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福煤矿不同含水率砂岩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晓明 姜铭 +3 位作者 王新波 臧金诚 高祥 缪澄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4-636,共13页
为研究深部巷道围岩在地下水作用下的长期蠕变力学特性,采用自主研制的深部软岩五联流变试验系统,开展不同含水率(0%、0.8%、1.6%、2.4%、3.3%)下砂岩吸水软化单轴压缩试验及单轴蠕变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研究表明: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 为研究深部巷道围岩在地下水作用下的长期蠕变力学特性,采用自主研制的深部软岩五联流变试验系统,开展不同含水率(0%、0.8%、1.6%、2.4%、3.3%)下砂岩吸水软化单轴压缩试验及单轴蠕变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研究表明: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蠕变破坏应力与含水率呈指数下降关系,蠕变破坏应力与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在0.76~0.84之间;砂岩衰减蠕变阶段时间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随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径向应变比轴向应变先进入稳态蠕变阶段,破坏应力下径向应变的加速蠕变阶段开始时间要先于轴向应变;基于稳态蠕变速率曲线确定了砂岩的长期强度,径向稳态蠕变速率确定的值略小于轴向,长期强度与含水率之间满足负指数关系;将蠕变试验中径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定义为μc,提出了基于μc值的岩石长期强度确定方法且μc值与含水率无关,对于本次砂岩样品可以认为μc值大于0.3时样品会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加速蠕变破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样品破坏形态由单斜面剪切破坏逐渐演变至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研究结果为地下水作用下巷道长期稳定性分析及巷道蠕变破坏的提前预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蠕变 单轴压缩蠕变 含水率 径向应变 长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福矿深埋大断面T型交叉点高预应力NPR支护机制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晓明 齐振敏 +4 位作者 缪澄宇 臧金诚 高祥 赵成伟 张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0-1141,共12页
为解决深部大断面软岩巷道交叉点大变形问题,以万福煤矿千米深井巷道交叉点为工程实例,首次在巷道支护中运用微观负泊松比(negative Poisson’s ration,NPR)钢锚索。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深... 为解决深部大断面软岩巷道交叉点大变形问题,以万福煤矿千米深井巷道交叉点为工程实例,首次在巷道支护中运用微观负泊松比(negative Poisson’s ration,NPR)钢锚索。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深埋巷道交叉点的围岩变形机制,提出了以微观NPR钢锚索为核心的控制对策。通过室内静力拉伸试验对微观NPR钢锚索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观NPR钢锚索拉伸全过程表现为高恒阻,均匀拉伸,无屈服平台,破断时无明显颈缩现象。通过理论推导,基于T型巷道交叉点围岩最大影响范围,建立微观NPR钢锚索支护T型巷道交叉口最大影响范围计算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再现T型巷道交叉口的破坏演化过程,分析对比普通支护/微观NPR钢锚索支护效果。现场开展支护应用试验与监测,验证了长短微观NPR钢锚索联合支护对策具有良好的交叉口围岩大变形控制效果,为交叉口围岩安全稳定控制提供了新支护材料和支护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井 大断面 T型巷道交叉点 微观NPR钢锚索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硐室群开挖次序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臧金诚 李东浩 +2 位作者 张鲁 孙凌锋 黄玉兵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8,共9页
目的为了减少深部硐室群开挖时引起的相互扰动,方法以巨厚冲积层在建矿井——万福煤矿为工程背景,建立围岩表征变形量和硐室开挖互扰度等定量评价指标。基于“硐室群整体表征变形量最小为主,巷道间开挖互扰度最小为次”的总体优选原则,... 目的为了减少深部硐室群开挖时引起的相互扰动,方法以巨厚冲积层在建矿井——万福煤矿为工程背景,建立围岩表征变形量和硐室开挖互扰度等定量评价指标。基于“硐室群整体表征变形量最小为主,巷道间开挖互扰度最小为次”的总体优选原则,提出深部硐室群开挖次序评判优选方法,开展深部硐室单独开挖和硐室群不同开挖次序的数值试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胶带机机头硐室围岩表征变形量高达416.2 mm,主井联络巷围岩表征变形量仅有58.6 mm。开挖互扰度总量最低为286.38,最高为456.20;利用该评判优选方法确定硐室群整体围岩表征变形量和开挖扰动程度最小的方案,为最优开挖方案;该方案加权总分为11,各硐室表征变形增量之和为178 mm,开挖互扰度比最大的开挖方案降低了30.26%,该评判优选方法的科学有效性得到了验证。结论发现了硐室的变形具有非均匀性的特点,明确了硐室断面尺寸越大,围岩卸荷越明显,应力释放程度越大的影响规律,通过评判优选方法确定了万福煤矿深部硐室群的最优开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硐室群 开挖次序优化 表征变形量 开挖互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缩性U型钢拱架卡缆节点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臧金诚 田洪迪 +2 位作者 高祥 张建 张亚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1-478,共8页
针对深部巷道可缩性U型钢拱架易在卡缆节点处产生破坏的问题,以U29型钢拱架卡缆节点为研究对象,建立承载力二次预紧提升率评价指标,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试验对影响卡缆节点承载力的初始扭矩、搭接长度和二次预紧等因素进行研究。试验结... 针对深部巷道可缩性U型钢拱架易在卡缆节点处产生破坏的问题,以U29型钢拱架卡缆节点为研究对象,建立承载力二次预紧提升率评价指标,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试验对影响卡缆节点承载力的初始扭矩、搭接长度和二次预紧等因素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扭矩和搭接长度是影响拱架节点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同时对节点施加二次预紧,能够有效提高拱架节点的承载能力,当初始预紧扭矩为150 N·m、搭接长度为500 mm时,二次预紧后承载力可提高35.30%;当初始扭矩大于160 N·m时,二次预紧的提升效果将不再明显;搭接长度小于400 mm时,试件在受力后期会因变形过大无法起到有效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U型钢拱架 卡缆节点 二次预紧 初始扭矩 搭接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