化发展共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村并居 社区治理 城乡融合 融合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如何运转起来:治理动力的价值意涵与类型特征
13
作者 王木森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强劲的治理动力是驱动新时代中国之治蓬勃发展和有效运转的根本动因和重要保证。治理动力是治理活动过程中各种治理力量的推动、驱动、拉动治理运行、运作、运转中共同发挥作用的力量表征。治理力量是治理动力的基础和本质,具体表征为... 强劲的治理动力是驱动新时代中国之治蓬勃发展和有效运转的根本动因和重要保证。治理动力是治理活动过程中各种治理力量的推动、驱动、拉动治理运行、运作、运转中共同发挥作用的力量表征。治理力量是治理动力的基础和本质,具体表征为治理动力源、动力能和动力量。治理动力是由基础性动力、根本性动力、提升性动力和保障性动力协调、协作生成的复合协同动力体系,在驱动治理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政社协动性、公共联动性、动态加和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动力 复合协同 治理运转 公共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