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根系分泌物输入对高寒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邓先智 类延宝 +6 位作者 沈杰 李杨 李露航 包寒阳 扎琼巴让 Andelka Plenkovié-Moraj 孙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311-8321,共11页
微生物残体是稳定土壤碳库的重要来源,对退化生境碳的固持和积累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根系分泌物作为植物-土壤-微生物“交流”的媒介,是调控土壤微生物残体迁移转化的关键。因此,以极度退化草地土壤为对象,以氨基糖为标志物,模拟研究了... 微生物残体是稳定土壤碳库的重要来源,对退化生境碳的固持和积累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根系分泌物作为植物-土壤-微生物“交流”的媒介,是调控土壤微生物残体迁移转化的关键。因此,以极度退化草地土壤为对象,以氨基糖为标志物,模拟研究了不同氮浓度(低氮-LN:0.1 gN/kg;高氮-HN:0.2 gN/kg)和多样性(3种化合物、9种化合物)根系分泌物输入对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系分泌物输入可显著增加高寒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残体含量,且主要由真菌残体贡献。其中高氮和低多样性处理增加最明显,微生物残体和真菌残体分别增加了101.14%,125.16%,而低氮和高多样性处理微生物残体和真菌残体仅增加了35.79%,33.51%。(2)根系分泌物的输入可增加土壤β-葡萄糖苷酶、土壤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微生物的生长,而降低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减少微生物残体的分解。(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残体与土壤环境的C/N呈显著负相关,与微生物生物量C/N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在未来退化草地恢复中,可充分利用模拟根系分泌物输入的土壤固碳策略,即通过提高土壤氮的有效性,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加快代谢周转,进一步提高微生物残体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退化草地 根系分泌物 氨基糖 微生物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湖泊钙华及水色形成研究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游琴琴 刘李岚 +4 位作者 李英 李冰 ANĐELKA Plenkovic-Moraj 孙庚 类延宝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8-219,共12页
喀斯特湖泊水体蓝绿色的形成与钙华沉积过程关系密切,两者的研究对于我国西南喀斯特湖泊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对钙华领域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的发展较为稳定且有上升趋... 喀斯特湖泊水体蓝绿色的形成与钙华沉积过程关系密切,两者的研究对于我国西南喀斯特湖泊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对钙华领域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的发展较为稳定且有上升趋势,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向:①基于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等方法的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②钙华的生物成因及钙华生境的生物多样性研究;③水文、地质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④钙华景观退化及保育研究。随后梳理了喀斯特湖泊水色形成机制的已有研究,讨论了水色形成和钙华的关系,重点阐述了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对钙华沉积和水色的影响。最后对钙华和水色形成研究领域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应该关注于:1)利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等进行CDOM来源、转化和归趋的深入研究;2)借助高光谱遥感和控制试验手段对钙华和水色进行长时期原位观测,预测旅游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3)将钙华生物修复与物理修复相结合,形成普遍适用、持久有效、生态友好的综合修复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湖泊 水色形成 钙华沉积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