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急性发作后内皮功能生物学标志的改变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卫星 黄明方 +5 位作者 盖晓波 徐周一 林衔亮 陈娟 侯建萍 兰小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0-973,共4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心房颤动(房颤)后其内皮功能生物学标志的改变。方法高血压患者房颤急性发作者37例,在发作时间小于48h内复律,未给予抗凝治疗,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1个月以上。根据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心房颤动(房颤)后其内皮功能生物学标志的改变。方法高血压患者房颤急性发作者37例,在发作时间小于48h内复律,未给予抗凝治疗,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1个月以上。根据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分为两组:急性房颤1组(使用ACEI/ARB,n=17)和急性房颤2组(未使用ACEI/ARB,n=20),选择20例高血压合并窦性心律者为对照组。急性房颤患者分别于复律前,复律后1、7、14和30天检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个急性房颤组房颤急性发作时ET、vWF和E-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急性房颤组间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复律后ET在急性房颤1组于第7天降至对照组水平,急性房颤2组于第30天降至对照组水平;NO、vWF水平在急性房颤1组于第14天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急性房颤2组于第30天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两组急性房颤患者E-选择素均于复律后第1天迅速上升,于第7天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高血压患者房颤急性发作时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复律后其内皮功能障碍可持续相当一段时间,ACEI/ARB类药物有助于其内皮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高血压 电抗休克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体和隐孢子虫病的实验室检查与意义
2
作者 林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248-248,共1页
近年来,由于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广泛流行,与该病有密切关系的两种寄生虫病即弓形体(虫)病和隐孢子虫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现已发现,这两种病不仅经常伴随艾滋病发生,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也相当高。弓形体病(Toxoplasmoiis... 近年来,由于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广泛流行,与该病有密切关系的两种寄生虫病即弓形体(虫)病和隐孢子虫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现已发现,这两种病不仅经常伴随艾滋病发生,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也相当高。弓形体病(Toxoplasmoiis)是由刚地弓形体(Tozoplasma.gondi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据估计,全球约10亿人染有此病。我国于1955年首次从猫、兔中分离出弓形体,1964年报告了首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病 隐孢子虫病 人兽共患病 亿人 姬姆萨染色法 南京市儿童医院 真球虫目 慢性消耗性疾病 抵抗力低 喷射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前凝血质活性测定及应用
3
作者 吴向东 孟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37-40,共4页
近年发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前凝血质活性(PCA)是监测排异反应的敏感指标。测定方法虽很简单,但其影响因素很多。我们研究了各种影响因素,并用Simplastin作标准制备标准曲线,将凝固时间转换成mU/ml,提高了结果... 近年发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前凝血质活性(PCA)是监测排异反应的敏感指标。测定方法虽很简单,但其影响因素很多。我们研究了各种影响因素,并用Simplastin作标准制备标准曲线,将凝固时间转换成mU/ml,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用于猪同种异体节段性小肠移植中监测排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个核细胞 前凝血质活性 小肠同种异体移植 排异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