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对神经干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影响的离体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飞 王皓香 +7 位作者 向鑫 袁继超 朱海涛 薛兴森 储卫华 王程仕 冯华 林江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4-768,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神经干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孕14.5 d的SD大鼠,取胚鼠大脑前端2/3部分组织,提取神经干细胞。培养并传代3次时,进行细胞免疫荧光学鉴定;同时换用只添加2%B27的Neurobasal培养基连续培养细胞,并...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神经干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孕14.5 d的SD大鼠,取胚鼠大脑前端2/3部分组织,提取神经干细胞。培养并传代3次时,进行细胞免疫荧光学鉴定;同时换用只添加2%B27的Neurobasal培养基连续培养细胞,并设置空白对照组、IWR-1(Wnt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10μmol/L)处理组、姜黄素500 nmol/L组、IWR-1+姜黄素500 nmol/L组(先添加IWR-1,20min后再加入姜黄素)、DMSO组。细胞培养3 d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wnt3a、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对培养第3代的细胞干预3 d后,姜黄素组wnt3a、β-catenin表达量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P<0.05),IWR-1处理后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姜黄素联合IWR-1处理细胞后wnt3a、β-catenin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DMSO组表达量接近空白对照组。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姜黄素组wnt3a及β-catenin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IWR-1组wnt3a及β-catenin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总体变化趋势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结论初步证明姜黄素可激活Wnt信号通路,由此推测姜黄素与经典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神经干细胞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新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章翔 费舟 +1 位作者 屈延 程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5-487,共3页
目的调研神经外科专业现状和发展动态,为确定军队神经外科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情报调研方法,检索近5年来部分国内外神经外科研究文献,分析全军神经外科领域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取得的新进展。结果"十一五"期间,军队神... 目的调研神经外科专业现状和发展动态,为确定军队神经外科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情报调研方法,检索近5年来部分国内外神经外科研究文献,分析全军神经外科领域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取得的新进展。结果"十一五"期间,军队神经外科在保持颅脑战、创伤研究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在脑与脊髓肿瘤、血管内治疗、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效,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奖47项。人才梯队建设成果斐然。但是,神经外科专业在军内、军地、地区之间的发展还不很均衡,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合作。结论在今后一个时期,军队神经外科既要紧跟世界神经外科发展趋势,重视基础和临床研究,又要推进军事特色技术创新,在颅脑创伤救治、防护设备研制、非专科治疗等方面加强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创伤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54例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翠红 彭静 +3 位作者 谭彬彬 杨云峰 鲜继淑 朱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85,86,共3页
目的研究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CVC-related DVT)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2012年NICU中心静脉置管病例的CVC-related DVT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 目的研究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CVC-related DVT)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2012年NICU中心静脉置管病例的CVC-related DVT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有304例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110例符合条件入选本研究,其中54例发生CVC-related DVT,总体发生率为49.1%,置管时间为16 h至24 d,平均置管时间为7.67 d。其间,导管堵塞2例,导管脱落3例,无置管相关死亡病例。高龄可能是CVC-related 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NICU的CVC-related DVT发生率高,出现时间早,进展迅速,对置管患者早期进行彩超检测并加强局部护理,可有效减少症状性血栓发生率及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苍白球神经元簇发放电及峰峰间期序列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景 王学廉 +1 位作者 王举磊 高国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苍白球神经元的电活动。方法30只大鼠注射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建立PD模型,并通过跑步机测试、注射阿朴吗啡诱发旋转和免疫组化检测黑质对模型进行评价;10只大鼠注射含0.2%抗坏血酸的人工脑...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苍白球神经元的电活动。方法30只大鼠注射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建立PD模型,并通过跑步机测试、注射阿朴吗啡诱发旋转和免疫组化检测黑质对模型进行评价;10只大鼠注射含0.2%抗坏血酸的人工脑脊液建立对照组。在立体定向仪引导下记录大鼠在PD病理及正常生理状态下GP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结果模型组大鼠中有13只行为学及病理学检测结果符合PD模型标准。电生理记录显示对照组大鼠GP神经元放电频率为(6.04±2.12)Hz,模型组大鼠GP神经元放电频率为(21.10±3.21)Hz(P=0.001)。模型组GP神经元簇发放电模式的比例术后4周为59%,术后8周为61%,而对照组GP神经元簇发放电模式的比例在术后4周和8周均为11%。模型组大鼠神经元放电的峰峰间期散点图在100ms以下有一分布密集条带。结论PD模型大鼠GP神经元较生理状态下放电频率明显增加,簇状放电模式比例增大,ISI序列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苍白球 神经元 放电 峰峰间期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葛红飞 左世伦 +7 位作者 李强 谭亮 吴江怡 蒋周阳 喻安永 兰川 胡荣 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7-771,共5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ART(400 nmol/L、800 nmol/L、1.6μmol/L、3.2μmol/L)作用于NSCs 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ART(400 nmol/L、800 nmol/L、1.6μmol/L、3.2μmol/L)作用于NSCs 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NSCs增殖的影响。促增殖作用明显的800 nmol/L ART组加入10μmol/L PI3K-Akt通路阻断剂(LY294002),采用CCK-8法检测该通路对NSCs增殖的影响;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LY294002组、800 nmol/L ART组、800 nmol/L ART+LY294002组,待细胞培养24 h时,行Ki-67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RT对NSCs增殖的影响及PI3K-Akt通路在其中的作用,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estin、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800 nmol/L ART组在波长450 nm处的光密度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在加入LY294002后,其光密度值明显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水平相当;2Ki-67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提示800 nmol/L ART可促进NSCs增殖,LY294002可抑制这一作用;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神经干细胞表面标志蛋白Nestin及p-Akt蛋白表达水平在800 nmol/L ART组明显上调,在加入LY294002后两者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结论 ART可在体外促进SVZ区NSCs的增殖,其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神经干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室管膜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决定区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1在中枢神经系统分化、发育与再生中的作用
6
作者 侯晓翔 王春晖 +1 位作者 王君玉 张丹枫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08-1413,共6页
性别决定区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1(SOX11)最初被认为是支持干细胞神经元分化和神经前体细胞存活的反式作用因子之一。但深入研究发现,SOX11在神经元发育、重塑及再生中都具有转录调节功能,有望成为神经损伤后再生的重要干预靶点。本... 性别决定区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1(SOX11)最初被认为是支持干细胞神经元分化和神经前体细胞存活的反式作用因子之一。但深入研究发现,SOX11在神经元发育、重塑及再生中都具有转录调节功能,有望成为神经损伤后再生的重要干预靶点。本文综述了SOX1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功能及其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决定区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11 中枢神经系统 分化 发育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大鼠海马血管构筑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姬西团 章翔 +3 位作者 费舟 林绿标 赵明 王西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本实验采用血管色素明胶灌注与甲酯铸型扫描电镜法 ,观察比较分析人与大鼠海马血管来源、分布规律及超微结构 ;利用图像分析仪对其血管密度及管径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显示 ,人海马血管来源于大脑后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 ,而大鼠主要来源... 本实验采用血管色素明胶灌注与甲酯铸型扫描电镜法 ,观察比较分析人与大鼠海马血管来源、分布规律及超微结构 ;利用图像分析仪对其血管密度及管径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显示 ,人海马血管来源于大脑后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 ,而大鼠主要来源于大脑后动脉。人海马表面与内部血管呈规律性分布 ,而其内部血管分布不如大鼠明显。大鼠海马血管分布与神经组织构筑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海马 血管构筑 血管密度 管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修复 被引量:11
8
作者 向鑫 袁继超 +3 位作者 陈飞 朱海涛 储卫华 林江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3-887,共5页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对损伤后功能修复的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单纯损伤组(n=30)、姜黄素处理组(n=30)。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单纯...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对损伤后功能修复的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单纯损伤组(n=30)、姜黄素处理组(n=30)。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单纯损伤组、姜黄素处理组以70 g力的动脉瘤夹钳夹T9-T10节段脊髓1 min造模。姜黄素处理组于脊髓损伤后30 min按200 mg/kg给予腹腔注射姜黄素,单纯损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损伤后1 d,1、2、4、8周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及斜板实验评价大鼠后肢功能,后处死大鼠并取材,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Nestin、Tuj1、GFAP/CSPG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Wnt3a蛋白及β-catenin表达情况。 结果 BBB运动功能评分及斜板实验结果显示损伤后自1周开始,各时间点姜黄素处理组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单纯损伤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脊髓损伤后1周可见损伤区附近有Nestin阳性细胞,2周时达高峰,4周时明显减少,单纯损伤组、姜黄素处理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处理组Tuj1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单纯损伤组明显增多;4周时脊髓损伤中心囊腔周边形成胶质瘢痕,姜黄素处理组GFAP及CSPG表达明显弱于单纯损伤组。Western blot检测Wnt3a及β-catenin表达显示假手术组几乎无表达,姜黄素处理组表达量较单纯损伤组明显增强(P〈0.05)。 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脊髓损伤后被激活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更多地分化为神经元,减轻胶质瘢痕,从而改善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脊髓损伤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秦怀洲 王樑 +6 位作者 赵振伟 李立宏 邓剑平 曲友直 史航宇 高立 高国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931-934,共4页
目的:研究芒果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氢化可的松复制免疫低下模型;测定胸腺、脾脏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碳粒廓清法测定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比色法测定血清溶血素IgG、IgM含量;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在50、100mg/kg剂量... 目的:研究芒果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氢化可的松复制免疫低下模型;测定胸腺、脾脏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碳粒廓清法测定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比色法测定血清溶血素IgG、IgM含量;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在50、100mg/kg剂量下,芒果苷能对抗氢化可的松引起的小鼠脾、胸腺萎缩;显著增加氢化可的松免疫抑制小鼠的碳粒廓清率;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IgG、IgM的生成;芒果苷还能显著增强小鼠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增殖。结论:芒果苷能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β1与胶质瘤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衍 章翔 +5 位作者 费舟 吴景文 高大宽 荆俊杰 李侠 屈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 β1在人脑胶质瘤细胞粘附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 ,检测整合素 β1在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中的表达 ;用细胞粘附实验检测其在SHG44细胞粘附中的作用。结果整合素β1可在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中表达 ,抗... 目的探讨整合素 β1在人脑胶质瘤细胞粘附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 ,检测整合素 β1在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中的表达 ;用细胞粘附实验检测其在SHG44细胞粘附中的作用。结果整合素β1可在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中表达 ,抗整合素β1抗体可明显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对胶原蛋白I和胶原蛋白IV细胞外基质蛋白的粘附。结论整合素β1在人脑胶质瘤细胞的粘附和侵袭过程中必不可少 ,抑制其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有助于阻止胶质瘤细胞的侵袭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1 胶质瘤细胞 胶原蛋白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理质量及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谢莉 覃仕英 吴景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6期37-38,共2页
重症患者监护病房(intensive unit care,ICU)的护理费用占据整个医疗费用的较大比例,因此如何提高ICU护理质量是当今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有关现代ICU护理质量的一些理论观点.总结和分析了ICU护理质量的相关评价指标及管理策略... 重症患者监护病房(intensive unit care,ICU)的护理费用占据整个医疗费用的较大比例,因此如何提高ICU护理质量是当今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有关现代ICU护理质量的一些理论观点.总结和分析了ICU护理质量的相关评价指标及管理策略,旨在促进护理专业人员对ICU护理质量和管理的认识,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质量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 整体护理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细胞微观硼浓度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秀欢 江新标 +2 位作者 王鹏 肖艳 章翔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中亚细胞微观10B的分布对确定细胞凋亡概率和细胞核内的沉积剂量有重要意义。本工作研究采用CR-39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亚细胞结构中10B浓度的方法,通过激光标记、光电镜扫描及图像重建方式获得了生物切片中各细胞器...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中亚细胞微观10B的分布对确定细胞凋亡概率和细胞核内的沉积剂量有重要意义。本工作研究采用CR-39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亚细胞结构中10B浓度的方法,通过激光标记、光电镜扫描及图像重建方式获得了生物切片中各细胞器的径迹密度,在ICP-AES宏观测量基础上计算出相应细胞器的10B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固体径迹探测器与激光标记和电镜扫描结合可实现亚细胞结构中微观10B分布浓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中子俘获治疗 固体径迹探测器 亚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莉 张剑宁 +3 位作者 覃仕英 张丽 王毓 刘玉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性,分析APACHEⅡ评分中不同因素对评分的影响程度。方法对ICU的116例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通过对死亡组与存活组评分的比较,检测APACHEⅡ评分的有效性;对APACHEⅡ评分系统中包含的各评分因...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性,分析APACHEⅡ评分中不同因素对评分的影响程度。方法对ICU的116例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通过对死亡组与存活组评分的比较,检测APACHEⅡ评分的有效性;对APACHEⅡ评分系统中包含的各评分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评分的重要因素。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在APACHEⅡ分值上有显著差异(P<0.05),APACHEⅡ评分对预测病情的危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影响APACHEⅡ评分的6个最重要因素,分别为格拉斯昏迷评分、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白细胞计数、血清K+、既往健康状况及并发症评分。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可以较准确地评价神经外科ICU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测病死率,为神经外科ICU的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CHEⅡ评分 ICU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介导小胶质细胞形态转换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波 唐俊 +4 位作者 张建波 杨立铭 陈志 杨云峰 朱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5-1111,共7页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早期的病理生理特点,探讨米诺环素在缺血性脑损伤早期的神经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缺血性脑损伤(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在MCAO 6、24 h分别给予米诺环素腹腔注射,通过...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早期的病理生理特点,探讨米诺环素在缺血性脑损伤早期的神经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缺血性脑损伤(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在MCAO 6、24 h分别给予米诺环素腹腔注射,通过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TUNEL染色及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了解小胶质细胞形态变化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凋亡通路NF-κB表达情况。使用Morris水迷宫检测手术28 d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米诺环素减少MCAO 6 h后大鼠脑梗死面积[(43.0±5.3)cm^3vs(36.0±6.8)cm^3,P<0.01],减少脑神经元凋亡数量并促进M2型(神经保护型)小胶质细胞增殖,MCAO 24 h后米诺环素治疗不能改善脑梗死以及神经元细胞凋亡(P>0.05)。米诺环素显著减少MCAO 6 h诱导的凋亡信号通路蛋白NF-κB的表达(P<0.01)。MCAO 28 d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米诺环素显著改善MCAO后学习记忆能力(P<0.05),而MCAO 24 h后米诺环素不能改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能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活化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化并抑制凋亡信号通路,减轻脑缺血诱导的神经炎症及细胞凋亡,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缺血性脑卒中 M2型小胶质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床垫结合不同翻身频率用于重症患者预防压疮的多中心对照研究 被引量:43
15
作者 蒋琪霞 李国宏 +7 位作者 刘海英 贾静 黄云娟 陈月娟 朱亚君 刘亚红 范杰梅 刘玉秀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重症患者是压疮高发人群,使用减压床垫和定时翻身是公认的压疮预防措施,但选择何种减压垫和翻身频率更适合重症患者尚缺乏证据。文中主要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种减压垫结合不同翻身频率用于重症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为重症... 目的重症患者是压疮高发人群,使用减压床垫和定时翻身是公认的压疮预防措施,但选择何种减压垫和翻身频率更适合重症患者尚缺乏证据。文中主要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种减压垫结合不同翻身频率用于重症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为重症患者优选减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研究方案制定培训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干预和对照方法、观察指标与方法、记录方法,统一培训7所医院的参研人员26人并考核合格。采用非劣效设计,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将119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596例采用凝胶海绵垫+翻身1次/4 h,对照组598例采用动态充气床垫+翻身1次/2 h,连续干预7 d,每日检查皮肤评估判断是否发生压疮及其分期,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 1194例患者干预后压疮总发生率1.09%(13/1194),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压疮发生率分别为0.34%(2/596)和1.84%(11/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可推断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使用凝胶海绵垫+翻身1次/4 h与采用动态充气床垫+翻身1次/2 h均可使压疮发生率保持在较低水平,鉴于试验组压疮发生率更低,可考虑作为重症监护病房优选减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床垫 体位改变 重症监护 压疮 预防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胶质瘤细胞肿瘤干样细胞形成体外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攀 赵秀文 +1 位作者 兰川 吴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6-622,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初步探讨缺氧可以诱导胶质瘤细胞逆分化形成肿瘤干样细胞。方法1采用CD133+细胞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胶质瘤细胞得到CD133-细胞群。2缺氧处理CD133-细胞48 h后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肿瘤干细胞样标记蛋白(SOX2,OCT-4,KLF-4,N...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初步探讨缺氧可以诱导胶质瘤细胞逆分化形成肿瘤干样细胞。方法1采用CD133+细胞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胶质瘤细胞得到CD133-细胞群。2缺氧处理CD133-细胞48 h后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肿瘤干细胞样标记蛋白(SOX2,OCT-4,KLF-4,Nanog,CD133)表达情况,并分别缺氧处理0、3、6、9、12、24 h及0、12、24、48、72 h行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细胞缺氧培养后CD133+细胞比例变化,检测时间为缺氧培养1、3、5、7 d。3缺氧处理胶质瘤细胞1、3、5、7 d后流式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改变。结果 1荧光检测结果表明,肿瘤干细胞样标记蛋白在CD133-胶质瘤细胞缺氧处理48 h后高表达;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缺氧处理胶质瘤细胞可以明显上调肿瘤干细胞样蛋白表达(P<0.05),其中qRT-PCR显示SOX-2,OCT-4及Nanog最高表达在缺氧后9 h,KLF-4及CD133在缺氧后12 h表达最高。Western blot蛋白检测显示OCT-4最高表达在缺氧后12 h,CD133表达最高在缺氧24 h后,KLF-4及Nanog最高表达则在缺氧48 h后,SOX-2在缺氧72 h后表达量最高。另外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CD133+细胞数比例逐渐升高(P<0.05)。2细胞周期结果提示缺氧处理肿瘤细胞后,G0/G1期延长,G2/M+S缩短(P<0.05);凋亡结果提示常氧培养组更易凋亡(P<0.05)。结论缺氧可以诱导CD133-胶质瘤细胞肿瘤干样细胞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胶质瘤 肿瘤干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生物膜修复硬膜缺损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穆霄静 侯芳 +5 位作者 徐敏宁 吴玉燕 张玉富 王樑 王勇 高国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研究新型人工硬脑膜脱细胞生物膜(正海生物膜)在硬脑膜缺损修复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8年12月行硬脑膜缺损修复术的患者155例,按多中心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新型人工硬脑膜脱细胞生物膜及... 目的研究新型人工硬脑膜脱细胞生物膜(正海生物膜)在硬脑膜缺损修复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8年12月行硬脑膜缺损修复术的患者155例,按多中心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新型人工硬脑膜脱细胞生物膜及自体筋膜修补硬脑膜。其中试验组74例,男34例,女40例,年龄46.6±14.6岁,修复缺损面积14.28±13.29cm2;对照组81例,男36例,女45例,年龄44.8±12.7岁,修复缺损面积13.44±7.74cm2。分别在术后10d及1、3、6个月时对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脑CT或MRI检查结果、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以评价新型人工硬脑膜脱细胞生物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患者均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癫痫发生,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无与修补材料相关的不良事件。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而对照组为3.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人工硬脑膜脱细胞生物膜修复硬脑膜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自体筋膜相当,可起到及时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脱细胞生物膜 硬脑膜缺损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猴苍白球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景 王学廉 +2 位作者 王举磊 陈军 高国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猴模型苍白球(globus pallidus,GP)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为研究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应用颈内动脉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猴模型苍白球(globus pallidus,GP)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为研究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应用颈内动脉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建立PD猴模型。在立体定向仪引导下记录造模前后猴病理及正常生理状态下GP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并对其放电模式进行分析。结果电生理记录显示外侧苍白球神经元(29个)放电频率在生理状态下为(4.39±2.10)Hz,在病理状态下(34个)为(9.69±4.99)Hz(P<0.05);内侧苍白球神经元放电频率在生理状态下(25个)为(2.69±1.57)Hz,在病理状态下(31个)为(17.50±4.94)Hz(P<0.01);在记录到内侧苍白球神经元单一放电时,进行长时间观察并给予APO(0.2 mg/kg)肌注,可见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振幅明显减低。结论PD猴模型GP神经元较生理状态下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其放电模式也有明显变化,簇状放电模式比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苍白球 神经元 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endostatin体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大宽 章翔 +3 位作者 吴景文 荆俊杰 梁景文 刘先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6-407,411,共3页
目的 探讨人endostatin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含重组人endostatin蛋白和 10 %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 4。72h后 ,采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分析和细胞核DNA的 1.5 %琼脂糖凝胶... 目的 探讨人endostatin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含重组人endostatin蛋白和 10 %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 4。72h后 ,采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分析和细胞核DNA的 1.5 %琼脂糖凝胶电泳 ,检测重组人endostatin蛋白作用后 ,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结果 透射电镜下可见实验组ECV30 4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核碎裂及胞浆浓缩等 ,呈典型的凋亡细胞的形态学表现。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分析显示 ,在G1期峰前存在 1个凋亡峰 (2 0 .6 % )。 1.5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 ,细胞核DNA呈梯状。对照组ECV30 4细胞表现正常。结论 重组人endostatin蛋白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是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TATIN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离子致大鼠实验性脑室出血后急性脑损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建波 唐俊 +4 位作者 杨力铭 陈前伟 郭靖 陈志 朱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室内注入铁离子后早期脑损伤的基本病理特点,探讨铁离子在大鼠脑室出血后急性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立体定向侧脑室注射法建立脑室出血后铁损伤模型,侧脑室注射二氯化铁或生理盐水,采用干湿质量法测定损伤后24 h脑... 目的观察大鼠脑室内注入铁离子后早期脑损伤的基本病理特点,探讨铁离子在大鼠脑室出血后急性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立体定向侧脑室注射法建立脑室出血后铁损伤模型,侧脑室注射二氯化铁或生理盐水,采用干湿质量法测定损伤后24 h脑组织含水量变化,伊文思蓝染色法观察血脑屏障损伤,Fluoro-Jade C(FJC)、TUNEL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变性、凋亡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脑室壁纤毛损伤,并于损伤后7 d采用整体脑室剥离法观察大体标本脑室壁含铁血黄素沉积。结果铁损伤组在24 h时大脑半球含水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脑屏障破坏、海马神经元大量变性、凋亡,脑室室管膜纤毛及微绒毛大量脱落;7 d时侧脑室壁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结论铁离子脑室内沉积可导致脑水肿、血脑屏障损伤、脑室壁损伤等急性脑损伤效应,可能在脑室出血后急性期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化铁 脑水肿 血脑屏障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