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确检测液相中氢气浓度的倾斜光纤光栅传感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蓉 马永军 +3 位作者 钟用 王玺苏 王建旭 赵明富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0-453,459,共5页
为了实现液相中氢气体积分数的准确检测,该文利用钯、氧化硅超疏水溶胶和倾斜光纤光栅制备了氢气传感器。首先,在倾斜光纤光栅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法涂覆了一层致密的钯膜,用于响应氢气体积分数变化信息;然后,采用镀膜提拉法在钯膜表面涂... 为了实现液相中氢气体积分数的准确检测,该文利用钯、氧化硅超疏水溶胶和倾斜光纤光栅制备了氢气传感器。首先,在倾斜光纤光栅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法涂覆了一层致密的钯膜,用于响应氢气体积分数变化信息;然后,采用镀膜提拉法在钯膜表面涂覆一层氧化硅超疏水膜,用于阻止水分子进入钯膜内部,导致钯膜从光纤表面脱落,进而增强了传感器在液相环境下运行的稳定性。实验研究了钯膜厚度对传感器氢敏响应特性的影响,并利用传感器对液相中的氢气体积分数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能准确响应液相中氢气体积分数的变化信息,当钯膜厚度为120 nm时,灵敏度达到-15.29 pm/%,最大相对误差为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光纤光栅 传感器 液相 氢气浓度 钯膜 超疏水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Bragg光栅超声复合检测金属腐蚀与振动状态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葛峰 别雄波 +3 位作者 武惠华 张兴红 钟年丙 何雪丰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4,共7页
为了实现钢板腐蚀前后及冲击振动状态复合检测,构建了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超声检测系统。首先分析了基于可调激光光源的光纤光栅的解调原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研究了钢板腐蚀前后的兰姆波信号变化规律,分析了钢板在不同垂直冲击强度... 为了实现钢板腐蚀前后及冲击振动状态复合检测,构建了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超声检测系统。首先分析了基于可调激光光源的光纤光栅的解调原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研究了钢板腐蚀前后的兰姆波信号变化规律,分析了钢板在不同垂直冲击强度撞击下的时频变化特性以及钢板腐蚀前后冲击振动信号的时频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所搭建的光纤布拉格光栅超声检测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钢板腐蚀及冲击振动信号的复合检测,通过兰姆波信号的幅值大小及是否有新的频率分量出现,可以准确识别钢板是否遭受腐蚀。冲击信号的幅值变化与冲击大小存在线性关系,同时通过频域分析证明钢板腐蚀后的频率各分量平均呈现出12 Hz右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腐蚀 兰姆波 振动 超声波 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电梯健康状态监测系统 被引量:6
3
作者 巫涛江 余晓毅 +2 位作者 张春娟 尹劲松 石胜辉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6-799,805,共5页
针对传统大型电梯钢架结构健康监测手段的传感器布线复杂、传感器退化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式传感器构成的准分布式光纤传感网。首先阐明了光纤光栅应力、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采用“空分复用+波分复用”的方式构建电梯钢... 针对传统大型电梯钢架结构健康监测手段的传感器布线复杂、传感器退化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式传感器构成的准分布式光纤传感网。首先阐明了光纤光栅应力、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采用“空分复用+波分复用”的方式构建电梯钢架结构的光纤光栅远程传感监测系统,设计应变和位移传感器阵列,并研究了光纤光栅应变计和位移计的解调算法。然后使用电梯钢架结构实物模型搭建相应的试验系统,安装光纤光栅应变计和位移计准分布式网络进行测试,并开发配套的电梯钢接结构运行健康状态监测软件,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时响应,稳定性良好。该系统为室外大型竖行和斜行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实时监测数据和安全预警功能,可为其“按需维保”提供大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钢架结构 光纤光栅 应力计 位移计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针式结构极大倾角光纤光栅传感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巫涛江 吕清明 +1 位作者 刘开俊 罗彬彬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316,384,共5页
针对透射式极大倾角光纤光栅(ExTFG)在工程应用中结构不紧凑、使用不便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探针式结构的ExTFG传感器。分析了探针式结构的ExTFG的光路原理,提出其制作方法,搭建了探针式结构ExTFG的传感系统,实验研究了在距离ExTFG末... 针对透射式极大倾角光纤光栅(ExTFG)在工程应用中结构不紧凑、使用不便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探针式结构的ExTFG传感器。分析了探针式结构的ExTFG的光路原理,提出其制作方法,搭建了探针式结构ExTFG的传感系统,实验研究了在距离ExTFG末端不同位置进行切割并镀银膜构成的传感器探针光谱特性,使用毛细管封装端面,增加传感器稳定性;最后分析探针式结构ExTFG的折射率传感特性。结果表明,对应的切割端面距离栅区越近,谐振峰的损耗越小;相比透射式ExTFG,探针式结构ExTFG的TM模和TE模的折射率灵敏度分别提高了约11.21%与8.09%,在实际应用中更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倾角光纤光栅(ExTFG) 探针式结构 反射光谱 传感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合物薄膜的光纤Bragg光栅甲醇传感器
5
作者 贺超 刘志成 +5 位作者 姚建南 武惠华 钟年丙 曾檀 唐欢 解泉华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9-444,449,共7页
为了稳定准确地检测甲醇蒸汽浓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的光纤Bragg光栅(FBG)甲醇传感器。首先使用氢氟酸腐蚀部分包层,在栅区表面涂覆一层PMMA薄膜;然后构建测量系统,建立了传感器检测甲醇蒸汽的理论模型;最... 为了稳定准确地检测甲醇蒸汽浓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的光纤Bragg光栅(FBG)甲醇传感器。首先使用氢氟酸腐蚀部分包层,在栅区表面涂覆一层PMMA薄膜;然后构建测量系统,建立了传感器检测甲醇蒸汽的理论模型;最后引入温度补偿单元,消除温度对甲醇蒸汽浓度测量产生的影响。实验研究了PMMA薄膜厚度和温湿度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测试了传感器的响应时间、选择敏感性和检测下限。研究结果表明,在甲醇质量浓度为20~160 mg/L时,传感器的中心波长漂移与浓度间具有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2=0.992)。在温度20~40℃,相对湿度40%~80%时,传感器能够准确检测甲醇蒸汽浓度的变化,其灵敏度为0.292 pm/(mg·L^(-1)),相对误差为9.3%,检测下限为2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光纤Bragg光栅(FBG) 温度补偿 灵敏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动态光栅解调系统的FBG等强度悬臂梁振动传感特性研究
6
作者 石胜辉 罗彬彬 +5 位作者 杨万猛 胡新宇 赵明富 邹雪 叶露 谢浪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23,共6页
研究基于高速动态光栅解调系统的光纤Bragg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等强度悬臂梁振动传感性能,分析FBG等强度悬臂梁与振动传感的基本原理和传感特性。结果表明:当压电陶瓷的输出频率接近等强度悬臂梁的谐振频率时,传感器的输... 研究基于高速动态光栅解调系统的光纤Bragg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等强度悬臂梁振动传感性能,分析FBG等强度悬臂梁与振动传感的基本原理和传感特性。结果表明:当压电陶瓷的输出频率接近等强度悬臂梁的谐振频率时,传感器的输出振幅最大;相同频率下,等强度悬臂梁厚度为0.3mm时响应度最大,平坦响应范围为10Hz-60Hz,平坦区的加速度灵敏度为51.25pm/(m·s^-2),最大加速度灵敏度为416.81pm/(m·s^-2);相同振动频率下,波长漂移幅值与振动幅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度为0.998,时域波形信号的FFT变换主频分量占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振动传感器 光纤BRAGG光栅 等强度悬臂梁 高速光栅解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微量血迹检测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明富 李成成 +5 位作者 汤斌 罗彬彬 周慧 田霞 邹雪 王博思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49,共5页
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同种介质上的不同血迹进行分类识别。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木头、玻璃、布上的兔血、鸡血、人血的高光谱图像数据,并提取出感兴趣区域,得到三种血迹的光谱数据。使用db4小波对光谱进行去噪处理,建立BP神经网络模... 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同种介质上的不同血迹进行分类识别。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木头、玻璃、布上的兔血、鸡血、人血的高光谱图像数据,并提取出感兴趣区域,得到三种血迹的光谱数据。使用db4小波对光谱进行去噪处理,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SVM模型和谱面积法对血迹进行分类识别。通过对比发现,高光谱图像技术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相结合,平均识别率可以达到82.44%,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综合运算时间为1.0380s;高光谱图像技术与SVM模型相结合,平均识别率可以达到99.82%,时间消耗仅用0.2092s;高光谱技术与谱面积法结合,可以保留光谱的全部信息,并且数据处理较为简单。研究结果表明高光谱成像技术与SVM模型、谱面积法相结合对微量血迹检测具有很好的识别作用,可为微量的血迹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迹 高光谱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写制π相移弯曲不灵敏光纤长周期光栅滤波器
8
作者 石胜辉 罗彬彬 +2 位作者 汤斌 陈立功 赵明富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1-925,共5页
采用2个交错放置的具有π相移的周期性刻槽板对弯曲不敏感光纤径向施力,形成了机械写制π相移长周期光栅(LPGs)滤波器。实验研究了压力和子光栅个数对π相移光纤光栅的光谱影响以及光栅的偏振相关损耗(PDL)。结果表明:两侧阻带的传输损... 采用2个交错放置的具有π相移的周期性刻槽板对弯曲不敏感光纤径向施力,形成了机械写制π相移长周期光栅(LPGs)滤波器。实验研究了压力和子光栅个数对π相移光纤光栅的光谱影响以及光栅的偏振相关损耗(PDL)。结果表明:两侧阻带的传输损耗由施加在光纤上面的压力决定,子光栅的个数决定π相移光纤光栅的通带宽度,但不影响通带中心波长;对LP13耦合模,当π相移个数从1增加到9时,滤波器通带带宽由8.2 nm增加到53.8 nm。LP13包层模具有最大PDL,其值约为6.86dB。该方法制作的π相移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具有可重构性,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在光纤通信和传感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带通滤波器 π相移长周期光纤光栅 周期性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智能手机测试电梯运行参数的方法
9
作者 唐跃林 孙玉宇 +3 位作者 陈杰 刘俊德 叶磊 汤斌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26,共4页
利用智能手机中的传感器可便捷检测电梯的运行参数,但采集的手机传感器数据含有大量噪声,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对测量结果有重要影响。研究通过调用手机内置传感器检测电梯运行参数如:加速度、运行距离、速度等,再利用粒子滤波去除噪... 利用智能手机中的传感器可便捷检测电梯的运行参数,但采集的手机传感器数据含有大量噪声,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对测量结果有重要影响。研究通过调用手机内置传感器检测电梯运行参数如:加速度、运行距离、速度等,再利用粒子滤波去除噪声进行数据处理。经与专业检测设备进行测试数据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粒子滤波方法测量准确性提高了6%,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电梯运行参数手机测量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检测 智能手机 手机传感器 粒子滤波 加速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采样一致性和迭代最近点算法的点云配准方法 被引量:39
10
作者 赵明富 黄铮 +3 位作者 宋涛 曹利波 黄俊木 陈兵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5-50,共6页
三维点云数据配准在机器人环境感知与建模、虚拟现实、人机交互、逆向工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传统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鲁棒性差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融合采样一致性和迭... 三维点云数据配准在机器人环境感知与建模、虚拟现实、人机交互、逆向工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传统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鲁棒性差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融合采样一致性和迭代最近点算法的点云配准方法,对点云数据的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ast Point Features Histograms,FPFH)特征进行提取并对这些特征使用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算法(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nment,SAC-IA)进而得到点云集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出点云的初始变换,从而获得一个较好的配准位置,提出了k-d树近邻搜索方法加速搜寻对应点对,并利用点云的方向向量阈值去除迭代最近点算法产生的误点对,实现点云的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取得了较高的配准精度,加快了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一致性算法 迭代最近点算法 点云配准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RANSAC-SIFT算法在图像匹配中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明富 陈海军 +4 位作者 宋涛 邓思兴 黄铮 陈兵 鲁姣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SLAM)过程中一直存在匹配度低以及匹配时间长的问题。为了降低误匹配率和匹配时间,本文首先用SIFT算法提取出特征点,然后根据匹配距离趋于一致性特点,利用算法对大部分非关联点进行了剔除,随后将剩余点... 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SLAM)过程中一直存在匹配度低以及匹配时间长的问题。为了降低误匹配率和匹配时间,本文首先用SIFT算法提取出特征点,然后根据匹配距离趋于一致性特点,利用算法对大部分非关联点进行了剔除,随后将剩余点视为预匹配点进行RANSAC算法迭代以此达到精细匹配。匹配效果与直接用RANSAC算法图像处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对比了前后的匹配精度以及匹配时间,证明了改进RANSAC算法针对各种变换均具有提升匹配度的作用,其中匹配精度平均提高32%。实验进行了旋转、模糊、弯曲、干扰、光照、尺度等变化的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型RANSAC算法能够大幅度提高匹配精度以及缩短匹配时间,针对上述变换匹配效果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FT特征提取 改进型RANSAC 提高 匹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HS变分光流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涛 陈兵 +3 位作者 赵明富 黄铮 王勃 黄俊木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8-104,共7页
针对经典HS光流算法对噪声的敏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的HS变分光流鲁棒性算法。算法利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神经元变阈值点火特性,首先对序列图像进行神经元变阈值点火训练,突出图像特征点及其轮廓,再将处理后的序列... 针对经典HS光流算法对噪声的敏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的HS变分光流鲁棒性算法。算法利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神经元变阈值点火特性,首先对序列图像进行神经元变阈值点火训练,突出图像特征点及其轮廓,再将处理后的序列图像作为HS光流算法的激励,并利用变分的方法计算序列图像的光流场。最后采用角度平均误差和平均端点误差的误差估计来评价算法精度。使用标准Middlebury数据集和实拍数据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既能得到稠密的光流场还对噪声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流法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变分方法 变阈值点火 运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扩展网络的性别识别方法研究
13
作者 黄丽雯 黄俊木 +3 位作者 宋涛 陈兵 王勃 黄铮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7-82,共6页
针对利用面部静态图像实现的性别识别方法在远距离情况下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步态分析的性别识别方法。首先以步态剪影的高宽比特性确定步态周期并生成步态能量图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其次,提出残差扩展模块以构建残差扩展网络,对步... 针对利用面部静态图像实现的性别识别方法在远距离情况下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步态分析的性别识别方法。首先以步态剪影的高宽比特性确定步态周期并生成步态能量图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其次,提出残差扩展模块以构建残差扩展网络,对步态能量图进行深度训练提取步态深度特征,最后用SVM代替神经网络全连接层作为分类器进行性别识别。CASIA-B数据集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性别识别率,并对视角、背包协变量具有较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识别 残差扩展模块 残差扩展网络 支持向量机(SVM) 深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氢电池总成充放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龙洁 赵明富 +1 位作者 辛鑫 钟年丙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98,共4页
根据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典型充放电特性,提出了镍氢电池总成充放电特性测试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采用Arbin测试仪及CAN总线实时监控了电池的工作状态,即电池组的电流、电压、温度、荷电状态(SOC)等信号。实验结果表明,镍氢电池组的内阻... 根据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典型充放电特性,提出了镍氢电池总成充放电特性测试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采用Arbin测试仪及CAN总线实时监控了电池的工作状态,即电池组的电流、电压、温度、荷电状态(SOC)等信号。实验结果表明,镍氢电池组的内阻小,约为0.23Ω,总成充放电性能较好,循环充放电性能比较稳定,充放电功率比较高,适合作为车载动力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氢电池 Arbin测试仪 总成充放电试验 内阻实验
全文增补中
基于六硼化镧与壳聚糖的光热转换生物材料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奕杉 钟年丙 +4 位作者 廖强 付乾 黄云 夏奡 朱恂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1-1027,共7页
为实现光合细菌(PSB)产氢过程的光分频利用,用六硼化镧(LaB_6)和壳聚糖制备了光热转换发光发热生物材料,研究了不同LaB_6纳米颗粒的生物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吸光特性和光热转换特性。研究发现:该生物材料能较好地透过510~650 nm波长的光为... 为实现光合细菌(PSB)产氢过程的光分频利用,用六硼化镧(LaB_6)和壳聚糖制备了光热转换发光发热生物材料,研究了不同LaB_6纳米颗粒的生物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吸光特性和光热转换特性。研究发现:该生物材料能较好地透过510~650 nm波长的光为PSB产氢供给光能,而其他波段的光用于激发LaB_6粒子产热为PSB提供热能。LaB_6纳米颗粒的吸光度及光热转换能力受颗粒尺寸影响显著,当生物材料中LaB_6颗粒平均水力直径为295 nm时,12 min内的温升速率为0.41℃/min,是载玻片的5.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生物材料 六硼化镧 光热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博思 祖晖 +2 位作者 陈新海 李敏 赵明富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150,共4页
针对交通安全问题,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大幅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本文采用新一代专用短程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基于车车、车路通信实现实时信息交互和共享,将人、车、路有机协同,设计并实现一套新型的智能车路协同... 针对交通安全问题,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大幅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本文采用新一代专用短程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基于车车、车路通信实现实时信息交互和共享,将人、车、路有机协同,设计并实现一套新型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该系统可提高交通安全水平,提升道路通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是继安全带、安全气囊之后的新一代安全技术,能有效的弥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不足,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路试场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车路协同系统的实验车辆,能提前接收到预警消息,可大大的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短程通信 DSRC 车路协同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独立循环神经网络的空间增强人体骨架行为识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明富 刘帅 +3 位作者 宋涛 余晓毅 杨鑫 曹利波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7-43,共7页
为解决循环神经网络缺乏空间信息且在训练中易出现的梯度消失和爆炸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空间尺度特征的残差独立循环神经网络人体骨架行为识别算法。研究了人体骨架的空间表达能力增强方法,将原始骨架关节三维坐标转移到人体坐标系后... 为解决循环神经网络缺乏空间信息且在训练中易出现的梯度消失和爆炸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空间尺度特征的残差独立循环神经网络人体骨架行为识别算法。研究了人体骨架的空间表达能力增强方法,将原始骨架关节三维坐标转移到人体坐标系后进行尺度变换,进而输入到改进的残差独立循环神经网络对人体骨架序列行为进行识别。改进后的人体骨架能有效缓解人体骨架大小、形状,摄像机的位置等差异带来的影响,提高模型的鲁棒性。残差独立循环神经网络具有独立的神经元,通过约束递归权值解决了梯度问题,具有较好的性能。在NTU RGB+D数据集上取得跨受试者80.1%的识别率,结果证实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循环神经网络 行为识别 人体骨架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DI的变工况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涛 王瑜琳 +1 位作者 赵明富 钟年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11-216,共6页
旋转机械设备变工况特点导致振动特征不稳定,给故障诊断带来很大困难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插值(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Interpolation,SVDI)的变工况故障诊断方法,构建离散工况下的振动信号样本,通过奇异值分解将样... 旋转机械设备变工况特点导致振动特征不稳定,给故障诊断带来很大困难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插值(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Interpolation,SVDI)的变工况故障诊断方法,构建离散工况下的振动信号样本,通过奇异值分解将样本特征矩阵分解为奇异向量、旋转矩阵和特征均值,分别对奇异向量、旋转矩阵和特征均值进行插值,再重构实测工况下的特征矩阵,最后通过特征约简、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故障诊断。该方法可在没有完备样本库的条件下估计出一定范围内任意工况的振动特征,能解决旋转机械设备变工况条件下的故障诊断难题。多种转速下的齿轮箱故障诊断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工况 奇异值分解插值 故障诊断 模式识别 旋转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特征相关性的行人重识别
19
作者 刘艺 赵明富 +2 位作者 宋涛 司良群 雷雨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4-189,共6页
针对因行人重识别中行人图像的背景、姿势等差异和行人图像的属性相似导致的行人重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相关性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加强了局部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充分考虑了行人身体部位和其他部位之间的相... 针对因行人重识别中行人图像的背景、姿势等差异和行人图像的属性相似导致的行人重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相关性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加强了局部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充分考虑了行人身体部位和其他部位之间的相关性。首先使用Resnet-50网络和人体关键点估计模型来提取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然后对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进行分支操作,对局部特征进行相关性学习,加强各个局部特征与其他局部特征之间的联系,提高相似属性行人图像之间的鉴别性;对全局特征通过池化操作提取更为精确的全局特征,最后将相关性学习后的局部特征和池化后的全局特征进行拼接作为预测行人身份的对比特征。此模型在Market-1501数据集及DukeMTMC-ReID数据集上的mAP指标分别达到了85.6%和76.1%,验证了所提网络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相关性学习 人体关键点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技术在血迹分类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成成 赵明富 +3 位作者 汤斌 罗彬彬 邹雪 王博思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9-494,共6页
利用高光谱技术对血迹种类进行无损识别研究。采用小波变换技术对 400~950 nm 之间的原始光谱进行去噪处理,并对处理后的光谱进行特征波段选择,建立全波段和特征波长下的血迹种类识别模型。结果表明,利用特征波长与支持向量机(SVM)结合... 利用高光谱技术对血迹种类进行无损识别研究。采用小波变换技术对 400~950 nm 之间的原始光谱进行去噪处理,并对处理后的光谱进行特征波段选择,建立全波段和特征波长下的血迹种类识别模型。结果表明,利用特征波长与支持向量机(SVM)结合建立的血迹种类识别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及识别时间分别为 98%和 0.2 s,优于全波段建立的模型。研究表明,采用高光谱技术对血迹种类识别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迹 高光谱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