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智能体协同电子对抗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洋 王烨 +3 位作者 康大勇 陈嘉玉 李姜 赵华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共10页
传统电子战正逐步向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电子战演变,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无人机电子协同对抗为主要场景,针对复杂高维的状态动作空间下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不容易收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经验回放的多智能体双对抗策略梯度算法。... 传统电子战正逐步向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电子战演变,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无人机电子协同对抗为主要场景,针对复杂高维的状态动作空间下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不容易收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经验回放的多智能体双对抗策略梯度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优先经验回放机制,并提出对抗Critic网络和双Critic网络来平衡动作及价值间的关系和减小单一Critic网络估计不确定性的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仿真场景下相较于其他强化学习算法,PerMaD4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效果且任务完成度提高了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决策 强化学习 策略梯度 电子对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激光辐照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永博 王云哲 +3 位作者 郑长彬 刘扬 程相正 邵俊峰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2-1078,共7页
背照式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较前照式结构显著提高了低光照环境下的拍摄效果,激光对不同结构传感器有不同的干扰损伤机制。为了研究激光对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的影响,利用1 0... 背照式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较前照式结构显著提高了低光照环境下的拍摄效果,激光对不同结构传感器有不同的干扰损伤机制。为了研究激光对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的影响,利用1 064 nm连续激光,开展对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的干扰和损伤实验研究。干扰实验观察到饱和与反饱和现象,激光功率密度大于1.39×10^(-2)W/cm^(2)时出现饱和现象,大于1.03×10~4W/cm^(2)时出现反饱和现象。损伤实验观察到点损伤、十字线损伤、面损伤和致盲现象,功率密度大于1.35×10^(6) W/cm^(2)出现点损伤,大于1.74×10^(6) W/cm^(2)出现十字线损伤,大于1.65×10^(7) W/cm^(2)时出现面损伤现象,进一步增加激光功率,探测器最终出现致盲现象。背照式结构电路较前照式结构的位置更深,干扰和损伤所需的激光功率更高,因此抗激光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激光 图像传感器 背照式 激光干扰 激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激光制导能量传输与模拟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克俭 苗锡奎 +4 位作者 徐晨阳 王烨 张军强 杨斌 孙婷婷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6-264,共9页
为模拟实战环境下半主动激光制导的目标回波能量,设计并研制了注入式激光能量模拟设备。对激光制导能量传递过程及模拟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针对激光制导武器工作过程,建立了激光在大气中传输发生散射与衰减的模型,并针对实战中存在的各... 为模拟实战环境下半主动激光制导的目标回波能量,设计并研制了注入式激光能量模拟设备。对激光制导能量传递过程及模拟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针对激光制导武器工作过程,建立了激光在大气中传输发生散射与衰减的模型,并针对实战中存在的各种烟雾、降雨、干扰烟剂等进行建模仿真。接着,设计了激光目标回波能量模拟器的总体方案,选用DPS-A激光器和布儒斯特角薄膜偏振器模拟激光衰减过程。设计了光纤耦合与匀光准直系统。最后,构建了激光制导半物理仿真系统,分别进行了激光回波能量模拟实验、激光导引头标定与激光末制导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能量模拟误差小于3. 0%,导引头线性角度范围内残差小于0. 08°,测角精度小于0. 45 mrad,末制导过程体视线角跟踪误差小于0. 2°。该系统可模拟多种实战环境中激光能量传输情况,且精度高,能够满足激光制导半物理仿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激光制导 能量传递 注入法 半物理仿真 激光导引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色度损失的高曝光场景下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4
作者 马天磊 窦宇 +2 位作者 苗锡奎 冯献华 开志强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3-804,共12页
为在高曝光场景中更好地挖掘和保留原图细节信息,提高图像融合性能,介绍了一种基于色度损失的高曝光场景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算法采用自编码器结构,由编码器Encoder和解码器Decoder两部分组成。在编码器部分,为抑制高曝光对场景... 为在高曝光场景中更好地挖掘和保留原图细节信息,提高图像融合性能,介绍了一种基于色度损失的高曝光场景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算法采用自编码器结构,由编码器Encoder和解码器Decoder两部分组成。在编码器部分,为抑制高曝光对场景细节的干扰,提出一种自适应亮度检测的高曝光抑制模块(EXBlock),有效均衡图像全局对比度。在解码器部分,为实现深层与浅层特征融合,利用多尺度特征重建方法,实现图像在不同尺度的特征互补与增强。在网络训练阶段,为降低高曝光区域对局部颜色信息的压制,设计并引入色度损失,引导融合图像向色彩信息收敛,实现融合图像在高曝光场景中的颜色保留。为验证算法有效性,实验部分分别展示融合结果图等主观评价和视觉保真度、互信息等客观评价,该算法对比其他算法表现突出,可较好保留原图像色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色度损失 曝光抑制 自编码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偏振合束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珂 蔡军 +2 位作者 丁宇 胡启立 张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3-177,共5页
合束是实现量子级联激光器高功率输出的关键技术,基于激光的偏振特性,研究了偏振合束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使用线栅偏振片和中波半波片组成偏振合束装置,对两路4.05μm量子级联激光器进行偏振合束,测试了中波半波片对4.05μm激光的透... 合束是实现量子级联激光器高功率输出的关键技术,基于激光的偏振特性,研究了偏振合束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使用线栅偏振片和中波半波片组成偏振合束装置,对两路4.05μm量子级联激光器进行偏振合束,测试了中波半波片对4.05μm激光的透过率以及中波线栅偏振片对4.05μm激光透射率和反射率与入射角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当透射路光束和反射路光束与线栅偏振片的夹角为30°时,透射路的透射率为81%,反射路反射率为91%,其光束合束效率达到约86%,并使用光束质量分析仪对合束之后的光束质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两路光束通过该合束装置合束之后,在保证合束效率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光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合束 量子级联激光器 线栅偏振片 半波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测试的GOOSE协议解析漏洞挖掘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林彬 苗泉强 李俊娥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43,共11页
现有工控协议模糊测试方法未考虑嵌入式终端系统特点,且对未采用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的工控协议研究较少。基于模糊测试提出一种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协议解析漏洞挖掘方法。使用变异方式构造测试用例,给出基于GOOS... 现有工控协议模糊测试方法未考虑嵌入式终端系统特点,且对未采用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的工控协议研究较少。基于模糊测试提出一种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协议解析漏洞挖掘方法。使用变异方式构造测试用例,给出基于GOOSE报文字段类型、抽象语法标记1(ASN.1)编码方式和比特翻转的3类变异策略;提出基于心跳报文和系统运行信息的终端异常监测方法。设计所提方法的实施系统架构和测试流程,在智能变电站实验室环境中,对某厂家嵌入式终端进行测试,发现2个未公开的GOOSE协议解析漏洞,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提出防范基于此类漏洞的畸形报文攻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测试 GOOSE协议 电网嵌入式终端 漏洞挖掘 畸形报文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3μm脉冲激光辐照可见光面阵CCD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龙 高山 +2 位作者 康华超 张雷雷 张雷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4-1018,共5页
开展脉宽为10 ns、波长为0.53μm 的脉冲激光辐照可见光面阵 CCD 的实验研究,测量了 CCD 从像元饱和、饱和串音到硬损伤的激光能量阈值。实验结果表明:像元饱和阈值为2.88~65.3μJ/cm2;饱和串音阈值为1.52×102~1.64×104... 开展脉宽为10 ns、波长为0.53μm 的脉冲激光辐照可见光面阵 CCD 的实验研究,测量了 CCD 从像元饱和、饱和串音到硬损伤的激光能量阈值。实验结果表明:像元饱和阈值为2.88~65.3μJ/cm2;饱和串音阈值为1.52×102~1.64×104μJ/cm2;CCD 点损伤阈值为5.18×104μJ/cm2,点损伤原因是激光对 CCD 表面的热熔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 可见光面阵 CCD 饱和阈值 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波CO_2激光对多晶硅探测器干扰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东 张恒伟 +2 位作者 覃小虎 张岩岫 王非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479,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激光对光电探测器的干扰及损伤,利用10.6μm连续CO2激光辐照多晶硅光电探测器,进行了干扰与损伤阈值实验研究,得到了对多晶硅探测器的饱和干扰、损伤干扰阈值分别为5.55×10-4 W/cm2、0.48 W/cm2;分析了不同干扰功率、... 为进一步研究激光对光电探测器的干扰及损伤,利用10.6μm连续CO2激光辐照多晶硅光电探测器,进行了干扰与损伤阈值实验研究,得到了对多晶硅探测器的饱和干扰、损伤干扰阈值分别为5.55×10-4 W/cm2、0.48 W/cm2;分析了不同干扰功率、不同干扰时间的干扰效果,依据探测器受干扰程度提出了将干扰等级划分为点饱和、中度饱和、重度饱和与点损伤4个等级;通过干扰激光功率与干扰光斑面积的变化关系,得到两者按幂函数y=76.3×x0.29关系变化,并依据该变化关系探讨了10.6μm脉冲激光对红外成像系统的干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探测器 连续CO2激光 阈值 功率密度 干扰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μm脉冲激光对多晶硅探测器干扰损伤实验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东 王非 +2 位作者 白冰 张恒伟 张雷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84-1087,共4页
用10.6μm脉冲CO2激光辐照多晶硅光电探测器,进行了干扰与损伤阈值实验研究,得到了对多晶硅探测器的干扰、损伤阈值;分析了不同干扰能量的干扰效果,研究了干扰损伤机理,依据受干扰程度对干扰等级进行了划分;通过干扰激光能量与干扰光斑... 用10.6μm脉冲CO2激光辐照多晶硅光电探测器,进行了干扰与损伤阈值实验研究,得到了对多晶硅探测器的干扰、损伤阈值;分析了不同干扰能量的干扰效果,研究了干扰损伤机理,依据受干扰程度对干扰等级进行了划分;通过干扰激光能量与干扰光斑面积的关系,重度饱和后探测器随时间恢复情况,探讨了各干扰等级下10.6μm脉冲激光对红外成像系统的干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探测器 脉冲CO2激光 饱和阈值 损伤阈值 干扰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μm脉冲激光对TDI-CCD的干扰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龙 赵威 +3 位作者 张雷雷 张启鹏 康华超 刘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6-418,共3页
为了有效对抗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成像设备的干扰,采用脉宽为10ns、波长为1.06μm的脉冲激光对其进行了干扰实验。分析了干扰现象与机理,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测量了饱和阈值。结果表明,当激光能量密度为1.33m J/cm2时,时间延迟积... 为了有效对抗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成像设备的干扰,采用脉宽为10ns、波长为1.06μm的脉冲激光对其进行了干扰实验。分析了干扰现象与机理,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测量了饱和阈值。结果表明,当激光能量密度为1.33m J/cm2时,时间延迟积分CCD达到饱和;提高激光重复频率可以取得更有效的干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干扰机理 图像处理 饱和阈值 脉冲激光 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捕获跟踪设备辐射式仿真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振领 杨淼淼 +2 位作者 王敏 刘连伟 郭正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5期11-16,共6页
介绍了基于DMD红外动态场景投射器的红外捕获跟踪设备辐射式仿真试验系统。分析了DMD场景投射器成像原理,研究了其与被测系统光学匹配条件及调整方法。分析了DMD场景投射器灰度等级调制原理,研究了其与被测系统信号同步条件及调整方法,... 介绍了基于DMD红外动态场景投射器的红外捕获跟踪设备辐射式仿真试验系统。分析了DMD场景投射器成像原理,研究了其与被测系统光学匹配条件及调整方法。分析了DMD场景投射器灰度等级调制原理,研究了其与被测系统信号同步条件及调整方法,并对信号同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影响DMD场景投射器至被测系统探测器能量传输的主要因素,研究了DMD场景投射器辐射特性定标方法、及与被测系统能量匹配方法。利用所设计的仿真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针对某型红外捕获跟踪设备开展了辐射式仿真实验,对被测系统部分性能指标进行了初步的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D红外动态场景投射器 辐射式仿真 光学匹配 同步 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连续谱激光对可见光跟瞄设备干扰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瑜 程相正 +1 位作者 邵铭 刘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45-1249,共5页
激光对成像跟瞄设备的干扰效应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目前国内采用超连续谱激光对可见光成像跟瞄设备干扰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采用白光光纤激光器产生超连续谱激光,对不同模式下的可见光成像跟瞄设备开展辐照实验,得到了不同工作模式... 激光对成像跟瞄设备的干扰效应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目前国内采用超连续谱激光对可见光成像跟瞄设备干扰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采用白光光纤激光器产生超连续谱激光,对不同模式下的可见光成像跟瞄设备开展辐照实验,得到了不同工作模式下跟瞄设备探测器干扰阈值数据,通过拟合得到了探测器饱和像元数与干扰激光功率密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并对跟瞄设备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结果对超连续谱激光干扰装备的论证、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连续谱激光 成像跟瞄设备 干扰 饱和像素个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火剂爆燃光谱示温反演研究
13
作者 赵猛 夏惠军 +6 位作者 晁瑞泽 邵铭 程相正 鲁蓝霜 邱征 刘海梦 谭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185,共10页
如何在高温、高压、高辐射状态下准确测温一直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难题,以辐射光谱测温技术为基础,实现对多元烟火剂爆燃过程的非接触温度测量,为进一步明确烟火剂的反应步骤与爆燃产物提供了基础参数。通过建立多元烟火剂与示温颗粒的... 如何在高温、高压、高辐射状态下准确测温一直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难题,以辐射光谱测温技术为基础,实现对多元烟火剂爆燃过程的非接触温度测量,为进一步明确烟火剂的反应步骤与爆燃产物提供了基础参数。通过建立多元烟火剂与示温颗粒的辐射光谱测温模型,给出基于凝聚相小灰体颗粒的发射率计算方法,开展凝聚相颗粒辐射谱线获取实验并进行连续热辐射谱线的示温反演。为提高反演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方法以降低在多元烟火剂爆燃时出现的离子峰展宽影响,该方法采用维恩变换分析光谱曲线,使用Bisquare算法和最小二乘算法的双平方加权拟合去除非热辐射谱线,开展热辐射温度的反演。发现了烟火剂爆燃二次升温规律,温度出现升温-降温-再升温-再降温的二次放热的现象。该研究为炸药一类物质爆燃的温度场温度变化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反演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燃光谱 示温反演 改进型维恩判据 Bisquar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SVM和抗差估计的GNSS/INS紧组合欺骗检测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柯晔 吕志伟 +3 位作者 周玟龙 邓旭 商向永 武文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9-307,共9页
针对传统欺骗检测算法对斜率较小的斜坡式欺骗检测时间过长、虚警率和漏检率偏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抗差估计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紧组合欺骗检测算法。所提算法通过抗差自适应调整增... 针对传统欺骗检测算法对斜率较小的斜坡式欺骗检测时间过长、虚警率和漏检率偏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抗差估计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紧组合欺骗检测算法。所提算法通过抗差自适应调整增益矩阵,有效削弱欺骗对新息的影响,将抗差优化的训练数据集经LS-SVM回归得到的预测新息来代替滤波器中的欺骗新息,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斜率较小的斜坡式欺骗检测处理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在检测欺骗值为0.1 m/s的斜坡式欺骗时,所提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检测时间缩短26.65%,虚警率降低40.63%,定位精度提高72.72%。所提算法具有检测快、虚警率低的优势,适用于GNSS/INS紧组合导航用户的斜坡式欺骗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抗差估计 GNSS/INS紧组合 欺骗检测 斜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在动态大气湍流中的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耿兴宁 刘政 +3 位作者 李武周 许宏 蔡军 陈科亦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激光束在大气中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导致光斑发生畸变,影响光束质量,并且在真实情况下湍流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谱反演法建立了湍流相位屏模型,并根据湍流冻结法获得动态相位屏,开展了激... 激光束在大气中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导致光斑发生畸变,影响光束质量,并且在真实情况下湍流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谱反演法建立了湍流相位屏模型,并根据湍流冻结法获得动态相位屏,开展了激光在不同强度的动态大气湍流中传输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激光束,在相同时间内的光斑畸变随着大气湍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接收到的功率密度整体上减小,起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 激光 相位屏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U-net的角锥波前探测器的波前校正方法
16
作者 胡鸣 张琪 +6 位作者 王红燕 徐星宇 胡启立 吴晶晶 胡立发 朱华新 黄杨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4-1181,共8页
自适应光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像差的校正,但在实际应用中,闭环校正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由于变形镜的非线性响应,传统的开环校正方法的校正精度会受到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U-net网络的角锥波前探测器波前校正方法。P-U-net通过数据训... 自适应光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像差的校正,但在实际应用中,闭环校正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由于变形镜的非线性响应,传统的开环校正方法的校正精度会受到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U-net网络的角锥波前探测器波前校正方法。P-U-net通过数据训练建立了整个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模型,在角锥波前探测器的光瞳图像与变形镜的控制电压之间构建了直接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可以通过角锥波前探测器的光瞳图像直接计算变形镜的控制电压。通过使用仿真自适应系统理论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以在50 ms内完成像差校正,校正精度达到0.1μm。与传统的闭环自适应校正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像差校正,达到更高的精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角锥波前探测器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激光对红外探测器成像干扰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刚 石学虎 +1 位作者 范瑜 刘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9-1454,共6页
为了研究长波激光对红外探测器成像性能的影响,利用10.6μm激光开展了对红外探测器的干扰实验。根据图像采集结果,随着激光功率增加,可将干扰类型分为光斑不变区、扩展区和损伤区,各区对应的功率阈值分别为9.35×10^(-6)、2.99×... 为了研究长波激光对红外探测器成像性能的影响,利用10.6μm激光开展了对红外探测器的干扰实验。根据图像采集结果,随着激光功率增加,可将干扰类型分为光斑不变区、扩展区和损伤区,各区对应的功率阈值分别为9.35×10^(-6)、2.99×10^(-4)和9.35×10^(-4)mW/cm^(2)。各激光功率下的光斑特性差异主要归因于激光作用机理的不同,损伤区之前干扰效果主要由电子效应产生,而损伤区则以热积累作用为主。本研究结果丰富了长波激光对长波红外成像系统干扰效应的理解,为长波激光干扰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干扰 探测器 红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O的导引头稳定平台双积分滑模控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明月 刘慧 +3 位作者 储海荣 张玉莲 孙婷婷 苗锡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2-320,共9页
为了提高导引头稳定平台抗扰性及速度稳态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双积分滑模控制器(Double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DISMC)。首先,采用二阶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的未知扰动进... 为了提高导引头稳定平台抗扰性及速度稳态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双积分滑模控制器(Double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DISMC)。首先,采用二阶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的未知扰动进行估计;然后,采用了双积分滑模控制器实现了系统的低稳态误差跟踪,同时采用了改进的幂次趋近律来削弱控制系统的抖振影响;最后,采用导引头稳定平台进行目标跟踪实验和隔离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扰动观测器(Disturbance Observer,DOB)的PI控制方法相比,跟踪3(°)/s的梯形波时,在提出的控制器作用下速度跟踪快速性提高了48 ms,跟踪误差标准差提高了0.0131(°)/s。同时用转台模拟弹体扰动分别为sin(πt)°、3sin(5πt)°、7sin(2πt)°时,系统的隔离度分别提高了2.91%、0.45%、0.7%,表明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双积分滑模控制器对导引头稳定平台具有较强的抗扰性和较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头稳定平台 双积分滑模控制器 隔离度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引头稳定平台的扰动补偿及改进滑模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明月 刘慧 +4 位作者 赵伟伟 储海荣 周满 苗锡奎 张帆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57-2066,共10页
为提高导引头稳定平台抗扰性,提出了一种导引头稳定平台的扰动补偿及改进滑模控制策略。首先根据扰动特点将扰动分为摩擦力矩和"剩余扰动"两部分,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辨识摩擦参数,并进行摩擦力矩补偿;采用扩张高增益观测器... 为提高导引头稳定平台抗扰性,提出了一种导引头稳定平台的扰动补偿及改进滑模控制策略。首先根据扰动特点将扰动分为摩擦力矩和"剩余扰动"两部分,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辨识摩擦参数,并进行摩擦力矩补偿;采用扩张高增益观测器对"剩余扰动"进行估计,并给出了扩张高增益观测器的收敛条件。然后设计了改进滑模控制器作为稳定回路的控制器实现伺服控制,采用Lyapunov函数证明其稳定性。最后,搭建测试系统分别进行了稳定平台性能测试和导引头性能测试,用于验证跟踪和抗扰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跟踪1(°)/s的梯形波时,提出的控制器有效地补偿了摩擦,同时稳态精度提高了0.032 8(°)/s;给定三轴转台典型幅值和频率扰动下,采用提出的控制器时系统隔离度至少提高了0.57%。表明提出的控制器改善了系统抗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滑模控制器 扩张高增益观测器 隔离度 摩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模相干激光雷达距离-多普勒成像识别仿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远洋 张合勇 +2 位作者 王挺峰 郭劲 苗锡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7-165,共9页
传统激光相干探测系统中,一般采用单频激光作为发射源,实现目标测量或跟踪;而在国外典型应用中,采用锁模脉冲串与相干接收方式融合,可实现目标距离-多普勒成像(简称R-D成像)。因此,此文重点针对基于锁模CO2激光的R-D成像展开仿真分析。... 传统激光相干探测系统中,一般采用单频激光作为发射源,实现目标测量或跟踪;而在国外典型应用中,采用锁模脉冲串与相干接收方式融合,可实现目标距离-多普勒成像(简称R-D成像)。因此,此文重点针对基于锁模CO2激光的R-D成像展开仿真分析。首先建立锁模脉冲串激光模型;其次对频谱混叠进行展开,并结合自旋运动中的目标模型开展回波信号的匹配滤波处理;最后通过相应FFT和IFFT运算,可获得目标的R-D图像,并给出含有噪声情况下、自旋目标在不同转动角速度以及不同脉冲回波相叠加所获的成像质量改善的R-D图。经过相应仿真分析可知,采用基于锁模脉冲串的成像方法,可利用一个大脉冲获得一幅目标R-D图,可作为弹道目标诱饵识别的"运动指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探测 锁模激光 R-D成像 运动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