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味五灵片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慧敏 韩延忠 +6 位作者 郭玉明 牛明 张雅铭 沈宏辉 王伽伯 柏兆方 肖小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40,共8页
目的研究六味五灵片(Liuweiwuling Tables,LWWL)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模型组、双环醇组(Bicyclol,39 mg·kg^(-1))、六味五灵片低剂量... 目的研究六味五灵片(Liuweiwuling Tables,LWWL)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模型组、双环醇组(Bicyclol,39 mg·kg^(-1))、六味五灵片低剂量组(8 g·kg^(-1))、六味五灵片高剂量组(16 g·kg^(-1)),各给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尾静脉注射Con A(15 mg·kg^(-1))制备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实时定量RT-q PCR测定法检测肝组织中白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观察脾脏Th1(IFN-γ)/Th2(IL-4)细胞的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Th1/Th2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BIL明显升高,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肝细胞大量坏死、凋亡,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六味五灵片低、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BIL的水平明显降低;脾脏中Th1细胞减少,Th2细胞增多。肝组织中IL-12、IFN-γ、TNF-α的mRNA表达下降,IL-4、IL-10的mRNA表达上升,GATA-3蛋白表达上调,T-be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六味五灵片通过调节Th1/Th2的平衡,保护Con 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五灵片 CONA 急性免疫性肝损伤 Th1/Th2免疫平衡 保肝 T-BET/GAT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评价在中药质量标准化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5
2
作者 肖小河 王伽伯 鄢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4-518,共5页
生物评价是中药质量标准与临床功效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已成为中药质量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论述了中药质量生物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已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目前中药质量生物评价研究与应用中存在... 生物评价是中药质量标准与临床功效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已成为中药质量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论述了中药质量生物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已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目前中药质量生物评价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供同行参考与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质量标准化 生物评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兜铃酸与肝癌相关性的研究及思考 被引量:11
3
作者 柏兆方 王春宇 +1 位作者 王伽伯 肖小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75-1279,共5页
2017年国际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发表了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s,AAs)及其衍生物与肝癌发生相关的研究,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巨大争议。尽管AAs可致肾毒性和泌尿系肿瘤早已获得广泛共识,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 2017年国际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发表了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s,AAs)及其衍生物与肝癌发生相关的研究,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巨大争议。尽管AAs可致肾毒性和泌尿系肿瘤早已获得广泛共识,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也将AAs列为第一类致癌物,但是该研究仍然冲击了人们对肝癌发生的普遍认知。之后,2018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我国台湾地区全民医疗数据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提出含有AAs的中草药可能是乙肝相关肝癌发生的另一重要风险因素;而最新发表在Hepatology杂志的文章结果表明单独给予AAs即可诱导幼龄小鼠肝癌发生,这似乎又为AAs诱导肝癌增添了新的证据。然而,在多项采用成年小鼠和大鼠的研究中均未观察到AAs可诱发肝癌,因此AAs致肝癌的客观性还有待验证。为科学客观地看待AAs与肝癌的关系,避免误导我国肝癌防控策略出现大的偏差,同时促进AAs相关制剂安全性的科学监管,笔者梳理了AAs与肝癌相关性的研究,并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工作重点和应对措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致突变 致癌性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结合,助力药物性肝损伤精准防控 被引量:5
4
作者 肖小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9-490,共2页
当今药物性肝损伤(DILI)不仅是国际肝病领域关注的热点,也是全球安全用药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缺少特异性检测指标,DILI误诊率高,也容易造成用药安全的误导,中草药所致DILI成因更复杂,临床诊断更棘手,防控难度更大。为此,呼吁临床专家... 当今药物性肝损伤(DILI)不仅是国际肝病领域关注的热点,也是全球安全用药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缺少特异性检测指标,DILI误诊率高,也容易造成用药安全的误导,中草药所致DILI成因更复杂,临床诊断更棘手,防控难度更大。为此,呼吁临床专家与药学专家携手合作,医药结合,临床科研结合,构建DILI客观辨识策略和方法,科学厘清DILI与药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实现DILI精准诊断;科学阐明DILI成因和机制,从易感人群、易感物质和合理使用等方面实现DILI精准防控。同时建议,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中草药肝损伤研究,保证中药临床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中草药 诊断 精准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知识库的肝损伤药物不良反应大数据智能识别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葛斐林 郭玉明 +4 位作者 牛明 赵旭 柏兆方 王伽伯 肖小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7-391,共5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药物不良反应(ADR)文本知识库的探索性构建,尝试建立肝损伤相关ADR的大数据智能识别方法。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药源性肝损伤”“肝功能异常”等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检索并随机抽取药... 目的本研究基于药物不良反应(ADR)文本知识库的探索性构建,尝试建立肝损伤相关ADR的大数据智能识别方法。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药源性肝损伤”“肝功能异常”等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检索并随机抽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中5%(4152份)肝损伤相关ADR病例报告。结合医师临床再评价,分为“否定病例”“疑似病例”“确定病例”。在此基础上,进行关键要素的识别(不良反应名称、生化指标、临床症状),采用关键要素与临床再评价的相关性分析,以及ROC曲线确定评分阈值等构建肝损伤相关ADR智能识别方法,并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评价该智能识别方法的效能。结果肝损伤相关ADR评价识别公式为:总分(M)=症状分数+指标分数+不良反应名称分数,“否定病例”与“疑似病例”“确定病例”在M=5分区分度最好(AUC=0.97),敏感度为99.57%,特异度为84.61%;“确定病例”与“疑似病例”“否定病例”在M=12分区分度最好(AUC=0.938),敏感度为87.93%,特异度为85.98%。结论该方法将为肝损伤相关ADR大数据智能识别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有望有效减轻人工处理肝损伤相关ADR大数据的负担,为肝损伤相关ADR的早期风险信号识别及预警提供有效工具和方法学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知识库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甘草汤对刀豆蛋白诱导肝损伤小鼠与腺嘌呤诱导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崔佳丽 山丽梅 +3 位作者 张萍 王伽伯 李宝才 肖小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研究大黄甘草汤对刀豆蛋白(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和腺嘌呤诱导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测定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值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考察大黄甘草汤对ConA诱导小鼠... 目的研究大黄甘草汤对刀豆蛋白(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和腺嘌呤诱导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测定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值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考察大黄甘草汤对ConA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通过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E)、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值,体质量变化、24 h蛋白尿定量及观察SD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考察大黄甘草汤对腺嘌呤诱导大鼠肾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给予大黄甘草汤后,ConA诱导肝肾损伤小鼠与腺嘌呤诱导肾损伤大鼠的生化指标和组织学检查均有明显改善,大鼠体质量明显上升,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0.01),且成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大黄甘草汤对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与腺嘌呤诱导肾损伤大鼠均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甘草汤 刀豆蛋白A 腺嘌呤 肝损伤 慢性肾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新药大黄甘草胶囊提取工艺优选 被引量:5
7
作者 崔佳丽 山丽梅 +4 位作者 赵艳玲 张萍 王伽伯 李宝才 肖小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优选大黄甘草胶囊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浸膏得率、总蒽醌(大黄酸等5种蒽醌单体之和)、甘草酸为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考察溶剂量(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3个因素对上述指标综合评分的影响,探讨大黄甘草胶囊最... 目的优选大黄甘草胶囊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浸膏得率、总蒽醌(大黄酸等5种蒽醌单体之和)、甘草酸为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考察溶剂量(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3个因素对上述指标综合评分的影响,探讨大黄甘草胶囊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大黄甘草胶囊最优提取条件为加水量8倍,每次提取1 h,提取3次。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靠,为大黄甘草胶囊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甘草胶囊 正交实验 定量测定 综合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学下的中药新药创制与质量评控 被引量:5
8
作者 肖小河 牛明 王伽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6期900-905,共6页
精准医疗已成为国际生物医药发展的重要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注重个体化诊疗的中医药就是精准医疗的先驱。为了更好地满足临床治疗及行业提质增效的重大关切和需求,以精准医疗为导向,以"精准研发,精准质控,精准用药"为核心和... 精准医疗已成为国际生物医药发展的重要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注重个体化诊疗的中医药就是精准医疗的先驱。为了更好地满足临床治疗及行业提质增效的重大关切和需求,以精准医疗为导向,以"精准研发,精准质控,精准用药"为核心和目标,将是未来中药现代化发展与研究的重大课题。其中,基于临床精准定位的中药新药创制是精准研发的关键,关联临床功效的中药质量生物评价是精准质控的核心,关联临床病证的中药安全性评价是精准用药的重点。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精准研发"、"精准质控"的一些想法及做法,供全国同行们参考和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中医药 精准研发 精准质控 生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竹节参颗粒对缩宫素诱导的原发性痛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邓鑫 任永申 +5 位作者 雷蕾 郑尧 李燕 廖矛川 邓旭坤 张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复方竹节参颗粒对缩宫素诱导的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将KM小鼠、SD大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经宝阳性对照组(小鼠4.11 g/kg、大鼠1.87 g/kg)、复方竹节参颗粒组[低剂量组(小鼠6.17 g/kg、大鼠2.80 g/kg),高剂量组(小... 目的探讨复方竹节参颗粒对缩宫素诱导的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将KM小鼠、SD大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经宝阳性对照组(小鼠4.11 g/kg、大鼠1.87 g/kg)、复方竹节参颗粒组[低剂量组(小鼠6.17 g/kg、大鼠2.80 g/kg),高剂量组(小鼠18.5 g/kg、大鼠8.41 g/kg)],采用己烯雌酚(小鼠10~20 mg/kg,大鼠5~10 mg/kg)和缩宫素(小鼠20 U/kg,大鼠10 U/kg)诱导原发痛经动物模型,观察记录各组鼠的痛经表观指标(行为反应、饮食、精神状态、毛色、被毛光泽度)并进行评分,采用扭体法观察各组鼠的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检测给组鼠血清生化指标(PGE2、NO、MDA)水平。取己烯雌酚诱导后的大鼠子宫,离体加入缩宫素(5 U/L),15 min后加入复方竹节参颗粒(90、270 mg/L),采用PowerLab生物信号记录系统记录体外子宫平滑肌收缩张力曲线,计算收缩张力抑制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竹节参颗粒低剂量(常规剂量)组能延长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P<0.01),升高PGE2、NO水平(P<0.01),降低MDA水平(P<0.01),提高子宫平滑肌收缩张力抑制率(P<0.01)。结论复方竹节参颗粒具有较好的抗痛经作用,并且在常规剂量使用时疗效更好,可为客观评价其药效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竹节参颗粒 原发性痛经 己烯雌酚 缩宫素 离体子宫平滑肌 收缩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阻断逆转肝纤维化:超越已知的前沿 被引量:8
10
作者 柏兆方 湛小燕 +1 位作者 吕桂基 杨永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277,共5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肝癌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阻断逆转肝纤维化是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重要策略。西医目前尚无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和手段,在我国中药抗肝纤维化具有独特优势... 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肝癌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阻断逆转肝纤维化是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重要策略。西医目前尚无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和手段,在我国中药抗肝纤维化具有独特优势,但是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临床研究,导致缺少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笔者团队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资助下,开展了中药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阻断逆转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以肝活组织检查为标准,纳入1000例患者,确证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阻断、逆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确切疗效,并成为首个具有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成果,为全球慢性肝病患者带来巨大希望,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本文重点就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并对中医药阻断逆转肝纤维化研究的现状和面临问题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纤维化 中草药 复方鳖甲软肝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风险信号发现:挑战与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景婧 何婷婷 +6 位作者 王睿林 张帆 牛明 郭玉明 朱云 肖小河 王伽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1-496,共6页
早期发现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风险信号,并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对临床上DILI预防和管理极为重要。但是,由于当前DILI临床风险信号还存在灵敏度不足、专属性不强等问题,为风险信号的发现与监测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给建立DILI风险防控... 早期发现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风险信号,并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对临床上DILI预防和管理极为重要。但是,由于当前DILI临床风险信号还存在灵敏度不足、专属性不强等问题,为风险信号的发现与监测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给建立DILI风险防控对策带来了难题。分析了DILI临床风险信号发现所面临的挑战,梳理了基于临床常用指标的风险信号对DILI早期识别、预测和预警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提出基于特异生物标志物的DILI临床风险信号发现与监测模式,并阐述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针对性制定DILI风险防控对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生物学标记 诊断 预后 疾病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用药分析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艳芳 郭玉明 +8 位作者 牛明 葛斐林 景婧 朱云 朱世殊 韩紫欣 王伽伯 刘士敬 肖小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9-584,共6页
目的探讨导致儿童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损肝药物及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儿童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08年1月-2017年12月187例0~14岁儿童DILI的用药史、生化指标、症状体征及临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导致儿童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损肝药物及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儿童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08年1月-2017年12月187例0~14岁儿童DILI的用药史、生化指标、症状体征及临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整合证据链法将其中127例可获取用药信息的DILI病例分为西药致DILI组(西药组,n=75)、中药致DILI组(中药组,n=15)及中西药联用致DILI组(中西药联用组,n=37)。比较不同组间的用药原因、用药时间和潜伏期、药物分类的差异。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重度及重度以上肝损伤的儿童DILI有116例,占全部病例的62%(116/187),其中肝移植3例,死亡1例,45例(24%)发生慢性化。西药组和中西药联用组的可疑损肝西药均以抗菌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为主,分别占各组的42%和30%、56%和31%。中药组的可疑损肝药物以治疗皮肤病的中药为主,占中药组的47%,且主要为何首乌制剂(33%)。3组间用药时间(H=11. 658,P=0. 003)和潜伏期(H=10. 945,P=0. 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比其他两组的用药时间和潜伏期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结论儿童DILI多数比较严重,应高度重视儿童用药的肝损伤风险,尤其对抗菌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以及治疗皮肤病的部分中药的长期用药肝损伤风险应加以重点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儿童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02年-2018年常见非感染性肝病构成比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何婷婷 景婧 +4 位作者 柏兆方 邹正升 宋雪艾 王伽伯 肖小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73-1777,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住院的4种常见非感染性肝病住院患者2002年-2018年构成比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2年-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37973例非感染性肝病患者[出院病历的病案首页第一诊断为酒精性肝病(n=14971)、药物性肝损伤(药... 目的对比分析住院的4种常见非感染性肝病住院患者2002年-2018年构成比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2年-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37973例非感染性肝病患者[出院病历的病案首页第一诊断为酒精性肝病(n=14971)、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害)(n=1140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1776)和自身免疫性肝病(n=9820)]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分布特征并对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占常见非感染肝病患者的30.04%,排在第2位,仅次于酒精性肝病。2011年以前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占总住院肝病患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12年后该构成比开始呈一过性下降趋势。不同年龄段男女分布有显著差异(χ^2=113.087,P<0.05)。男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49岁,女性主要集中在50~59岁。不同住院年份的药物性肝损伤男性和女性患者,在不同高发年龄段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男性:χ^2=369.252,P<0.001;女性:χ^2=663.490,P<0.001)。男性患者发病年龄峰值区间无明显变化,而女性患者发病年龄峰值区间呈老龄化趋势,由原来的40~49岁为主逐渐过渡到近6年的50~59岁年龄段。结论药物性肝损伤已构成非感染性肝病主要部分,中老年女性为主要高发人群,须重视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控和诊治,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群体应加强安全用药指导宣教,建议在服药期间密切监测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肝疾病 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美国肝病学会实践指南:药物、草药和膳食补充剂诱导的肝损伤》摘译 被引量:5
14
作者 景婧 何婷婷 +3 位作者 柏兆方 王伽伯 王睿林 肖小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19-2223,共5页
随着药物和草药和膳食补充剂(herbal and dietary supplement,HDS)等广泛使用,社会各方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关注度逐年凸显。尽管大部分DILI患者停用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后可恢复,但仍有>10%的患者进展为慢性肝损伤、急性肝衰竭(ALF),... 随着药物和草药和膳食补充剂(herbal and dietary supplement,HDS)等广泛使用,社会各方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关注度逐年凸显。尽管大部分DILI患者停用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后可恢复,但仍有>10%的患者进展为慢性肝损伤、急性肝衰竭(ALF),甚则死亡。此外,DILI也是药物研发及其上市后采取监管措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美国 诊疗准则(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治疗肝病的机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史海熠 潘安 +5 位作者 杨欣彤 张淼 牛明 顾健 赵丹 史志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21-1925,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治疗肝病的机制。方法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并结合各成分专属性、成药性以及文献研究对二十五味松石丸开展成分筛选,将筛选出的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String数据库进行靶点筛选...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治疗肝病的机制。方法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并结合各成分专属性、成药性以及文献研究对二十五味松石丸开展成分筛选,将筛选出的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String数据库进行靶点筛选及蛋白互作网络建立,并结合Disgenet、OMIM等数据库中常见肝病的相关蛋白靶点,建立"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以发现二十五味松石丸治疗肝病的特点及作用机制。结果经筛选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中胆红素、西红花酸、槲皮素等40种成分被纳入到研究中。靶点预测和分析得到AKT1、EGFR、SRC、MMP9、KDR等120个潜在的靶点,并根据生物功能相似性对其进行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二十五味松石丸主要对PI3K、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聚酮化合物代谢、糖代谢等生物功能相关通路有调控作用,并通过参与壳聚糖代谢、负性调节胰岛素信号转导、EGFR-TKIs获得性耐药等多个生物过程作用于肝癌、肝硬化、乙型肝炎等六种常见肝病。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索了二十五味松石丸治疗肝病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二十五味松石丸药效作用及推广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五味松石丸 肝病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含栀子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会芳 宋海波 +2 位作者 王伽伯 刘静婷 熊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91-2395,共5页
目的 分析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含栀子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方法 梳理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含栀子中成药的品种及其临床应用情况,检索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物性肝损伤数据库。结果 2020年版《中国药... 目的 分析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含栀子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方法 梳理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含栀子中成药的品种及其临床应用情况,检索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物性肝损伤数据库。结果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收录109种含栀子中成药,其中26种存在不良反应,文献报道中频次较高的一般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皮疹等,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清开灵注射液)、药物性肾损伤(龙胆泻肝丸)等,药物性肝损伤数据库中频次较高的品种为清开灵系列制剂、安宫牛黄丸、安脑丸。总体来看,含栀子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停药后预后良好。栀子用量与不良反应的数量及严重程度无相关性。结论 含栀子中成药及栀子总体安全性较好,但应重点关注清开灵系列制剂、安宫牛黄丸和安脑丸可能导致肝损害及龙胆泻肝丸的肝肾损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中成药 不良反应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证据链、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价法、结构化专家观点程序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效用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何婷婷 梁庆升 +7 位作者 王丽苹 梁龙鑫 李筱涵 崔延飞 景婧 柏兆方 宫嫚 王睿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47,共7页
目的从西药肝损伤和中药肝损伤2个维度对目前诊断药物性肝损伤的3种常用诊断方法进行临床适用性分析,并比较其特征及差异。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非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急性药物性肝... 目的从西药肝损伤和中药肝损伤2个维度对目前诊断药物性肝损伤的3种常用诊断方法进行临床适用性分析,并比较其特征及差异。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非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28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中药肝损伤187例,西药肝损伤102例。分别应用整合证据链(IEC)、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价法(RUCAM)、结构化专家观点程序(SEOP)3种诊断方法对289例患者进行诊断,收集患者急性起病时的一般资料、潜伏期、详细服药情况、实验室指标ALT、AST、GGT、ALP、TBil等。统计分析3种诊断方法分别对西药肝损伤和中药肝损伤病例诊断结果评定的一致性和各自适用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西药肝损伤与中药肝损伤的临床肝损伤类型均以肝细胞型为主(81.4%、74.3%),实验室指标表现为有更高的ALT和AST水平。应用IEC、RUCAM、SEOP分别对西药肝损伤病例进行诊断,临床诊断率依次为65.7%、100%、63.7%;西药肝损伤构成比依次是23.2%、35.3%和22.5%。再依次对中药肝损伤病例进行诊断,临床诊断率分别为47.6%、100%、29.9%;中药肝损伤构成比分别为30.8%、64.7%、19.4%。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在诊断西药肝损伤病例时,除IEC与SEOP评价结果存在一致性外(Kappa=0.785,P<0.05),RUCAM vs IEC(Kappa=0.149,P>0.05)和RUCAM vs SEOP(Kappa=0.117,P>0.05)的一致性评定结果均较差。在诊断中药肝损伤时,RUCAM vs SEOP(Kappa=0.066,P>0.05)的一致性评定结果较差,而RUCAM vs IEC(Kappa=0.026,P<0.05)和IEC vs SEOP(Kappa=0.437,P<0.05)评价结果存在一致性。结论IEC对西药肝损伤和中药肝损伤均有较好的适用性,IEC与SEOP在诊断西药肝损伤时存在一致性,虽然在诊断中药肝损伤病例结果间也存在一致性,但一致性水平较低。RUCAM与另2种诊断方法评定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差。临床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综合运用IEC、RUCAM和SEOP,以便更准确地判断药物与肝损伤之间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诊断 疾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面针药材质量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鑫 邬国松 +6 位作者 牛明 王伽伯 赵昕 韩杰 郝亚冬 温瑞卿 李东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8-272,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两面针药材的综合质量。方法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对20批两面针药材进行常规检测,并建立两面针HPLC指纹图谱评价其质量一致性。结果共检出2批药材为伪品,1批药材浸出物低于药典规定,4批药材指标成分含量低于药...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两面针药材的综合质量。方法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对20批两面针药材进行常规检测,并建立两面针HPLC指纹图谱评价其质量一致性。结果共检出2批药材为伪品,1批药材浸出物低于药典规定,4批药材指标成分含量低于药典规定。建立了两面针HPLC指纹图谱,18批鉴定为正品的药材聚为5类。结论不同来源的两面针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HPLC指纹图谱可反映其质量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质量一致性 薄层色谱 HPLC指纹图谱 相似度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性小体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燕 葛斐林 +5 位作者 黄倩 张馨月 曾锐 肖小河 柏兆方 孙琴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2-946,共5页
炎症小体在肝脏的天然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炎症小体的过度活化能够导致肝脏的炎症损伤,其中NLRP3炎症小体的损伤机制研究最为清楚。研究表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可能均与炎症小体(尤其NLRP3炎症小体)的过度活化有关。本文将分别... 炎症小体在肝脏的天然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炎症小体的过度活化能够导致肝脏的炎症损伤,其中NLRP3炎症小体的损伤机制研究最为清楚。研究表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可能均与炎症小体(尤其NLRP3炎症小体)的过度活化有关。本文将分别从炎症小体、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机制及其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从NLRP3炎症小体角度,为肝脏疾病的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肝疾病 免疫 先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环境毒物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
作者 何婷婷 周光德 +6 位作者 刘树红 周超 朱莉 张宁 王焱 肖小河 宫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30-2533,共4页
与处方药、中草药、饮食添加剂等所致肝损伤类似,环境毒物亦可导致肝损伤,然而,公众和肝病专家对此类型肝损伤的重视度远不及对药物性肝损伤的关注。环境毒物导致肝损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尚不明确。为进一步加强对环境毒物肝损伤临床特... 与处方药、中草药、饮食添加剂等所致肝损伤类似,环境毒物亦可导致肝损伤,然而,公众和肝病专家对此类型肝损伤的重视度远不及对药物性肝损伤的关注。环境毒物导致肝损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尚不明确。为进一步加强对环境毒物肝损伤临床特征的认知,现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近年收治的8例典型环境毒物导致肝损伤病例汇总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环境 疾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