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粮中添加包被叶酸对奶牛生殖激素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成宇 魏勇 +4 位作者 邹阿玲 苗苗 魏天雨 李智星 彭夏雨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包被叶酸对妊娠早期奶牛生殖激素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包被叶酸在高产奶牛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取80头生理状况一致的经产荷斯坦母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低、中、高水平组在TMR混合...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包被叶酸对妊娠早期奶牛生殖激素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包被叶酸在高产奶牛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取80头生理状况一致的经产荷斯坦母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低、中、高水平组在TMR混合日粮的基础上每天分别添加35、70 mg和105 mg包被叶酸,试验期共82 d。结果表明:试验高水平组叶酸(FA)浓度在配后40 d较对照组相比提高21.09%(P<0.05)。试验组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低水平组在配种0 d的雌二醇(E2)浓度分别高于中、高水平组21.36%、31.32%(P<0.05),对照组在14 d高于低、高水平组18.46%、33.96%(P<0.05);试验高水平组配种后7 d孕酮(P)浓度较对照组、低水平组相比提高32.67%、51.07%(P<0.05),在21 d,对照组的P浓度与添加组相比分别降低了38.19%、34.39%、24.90%(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试验高水平组40 d时血清中血清总蛋白(TP)、球蛋白(GLB)较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4.82%、19.78%(P<0.05);试验低水平组中碱性磷酸酶(ALP)、胆固醇(TC)与对照组、中、高水平组相比分别降低29.23%、38.33%、19.06%,28.90%、31.11%、33.62%(P<0.05);试验高水平组总胆红素(TBIL)在21 d时高于低水平组42.03%(P<0.05);血清中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葡萄糖(GLU)、尿素氮(SUN)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适量包被叶酸可促进奶牛早期妊娠孕酮的分泌,并提高妊娠早期的蛋白质代谢,且不会损伤奶牛肝脏、肾脏以及心血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早期妊娠 包被叶酸 生殖激素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规律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苗苗 邹阿玲 +4 位作者 成宇 张莎莎 魏勇 李智星 彭夏雨 《中国奶牛》 2024年第12期29-33,共5页
隐性乳房炎是一种多病因诱发的疾病,严重阻碍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解新疆地区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本试验选取新疆地区规模不等的12个奶牛场进行调研,以这些牛场2020-2022年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记录为主,对这些奶牛场... 隐性乳房炎是一种多病因诱发的疾病,严重阻碍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解新疆地区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本试验选取新疆地区规模不等的12个奶牛场进行调研,以这些牛场2020-2022年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记录为主,对这些奶牛场不同月份、不同胎次、不同泌乳天数、不同日产奶量的发病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6-8月份奶牛隐性乳房炎患病率较高;不同胎次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胎次和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泌乳天数在100~199d、200~305d分组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极显著低于1~44d分组(P<0.01),奶牛泌乳前期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较高;日产奶量≥35kg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显著低于20kg以下和20~35kg两个分组(P<0.01),日产奶量与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不同规模奶牛场对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此次调研表明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与奶牛的气温、胎次、泌乳天数、日产奶量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DHI 隐性乳房炎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相关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苗苗 成宇 +3 位作者 张莎莎 彭夏雨 魏勇 邹阿玲 《中国奶牛》 2024年第8期13-17,共5页
乳房炎患牛的产奶量、牛奶质量等均会急速下降,严重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进而限制奶牛业的发展,被众多养殖者所关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奶牛乳房炎的抗性育种迅速发展,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介绍了... 乳房炎患牛的产奶量、牛奶质量等均会急速下降,严重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进而限制奶牛业的发展,被众多养殖者所关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奶牛乳房炎的抗性育种迅速发展,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介绍了乳房炎的危害及影响因素,并针对TLR4、ITGB2、CD4、IL-8、CXCR1、LF、NCF4、CD14等乳房炎抗性基因展开介绍,希望能够为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基因 抗性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变化及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 被引量:2
4
作者 苗苗 魏勇 +3 位作者 成宇 李智星 彭夏雨 邹阿玲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11-13,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规模化奶牛场内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健康奶牛与血清中的TNF-α、IL-1β含量及乳房组织中TLR4、CD14、ITGB2基因mRNA表达量的关系,以期为乳房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试验选取不同健康状况的奶牛各8头作为试验动物,... 本研究旨在探究规模化奶牛场内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健康奶牛与血清中的TNF-α、IL-1β含量及乳房组织中TLR4、CD14、ITGB2基因mRNA表达量的关系,以期为乳房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试验选取不同健康状况的奶牛各8头作为试验动物,采集24份血清及乳房组织样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检测法对血清中的TNF-α、IL-1β含量及乳房组织中TLR4、CD14、ITGB2基因mRNA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乳房炎奶牛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及乳房组织中TLR4、CD14、ITGB2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奶牛(P<0.05)。结论:这表明奶牛血液中TNF-α、IL-1β的含量变化可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指标,奶牛体内TLR4、CD14、ITGB2基因可作为奶牛乳房炎的抗性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炎症因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包被叶酸对奶牛产奶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成宇 彭夏雨 +5 位作者 魏勇 邹阿玲 苗苗 魏天雨 张莎莎 李智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包被叶酸对泌乳早期奶牛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及生殖激素的影响。试验选用产后5 w的荷斯坦奶牛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C组、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5、70、10...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包被叶酸对泌乳早期奶牛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及生殖激素的影响。试验选用产后5 w的荷斯坦奶牛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C组、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5、70、105 mg/(头·d)的包被叶酸。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82 d。结果显示,C组、D组的8月的产奶量显著高于A组(P<0.05);C组9月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A组、B组、D组(P<0.05)。C组、D组的首次配种受胎率分别比A组增加了2.95%、5.25%,150 d的妊娠率分别比A组增加了5.88%、2.02%。21 d时,A组的雌二醇(E_(2))含量显著高于C组、D组(P<0.05),C组、D组的孕酮(P_(4))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70 mg/(头·d)的包被叶酸有助于提高规模化牧场高产奶牛的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被叶酸 奶牛 产奶性能 繁殖性能 生殖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乳脂率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张莎莎 苗苗 +3 位作者 成宇 魏勇 邹阿玲 彭夏雨 《中国奶牛》 2024年第10期5-9,共5页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行业发展迅速,人们在专注于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同时,开始关注如何提高乳品质。乳脂是牛乳的主要营养成分,也是一种高质量的天然脂肪。乳脂率是衡量牛奶品质优劣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制约中国奶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行业发展迅速,人们在专注于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同时,开始关注如何提高乳品质。乳脂是牛乳的主要营养成分,也是一种高质量的天然脂肪。乳脂率是衡量牛奶品质优劣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制约中国奶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乳脂率一直是行业研究热点。本文从遗传因素和饲养环境、奶牛生理状况、季节等非遗传因素方面阐述了其对乳脂率的影响,以期为提高乳脂率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脂率 遗传因素 日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理囊散治疗卵泡囊肿奶牛B超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高树 杨恒 +7 位作者 胡路锋 刘贤侠 谷新利 王建梅 陈爱江 汪嘉来 李明 杨文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3,共7页
旨在研究口服理囊散对卵泡囊肿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学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理囊散治疗卵泡囊肿的作用机理。通过直肠检查结合B超对卵泡囊肿奶牛做出诊断后,对囊肿奶牛口服理囊散,运用B超每3d测量1次囊肿卵泡直径、卵巢长、卵巢宽、子宫角... 旨在研究口服理囊散对卵泡囊肿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学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理囊散治疗卵泡囊肿的作用机理。通过直肠检查结合B超对卵泡囊肿奶牛做出诊断后,对囊肿奶牛口服理囊散,运用B超每3d测量1次囊肿卵泡直径、卵巢长、卵巢宽、子宫角纵径和子宫颈纵径,并与灌药前进行对比。结果显示,32头卵泡囊肿奶牛口服理囊散后,治疗有效者28头,治疗有效率为87.5%;囊肿卵泡直径在口服理囊散的第4天显著减小(P<0.05),灌药后第7天达到正常,部分奶牛发情并排卵;囊肿卵巢的长宽和口服理囊散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达到正常卵巢大小;子宫角纵径在口服理囊散后第16天下降显著P<0.05),其余时间不显著(P>0.05);子宫颈纵径在口服理囊散后变化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灌药前。说明B超是诊断卵泡囊肿的有效手段,理囊散对卵泡囊肿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学变化具有一定的作用,对治疗卵泡囊肿奶牛也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卵泡囊肿 理囊散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腐烂病主要致病菌Cytospora sacculus致病力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孔利 吴彩兰 +2 位作者 郭开发 杜琴 赵思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638-642,共5页
为了明确不同寄主来源的新疆林木腐烂病主要致病菌Cytospora sacculus致病力分化情况。采用不同寄主枝条接种法筛选出代表菌株;采用二硝基水杨酸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胶酶活性、菌丝生长速率和毒素。结果表明,不同... 为了明确不同寄主来源的新疆林木腐烂病主要致病菌Cytospora sacculus致病力分化情况。采用不同寄主枝条接种法筛选出代表菌株;采用二硝基水杨酸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胶酶活性、菌丝生长速率和毒素。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来源的C.sacculus菌株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差异,其对原分离寄主枝条的致病力最强,对其他树种枝条的致病力较弱。果胶酶活性、菌丝生长速率以及毒素产生种类及数量是造成不同寄主来源菌株致病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林木腐烂病 苹果树腐烂病菌 致病力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膜下滴灌旱作水稻不同生育期控制性灌溉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冬 杨江平 +2 位作者 王欢庆 吕玉平 李冬民 《北方水稻》 CAS 2018年第6期11-12,15,共3页
试验以水稻新品种新稻5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期控制性灌溉对膜下滴灌旱作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膜下滴灌旱作拔节孕穗期控制性灌溉对株高影响最大、收获穗数最低,穗总粒数、每穗结实粒数明显偏低,结实率低,... 试验以水稻新品种新稻5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期控制性灌溉对膜下滴灌旱作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膜下滴灌旱作拔节孕穗期控制性灌溉对株高影响最大、收获穗数最低,穗总粒数、每穗结实粒数明显偏低,结实率低,产量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旱作水稻 控制性灌溉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建鹏 张子荣 +2 位作者 张奇波 杨武 齐亚银 《中国牛业科学》 2018年第1期26-29,共4页
为查明新疆北疆地区某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提供一套治疗方案,本实验以该场出现乳房炎症状的奶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生理生化特性表明:... 为查明新疆北疆地区某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提供一套治疗方案,本实验以该场出现乳房炎症状的奶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生理生化特性表明:M.R、吲哚反应变为红色为阳性;V-P与柠檬酸钠反应为阴性;三糖铁斜面能产气、产酸,不生成H2S;能发酵乳糖、葡萄糖、麦芽糖、棉子糖、山梨醇和甘露醇,一株可以分解蔗糖,另一株不能分解蔗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妥因敏感;对青霉素、阿莫西林、链霉素、四环素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Gln二肽代替Gln提高绵羊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试验
11
作者 张奇波 皮文辉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第1期27-29,共3页
L-谷氨酰胺二肽比L-谷氨酰胺(L-glutamine,Gln)稳定。用Gln二肽代替Gln,降低了培养液中铵离子蓄积,有利于培养液的稳定,改善了细胞或胚胎健康状态。在绵羊体外受精的胚胎发育液(Synthetic Oviduct Fluid,SOFaa)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 L-谷氨酰胺二肽比L-谷氨酰胺(L-glutamine,Gln)稳定。用Gln二肽代替Gln,降低了培养液中铵离子蓄积,有利于培养液的稳定,改善了细胞或胚胎健康状态。在绵羊体外受精的胚胎发育液(Synthetic Oviduct Fluid,SOFaa)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anyl-L-glutamine,AlaGln)二肽或Gln,比较2种成分对绵羊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la-Gln代替Gln,提高了绵羊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囊胚率。绵羊体外胚胎发育液中,可以采用商品化的Ala-Gln溶液代替G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体外受精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