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努力提高直肠癌外科治疗水平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世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47-850,共4页
对我国直肠癌外科治疗发展现状及如何提高外科治疗水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对外科治疗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直肠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的关键,强调对直肠癌高发区域进行普查,加大对高危人... 对我国直肠癌外科治疗发展现状及如何提高外科治疗水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对外科治疗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直肠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的关键,强调对直肠癌高发区域进行普查,加大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及时发现早期癌。纤维结肠镜、钡灌肠造影、B超、CT等检查诊断率可达95%~100%,肛门指诊检查可发现约70%的中下段直肠癌。作者强调正确合理选择术式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前提。选择保肛术式如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式、吻合器吻合保肛术式、腹腔镜保肛术式、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保肛术式、LSY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式等,都必须遵循TME原则,既要保证癌肿切除的根治性和淋巴结清除的彻底性,又要保留正常肛门排便功能。因此,术式应根据直肠癌的部位、生物学特性、临床分期,进行个体化选择。保肛术式已占直肠癌手术的70%以上,其术后局部复发和5年生存率与Miles手术相似,但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已成为目前直肠癌治疗首选的术式。作者强调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环节。单一外科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目前尚无明显提高。应重视术后辅以化疗、放疗、免疫等综合治疗。强调术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复发和转移癌,原则是对局部复发癌灶和肝转移癌灶积极行再手术切除,对无法切除者先行放、化疗,肿块缩小后行再手术切除,其5年生存率可达40%,对肝转移癌灶手术切除困难者,如原发灶无局部复发且无淋巴结转移,肝移植是惟一选择。这些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并提高5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胃癌手术近期疗效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刘驰 唐波 +6 位作者 郝迎学 石彦 曾冬竹 罗华星 赵永亮 钱锋 余佩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近期疗效,以评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治疗胃癌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设计,按照患者自愿的原则选择手术方式,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中心进行胃癌根... 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近期疗效,以评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治疗胃癌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设计,按照患者自愿的原则选择手术方式,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中心进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胃癌根治术48例,以患者年龄、性别、BMI、肿瘤分期为协变量使用最邻配比法配对腹腔镜组手术患者48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病例指标及术后短期疗效指标。2组患者手术均由同年资医师顺利完成。结果与腹腔镜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更少[107.8±55.9)mLvs(132.7±61.5)mL,P=0.041],淋巴结清扫更彻底[(34.7±5.2)vs(32.5±4.7),P=0.026],但手术时间更长[(238.0±29.6)minvs(221.5±33.1)min,P=0.011]。结论对比腹腔镜手术系统治疗胃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术中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更小,肿瘤清扫更为彻底。因此,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胃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癌根治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 术中术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相关因素及长期随访分析 被引量:53
3
作者 骆助林 陈理国 +4 位作者 田伏洲 汪涛 刘湘林 王瑞丰 黄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471-2473,共3页
目的探讨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情况及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行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随访6~12年观察结石复发率和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 148例患者中54例结石复发,总复发率为36.49%。Logisti... 目的探讨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情况及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行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随访6~12年观察结石复发率和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 148例患者中54例结石复发,总复发率为36.4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家族史、体质指数和糖尿病是胆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保胆取石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但对伴有代谢综合征的胆结石患者应慎用保胆取石手术或术后采取防石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保胆取石术 代谢综合征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双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高危患者 被引量:24
4
作者 向珂 程龙 +5 位作者 骆助林 田伏洲 汤礼军 陈涛 陈琪 刘丹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双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高危患者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高危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合并高血压6例,心绞痛4例,心力衰竭2例,急性心肌梗...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双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高危患者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高危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合并高血压6例,心绞痛4例,心力衰竭2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例,糖尿病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Ⅲ级11例,Ⅳ级13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抽尽胆汁,注入生理盐水使胆囊充盈,再于右侧肋缘下穿刺胆囊,双管引流,1周后扩张窦道,行胆道镜取石。结果所有患者穿刺引流后症状及体征缓解,均胆道镜取净胆囊结石,无胆漏、肠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1例随访6~24个月,(11.1±6.1)月。1例胆囊结石复发。结论该方法治疗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胆囊穿刺双管引流 胆道镜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腹隔膜的形态及其生理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黎冬暄 田伏洲 +3 位作者 李红 王庆堂 黄大熔 胡建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讨胆石性胰腺炎的产生与胆、胰合流部的解剖学关系。方法:对29例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进行了实验及解剖学观察。结果:79%(23例)的胰管有防止胆胰返流的功能,其开口处和胆管之间菲薄的壶腹隔膜有“活瓣”样作用,可能是... 目的:探讨胆石性胰腺炎的产生与胆、胰合流部的解剖学关系。方法:对29例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进行了实验及解剖学观察。结果:79%(23例)的胰管有防止胆胰返流的功能,其开口处和胆管之间菲薄的壶腹隔膜有“活瓣”样作用,可能是防止胆胰返流的重要结构。该活瓣构造不全者占10%(3例)。胆管和胰管的汇合角度是造成壶腹隔膜构造变异的原因。结论:胆胰管汇合角度过大造成壶腹隔膜短而厚,“活瓣”功能丧失,使胆胰返流容易发生。这可能是共同通道过长者易发生胆石性胰腺炎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胰腺炎 病因学 解剖学 胆胰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手术方法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田伏洲 骆助林 +6 位作者 张丙印 任建东 汤礼军 庞勇 黎冬宣 汪涛 陈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00-1002,共3页
目的探讨胆源性慢性胰腺炎(BCP)的病因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97年1月-2007年1月于成都军区总医院临床确诊的BCP患者41例,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32~57岁,病程2~9年。观察其临床表现,检测其胆汁中淀粉酶的含量或胰液中胆红素... 目的探讨胆源性慢性胰腺炎(BCP)的病因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97年1月-2007年1月于成都军区总医院临床确诊的BCP患者41例,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32~57岁,病程2~9年。观察其临床表现,检测其胆汁中淀粉酶的含量或胰液中胆红素的含量,观察胰胆管合流方式,测量其共同通道的长度。本组41例全部首选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13例患者接受胆胰分流外科手术(BPS)。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强度,出院后采用电话询问及定期医院复查的方法进行随访。结果 41例中,32例发现存在胆胰反流的证据。EST手术成功治愈8例;行BPS手术的13例均获成功,达治愈标准者12例。结论胆胰反流可能是BCP的重要原因。BPS手术可应用于EST治疗失败的BCP病例,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胆管 胰腺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3通路在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建华 张超 +4 位作者 唐波 郝迎学 刘涛 陈军 崔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JAK2/STAT3通路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诱导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以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表皮生长因子处理组(EGF组)、表皮生长因子与JAK2激酶抑制剂AG490共处理组(EGF+... 目的探讨JAK2/STAT3通路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诱导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以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表皮生长因子处理组(EGF组)、表皮生长因子与JAK2激酶抑制剂AG490共处理组(EGF+AG490组)。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LoVo细胞E钙粘素蛋白、磷酸化STAT3表达水平;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细胞划痕实验对照组细胞划痕闭合约38%,EGF+AG490组细胞划痕闭合约40%,而EGF组闭合约80%。EGF组显著高于另2组(P<0.05);体外侵袭实验显示对照组透膜细胞数为(21.24±2.65)/视野,EGF+AG490组为(23.19±3.50)/视野,EGF组为(55.08±2.14)/视野。EGF组显著高于另2组(P<0.05);与EGF+AG490组结肠癌LoVo细胞相比,EGF组细胞P-STAT3表达增加72.4%,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68.5%(P<0.05);免疫荧光显示EGF组细胞E-cadherin向细胞质内移位。结论EGF可通过JAK2/STAT3通路调节E-cadherin在结肠癌LoVo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增强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 JAK2/STAT3通路 E钙粘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残余脓肿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7
8
作者 汤礼军 田伏洲 +5 位作者 汪涛 崔建峰 石力 陈涛 黎冬喧 邹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05-1107,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残余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1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发生残余脓肿的患者,首先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3~5d后拔除引流管,用扩皮器将其窦道适当扩开后,再放置一粗引流管进行引流。再经...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残余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1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发生残余脓肿的患者,首先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3~5d后拔除引流管,用扩皮器将其窦道适当扩开后,再放置一粗引流管进行引流。再经1周后拔除粗引流管,用胆道镜深入感染灶内进行清创。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血象等变化情况。结果全部患者腹膜后和(或)腹腔内残余脓肿均得到有效治疗。随着对脓肿的充分引流及胆道镜反复清创,患者体温及血象逐渐降至正常,动态CT或B超检查显示脓肿范围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结合胆道镜清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的残余脓肿,方法简单,临床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腹部脓肿 胆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手术腹腔冲洗液中IL-1β浓度的变化及其对腹膜间皮细胞与胃癌细胞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于歌 唐波 +3 位作者 余佩武 钱锋 孙刚 牛嫣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手术腹腔冲洗液中白介素1β(IL-1β)浓度的变化,并于体外观察其对腹膜间皮细胞与胃腺癌细胞AGS、SGC-7901黏附的影响,初步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对腹膜种植转移的影响。方法将39例胃癌手术患者分为开腹组(n=19)及...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手术腹腔冲洗液中白介素1β(IL-1β)浓度的变化,并于体外观察其对腹膜间皮细胞与胃腺癌细胞AGS、SGC-7901黏附的影响,初步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对腹膜种植转移的影响。方法将39例胃癌手术患者分为开腹组(n=19)及腹腔镜组(n=20),均行远端胃癌根治术。于术前及术后24、48h分三次采集腹腔冲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腹腔冲洗液中IL-1β的浓度。同时以体外原代培养腹膜间皮细胞为实验对象,观察不同浓度IL-1β对腹膜间皮细胞与胃腺癌细胞黏附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48h腹腔冲洗液中IL-1β水平较术前均升高,且开腹组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10ng/ml随IL-1β处理浓度的增加,人腹膜间皮细胞与胃癌细胞的黏附率逐渐升高,与未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β可特异性地增强腹膜间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并促进其与胃癌细胞黏附。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胃癌手术对腹腔内免疫功能影响小,其微创优势可能在减少创伤性炎症因子介导的肿瘤腹膜转移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肿瘤 白细胞介素1Β 细胞黏附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 被引量:23
10
作者 兰远志 曾冬竹 +6 位作者 张超 钱锋 甘露 陈华 雷晓 罗华星 余佩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微创胃肠外科中心2010年3月~2012年5月完成的60例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顺序分成A、B、C3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机器人安装时间、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微创胃肠外科中心2010年3月~2012年5月完成的60例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顺序分成A、B、C3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机器人安装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A组机器人安装时间(66±6)min,显著长于B组(35±5)min和c组(32±4)min(q=27.365,P〈0.05;q=30.013,P〈0.05),B、C2组无统计学差异(q=2.648,P〉0.05)。3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F=1.28,P=0.286),总手术时间差异(F=8.82,P=0.000)主要由于机器人安装时间差异,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学习曲线为20例。3组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熟练掌握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外科医生,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学习曲线约为2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模拟高原急性缺氧条件下脓毒症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科 田伏洲 +3 位作者 李可洲 任建东 王瑞丰 骆助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模拟高原急性缺氧条件下脓毒症(SEP)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40只,于低压氧舱中模拟海拔5000m高原环境3d,建立急性缺氧模型,随机分为:高原对照组,高原SEP组,高原SEP+HBO组,高原SEP+头...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模拟高原急性缺氧条件下脓毒症(SEP)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40只,于低压氧舱中模拟海拔5000m高原环境3d,建立急性缺氧模型,随机分为:高原对照组,高原SEP组,高原SEP+HBO组,高原SEP+头孢吡肟(CEF)组,高原SEP+HBO+CEF组,每组8只。除高原对照组行假手术处理外,其余各高原组均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SEP大鼠模型,CLP后分别行HBO(2个绝对大气压)或(和)CEF(50mg/kg,腹腔注射)处理。剩余16只大鼠,在平原条件下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和平原SEP组,每组8只。各组均在建模24h后径心脏取血后处死,分别取肝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与平原对照组(ALT 57.0±6.7U/L,AST 194.6±8.0U/L,MDA 0.95±0.13nmol/mg prot,SOD 74.1±7.8U/mg prot)比较,高原对照组(ALT 76.5±12.2U/L,AST 204.4±11.5U/L,MDA 1.18±0.11nmol/mg prot,SOD 59.5±6.6U/mg prot)的ALT、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平原SEP组(ALT 103.6±5.8U/L,AST 218.6±11.0U/L,MDA 1.38±0.14nmol/mgprot,SOD 55.5±6.4U/mg prot)比较,高原SEP组(ALT 142.8±7.2U/L,AST 307.5±11.3U/L,MDA 1.75±0.21nmol/mg prot,SOD 44.5±4.4U/mg prot)的ALT、AST水平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高原SEP组比较,高原SEP+HBO+CEF组(ALT 81.1±14.2U/L,AST 214.2±16.3U/L,MDA 1.23±0.13nmol/mg prot,SOD 72.4±5.7U/mg prot)中ALT、AST、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明显(P<0.05),但高原SEP+HBO组与高原SEP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HE染色观察,各SEP组均可见肝细胞浊肿变性,部分呈空泡样变,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高原SEP组肝细胞变性及炎细胞浸润最为明显;各处理组中,高原SEP+HBO组与高原SEP组相比,肝细胞变性及炎细胞浸润改变不明显,高原SEP+CEF+HBO组肝细胞浊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最为明显。结论在模拟高原急性缺氧条件下,可加重SEP大鼠的肝损伤;HBO能改善缺氧条件下SEP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减轻其肝组织的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氧 脓毒症 高压氧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腹腔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冠 吴东叶 +3 位作者 肖和达 梁鸿寅 孙红玉 汤礼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72-877,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穿刺引流(abdominal paracentesis drainage,AP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将质粒标记有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E.coli marked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穿刺引流(abdominal paracentesis drainage,AP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将质粒标记有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E.coli marked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E.coli)灌饲给SD大鼠,使其成功定植于大鼠肠道。将定植了GFP-E.coli的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AP组和APD组,每组12只。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SAP模型。SAP造模后于右下腹留置腹腔引流管,为APD治疗组。造模后24 h无菌条件下取材并处死。对比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液、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s,MLN)、胰腺组织细菌移位情况,以及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及IL-1β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P组及APD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液、MLN及胰腺组织细菌移位程度,血清内毒素水平,以及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及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SAP组比较,APD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APD能减少SAP大鼠肠道细菌移位及全身炎症水平,并可能因此改善S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移位 腹腔穿刺引流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转流术后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石力 汤礼军 +3 位作者 陈涛 崔建峰 邹洪 田伏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58-859,862,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胃转流术后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探讨胃转流术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4月间收治的30例T2DM患者作为T2DM组,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T2DM患者行胃转流手术前及手术后1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胃转流术后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探讨胃转流术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4月间收治的30例T2DM患者作为T2DM组,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T2DM患者行胃转流手术前及手术后13、6、个月时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对照组仅检测上述指标1次。结果 T2DM组术前MDA(3.6±1.3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2±0.7μmol/L,P<0.01),SOD(45.2±18.8kU/L)显著低于对照组(87.6±20.2kU/L,P<0.01),GSH-PX(53.6±16.8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78.9±15.6mmol/L,P<0.01)。T2DM组术后3个月MDA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SOD、GSH-PX则显著升高(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术后1个月时FPG2、hPG、HbA1c均显著下降(P<0.01),2hPG及HbA1c在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显著下降(P<0.01,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术后13、6、个月呈持续性显著下降(P<0.01)。结论 T2DM患者在胃转流术后氧化应激状态得到显著改善,这可能是胃转流术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胃转流术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状刀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插管困难病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庞勇 张炳印 +1 位作者 汤礼军 田伏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69-1370,共2页
目的探讨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插管困难病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常规ERCP插管困难的712例患者行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目的探讨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插管困难病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常规ERCP插管困难的712例患者行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701例切开后插管成功胆管显影,成功率为98.5%。并发症共55例(7.7%)。结论对于插管困难的病例,用针状刀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可安全、有效地提高ERCP诊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针状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全胃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饶芸 骆群 +2 位作者 李雪玲 徐萍 赵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4,49,共2页
胃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达23.86/10万。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逐步在临床广泛开展。近年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开始投入临床使用,使困扰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诸多问题得到改善。我中心于2010年3月成功完成了国内第1例机器人... 胃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达23.86/10万。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逐步在临床广泛开展。近年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开始投入临床使用,使困扰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诸多问题得到改善。我中心于2010年3月成功完成了国内第1例机器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效果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全胃切除术 护理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L诱导HIF-1α表达对直肠癌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菲 李世拥 +2 位作者 安萍 于波 蔡慧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0-501,共2页
目的探讨FasL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对直肠癌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含FasL全长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FasL转染人直肠癌细胞系HR-8348,通过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不... 目的探讨FasL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对直肠癌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含FasL全长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FasL转染人直肠癌细胞系HR-8348,通过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不同缺氧时点HIF-1α表达水平。结果细胞侵袭实验表明,FasL转染组HR-8348细胞穿透Transwell滤膜细胞数为12.9±2.4,明显多于空载体转染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7±2.1和8.1±2.0,P<0.05)。各组细胞在缺氧0h时点无HIF-1α表达,6h时点HIF-1α仅有微量表达,缺氧12h与24h时点FasL阳性细胞组(FasL转染组)HIF-1α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FasL阴性细胞组(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HIF-1α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同一缺氧时相HIF-1α表达水平组间比较,缺氧0h与6h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氧12h与24h转染FasL组显著高于空载体转染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直肠癌细胞中FasL诱导HIF-1α表达的因素,可促进直肠癌细胞对缺氧的适应及提高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FASL 缺氧诱导因子-1Α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消融治疗4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石彦 李锐 +3 位作者 郝迎学 罗子俨 郭燕丽 余佩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42-1546,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激光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4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激光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时间、消融针数、输出能量、甲状腺功能变化、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和随访...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激光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4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激光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时间、消融针数、输出能量、甲状腺功能变化、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4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均成功实施激光消融,每个结节消融1~4(1.5±1.2)针,治疗时间15~40(23.3±15.8)min,激光输出总能量800~7 200(2 225±1 875)J,无神经、气管、食管、血管损伤或皮肤灼伤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超声随访,甲状腺结节体积较术前显著缩小(P〈0.05),血流信号消失。术中48例患者均有颈部轻微疼痛,术后46例患者疼痛自行缓解,2例患者予对症处理后疼痛减轻。术前、术后1、3个月检测甲状腺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激光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安全、微创、有效,对甲状腺功能无影响,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消融 甲状腺结节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及肝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涛 贾玉容 +1 位作者 赵铁军 尹致良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采用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肝癌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研究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 体介导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Western blot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及mRNA表 达,流式细胞仪... 目的:采用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肝癌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研究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 体介导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Western blot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及mRNA表 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比率,检测转染前后细胞贴壁率变化,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 后,肝癌细胞survivin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细胞贴壁率显著降低,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抑,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 结论: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可以有效降低细胞内survivin基因的表达,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SURVIVIN基因 反义寡核苷酸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振宇 文艺 +4 位作者 张少华 冯犁 闫洪涛 邹洪 汤礼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4-458,共5页
目的观察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和糖尿病模型组(n=32),模型组注射STZ(35mg/kg),血糖稳定后确定成模30只,再将其分为糖尿病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 目的观察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和糖尿病模型组(n=32),模型组注射STZ(35mg/kg),血糖稳定后确定成模30只,再将其分为糖尿病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手术组(n=14)。手术组大鼠行Roux-en-Y胃转流术。术后8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肾重指数(肾重/体重)、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肾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肾组织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及AR mRNA的表达,并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空腹血糖、肾重指数明显升高,肾功能相关指标BUN、Cr亦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TSOD、GSH-PX活性低下,MDA含量增加(P<0.05),肾脏AR活性增强,AR mRNA表达增加(P<0.05)。与糖尿病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大鼠空腹血糖、肾重指数、BUN、Cr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肾组织TSOD、GSH-PX活性增强,MDA含量减少(P<0.05),肾脏AR活性降低,AR mRNA表达下调(P<0.05)。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肾组织病理结构无异常,糖尿病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肾小球明显增大,系膜明显增生,系膜区扩张,手术组病变明显轻于糖尿病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结论胃转流术可能通过减轻肾脏氧化应激损伤,抑制肾脏AR活性及AR mRNA表达而抑制多元醇通路的过度激活,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胃转流术 肾功能 醛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齐洪峰 李世拥 +1 位作者 安萍 于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58-859,共2页
目的测定结直肠癌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血清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4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0名正常人血清sE-selectin水平,随访其中54例患者,比较其手术前后血清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并对结直肠癌患者sE-... 目的测定结直肠癌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血清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4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0名正常人血清sE-selectin水平,随访其中54例患者,比较其手术前后血清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并对结直肠癌患者sE-selectin、CEA、CA199和CA242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84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E-selectin阳性率为71·4%,其水平为55·21±8·98ng/ml,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7·94±5·53ng/ml,P<0·001),DukesD期患者sE-selectin水平为75·43±8·67ng/ml,显著高于A、B、C期水平(P<0·01);sE-selectin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1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sE-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无肝转移患者(P<0·01)。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12个月及12月以上血清sE-selectin水平同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sE-selectin阳性率明显高于CEA、CA199、CA242及CEA+CA199+CA242联合检测的阳性率(P<0·01)。sE-selectin水平升高组较水平正常组肿瘤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sE-selectin在结直肠癌中阳性率较高,动态检测sE-selectin水平对于预测复发转移、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血清sE-selectin可能成为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有价值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素 肿瘤标记物 生物学 结直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