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驱动电车的多智能体协同驱动防滑控制
1
作者 牛强 魏文军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3-70,共8页
为解决复杂工况下分布式驱动电车(Distributed Drive Electric Vehicle,DDEV)的驱动防滑问题,基于模块化提出了一种多智能体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模块化的方法搭建了整车结构,将各轮毂电机车轮和控制器整体视为一个智能体,根... 为解决复杂工况下分布式驱动电车(Distributed Drive Electric Vehicle,DDEV)的驱动防滑问题,基于模块化提出了一种多智能体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模块化的方法搭建了整车结构,将各轮毂电机车轮和控制器整体视为一个智能体,根据车轮运动学和整车运动学建立智能体的滑转率模型;然后,设计了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以多约束条件下的协同优化为目标函数,实现驱动防滑,在解决驱动力不足问题的同时,达到了低能耗和舒适性;最后,利用Simulink软件和CarSim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分布式驱动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新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车 模块化 多智能体 滑转率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积优化的之字形电力电子变压器并联多脉波整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千啸 陈小强 +1 位作者 王英 马春贵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为了解决传统移相变压器由于体积而限制其适用范围的问题,将电力电子变压器与多脉波整流相结合,通过升频减少变压器内磁心与线圈匝数的数量,进而减小变压器的体积。为了优化传统移相变压器三芯柱磁路不平衡和星角联结结构不对称的问题,... 为了解决传统移相变压器由于体积而限制其适用范围的问题,将电力电子变压器与多脉波整流相结合,通过升频减少变压器内磁心与线圈匝数的数量,进而减小变压器的体积。为了优化传统移相变压器三芯柱磁路不平衡和星角联结结构不对称的问题,使用之字形结构为零序磁通提供通道,从而减少电路中的零序电流,解决二极管桥之间的电流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分析电力电子变换器(User plane entity,UPE)的AC-AC工作原理,研究之字形移相变压器的拓扑结构、整流桥的工作模态,推导出系统的输入电流以及负载电压数学表达式,并对变压器磁路进行分析,对磁心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相较于传统的电力电子移相变压器系统输入电流提高了对称性,并通过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换器 之字形移相变压器 多脉波整流 减小体积 电流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Agent的列车分布式智能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海鹰 贾石峰 +1 位作者 李华 范多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65,共5页
有效的列车控制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针对列车在物理上的分布特性及任务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列车智能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详细讨论了其各部分的组成及功能,给出了多Agent之间的通信方法及多Agent之间的协同机... 有效的列车控制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针对列车在物理上的分布特性及任务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列车智能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详细讨论了其各部分的组成及功能,给出了多Agent之间的通信方法及多Agent之间的协同机制。最后给出了列车速度控制的多Agent系统的协同控制过程。通过将多Agent引入列车控制系统中,可以改善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协作能力和主动性、提高整个列车控制系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监控 多AGENT 智能控制 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时间内的动车组群分布式协同巡航多智能体控制 被引量:8
4
作者 魏文军 葛俊德 武晓春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5-922,共8页
本文研究了动车组群系统的移动闭塞协同巡航控制问题,通过设计有限时间分布式协同控制算法实现了多车高速协同巡航.算法取消了动车组中心控制单元,将单列动车组的每个动力单元视为一个智能体,不同动车组之间的智能体形成多智能体群系统... 本文研究了动车组群系统的移动闭塞协同巡航控制问题,通过设计有限时间分布式协同控制算法实现了多车高速协同巡航.算法取消了动车组中心控制单元,将单列动车组的每个动力单元视为一个智能体,不同动车组之间的智能体形成多智能体群系统.设计了动车组智能体有限时间分布式协同控制算法,该算法首先实现了单列动车组各个动力单元快速追踪到期望的速度,且保证车钩位移在安全范围内,其次该算法还能实现动车组群高速巡航等间距运行,提高了线路利用率的同时避免了碰撞.最后进行了理论分析,证明了算法的稳定性和有限时间收敛性,并提供了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有限时间一致性 动车组 动车组群协同巡航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I总线的实验加载智能显示系统
5
作者 王丁 王磐炬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4期68-71,共4页
根据SPI技术原理,以AVR系列的ATmega128L作主机,多个移位寄存器74HC595芯片分别作从机构成串入/并出的8×N位数据传输系统。系统实时监测荷载传感器的输入信号,经10/11位A/D变换后,其量值大小用色块和数字在显示屏上反映出来,并根... 根据SPI技术原理,以AVR系列的ATmega128L作主机,多个移位寄存器74HC595芯片分别作从机构成串入/并出的8×N位数据传输系统。系统实时监测荷载传感器的输入信号,经10/11位A/D变换后,其量值大小用色块和数字在显示屏上反映出来,并根据不同执行阶段,伴随操作过程实时显示指导性的字符提示。文章给出了SPI总线接口/移位寄存器/点阵LED的电路原理图和相应的ICCAVR编码。最后用一个结构实验教学加载过程演示了该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总线 移位寄存器 串入/并出 点阵LED ICCA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切换下IT2 T-S模糊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全局逆最优控制
6
作者 魏文军 尉晶波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85-1994,共10页
针对连续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全局最优协同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模糊输出反馈和逆最优方法的分布式一致性最优控制律和相应的控制策略.首先,通过一种区间2型T-S模糊模型将非线性系统等价转化为线性系统.其次,基于逆最优方法设计了全局... 针对连续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全局最优协同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模糊输出反馈和逆最优方法的分布式一致性最优控制律和相应的控制策略.首先,通过一种区间2型T-S模糊模型将非线性系统等价转化为线性系统.其次,基于逆最优方法设计了全局最优协同控制律和相应的模糊输出反馈控制策略,智能体间仅仅通过局部通信,即可实现拓扑切换下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二次性能全局最优控制,且系统的收敛速度大大提高.基于局部稳定性理论给出了全局逆最优控制的充要条件.最后,通过MATLAB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 IT2 T-S模糊 全局逆最优 协同控制 拓扑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风力发电机机舱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海军 董海鹰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4期62-63,共2页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风力发电机机舱控制系统,主机采用单片机模糊控制器80C552。其一并行口将系统输出给LED数码管,另一并口输出给功率放大器。系统通过中央处理单片机调整系数,并结合控制表,当风速或风向偏离设定值时,风力发电机自动停...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风力发电机机舱控制系统,主机采用单片机模糊控制器80C552。其一并行口将系统输出给LED数码管,另一并口输出给功率放大器。系统通过中央处理单片机调整系数,并结合控制表,当风速或风向偏离设定值时,风力发电机自动停机并脱离电网。当传感器检测到信息在设定值时,系统将会比较本次与上次信息,得出风速和风向的误差值,进行模糊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单片机 风力发电机 机舱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LCD开发的道岔控制电路智能分析仪 被引量:4
8
作者 肖金山 何涛 +1 位作者 曹德瑾 吴永成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45,共6页
针对目前铁路提速发展的需求以及道岔控制电路故障诊断智能分析方面的不足,设计了一款基于PS-LCD开发控制的道岔控制电路智能分析仪。该仪器通过在线监测道岔控制电路、离线驱动转辙机(包括多机牵引)和模拟转辙机的相关功能,系统地分析... 针对目前铁路提速发展的需求以及道岔控制电路故障诊断智能分析方面的不足,设计了一款基于PS-LCD开发控制的道岔控制电路智能分析仪。该仪器通过在线监测道岔控制电路、离线驱动转辙机(包括多机牵引)和模拟转辙机的相关功能,系统地分析了道岔控制电路的故障原因。分析仪设有PS-LCD人机交互界面,实现数据信息的存储、查询、显示和故障结果分析。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既能实现道岔控制电路在线检测,也能完成室内外故障原因准确判断和数据智能显示的效果,将为电务人员进行故障维修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减少其工作量,间接提高铁路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岔控制电路 转辙机 人机交互界面 在线检测 故障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高速动车组分布式协同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葛俊德 魏文军 武晓春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5-78,共4页
针对高速动车组(EMU)的协同控制问题,本文将各动力单元描述为智能体,根据智能体之间的网络拓扑和相互作用关系,建立高速动车组多智能体模型;设计了分布式有限时间协同控制算法来实时生成各智能体的牵引/制动力,实现了动车组分布式协同... 针对高速动车组(EMU)的协同控制问题,本文将各动力单元描述为智能体,根据智能体之间的网络拓扑和相互作用关系,建立高速动车组多智能体模型;设计了分布式有限时间协同控制算法来实时生成各智能体的牵引/制动力,实现了动车组分布式协同速度跟踪,同时提高了跟踪速度;应用图论、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算法可以保证系统的收敛性和稳定性。最后,通过MATLAB数值仿真验证了该协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有限时间一致性算法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列车跟踪速度提高了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有限时间一致性 高速动车组协同控制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参数VMD和改进散布熵的轴承亚健康状态识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文军 甘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7-899,共13页
针对轴承的亚健康状态存在噪声干扰、模态混叠、状态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参数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改进散布熵的轴承亚健康状态识别方法 。首先,设计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 针对轴承的亚健康状态存在噪声干扰、模态混叠、状态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参数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改进散布熵的轴承亚健康状态识别方法 。首先,设计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ISSA)来自适应地搜索VMD最优分解参数,从而提高VMD分解效率和质量,然后根据所确定的最优参数对信号进行VMD分解,得到一系列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接着计算每个IMF与原始信号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CC),选择相关系数大于0.3的IMF分量来重构信号,以实现信号的降噪和状态特征增强。其次,为了更好地表征轴承信号的复杂度和不规则性,并有效区分轴承健康和亚健康状态,在散布熵中引入时移多尺度分析和分数阶微积分,以提取多个尺度上的轴承微细状态特征。最后,利用欧氏距离刻画轴承状态曲线,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设定亚健康阈值,当欧氏距离大于亚健康阈值时给出相应预警,完成轴承亚健康状态识别。在XJTU-SY和IMS轴承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ISSA算法相比其他优化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速度和精度,最优化参数VMD能有效消除模态混叠问题,改进散布熵能准确提取轴承全寿命状态微细特征。所提算法无须对模型进行训练便能准确识别轴承亚健康状态并给出预警,有利于维护人员更好地维护轴承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亚健康状态识别 最优参数VMD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时移多尺度分数阶散布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磁场调制永磁直线电机推力特性优化设计
11
作者 缪仲翠 张磊 +2 位作者 苏乙 张慧 李燕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9,共14页
针对永磁直线电机存在的推力波动大以及永磁体利用率低等问题,从结构设计方面着手,提出一种采用扇形Halbach交替极磁极结构的双边长次级磁场调制永磁直线电机(BLSMFMPMLM),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首先,通过有限元法分析BLSMFMPMLM分别采用... 针对永磁直线电机存在的推力波动大以及永磁体利用率低等问题,从结构设计方面着手,提出一种采用扇形Halbach交替极磁极结构的双边长次级磁场调制永磁直线电机(BLSMFMPMLM),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首先,通过有限元法分析BLSMFMPMLM分别采用3种不同Halbach磁极结构的气隙磁场谐波成分、平均推力和推力波动等电磁性能进行计算分析;其次,通过建立推力特性的解析模型和Taguchi法筛选出对推力特性影响较大的参数,利用组合近似模型(ES)结合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关键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电机推力特性,获得多组Pareto最优解;最后,选取综合性能较优的解搭建仿真模型分析电机性能的改善效果和验证设计方法的实用性。结果表明:扇形Halbach交替极磁极结构永磁体利用率更高,具有实用价值;优化后的BLSMFMPMLM平均推力提升了26.82%,并其使得推力波动减小了24.66%,该研究为永磁直线电机的性能改善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电机 磁场调制 HALBACH阵列 交替极 推力特性 有限元 组合近似模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SERes2Net的说话人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令晓明 陈鸿雁 +1 位作者 张小玉 张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为提升说话人识别的特征提取能力,解决在噪声环境下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网络的说话人识别算法——ASP-SERes2Net。首先,采用梅尔语谱图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其次,改进Res2Net网络的残差块,并且在每个残差块后引入压缩激活(sq... 为提升说话人识别的特征提取能力,解决在噪声环境下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网络的说话人识别算法——ASP-SERes2Net。首先,采用梅尔语谱图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其次,改进Res2Net网络的残差块,并且在每个残差块后引入压缩激活(squeeze-and-excitation,SE)注意力模块;然后,用注意力统计池化(attention statistics pooling,ASP)代替原来的平均池化;最后,采用附加角裕度的Softmax(additive angular margin Softmax,AAM-Softmax)对说话人身份进行分类。通过实验,将ASP-SERes2Net算法与时延神经网络(time delay neural network,TDNN)、ResNet34和Res2Net进行对比,ASP-SERes2Net算法的最小检测代价函数(minimum detection cost function,MinDCF)值为0.0401,等误率(equal error rate,EER)为0.52%,明显优于其他3个模型。结果表明,ASP-SERes2Net算法性能更优,适合应用于噪声环境下的说话人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人识别 梅尔语谱图 Res2Net 压缩激活(squeeze-and-excitation SE)注意力模块 注意力统计池化(attention statistics pooling ASP) 附加角裕度的Softmax(additive angular margin Softmax AAM-Soft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自适应的多模态实体对齐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永杰 党建武 +1 位作者 张希权 郑爱国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多模态实体对齐是知识融合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但异构的多模态知识图谱拥有较大的结构差异性,并且其多模态信息存在不完全性,利用当前的多模态实体对齐方法无法取得较好的对齐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互信息自适应的多模态实体对齐... 多模态实体对齐是知识融合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但异构的多模态知识图谱拥有较大的结构差异性,并且其多模态信息存在不完全性,利用当前的多模态实体对齐方法无法取得较好的对齐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互信息自适应的多模态实体对齐方法。一方面通过设计自适应融合机制来减小模态差异以及依据模态信息的贡献程度动态分配权重,另一方面引入互信息作为附加特征来强化实体的特征表示,最后利用实体相似度计算来进行实体对齐。实验表明,在5个通用的数据集上,MAMEA相较于当前基线模型,指标hits@1最大可提升1.8%,最小可提升1.4%,指标MRR最大可提升1.4%,最小可提升0.8%,证明了该模型可有效地提升多模态实体对齐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知识图谱 实体对齐 自适应特征融合 对比表示学习 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滑模观测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被引量:18
14
作者 缪仲翠 党建武 +1 位作者 巨梅 韩天亮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93,共10页
针对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中速度和磁链的观测问题,设计了一种感应电机速度和磁链的分数阶滑模观测器,该观测器综合了分数阶积分和滑模控制的优点。观测器以定子电流观测误差构成滑模面,根据李雅普诺夫定理证明了观测器的收敛... 针对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中速度和磁链的观测问题,设计了一种感应电机速度和磁链的分数阶滑模观测器,该观测器综合了分数阶积分和滑模控制的优点。观测器以定子电流观测误差构成滑模面,根据李雅普诺夫定理证明了观测器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并设计了分数阶滑模控制律。将该观测器应用到了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实现了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仿真试验表明,分数阶滑模观测器能有效减小滑模观测中的抖振,对磁链和速度有较高的动态辨识能力。而且,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在全速范围内较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矢量控制 分数阶滑模观测器 无速度传感器 磁链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联锁全电子三相交流转辙机控制模块 被引量:16
15
作者 何涛 范多旺 魏宗寿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83,共4页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已开始试点推广。本文介绍了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核心控制模块,采用模块化电子电路取代由安全型继电器构成的三相交流转辙机控制表示电路,用于驱动S700K系列、ZDJ9系列和ZYJ系列等三相交流电动或电液...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已开始试点推广。本文介绍了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核心控制模块,采用模块化电子电路取代由安全型继电器构成的三相交流转辙机控制表示电路,用于驱动S700K系列、ZDJ9系列和ZYJ系列等三相交流电动或电液转辙机。详细论述全电子三相交流转辙机控制模块的"二取二"模块化硬件架构,对模块的微控制器电路、转辙机动作驱动电路、表示信号采集电路等关键的单元电路进行深入剖析。本文采用流程图对嵌入式软件的原理进行说明和描述,并按照EN50129标准,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对该控制模块进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计算和评估,结果表明模块完全满足信号系统对高安全性的要求。最后分析影响模块安全性指标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模块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信号 计算机联锁 全电子化 三相交流转辙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前馈的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Quasi-PR控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杜强 高锋阳 +2 位作者 乔垚 强国栋 庄圣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22-3329,共8页
为了加快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动态响应,避免电网电压矢量定向控制策略需解耦控制和多次坐标变换的不足,同时提高并网电流控制器对电网频率偏移的适应范围,将功率前馈及准比例谐振控制引入准Z源光伏并网系统中。在两相静止坐标下,将功... 为了加快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动态响应,避免电网电压矢量定向控制策略需解耦控制和多次坐标变换的不足,同时提高并网电流控制器对电网频率偏移的适应范围,将功率前馈及准比例谐振控制引入准Z源光伏并网系统中。在两相静止坐标下,将功率前馈、准比例谐振控制与直通分段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相结合,设计了并网系统的完整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并与传统控制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采用功率前馈的准比例谐振控制策略能使系统较快地过渡到另一个稳态,且可实现对给定值的无静差跟踪控制,抗电网频率偏移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准Z源逆变器 功率前馈 准比例谐振 直通分段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与可见光双通道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去雾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瑜 党建武 +4 位作者 苟吉祥 郭瑞 刘成 王小鹏 李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20-1427,共8页
为了对雾霾天气下的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多幅图像去雾算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多幅图像去雾算法也有多种形式,部分算法面临硬件实现困难、获取途径受限或者可实施性弱等问题,而且多幅图像比对处理时常常涉及图像配准,造成算法的实时性差、... 为了对雾霾天气下的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多幅图像去雾算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多幅图像去雾算法也有多种形式,部分算法面临硬件实现困难、获取途径受限或者可实施性弱等问题,而且多幅图像比对处理时常常涉及图像配准,造成算法的实时性差、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算法为多幅图像去雾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双目传感器硬件架构能够同时捕获近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将近红外传感器图像作为新的数据源,近红外传感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穿透雾霾,在雾天捕获可见光传感器无法捕获的图像细节,而且硬件实现简单。可见光图像的颜色信息较丰富,近红外传感器图像对近处场景细节的描述能力较好,捕获的图像稍加校正就能实现完全配准,将近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在去雾的同时,可以将近红外传感器图像中的原始细节提取融合到彩色可见光传感器图像中,得到边缘、轮廓等细节信息更加丰富的去雾图像。基于上述思路,借助近红外传感器对边缘细节的描述能力和可见光传感器对颜色信息的反映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与可见光双通道传感器图像融合的去雾算法。首先,将彩色可见光图像转换到HIS彩色空间,分别得到亮度通道图像、色调通道图像和饱和度通道图像。先将其亮度通道图与近红外图像进行融合去雾处理。采用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NSST)进行分解,对得到的高频系数进行双指数边缘平滑滤波器保边滤波处理,对低频系数进行反锐化掩蔽处理,通过融合规则和反向变换得到新的亮度通道图像。然后,在对可见光图像的色彩处理中,建立饱和度图的退化模型,采用暗原色原理对参数进行估计,得到估计的饱和度图。最后,将新的亮度通道图像,估计的饱和度图像和原色调图像反映射到RGB空间得到去雾图像。为了验证新算法的有效性,特选取四组雾天拍摄的真实近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去雾处理,将融合结果与其他两种去雾方法对于彩色可见光图像的去雾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提高图像的边缘对比度和视觉清晰度上有较好的效果。并提出将近红外传感器图像作为新的数据源,采用双通道图像融合方法进行去雾处理,为图像去雾提供的新的技术思路是可行的。该算法的优势在于:首先提出将图像融合方法与去雾算法相结合,得到了新的去雾算法的思路。将彩色可见光图像转换到HSI色彩空间,将其亮度通道图与近红外图像采用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方法进行融合处理,在去雾的同时,可以将近红外传感器图像中的原始细节提取融合到彩色可见光传感器图像中,使得去雾图像中的边缘、轮廓等细节信息更加丰富。其次,提出了在图像去雾算法中采用新的数据源——近红外传感器图像,从图像处理的角度,近红外传感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穿透雾霾,对于近处场景细节的描述能力较好,而且硬件实现简单,捕获的图像稍加校正就能实现完全配准,为后续的融合去雾算法带来了便利,为图像去雾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和路线。再次,采用的是多幅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基于双目传感器获取图像,可见光图像的颜色信息较丰富,近红外图像对于近处场景细节的描述能力较好,相对于单幅图像去雾算法,有更好的效果。最后,将可见光传感器图像映射到其他色彩空间,对于每个通道的图像根据其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可见光图像的亮度通道图和近红外图像的处理采用了图像融合和增强处理,对于可见光图像饱和度通道的处理采用了图像复原算法,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去雾效果,对细节特征有了进一步增强。该算法为图像去雾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和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 传感器 近红外 去雾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高速列车ATP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董海鹰 刘洋 +1 位作者 李欣 闫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62,共5页
在目标-距离速度控制模式普遍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的背景下,本文针对高速列车运行性能的要求,将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运用到高速铁路ATP中,对列车速度进行控制。控制系统以闭塞区间为单位,建立高速列车速度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 在目标-距离速度控制模式普遍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的背景下,本文针对高速列车运行性能的要求,将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运用到高速铁路ATP中,对列车速度进行控制。控制系统以闭塞区间为单位,建立高速列车速度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模型。在闭塞区间内,利用车-地通信将控制所需信息发送至列控中心;根据所得信息,通过预测控制算法得到从当前位置到闭塞分区出口的列车速度自动防护曲线并确定列车运行方式和控制策略;在每1个通信周期内,利用滚动优化和误差校正进行速度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基于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高速列车ATP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预测控制 模糊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型的平面倒立摆双闭环模糊控制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侯涛 范多旺 杨剑锋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3-756,共4页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平面一级倒立摆系统,设计了双闭环模糊控制器。在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平面一级倒立摆系统近似分解成2个非耦合的独立运动,然后利用极点配置的反馈控制方法,设计了2个模糊控制器,分别控制两个独立运动...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平面一级倒立摆系统,设计了双闭环模糊控制器。在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平面一级倒立摆系统近似分解成2个非耦合的独立运动,然后利用极点配置的反馈控制方法,设计了2个模糊控制器,分别控制两个独立运动。解决了模糊控制规则数随输入变量数指数增加问题,降低了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的难度和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倒立摆 双闭环反馈控制 模糊控制 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负载观测的感应电机动态分数阶滑模控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缪仲翠 韩天亮 +2 位作者 党建武 张文宾 余现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411,共8页
为提高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性能,根据积分滑模控制和分数阶微积分理论,提出动态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针对负载扰动问题,设计负载转矩滑模观测器,将负载观测值反馈到动态分数阶滑模控制中。通过Lyapunov定理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和观测器的稳... 为提高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性能,根据积分滑模控制和分数阶微积分理论,提出动态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针对负载扰动问题,设计负载转矩滑模观测器,将负载观测值反馈到动态分数阶滑模控制中。通过Lyapunov定理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和观测器的稳定性和收敛性。仿真实验表明:负载观测器能准确观测负载转矩,带负载观测的动态分数阶滑模控制具较好的动态性能,对负载扰动有较强的鲁棒性,并有效抑制了滑模控制的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滑模控制 分数阶微积分 负载转矩 抖振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