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高级氧化工艺预处理磷化废水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辰飞 何灿 +8 位作者 张忠国 王建兵 张健 王梦玉 孙红芳 胡智丰 宫晨皓 韩军兴 单悦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6,共6页
对比研究了单独臭氧(O_(3))氧化、O_(3)/单过硫酸氢钾(PMS)氧化和O_(3)/过氧化氢(H_(2)O_(2))氧化3种工艺预处理磷化废水的效果。通过对不同工艺处理后出水COD、UV_(254)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不同高级氧化工艺对磷化废水出水水质的... 对比研究了单独臭氧(O_(3))氧化、O_(3)/单过硫酸氢钾(PMS)氧化和O_(3)/过氧化氢(H_(2)O_(2))氧化3种工艺预处理磷化废水的效果。通过对不同工艺处理后出水COD、UV_(254)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不同高级氧化工艺对磷化废水出水水质的影响及去除途径。研究表明,增加臭氧投加量和添加适量的PMS、H_(2)O_(2)都可以提高对磷化废水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废水初始COD (130±20) mg/L、反应120 min、O_(3)投加量7.65 mg/min时,单独臭氧氧化工艺,COD的去除率仅为37%;O_(3)/PMS氧化工艺,PMS投加量2 g/L,COD的去除率为45.65%;O_(3)/H_(2)O_(2)氧化工艺,H_(2)O_(2)(质量分数30%)投加量为0.5 g/L,COD去除率达到58.3%。3种工艺中O_(3)/H_(2)O_(2)对磷化废水中COD去除效果最好,O_(3)和H_(2)O_(2)协同产生更多强氧化性自由基,提高了反应体系的氧化能力。3种工艺对废水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及荧光类物质均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单独O_(3)氧化和O_(3)/PMS氧化工艺主要是将废水中类蛋白等物质降解为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类物质,O_(3)/H_(2)O_(2)氧化工艺可以对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类物质进一步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废水 预处理 臭氧氧化 O_(3)/PMS O_(3)/H_(2)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与电絮凝工艺处理富硒面粉废水的效能对比与优化
2
作者 张健 张忠国 +3 位作者 何灿 韩军兴 单悦 宫晨皓 《工业水处理》 2025年第9期160-166,共7页
针对河北某富硒面粉厂洗麦过程产生的高浓度含硒废水,对比和优化了混凝(4种絮凝剂)和电絮凝(Fe、Al阳极)两种工艺的处理效果。混凝实验结果表明,三氯化铁(FeCl_(3))对含硒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3种混凝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硫酸... 针对河北某富硒面粉厂洗麦过程产生的高浓度含硒废水,对比和优化了混凝(4种絮凝剂)和电絮凝(Fe、Al阳极)两种工艺的处理效果。混凝实验结果表明,三氯化铁(FeCl_(3))对含硒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3种混凝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硫酸铝),在投加量2500 mg/L、初始pH=5条件下,Se和COD去除率达到最佳,分别达到90%和35%。电絮凝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pH对Se去除效果影响显著,高电流密度和酸性环境更有利于Se和COD的去除。采用Fe阳极,在电流密度为40 mA/cm^(2)和初始pH=4条件下,电絮凝120 min后,Se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9.5%和52%,出水Se质量浓度降至1.70 mg/L,远低于企业排放限值(<5 mg/L)。此外,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电絮凝对废水中的芳香族蛋白质和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的去除效果优于混凝法。综合考虑处理效能与技术经济性,电絮凝法更适合该厂含硒废水的高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硒废水 混凝 电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