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慈善法导读(十三)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附则”
1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在我国的立法技术规范里,设章的法律文本一般设有附则,并作为最后一章,用来规定法律有关用语的含义、有关配套规定的制定、实行日期、溯及力废止条款等有关法律实施的内容。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慈善法....
在我国的立法技术规范里,设章的法律文本一般设有附则,并作为最后一章,用来规定法律有关用语的含义、有关配套规定的制定、实行日期、溯及力废止条款等有关法律实施的内容。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慈善法.就是把附则作为最后一章安排的,修改后的慈善法不仅保留了这样的安排,同时还在该章中增加了一条规定个人水助间题的内容(参见第一百二十四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溯及力
慈善法
法律文本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技术规范
附则
配套规定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落实落细监督管理
2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2期8-11,共4页
如果把慈善事业比作一部汽车,那么监督管理就像一部汽车的离合和刹车不可或缺。特别是随着慈善组织日益增多和慈善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的今天,监督管理更加突出地成为慈善活动健康开展、慈善公信力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把监督...
如果把慈善事业比作一部汽车,那么监督管理就像一部汽车的离合和刹车不可或缺。特别是随着慈善组织日益增多和慈善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的今天,监督管理更加突出地成为慈善活动健康开展、慈善公信力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把监督管理的内容安排在第十章(促进措施)之后,并独立成章(第十一章)有着深刻意义,体现了我国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对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既大力培育扶持,又加强监督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活动
慈善组织
培育扶持
监督管理
落细
促进措施
慈善事业
慈善公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面把握“法律责任”的鲜明特点
3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3期18-22,共5页
法律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法律责任,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负有的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义务;狭义的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更多是从狭义概念上来...
法律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法律责任,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负有的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义务;狭义的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更多是从狭义概念上来规定法律责任的。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慈善法专设“法律责任”一章,并用12个条文予以具体规定。在新修改的慈善法中,涉及第十二章“法律责任”的文字修改比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反法律规定
法律尊严
文字修改
法律责任
狭义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慈善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足用好“促进措施”
4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1期17-20,共4页
“促进”,一般是指为推动或加强某一事物发展,采取相应行动使其得到更好成长之意在社会领域中,“促进”通常是指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推动和改善措施,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众所周知,在中华民族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
“促进”,一般是指为推动或加强某一事物发展,采取相应行动使其得到更好成长之意在社会领域中,“促进”通常是指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推动和改善措施,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众所周知,在中华民族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慈善传统源远流长,但现代慈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以这样的制度为依规所开展的广泛慈善实践活动所经历的时间还不太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史
促进措施
社会全面进步
公共利益
现代慈善
慈善实践
改善措施
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觉保持和增强我国慈善事业的政治属性
5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5期10-12,共3页
我国慈善事业有无政治属性?回答是肯定的。一般而言,我国慈善事业的政治属性,主要体现在慈善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的大局与全局中发挥作用,要引导全部慈...
我国慈善事业有无政治属性?回答是肯定的。一般而言,我国慈善事业的政治属性,主要体现在慈善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的大局与全局中发挥作用,要引导全部慈善活动主体特别是受益人听党话、跟党走,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贡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受益人
慈善活动
慈善工作
政治属性
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慈善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觉保持和增强我国慈善事业的人民属性
6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6期16-18,共3页
我国慈善事业的人民属性,基本内涵和要义主要体现在我国慈善事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过程由人民广泛参与和广泛监督等多方面。我国慈善事业的人民属性,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宗旨在慈善领域的本质体...
我国慈善事业的人民属性,基本内涵和要义主要体现在我国慈善事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过程由人民广泛参与和广泛监督等多方面。我国慈善事业的人民属性,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宗旨在慈善领域的本质体现,是慈善法的实践要求,也是我国慈善工作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新征程上,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更加自觉地保持和增强我国慈善事业的人民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体现
慈善工作
慈善事业
广泛参与
经验教训
慈善法
人民属性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花开岭启示
7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9期10-11,共2页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东坞山村西侧的一个小山谷,自2018年一群公益慈善人士到来并为其取名“花开岭”后,以社会组织为对象的培训、交流、联谊等活动接连不断,各方人员纷至沓来,公益慈善的底色日益浓厚,为诞生“杭州六小龙”这一新质生产...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东坞山村西侧的一个小山谷,自2018年一群公益慈善人士到来并为其取名“花开岭”后,以社会组织为对象的培训、交流、联谊等活动接连不断,各方人员纷至沓来,公益慈善的底色日益浓厚,为诞生“杭州六小龙”这一新质生产力样板的杭城又增添了一块彰显社会活力的亮眼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
公益慈善
联谊
交流
杭城
社会组织
花开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觉保持和增强我国慈善事业的公益属性
8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7期6-9,共4页
一般而言,我国慈善事业的公益属性,是对不以营利为目的,尽可能多地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促进社会进步的慈善行为特征的概括,它与政治属性、人民属性等共同构成慈善事业的本质属性。近年来,慈善事业的公益属性备受关注,一旦某一慈善活动或...
一般而言,我国慈善事业的公益属性,是对不以营利为目的,尽可能多地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促进社会进步的慈善行为特征的概括,它与政治属性、人民属性等共同构成慈善事业的本质属性。近年来,慈善事业的公益属性备受关注,一旦某一慈善活动或慈善项目丧失了公益属性或公益属性被侵蚀,就会受到社会垢病,甚至影响慈善公信力。为什么人们如此关注慈善事业的公益属性,如此期待慈善事业能够自觉保持并不断增强其公益属性?总体来看,原因恐怕离不开以下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属性
慈善事业
慈善行为
社会公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坚持党建引领 夯实发展根基
被引量:
1
9
作者
任贤良
《中国社会组织》
2019年第11期8-9,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管理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讲政治是对网信部门第一位的要求。在2018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管理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讲政治是对网信部门第一位的要求。在2018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2018年7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做好新时代网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根本遵循,既明确了网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使命任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网络安全
党建工作
联合会
互联网管理
中国
信息化工作
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于慈善组织成立及日常运作的若干规定
10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17期8-10,共3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的规定,所谓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慈善法的规定,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理解和把握慈善组织的内涵和外延关键要掌握以下三点:一是公益性。慈善组织是公益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的规定,所谓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慈善法的规定,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理解和把握慈善组织的内涵和外延关键要掌握以下三点:一是公益性。慈善组织是公益性组织。它不以特定私人利益作为组织目的,而是以奉献社会、服务大众、增进社会不特定公众利益为使命。二是非营利性。慈善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性组织
慈善组织
公益性组织
慈善活动
理解和把握
不特定公众
私人利益
慈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抓住理解和把握“慈善服务”的关键
11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22期19-21,共3页
在慈善实践中人们发现,从供给侧看,既有款物资助型慈善活动,也有服务型慈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从需求侧看,既有物质性需求,也有精神、心理等非物质性需求。我国慈善法正是从供给侧的角度给慈善活动下定义的:慈...
在慈善实践中人们发现,从供给侧看,既有款物资助型慈善活动,也有服务型慈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从需求侧看,既有物质性需求,也有精神、心理等非物质性需求。我国慈善法正是从供给侧的角度给慈善活动下定义的: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公益活动(参见总则第三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活动
非法人组织
供给侧
非物质性
下定义
慈善服务
捐赠财产
慈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理解和把握“慈善财产”的三个重要问题
12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21期12-15,共4页
慈善财产是开展慈善活动、实现慈善目的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深受慈善组织、捐赠人、受益人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人们在慈善实践中发现,慈善募捐募集的是财产,慈善捐赠捐赠的还是财产,慈善信托虽然开展活动的方式不同于慈善募捐、慈...
慈善财产是开展慈善活动、实现慈善目的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深受慈善组织、捐赠人、受益人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人们在慈善实践中发现,慈善募捐募集的是财产,慈善捐赠捐赠的还是财产,慈善信托虽然开展活动的方式不同于慈善募捐、慈善捐赠,但其管理和处分的东西也还是财产。由此可见,慈善财产是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信托的交集点。所以,尽管前述章节相应条文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地涉及了慈善财产,也作出了相应规范,但在规范了慈善募捐(第三章)、慈善捐赠(第四章)、慈善信托(第五章)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还是用一章的篇幅来对慈善财产这个重要问题作出系统全面的规范,既有机衔接了前述章节的有关法律规定,更进一步提醒人们要高度重视慈善财产的规范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募捐
捐赠人
慈善捐赠
受益人
慈善信托
慈善财产
慈善活动
理解和把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应急慈善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
13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23期8-11,共4页
长期以来,我国慈善组织、志愿者等慈善力量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所谓突发事件,一般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关键词
严重社会危害
法治保障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应急处置措施
应对突发事件
事故灾难
慈善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慈善信托是实现慈善目的的一条重要途径
14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20期18-20,共3页
当代社会,人们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途径多种多样,慈善捐赠是最普遍的途径。随着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慈善信托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人们实现慈善目的的又一重要途径。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路上的风景却千般样。比较而言,在通向慈善...
当代社会,人们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途径多种多样,慈善捐赠是最普遍的途径。随着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慈善信托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人们实现慈善目的的又一重要途径。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路上的风景却千般样。比较而言,在通向慈善目的的大道上,慈善信托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慈善事业
慈善目的
慈善捐赠
慈善信托
公众视野
重要途径
鲜明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慈善信息公开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遵循
15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24期10-12,共3页
慈善信息公开是关系慈善事业公信力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迅猛发展,慈善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因慈善信息公开不真实、不完整、不及时等问题引发的社会诟病和负面舆情也较多,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健康...
慈善信息公开是关系慈善事业公信力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迅猛发展,慈善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因慈善信息公开不真实、不完整、不及时等问题引发的社会诟病和负面舆情也较多,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人们为什么如此密切关注慈善信息公开?这恐怕与慈善组织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信息公开
公信力
慈善组织
慈善事业
负面舆情
特殊性
密切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展慈善募捐的应知应会
16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18期6-10,共5页
慈善募捐是慈善组织筹集善款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方式。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用一章、十三个条文的篇幅规范了慈善募捐。
关键词
慈善募捐
应知应会
慈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善款
第十二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学细悟做实修改后的慈善法
17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8期6-12,共7页
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决定》;同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十六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这是该...
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决定》;同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十六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这是该法自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同年9月1日起施行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修正方式首次作出的修改,也是踏上新征程后慈善法的首次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席令
慈善法
深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新征程
第十二届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8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6期6-10,共5页
今年全国两会传出了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到2023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到今年1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发展新...
今年全国两会传出了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到2023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到今年1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统阐述,再到今年3月出席全国两会时关于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发展面临突出问题的科学把握,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中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集体学习
因地制宜
高质量发展
系列重要讲话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科学把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坚持问题导向:理解和施行好修改后慈善法的重要方法
19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9期6-8,共3页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并强调对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发展问题要方向清晰、难点问题要明确回答、实...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并强调对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发展问题要方向清晰、难点问题要明确回答、实际问题要重点解决。对照2016年9月1日施行的慈善法和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改、并将于2024年9月5日施行的慈善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
慈善法
难点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
习近平总书记
旗帜鲜明
施行
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把握慈善捐赠的核心要义
20
作者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19期10-11,共2页
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慈善捐赠和慈善募捐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从慈善组织的角度来讲,其向捐赠人募集财产属于慈善募捐;从捐赠人的角度来讲,其向慈善组织捐赠财产属于慈善捐...
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慈善捐赠和慈善募捐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从慈善组织的角度来讲,其向捐赠人募集财产属于慈善募捐;从捐赠人的角度来讲,其向慈善组织捐赠财产属于慈善捐赠。慈善财产的募集过程,就是慈善组织募捐财产、捐赠人捐赠财产有机统一的过程,即慈善募捐和慈善捐赠有机统一的过程,而慈善募捐往往是慈善捐赠发生的先导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捐赠人
慈善募捐
慈善捐赠
非法人组织
捐赠财产
慈善组织
慈善目的
无偿赠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慈善法导读(十三)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附则”
1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文摘
在我国的立法技术规范里,设章的法律文本一般设有附则,并作为最后一章,用来规定法律有关用语的含义、有关配套规定的制定、实行日期、溯及力废止条款等有关法律实施的内容。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慈善法.就是把附则作为最后一章安排的,修改后的慈善法不仅保留了这样的安排,同时还在该章中增加了一条规定个人水助间题的内容(参见第一百二十四条)。
关键词
溯及力
慈善法
法律文本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技术规范
附则
配套规定
立法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落实落细监督管理
2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2期8-11,共4页
文摘
如果把慈善事业比作一部汽车,那么监督管理就像一部汽车的离合和刹车不可或缺。特别是随着慈善组织日益增多和慈善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的今天,监督管理更加突出地成为慈善活动健康开展、慈善公信力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把监督管理的内容安排在第十章(促进措施)之后,并独立成章(第十一章)有着深刻意义,体现了我国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对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既大力培育扶持,又加强监督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
关键词
慈善活动
慈善组织
培育扶持
监督管理
落细
促进措施
慈善事业
慈善公信力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面把握“法律责任”的鲜明特点
3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3期18-22,共5页
文摘
法律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法律责任,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负有的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义务;狭义的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更多是从狭义概念上来规定法律责任的。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慈善法专设“法律责任”一章,并用12个条文予以具体规定。在新修改的慈善法中,涉及第十二章“法律责任”的文字修改比较多。
关键词
违反法律规定
法律尊严
文字修改
法律责任
狭义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慈善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足用好“促进措施”
4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1期17-20,共4页
文摘
“促进”,一般是指为推动或加强某一事物发展,采取相应行动使其得到更好成长之意在社会领域中,“促进”通常是指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推动和改善措施,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众所周知,在中华民族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慈善传统源远流长,但现代慈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以这样的制度为依规所开展的广泛慈善实践活动所经历的时间还不太长。
关键词
人类史
促进措施
社会全面进步
公共利益
现代慈善
慈善实践
改善措施
文化史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觉保持和增强我国慈善事业的政治属性
5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5期10-12,共3页
文摘
我国慈善事业有无政治属性?回答是肯定的。一般而言,我国慈善事业的政治属性,主要体现在慈善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的大局与全局中发挥作用,要引导全部慈善活动主体特别是受益人听党话、跟党走,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贡献等。
关键词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受益人
慈善活动
慈善工作
政治属性
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慈善事业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觉保持和增强我国慈善事业的人民属性
6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6期16-18,共3页
文摘
我国慈善事业的人民属性,基本内涵和要义主要体现在我国慈善事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过程由人民广泛参与和广泛监督等多方面。我国慈善事业的人民属性,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宗旨在慈善领域的本质体现,是慈善法的实践要求,也是我国慈善工作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新征程上,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更加自觉地保持和增强我国慈善事业的人民属性。
关键词
本质体现
慈善工作
慈善事业
广泛参与
经验教训
慈善法
人民属性
新征程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开岭启示
7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中国
社会
福利基金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9期10-11,共2页
文摘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东坞山村西侧的一个小山谷,自2018年一群公益慈善人士到来并为其取名“花开岭”后,以社会组织为对象的培训、交流、联谊等活动接连不断,各方人员纷至沓来,公益慈善的底色日益浓厚,为诞生“杭州六小龙”这一新质生产力样板的杭城又增添了一块彰显社会活力的亮眼品牌。
关键词
培训
公益慈善
联谊
交流
杭城
社会组织
花开岭
分类号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觉保持和增强我国慈善事业的公益属性
8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7期6-9,共4页
文摘
一般而言,我国慈善事业的公益属性,是对不以营利为目的,尽可能多地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促进社会进步的慈善行为特征的概括,它与政治属性、人民属性等共同构成慈善事业的本质属性。近年来,慈善事业的公益属性备受关注,一旦某一慈善活动或慈善项目丧失了公益属性或公益属性被侵蚀,就会受到社会垢病,甚至影响慈善公信力。为什么人们如此关注慈善事业的公益属性,如此期待慈善事业能够自觉保持并不断增强其公益属性?总体来看,原因恐怕离不开以下两个方面。
关键词
公益属性
慈善事业
慈善行为
社会公众
分类号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坚持党建引领 夯实发展根基
被引量:
1
9
作者
任贤良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中国网络
社会
组织联合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19年第11期8-9,共2页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管理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讲政治是对网信部门第一位的要求。在2018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2018年7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做好新时代网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根本遵循,既明确了网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使命任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网络安全
党建工作
联合会
互联网管理
中国
信息化工作
总书记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于慈善组织成立及日常运作的若干规定
10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17期8-10,共3页
文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的规定,所谓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慈善法的规定,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理解和把握慈善组织的内涵和外延关键要掌握以下三点:一是公益性。慈善组织是公益性组织。它不以特定私人利益作为组织目的,而是以奉献社会、服务大众、增进社会不特定公众利益为使命。二是非营利性。慈善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
关键词
非营利性组织
慈善组织
公益性组织
慈善活动
理解和把握
不特定公众
私人利益
慈善法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抓住理解和把握“慈善服务”的关键
11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22期19-21,共3页
文摘
在慈善实践中人们发现,从供给侧看,既有款物资助型慈善活动,也有服务型慈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从需求侧看,既有物质性需求,也有精神、心理等非物质性需求。我国慈善法正是从供给侧的角度给慈善活动下定义的: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公益活动(参见总则第三条)。
关键词
慈善活动
非法人组织
供给侧
非物质性
下定义
慈善服务
捐赠财产
慈善法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理解和把握“慈善财产”的三个重要问题
12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21期12-15,共4页
文摘
慈善财产是开展慈善活动、实现慈善目的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深受慈善组织、捐赠人、受益人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人们在慈善实践中发现,慈善募捐募集的是财产,慈善捐赠捐赠的还是财产,慈善信托虽然开展活动的方式不同于慈善募捐、慈善捐赠,但其管理和处分的东西也还是财产。由此可见,慈善财产是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信托的交集点。所以,尽管前述章节相应条文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地涉及了慈善财产,也作出了相应规范,但在规范了慈善募捐(第三章)、慈善捐赠(第四章)、慈善信托(第五章)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还是用一章的篇幅来对慈善财产这个重要问题作出系统全面的规范,既有机衔接了前述章节的有关法律规定,更进一步提醒人们要高度重视慈善财产的规范运作。
关键词
慈善募捐
捐赠人
慈善捐赠
受益人
慈善信托
慈善财产
慈善活动
理解和把握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应急慈善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
13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23期8-11,共4页
文摘
长期以来,我国慈善组织、志愿者等慈善力量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所谓突发事件,一般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关键词
严重社会危害
法治保障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应急处置措施
应对突发事件
事故灾难
慈善组织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慈善信托是实现慈善目的的一条重要途径
14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20期18-20,共3页
文摘
当代社会,人们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途径多种多样,慈善捐赠是最普遍的途径。随着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慈善信托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人们实现慈善目的的又一重要途径。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路上的风景却千般样。比较而言,在通向慈善目的的大道上,慈善信托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关键词
公益慈善事业
慈善目的
慈善捐赠
慈善信托
公众视野
重要途径
鲜明特点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慈善信息公开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遵循
15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24期10-12,共3页
文摘
慈善信息公开是关系慈善事业公信力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迅猛发展,慈善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因慈善信息公开不真实、不完整、不及时等问题引发的社会诟病和负面舆情也较多,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人们为什么如此密切关注慈善信息公开?这恐怕与慈善组织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
关键词
慈善信息公开
公信力
慈善组织
慈善事业
负面舆情
特殊性
密切联系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展慈善募捐的应知应会
16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18期6-10,共5页
文摘
慈善募捐是慈善组织筹集善款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方式。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用一章、十三个条文的篇幅规范了慈善募捐。
关键词
慈善募捐
应知应会
慈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善款
第十二届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学细悟做实修改后的慈善法
17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8期6-12,共7页
文摘
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决定》;同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十六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这是该法自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同年9月1日起施行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修正方式首次作出的修改,也是踏上新征程后慈善法的首次修改.
关键词
主席令
慈善法
深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新征程
第十二届
习近平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8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6期6-10,共5页
文摘
今年全国两会传出了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到2023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到今年1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统阐述,再到今年3月出席全国两会时关于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发展面临突出问题的科学把握,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中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关键词
生产力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集体学习
因地制宜
高质量发展
系列重要讲话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科学把握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坚持问题导向:理解和施行好修改后慈善法的重要方法
19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9期6-8,共3页
文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并强调对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发展问题要方向清晰、难点问题要明确回答、实际问题要重点解决。对照2016年9月1日施行的慈善法和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改、并将于2024年9月5日施行的慈善法。
关键词
问题导向
慈善法
难点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
习近平总书记
旗帜鲜明
施行
修改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把握慈善捐赠的核心要义
20
作者
詹成付
机构
第十四届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24年第19期10-11,共2页
文摘
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慈善捐赠和慈善募捐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从慈善组织的角度来讲,其向捐赠人募集财产属于慈善募捐;从捐赠人的角度来讲,其向慈善组织捐赠财产属于慈善捐赠。慈善财产的募集过程,就是慈善组织募捐财产、捐赠人捐赠财产有机统一的过程,即慈善募捐和慈善捐赠有机统一的过程,而慈善募捐往往是慈善捐赠发生的先导环节。
关键词
捐赠人
慈善募捐
慈善捐赠
非法人组织
捐赠财产
慈善组织
慈善目的
无偿赠与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慈善法导读(十三)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附则”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落实落细监督管理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全面把握“法律责任”的鲜明特点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用足用好“促进措施”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自觉保持和增强我国慈善事业的政治属性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自觉保持和增强我国慈善事业的人民属性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花开岭启示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自觉保持和增强我国慈善事业的公益属性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坚持党建引领 夯实发展根基
任贤良
《中国社会组织》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于慈善组织成立及日常运作的若干规定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抓住理解和把握“慈善服务”的关键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关于理解和把握“慈善财产”的三个重要问题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为应急慈善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慈善信托是实现慈善目的的一条重要途径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为慈善信息公开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遵循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开展慈善募捐的应知应会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深学细悟做实修改后的慈善法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坚持问题导向:理解和施行好修改后慈善法的重要方法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把握慈善捐赠的核心要义
詹成付
《中国社会组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