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背景下煤矿自动化技术的突破和发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赟婷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第2期168-170,共3页
我国属于能源生产大国,煤炭资源是最原始的能源之一,因此针对煤矿资源的开采技术,也在逐年提升。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的升级,煤矿自动化已经成为推动煤矿开采的重要技术。因此,结合信息化环境,对煤矿开采技术中的自动化优化升级展开... 我国属于能源生产大国,煤炭资源是最原始的能源之一,因此针对煤矿资源的开采技术,也在逐年提升。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的升级,煤矿自动化已经成为推动煤矿开采的重要技术。因此,结合信息化环境,对煤矿开采技术中的自动化优化升级展开讨论,对能源定位、工程检测以及信息传输等自动化技术进行阐述,分析自动化为煤矿开采带来的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背景 煤矿 自动化技术 突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5G电磁波辐射能量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晓阳 马新彦 +5 位作者 刘坤 王文清 田子建 邓志钢 刘晶 王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91,共7页
煤矿井下无线射频设备发出的电磁波能量耦合到金属结构上的储能元件中,一旦金属结构存在断点并发生通断接触,积聚的电磁波能量产生的放电火花就可能引起瓦斯爆炸,5G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存在多个发射天线之间的功率叠加问... 煤矿井下无线射频设备发出的电磁波能量耦合到金属结构上的储能元件中,一旦金属结构存在断点并发生通断接触,积聚的电磁波能量产生的放电火花就可能引起瓦斯爆炸,5G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存在多个发射天线之间的功率叠加问题,增大了点燃瓦斯气体的可能性。针对该问题,分析了电磁波辐射能量与金属结构的耦合过程,得出了金属负载谐振时放电火花点燃瓦斯气体的条件:如果放电火花在100μs内释放的能量超过0.28 mJ,则能够点燃瓦斯气体。利用射线追踪法建立了巷道电磁波能量传播模型,通过电磁仿真软件Wireless insite在5G频段下对单天线和多天线射频设备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电磁波能量以辐射形式传播,工作频率在700 MHz以上的单天线射频设备发出的电磁波能量是本质安全的,而4T4R(4发4收)多天线射频设备与金属结构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为0.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5G通信 电磁波能量耦合 射线追踪法 功率叠加 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移动机器人智能视觉避障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彭继国 张波 +1 位作者 孙凌飞 邓攀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1-56,63,共7页
针对现有井下移动机器人避障方法在面对井下复杂障碍物时不能准确检测障碍物位置信息,对井下非线性障碍物不能准确进行避障控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井下移动机器人智能视觉避障方法。首先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模组作为障碍物检... 针对现有井下移动机器人避障方法在面对井下复杂障碍物时不能准确检测障碍物位置信息,对井下非线性障碍物不能准确进行避障控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井下移动机器人智能视觉避障方法。首先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模组作为障碍物检测传感器,感知井下环境信息,实时检测障碍物分布情况,并构建占据栅格地图。然后通过八叉树结构模型构建三维点云,使用树状结构对点云数据进行结构化描述,并将其映射到占据栅格地图中,得到障碍物的区域分布情况。最后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对实时检测到的障碍物在占据栅格地图中的分布情况进行处理,将当前时刻障碍物在占据栅格地图中的分布情况和移动机器人运行速度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通过模糊控制算法计算下一时刻移动机器人的转向角度和加速度,从而实现井下移动机器人的智能避障控制。根据移动机器人实际占据空间,设计外接包围盒进一步稳定控制算法,结合避障策略进行智能避障,避免移动机器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对井下障碍物分布情况进行描述,使移动机器人能够根据所设计的模糊控制规则准确自主地进行避障操作,从而实现自适应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移动机器人 双目立体视觉 模糊控制 三维点云 占据栅格地图 智能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物联网形势下5G通信技术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龙 《通讯世界》 2020年第3期101-102,共2页
当前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业已处在不断进步的时期,该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移动网络也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改变,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都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作用。5G通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势必使人们的生活... 当前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业已处在不断进步的时期,该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移动网络也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改变,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都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作用。5G通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势必使人们的生活出现质的提升。为此,本文在概述物联网与5G通信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物联网形势下的5G通信技术的应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5G 通信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煤矸流场特征及矸石侵入效应研究
5
作者 仲涛 陈宝宝 张波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1期21-24,共4页
基于塔山矿8103工作面,应用PFC2D模拟分析了不同放煤步距下煤矸流场特征、顶煤放出规律及矸石侵入效应。结果表明:上位顶煤受煤矸混合造成影响最大,而煤矸混合受放煤工艺影响较大,确定了合理放煤步距为1.6 m,同时对上、中和下位顶煤损... 基于塔山矿8103工作面,应用PFC2D模拟分析了不同放煤步距下煤矸流场特征、顶煤放出规律及矸石侵入效应。结果表明:上位顶煤受煤矸混合造成影响最大,而煤矸混合受放煤工艺影响较大,确定了合理放煤步距为1.6 m,同时对上、中和下位顶煤损失特征分区进行分类,得到损失主要包括矸石侵入和不可放出区域损失,有助于指导工作面提高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煤矸流场 顶煤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置管理与Lucene全文检索的企业知识系统应用研究
6
作者 赵慧杰 魏永启 姜进成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第6期206-208,212,共4页
本文研究提出利用配置管理与Lucene全文检索的技术,开发了基于SOA架构的云计算分析平台,通过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应用,对实现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提高全员生产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配置管理 Lucene全文检索 企业知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工业监控大数据平台建设与数据处理应用技术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元刚 刘坤 +1 位作者 杨林 王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80,共6页
为保障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及时准确地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及灾害,通过分析兖矿集团煤矿大数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大数据时代下,煤炭工业监控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方法。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采集、整理和存储海... 为保障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及时准确地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及灾害,通过分析兖矿集团煤矿大数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大数据时代下,煤炭工业监控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方法。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采集、整理和存储海量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视频分析技术来探索发掘现场生产规律,从而提高煤矿应对潜在灾害和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以煤矿带式输送机工况监控系统大数据和视频监控系统大数据分析为例,分别使用流形空间的非平衡处理技术和分水岭等视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流形空间的过采样技术可以提高AUC指标20%左右,且基于机器视觉的煤流检测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探讨了大数据与煤炭工业监控系统的结合,并提出了报警数据融合应用的具体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工业监控大数据 视频大数据分析 带式输送机 煤矿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元刚 刘坤 +1 位作者 白猛 彭继国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16,共7页
针对井下车辆高精度惯性导航成本较高、低成本MEMS惯性传感器漂移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井下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该系统通过蓝牙测距信息、MEMS惯性传感器及车载里程计信息进行组合导航。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结合蓝牙... 针对井下车辆高精度惯性导航成本较高、低成本MEMS惯性传感器漂移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井下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该系统通过蓝牙测距信息、MEMS惯性传感器及车载里程计信息进行组合导航。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结合蓝牙测距信息抑制MEMS惯性传感器漂移,提高车载惯性传感器在一段时间内的定位精度;通过MEMS惯性传感器预测车辆位置,有效滤除干扰标签的蓝牙信号,提高数据可靠性;融合车辆里程计数据后,定位结果更加稳定可靠。测试结果表明,在井下蓝牙标签间隔10m布站情况下,每10m定位误差在3.2m以内,能够满足井下导航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定位 井下车辆导航 组合导航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卡尔曼滤波 MEMS惯性传感器 蓝牙 里程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电缆工频电磁波能量辐射特性研究
9
作者 周雨阳 刘坤 吴茂晗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3-58,共6页
矿用电缆的工频电磁干扰是影响井下无线通信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工频电磁波波长远大于矿井巷道尺寸,工频电磁波在矿井巷道中无法进行有效的电磁场能量转换,不能采用自由空间电磁波电磁耦合传播方程来研究矿用电缆工频电磁波能量... 矿用电缆的工频电磁干扰是影响井下无线通信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工频电磁波波长远大于矿井巷道尺寸,工频电磁波在矿井巷道中无法进行有效的电磁场能量转换,不能采用自由空间电磁波电磁耦合传播方程来研究矿用电缆工频电磁波能量辐射特性。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基于短偶极子的矿用电缆工频电磁波能量辐射模型,推导了短偶极子的磁场和电场表达式;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矿井巷道不同位置的矿用电缆辐射电场强度。结果表明:与电缆在同一高度的各点电场强度随着各点与电缆间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与电缆在不同高度且与巷顶平行的各点电场强度随着各点与电缆间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且电场强度比与电缆在同一高度的对应位置各点电场强度小;与电缆同侧的各点电场强度随着各点与电缆间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与电缆不同侧的各点电场强度小于与电缆同侧的各点电场强度,且受各点与电缆间距离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电缆 工频电磁波 能量辐射 短偶极子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