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治疗急性淋病15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琼华 韩国柱 +1 位作者 庄希泉 宦秉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92-294,共3页
本文报道以大黄醇浸膏片(D_(88))和熟大黄片(新清宁片)治疗急性淋病157例的临床观察。熟大黄片观察36例,大多数病例口服剂量每天3次,每次8片,共4天;个别病例每天3次,每次15片,共4~5天,总有效率为72%,痊愈率66%,多数病例无副作用。少数... 本文报道以大黄醇浸膏片(D_(88))和熟大黄片(新清宁片)治疗急性淋病157例的临床观察。熟大黄片观察36例,大多数病例口服剂量每天3次,每次8片,共4天;个别病例每天3次,每次15片,共4~5天,总有效率为72%,痊愈率66%,多数病例无副作用。少数有腹痛,大便每天2~3次等情况。大黄醇浸膏片观察121例,口服剂量每天3次,每次7~8片,共4天,总有效率37%,痊愈率16%,有明显腹痛和腹泻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急性 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血员血清和血液制品的HIV抗体检测及试验方法的优选
2
作者 季阳 瞿德敏 +4 位作者 贾桂芳 郑一敏 范江 李子仁 李珍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08-411,共4页
输血是HIV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报道对四川省十市县10422名献血员的11251份血清标本和各种血液制品150批进行了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各种血液制品进行了4种HIV抗体试验方法的优选,表明检测丙种球蛋白用ELISA法和免疫荧光法易出... 输血是HIV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报道对四川省十市县10422名献血员的11251份血清标本和各种血液制品150批进行了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各种血液制品进行了4种HIV抗体试验方法的优选,表明检测丙种球蛋白用ELISA法和免疫荧光法易出现假阳性,建议对丙种球蛋白选用明胶颗粒凝集等法作初筛。蛋白印迹法是公认检测HIV抗体的最灵敏与最特异的方法,但操作费时及试剂昂贵,宜选作确证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病毒 免疫球蛋白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足叶草脂毒素(尤特)治疗生殖器疣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国柱 姜文华 +5 位作者 张传福 薛华忠 赵德明 祖喻 许慧娟 徐文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32,共2页
国产足叶草脂毒素(尤特)治疗生殖器疣的初步报告韩国柱,姜文华,张传福,薛华忠,赵德明,祖喻,许慧娟,徐文严本文使用国产0.5%足叶草脂毒素(尤特),治疗生殖器疣,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 国产足叶草脂毒素(尤特)治疗生殖器疣的初步报告韩国柱,姜文华,张传福,薛华忠,赵德明,祖喻,许慧娟,徐文严本文使用国产0.5%足叶草脂毒素(尤特),治疗生殖器疣,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总计83例,其中男5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叶草脂毒素 生殖器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细胞培养法检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沙眼衣原体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珊山 叶顺章 +4 位作者 钟铭英 王千秋 孙厚华 戴秀芹 张树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45-347,共3页
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分离107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中的沙眼衣原体。总衣原体感染率为24.3%,男、女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5.7%和21.2%。对衣原体培养阳性的患者做了临床分析,并对微量细胞培... 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分离107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中的沙眼衣原体。总衣原体感染率为24.3%,男、女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5.7%和21.2%。对衣原体培养阳性的患者做了临床分析,并对微量细胞培养与传统的玻璃瓶培养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本组人群中沙眼衣原体感染有较高的流行率。微量细胞培养法与玻璃瓶培养法具有相似的敏感性,且成本低适用于大量标本的筛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非淋菌性 尿道炎 微量细胞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氧氟沙星治疗无合并症淋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国柱 姜文华 +2 位作者 薛华忠 张传福 邵长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3-24,共2页
用国产氧氟沙星治疗32例无合并症淋病。嘱患者一次量口服氧氟沙星600mg,治愈率达100%,用药时未见副作用。我们认为国产氧氟沙星是高效、安全、使用方便和价廉的一种治疗淋病的药物。
关键词 淋病 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协同凝集试验检测淋球菌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叶顺章 熊化保 +1 位作者 王千秋 张传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7-140,共4页
淋病是我国近期流行的主要性传播疾病之一,常规进行淋球菌的分离培养以进行诊断,但费时费事。本研究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具有吸附IgG的Fc段的特性,建立了淋球菌的协同凝集(COA)试验。该法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和淋球菌菌株的鉴定... 淋病是我国近期流行的主要性传播疾病之一,常规进行淋球菌的分离培养以进行诊断,但费时费事。本研究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具有吸附IgG的Fc段的特性,建立了淋球菌的协同凝集(COA)试验。该法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和淋球菌菌株的鉴定,被证明为一种快速的鉴定淋球菌和诊断淋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抗原检测 协同凝集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