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环境资源法为何实施不好
- 1
-
-
作者
孙佑海
-
机构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
-
出处
《人民论坛》
2006年第11B期53-53,共1页
-
-
关键词
环境资源法
经济
财政
资源
财政金融
衙门
-
分类号
D
[政治法律]
-
-
题名流域管理Multi-Agents系统演进机理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宋红丽
薛惠锋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
-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4,共4页
-
基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No.2009-39-3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与经济学科能力建设项目No.GYG1270802~~
-
文摘
针对流域管理中流域机构与行政区划等各相关利益主体在决策过程中具有有限理性、自主性、动态性等特点,将流域管理多Agent系统作为一类复杂适应系统,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流域管理中多Agent系统的演化博弈均衡模型,分析多Agent系统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流域管理多Agent系统的演化方向与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以及系统的初始状态相关。通过增加博弈双方群体采取完全合作策略的相对支付和降低从不合作到合作的成本,会有效促进系统由不合作策略向完全合作策略的方向演化。
-
关键词
流域管理
有限理性
演化博弈
策略
-
Keywords
river basin management
bounded rational
evolutionary game
strategy
-
分类号
X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27
- 3
-
-
作者
穆治霖
-
机构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
-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4期15-19,共5页
-
文摘
气象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然而我国目前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尚不完善。该文通过回顾近两年来我国发生的极端气象灾害事件,深入分析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和监测预警能力、应急机制、基础设施建设、预报预警信息发布、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和谐社会、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政治、法律、经济、外交四个方面,阐述了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并为完善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提出了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多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的应急协调机制、开展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和重视气象灾害科学研究等建议。
-
关键词
极端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全球气候变化
-
Keywords
extrem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eduction instituti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
分类号
S4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依法解决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
被引量:6
- 4
-
-
作者
孙佑海
-
机构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
-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9-12,共4页
-
文摘
在评价两种用地观的基础上,指出新的土地管理法解决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基本原则为:依法管理土地;坚持"基本国策"。解决建设用地矛盾的法律对策为:抑制用地需求;限制土地供应;追求动态平衡;加大执法力度等。
-
关键词
耕地
建设用地
供需矛盾
中国
土地管理法
-
分类号
D922.39
[政治法律—法学]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关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孙佑海
-
机构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82,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循环经济法律保障机制研究>(06BFX037)
-
文摘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循环经济法补充列入本届常委会立法规划,反映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粗放型增长模式没有根本转变,资源消耗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制定循环经济法必须有助于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三者的统一,草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设计必须为实现上述目标服务,同时要处理好与有关法律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立法
原则
制度
措施
-
分类号
D92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