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4年上半年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
1
作者 图尔荪·萨迪尔 阿布都卡迪尔·米吉提 +4 位作者 瓦热斯·吐尔松 艾米热古丽·亚森 依米古丽·依马木 赛福丁·阿不拉 吐鲁洪·木沙 《草食家畜》 2025年第3期28-35,共8页
【目的】为全面摸清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2024年上半年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的开展情况,科学评估各县(市)免疫效果和抗体水平,分析研判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从而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蔓延,确保畜牧业实... 【目的】为全面摸清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2024年上半年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的开展情况,科学评估各县(市)免疫效果和抗体水平,分析研判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从而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蔓延,确保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口蹄疫、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血清学检测方法,对460份牛血清样本、730份羊血清样本、160份猪血清样本、480份家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克州牛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5.65%;羊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93.01%、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5.00%;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91.25%;禽流感H5/H7N9血清型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92.29%。【结论】所有检测项目抗体平均合格率均已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合格率为70%),总体而言,克州2024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效果整体较好,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较低,已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动物疫病 集中免疫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及预防措施
2
作者 图尔荪·萨迪尔 再屯古丽·阿巴斯 《新疆畜牧业》 2025年第4期41-44,共4页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病,在世界范围流行,一般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品、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吸入气溶胶等方式从动物传染给人类,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这使其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受影响国家...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病,在世界范围流行,一般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品、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吸入气溶胶等方式从动物传染给人类,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这使其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受影响国家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作者介绍了布鲁氏杆菌病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方法,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为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畜共患病 布鲁氏杆菌病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阴道栓诱导非繁殖季节山羊同期发情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艾克百尔.艾尼瓦尔 《新疆畜牧业》 2015年第1期30-32,15,共4页
利用氯前列烯醇(PG)、孕酮阴道栓对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0-72h同期发情率平均为88.0%,其中PGF2α组为88.9%,孕酮栓组为87.5%,PG组与孕酮栓组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羊发情时间,PG组主要集中于注射后的24-48h,发情率为80.6%,孕酮... 利用氯前列烯醇(PG)、孕酮阴道栓对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0-72h同期发情率平均为88.0%,其中PGF2α组为88.9%,孕酮栓组为87.5%,PG组与孕酮栓组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羊发情时间,PG组主要集中于注射后的24-48h,发情率为80.6%,孕酮栓组主要集中于撤栓后的0-48h,发情率为84.7%;孕酮栓处理方法对处于非繁殖季节和繁殖季节的羊均可获得很好的同期效果,而PG处理方法只对处于繁殖季节的羊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阴道栓 同期发情 非繁殖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态氮法测定肉新鲜度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艾克百尔.艾尼瓦尔 《新疆畜牧业》 2015年第6期17-22,共6页
肉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肉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败变质,肉新鲜度是肉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本试验以氨基酸态氮的方法测定牛肉、鸡肉当中氨基酸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从而确定氨基酸态氮能否作为肉的新... 肉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肉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败变质,肉新鲜度是肉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本试验以氨基酸态氮的方法测定牛肉、鸡肉当中氨基酸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从而确定氨基酸态氮能否作为肉的新鲜度测定的指标。结果在10d内氨基酸态氮含量随时间增加,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以作为评定肉新鲜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度 鲜度检验 氨基酸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要点
5
作者 古丽加.买买提力 艾克百尔.艾尼瓦尔 《新疆畜牧业》 2016年第1期45-47,共3页
鸡的人工授精是规模化养鸡场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项先进技术,关键措施是必须及早培育和严格选留优良种公鸡。当前,不少种鸡场种蛋的受精率不理想,45周龄前受精率在91%~93%,45周龄后受精率下降到89%以下,50周龄后受精率在84%左右,55周龄... 鸡的人工授精是规模化养鸡场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项先进技术,关键措施是必须及早培育和严格选留优良种公鸡。当前,不少种鸡场种蛋的受精率不理想,45周龄前受精率在91%~93%,45周龄后受精率下降到89%以下,50周龄后受精率在84%左右,55周龄仅75%左右,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现将引起受精率低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几项提高受精率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技术 种公鸡 受精率 自然交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